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海明威作为美国20世纪“迷惘一代”的代言人,在那个充满迷茫、空虚的时代中塑造了一系列有勇气、有毅力、敢于抗争和不屈服的“海明威英雄”——“困境中充满勇气,压力下不失风度”。而《白象似的群山》却塑造了一个与懦弱男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的女性形象,本文着重分析女性形象,看到了海明威笔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女英雄”。
【关键词】: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女性形象;“女英雄”
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主张反传统、反英雄,“一战”后的社会现状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大批的青年和作家更是迷茫、空虚,甚至出现了安德森笔下变异的“小镇畸人”。然而,海明威“以独辟蹊径的文学手臂,在二十世纪英雄缺席的文学沙漠中开拓了一片令人欣喜的展示英雄的文学绿洲, 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挑战生命极限、给人类增添力量和信心的所谓海明威式英雄形象, 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形象画廊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张岩)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准则英雄”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他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打猎、钓鱼和露营这些亲近自然而富探险精神的户外运动,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对战争的向往,他亲自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自此也培养了海明威的硬汉气质。因此,海明威笔下的英雄才会如此鲜活,让读者为之动容。
一、海明威式“准则英雄”
最著名的海明威英雄莫过于《老人与海》中的老渔民圣地亚哥,“一个老渔民钓鱼的故事使无数美国人热泪盈眶, 甚至有人以此在教堂講道。《老人与海》的意大利文翻译者则是一边翻译一边流泪。”(于婷)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大海上历经84天还未捕到一条鱼,他用惊人的毅力最后奋战了两天两夜才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就在老人即将胜利凯旋时,却遇到大鲨鱼,这位老人从未退缩,他奋力与大鲨鱼搏斗,最终带回了被鲨鱼吃光鱼肉的骨架。虽然老人只带回了马林鱼的骨架,但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毅力非凡,竭尽全力和不畏强大压力的英雄,即使失败,即使绝望,也要保有风度和尊严,正如圣地亚哥的名言:“ 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Hemingway103)除此之外,《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在战争中丧失性功能,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依旧追求生活的的意义,保持着“压力下的风度”;《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为抢救战友而受伤,错判为逃兵而受追捕,在带着凯瑟琳逃跑的过程中,心爱的人不幸难产而死去,亨利无疑是一位饱受战争和环境折磨的硬汉。
海明威在三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性格命运各异的男性形象,他们是在“困境中充满勇气,压力下不失风度”的“海明威英雄。然而,海明威笔下也不乏一些鲜明的女性形象。
二、海明威式“女英雄”
十九世纪女权主义运动在欧美国家兴起,二十世纪初女权运动前期了第一次高潮,海明威作为一位敏锐的作家,在迷茫的时代中看到了女性“进入到二十世纪时便无所畏惧;相比之下,倒是男性真正感到了威胁”(朱刚340)。因此,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布莱特,即使处在一个迷茫虚无的时代,依然向往爱情和幸福的家庭;还有《永别了, 武器》中的凯瑟琳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利亚, 她们都被称为海明威理想的“完美女性”。(易丽君,徐定喜)
《白象似的群山》(以下简称《白》)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年)中的代表作品,海明威以他简洁的文风和“冰山原则”著称,强调“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 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你知道的东西可以略去不写, 这样反而加固你的冰山。略去不写就是含而不露”。(周国珍200)而《白》无疑是海明威运用“冰山原则”的代表作品“这篇不足1500字的小说除了少量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外,几乎全部由对话构成,没有任何的心理描写,却留给读者和评论家广袤的解读空间”。(莫丽娜)小说讲述了在盛夏时节,西班牙的某个火车站,一个年轻的美国男人带着他怀孕的女友吉格,等待着开往马德里的火车去做堕胎手术,距离火车到站还有40分钟,天气的炎热让两人决定去附近的酒吧喝点酒,由此展开了对话。对话过程中,美国男人反复强调那是一个很简单很安全的手术,甚至连手术都算不上,而女友吉格却很重视并想要保住自己肚子里的胎儿,吉格望向远处的群山,多次提到远处的群山就像白象一样可爱,亦指自己肚中可爱的新生命。懦弱的美国男人不愿承担一个新生命和一个家庭的责任,他正是当时美国社会中“迷茫一代”的代型青年,只在乎自己的纵欲享乐,过着居无定所,毫无生活目标的日子。相比之下,《白》中吉格却是一个向往稳定幸福家庭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性,面对男友的百般劝说甚至胁迫,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无法与那不想负责任的男友无法继续,她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吉格是海明威笔下的“女英雄”。
