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21世纪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奋斗的目标。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达到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相信尊重学生,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界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是个很正确的观念。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含义,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因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是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的了良药。
1.1 要使“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勇气。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1.2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对一篇课文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可贵的。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不是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创造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2.科学设计提问,营造研究性氛围
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研究性学习”较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当然,要上好每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3.强化课堂内讨论和辩论,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优化深入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实践表明: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索;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标”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授课,应多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
4.以小论文、小作文为载体,展示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来展示。而小论文、小作文是有形有效的方法。写这类文章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表达,而这也正是大纲所要求的。因此,应在课堂讨论或辩论后,让学生把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方面出自己的认识。或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等,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以此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会焕发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充分品尝到了语文。这样,语文素养品质会得到层次性的提升。
收稿日期:2009-1-9
1.相信尊重学生,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界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是个很正确的观念。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含义,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因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是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的了良药。
1.1 要使“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勇气。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1.2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对一篇课文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可贵的。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不是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创造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2.科学设计提问,营造研究性氛围
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研究性学习”较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当然,要上好每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3.强化课堂内讨论和辩论,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优化深入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实践表明: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索;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标”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授课,应多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
4.以小论文、小作文为载体,展示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来展示。而小论文、小作文是有形有效的方法。写这类文章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表达,而这也正是大纲所要求的。因此,应在课堂讨论或辩论后,让学生把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方面出自己的认识。或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等,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以此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会焕发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充分品尝到了语文。这样,语文素养品质会得到层次性的提升。
收稿日期: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