三、“女英雄”的表现手法
《白象似的群山》以一段环境描写开篇,“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岗起伏连绵。这一边, 白地一片, 没有树木, 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 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 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陈良廷)这段看似朴实的自然环境描写,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股压抑沉闷和消极颓废的氛围。小说的情节发生在车站,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在结尾处,读者进一步了解到这是女主人公吉格与男友分离的车站,这也是她即将驶往新生活的起点。接着,吉格反复提到远处的群山看上去像“白象”,甚至是“可爱的白象”,初次怀孕的吉格难掩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激动之情,在她眼中,就算是普通的群山也能像是“可爱的白象”,这是她的男友永远都体会不到的景象。同时,“白象”也意味着负担,意味着承担责任,文中那个只贪图眼前享乐的男友永远无法理解“在爱情的数学中,孩子象征着两个生命不可思议的总和”(宁敏56)。相比之下,吉格却是想要保住自己的胎儿,她向往着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文中的第二处环境描写是吉格走到车站的尽头,看到了铁路对面的农田和树木,吉格看到了远处的山峦和大河,这些富有生机的远方景物,象征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一个布满迷茫,丧失了信仰的时代,她却依然怀有希望。最后,在候车室里的男友拎起那沉重的行李箱,上面印满了他们之前住过在旅店的标志,他茫然地看着四周的人群。这是当时典型的美国男青年代表,也是海明威没有赋予他名字的原因,仅仅称呼他为“the man”,作为“迷惘一代”,他一心要女友去堕胎,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更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吉格在最后绝望到极点时,连说了七个“please”让男人闭嘴,面对陌生的酒吧女服务员,即使吉格听不懂她的语言,仍然能以微笑示意,当男人文吉格有没有好一点时,即使她心里对这个男人已经绝望,吉格仍然笑着回答没事。最终,这位海明威式“女英雄”用她意义不同的微笑,表达了她的尊严,坚定了她对未来生活的信念。 小说运用意向描写,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鲜明显现在读者眼前,对比之下更使“女英雄”生动形象,除此之外,小说全篇几乎以人物的对话展开,海明威如实地记录下人物之间的对话,未加入主观评论。人物之间的对话正如海明威“冰山原则”中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能通过语言对话表现出来,仔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那沉在水面八分之七的内心世界。《白》中两人的对话是以吉格的主动开始,她看着远处的群山“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陈良廷306),而男人却丝毫不在意周围的事物,对他来说“样样东西都是如此”(陈良廷307),他只关注眼前和自身“因为使我们烦心的就只有眼下这一件事儿,使我们一直不开心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儿”(陈良廷309)。所以,男人一直执着于自己的话题,对于女友的话却是敷衍,一直向女友强调甚至灌输:
“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手术。”
“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只要空气一吸就行了。”
“手术非常便当。”
“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为了掩饰自己虚伪的面孔,竟然面对女友的询问时,声称自己爱女友,尊重她的决定,甚至大言不惭地说:
“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 我也绝不勉强。”
“我不希望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
然而,对话的深入让这个自私虚伪懦弱的男人形象逐渐浮出水面,这位“女英雄”依旧不想放弃自己的男友,想要最后一搏,证实自己的爱情还有希望,所以,吉格向男友提问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你真的希望我做吗?”
“如果我去做了, 你会高兴、事情又会像以前那样、你会爱我——是吗?”
“如果我去做了, 那么倘使我說某某东西像一群白象, 就又会和和顺顺的, 你又会喜欢了?”
“如果我去做了手术, 你就再不会心烦了?”
也正是通过对话让女主人公吉格彻底地醒悟了,从一个和男友过着居无定所,享受着眼前这所谓虚无短暂爱情的弱女子,面对男友的冷酷无情和逃避责任,吉格最后一句“我觉得好极了”俨然蜕变为一位海明威式“女英雄”。此刻的吉格,对未来有了清醒认识,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稳定幸福的生活。
四、结语
海明威根据他的人生经历刻画了二十世纪文坛上一系列硬汉气质的海明威式“准则英雄”,照亮和鼓舞了许多在困境中绝望和迷茫的人。然而,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变得生动形象,她们是海明威式“女英雄”,遭遇困境,却不失勇气希望和尊严。《白象似的群山》作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全篇几乎叙述对话,同时丰富的意向描写进一步帮助读者领悟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篇小说一反海明威小说中刻画的男性英雄,而是一个迷茫时代的普通男人和相比之下一位新时代的海明威式“女英雄”。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 s Sons ,1962.
[2] 陈良廷(译):《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 莫丽娜:“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3)2013,71。
[4] 宁敏(译):《米兰·昆德拉.不朽》。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5] 易丽君,徐定喜:“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迷惘的爱情”[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5)2010:29。
[6] 于婷:“海明威式的英雄神话与生态伦理困惑”[J].《学术交流》(1)2010:190。
[7] 张岩:“海明威: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J].《泰山学院学报》(3)2007:29。
[8] 周国珍(译):《库尔特·辛格.海明威传》[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9]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摘要】:海明威作为美国20世纪“迷惘一代”的代言人,在那个充满迷茫、空虚的时代中塑造了一系列有勇气、有毅力、敢于抗争和不屈服的“海明威英雄”——“困境中充满勇气,压力下不失风度”。而《白象似的群山》却塑造了一个与懦弱男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的女性形象,本文着重分析女性形象,看到了海明威笔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女英雄”。
【关键词】: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女性形象;“女英雄”
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主张反传统、反英雄,“一战”后的社会现状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大批的青年和作家更是迷茫、空虚,甚至出现了安德森笔下变异的“小镇畸人”。然而,海明威“以独辟蹊径的文学手臂,在二十世纪英雄缺席的文学沙漠中开拓了一片令人欣喜的展示英雄的文学绿洲, 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挑战生命极限、给人类增添力量和信心的所谓海明威式英雄形象, 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形象画廊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张岩)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准则英雄”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他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打猎、钓鱼和露营这些亲近自然而富探险精神的户外运动,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对战争的向往,他亲自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自此也培养了海明威的硬汉气质。因此,海明威笔下的英雄才会如此鲜活,让读者为之动容。
一、海明威式“准则英雄”
最著名的海明威英雄莫过于《老人与海》中的老渔民圣地亚哥,“一个老渔民钓鱼的故事使无数美国人热泪盈眶, 甚至有人以此在教堂講道。《老人与海》的意大利文翻译者则是一边翻译一边流泪。”(于婷)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大海上历经84天还未捕到一条鱼,他用惊人的毅力最后奋战了两天两夜才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就在老人即将胜利凯旋时,却遇到大鲨鱼,这位老人从未退缩,他奋力与大鲨鱼搏斗,最终带回了被鲨鱼吃光鱼肉的骨架。虽然老人只带回了马林鱼的骨架,但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毅力非凡,竭尽全力和不畏强大压力的英雄,即使失败,即使绝望,也要保有风度和尊严,正如圣地亚哥的名言:“ 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Hemingway103)除此之外,《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在战争中丧失性功能,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依旧追求生活的的意义,保持着“压力下的风度”;《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为抢救战友而受伤,错判为逃兵而受追捕,在带着凯瑟琳逃跑的过程中,心爱的人不幸难产而死去,亨利无疑是一位饱受战争和环境折磨的硬汉。
海明威在三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性格命运各异的男性形象,他们是在“困境中充满勇气,压力下不失风度”的“海明威英雄。然而,海明威笔下也不乏一些鲜明的女性形象。
二、海明威式“女英雄”
十九世纪女权主义运动在欧美国家兴起,二十世纪初女权运动前期了第一次高潮,海明威作为一位敏锐的作家,在迷茫的时代中看到了女性“进入到二十世纪时便无所畏惧;相比之下,倒是男性真正感到了威胁”(朱刚340)。因此,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布莱特,即使处在一个迷茫虚无的时代,依然向往爱情和幸福的家庭;还有《永别了, 武器》中的凯瑟琳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利亚, 她们都被称为海明威理想的“完美女性”。(易丽君,徐定喜)
《白象似的群山》(以下简称《白》)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年)中的代表作品,海明威以他简洁的文风和“冰山原则”著称,强调“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 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你知道的东西可以略去不写, 这样反而加固你的冰山。略去不写就是含而不露”。(周国珍200)而《白》无疑是海明威运用“冰山原则”的代表作品“这篇不足1500字的小说除了少量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外,几乎全部由对话构成,没有任何的心理描写,却留给读者和评论家广袤的解读空间”。(莫丽娜)小说讲述了在盛夏时节,西班牙的某个火车站,一个年轻的美国男人带着他怀孕的女友吉格,等待着开往马德里的火车去做堕胎手术,距离火车到站还有40分钟,天气的炎热让两人决定去附近的酒吧喝点酒,由此展开了对话。对话过程中,美国男人反复强调那是一个很简单很安全的手术,甚至连手术都算不上,而女友吉格却很重视并想要保住自己肚子里的胎儿,吉格望向远处的群山,多次提到远处的群山就像白象一样可爱,亦指自己肚中可爱的新生命。懦弱的美国男人不愿承担一个新生命和一个家庭的责任,他正是当时美国社会中“迷茫一代”的代型青年,只在乎自己的纵欲享乐,过着居无定所,毫无生活目标的日子。相比之下,《白》中吉格却是一个向往稳定幸福家庭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性,面对男友的百般劝说甚至胁迫,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无法与那不想负责任的男友无法继续,她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吉格是海明威笔下的“女英雄”。
三、“女英雄”的表现手法
《白象似的群山》以一段环境描写开篇,“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岗起伏连绵。这一边, 白地一片, 没有树木, 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 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 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陈良廷)这段看似朴实的自然环境描写,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股压抑沉闷和消极颓废的氛围。小说的情节发生在车站,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在结尾处,读者进一步了解到这是女主人公吉格与男友分离的车站,这也是她即将驶往新生活的起点。接着,吉格反复提到远处的群山看上去像“白象”,甚至是“可爱的白象”,初次怀孕的吉格难掩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激动之情,在她眼中,就算是普通的群山也能像是“可爱的白象”,这是她的男友永远都体会不到的景象。同时,“白象”也意味着负担,意味着承担责任,文中那个只贪图眼前享乐的男友永远无法理解“在爱情的数学中,孩子象征着两个生命不可思议的总和”(宁敏56)。相比之下,吉格却是想要保住自己的胎儿,她向往着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文中的第二处环境描写是吉格走到车站的尽头,看到了铁路对面的农田和树木,吉格看到了远处的山峦和大河,这些富有生机的远方景物,象征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一个布满迷茫,丧失了信仰的时代,她却依然怀有希望。最后,在候车室里的男友拎起那沉重的行李箱,上面印满了他们之前住过在旅店的标志,他茫然地看着四周的人群。这是当时典型的美国男青年代表,也是海明威没有赋予他名字的原因,仅仅称呼他为“the man”,作为“迷惘一代”,他一心要女友去堕胎,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更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吉格在最后绝望到极点时,连说了七个“please”让男人闭嘴,面对陌生的酒吧女服务员,即使吉格听不懂她的语言,仍然能以微笑示意,当男人文吉格有没有好一点时,即使她心里对这个男人已经绝望,吉格仍然笑着回答没事。最终,这位海明威式“女英雄”用她意义不同的微笑,表达了她的尊严,坚定了她对未来生活的信念。 小说运用意向描写,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鲜明显现在读者眼前,对比之下更使“女英雄”生动形象,除此之外,小说全篇几乎以人物的对话展开,海明威如实地记录下人物之间的对话,未加入主观评论。人物之间的对话正如海明威“冰山原则”中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能通过语言对话表现出来,仔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那沉在水面八分之七的内心世界。《白》中两人的对话是以吉格的主动开始,她看着远处的群山“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陈良廷306),而男人却丝毫不在意周围的事物,对他来说“样样东西都是如此”(陈良廷307),他只关注眼前和自身“因为使我们烦心的就只有眼下这一件事儿,使我们一直不开心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儿”(陈良廷309)。所以,男人一直执着于自己的话题,对于女友的话却是敷衍,一直向女友强调甚至灌输:
“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手术。”
“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只要空气一吸就行了。”
“手术非常便当。”
“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为了掩饰自己虚伪的面孔,竟然面对女友的询问时,声称自己爱女友,尊重她的决定,甚至大言不惭地说:
“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 我也绝不勉强。”
“我不希望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
然而,对话的深入让这个自私虚伪懦弱的男人形象逐渐浮出水面,这位“女英雄”依旧不想放弃自己的男友,想要最后一搏,证实自己的爱情还有希望,所以,吉格向男友提问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你真的希望我做吗?”
“如果我去做了, 你会高兴、事情又会像以前那样、你会爱我——是吗?”
“如果我去做了, 那么倘使我說某某东西像一群白象, 就又会和和顺顺的, 你又会喜欢了?”
“如果我去做了手术, 你就再不会心烦了?”
也正是通过对话让女主人公吉格彻底地醒悟了,从一个和男友过着居无定所,享受着眼前这所谓虚无短暂爱情的弱女子,面对男友的冷酷无情和逃避责任,吉格最后一句“我觉得好极了”俨然蜕变为一位海明威式“女英雄”。此刻的吉格,对未来有了清醒认识,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稳定幸福的生活。
四、结语
海明威根据他的人生经历刻画了二十世纪文坛上一系列硬汉气质的海明威式“准则英雄”,照亮和鼓舞了许多在困境中绝望和迷茫的人。然而,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变得生动形象,她们是海明威式“女英雄”,遭遇困境,却不失勇气希望和尊严。《白象似的群山》作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全篇几乎叙述对话,同时丰富的意向描写进一步帮助读者领悟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篇小说一反海明威小说中刻画的男性英雄,而是一个迷茫时代的普通男人和相比之下一位新时代的海明威式“女英雄”。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 s Sons ,1962.
[2] 陈良廷(译):《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短篇小说全集: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 莫丽娜:“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3)2013,71。
[4] 宁敏(译):《米兰·昆德拉.不朽》。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5] 易丽君,徐定喜:“解读《白象似的群山》中迷惘的爱情”[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5)2010:29。
[6] 于婷:“海明威式的英雄神话与生态伦理困惑”[J].《学术交流》(1)2010:190。
[7] 张岩:“海明威: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J].《泰山学院学报》(3)2007:29。
[8] 周国珍(译):《库尔特·辛格.海明威传》[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9]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