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首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第二,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第三,学习能力。第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五,审美素质。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师 素质 知识 审美 能力 研究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219-01
如果把当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加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归为四种类型。一是知识型教师。这一类教师大多拥有丰富广博的语文知识,自身的语文功底扎实深厚,所以又被称为学识型教师。这类教师的长处在于自身就是一部字典,一个知识的大海,博古通今。
第二类可称为“技术型”教师。这类语文老师,虽然没有特别渊博的语文知识,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操作能力很强,更善于运用英特网等先进工具查阅资料,备课、上课。这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也都是十分不错的。
第三类称之为“综合型”教师。兼具以上两种类型语文教师的特长,既拥有十分渊博的语文知识,精通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又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驾驭课堂的高手。这类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第四类是普通型。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这类教师也是比较少的。指相对而言语文知识不够丰富广博,教学缺乏应有的技巧。这一类教师,若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也是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首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语文这个科目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十分博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要涉及。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博古通今的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活的知识库。这对学生来说,当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一大幸事了。教师融会贯通,旁征博引的讲解,来自于自身厚重的语文积淀,从而也能大大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第二,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
再高深的知识,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给学生的。所以,课堂操作能力是必须具备和不断提高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形象地概括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故此,教学要注重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不是经常板着一副脸作深沉样,却无法将知识传授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来—— 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众所周知,陈景润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经因为摘得“歌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而享誉世界。然而,由于他不善于表达,也不善于总结并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在当中学数学老师的时候并不是一位受广大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见,课堂操作能力和教学技巧,对于一名中学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巧妙的设疑,精巧的教学设计以及灵活机动的教学机智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丰富。
第三,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的头脑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激增,作为语文老师,如不在知识领域不断丰富自己,就会有落伍的危险。以前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须有一桶水。”而如今,这句话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长流水。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新形势。所以,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
老师的学习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自考,函授等,这是纯知识层次的进修。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课堂教学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与提高。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艺术的互相学习与交流,有着与知识进修同等重要的意义。当然,新的教学技术的学习也不容忽视。英特网,电脑课件制作以及远程教育资源的学习运用,也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第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应该是语文老师具备的第四种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年代已经宣告结束。对于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所得,经常加以思考和积累,然后阶段性地加以归纳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固化并积累起来,便形成了自己的教研心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思考与总结,就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使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从而逐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这两方面,都要通过长期的积累、思考、总结、升华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教学与研究的“有心人”,养成积累、反思、乃至及时总结的习惯,厚积薄发,从而培育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才具有活力,也才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教学形势。
第五,审美素质。
审美,是指在阅读或欣赏文学作品,或欣赏文艺表演及其他文艺作品乃至自然景观时产生的对观照对象的理解、体验、想象、共鸣等多种心理体验的综合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语文老师所教授的教材内容,是经过许多专家反复挑选审定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名家名作,集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重视知识积累之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首先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品悟文章的高手。只有老师具有教高的审美观照能力,才能入情入理地引导学生去品悟不同内容的文章。同样是来自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显得质樸真诚,于小事中透射出如山的父爱,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感人效果;而《荷塘月色》则显得清新淡雅,于疏淡中透着一份从容与闲适。这些,是教学参考书很难涉及到的内容,需要我们老师去品悟出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善于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而提高审美素养简便易行的办法之一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工作之余,多看书,勤思考,日积月累,审美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有的老师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阅读。其实,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干一行,务一行,更要专一行。语文老师也应如此。当阅读成为一种兴趣乃至一种习惯的时候,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只抱着教材教教材,不注重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很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总之,我们要想成为教授语文的高手,首先要做学语文、用语文的高手,厚积薄发,不断进取和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视野,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师 素质 知识 审美 能力 研究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219-01
如果把当前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加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归为四种类型。一是知识型教师。这一类教师大多拥有丰富广博的语文知识,自身的语文功底扎实深厚,所以又被称为学识型教师。这类教师的长处在于自身就是一部字典,一个知识的大海,博古通今。
第二类可称为“技术型”教师。这类语文老师,虽然没有特别渊博的语文知识,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操作能力很强,更善于运用英特网等先进工具查阅资料,备课、上课。这一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也都是十分不错的。
第三类称之为“综合型”教师。兼具以上两种类型语文教师的特长,既拥有十分渊博的语文知识,精通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又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驾驭课堂的高手。这类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第四类是普通型。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这类教师也是比较少的。指相对而言语文知识不够丰富广博,教学缺乏应有的技巧。这一类教师,若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也是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首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语文这个科目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十分博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要涉及。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博古通今的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活的知识库。这对学生来说,当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一大幸事了。教师融会贯通,旁征博引的讲解,来自于自身厚重的语文积淀,从而也能大大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第二,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
再高深的知识,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给学生的。所以,课堂操作能力是必须具备和不断提高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形象地概括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故此,教学要注重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不是经常板着一副脸作深沉样,却无法将知识传授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来—— 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众所周知,陈景润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经因为摘得“歌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而享誉世界。然而,由于他不善于表达,也不善于总结并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在当中学数学老师的时候并不是一位受广大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见,课堂操作能力和教学技巧,对于一名中学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巧妙的设疑,精巧的教学设计以及灵活机动的教学机智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丰富。
第三,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的头脑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激增,作为语文老师,如不在知识领域不断丰富自己,就会有落伍的危险。以前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须有一桶水。”而如今,这句话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长流水。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新形势。所以,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
老师的学习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自考,函授等,这是纯知识层次的进修。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课堂教学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与提高。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艺术的互相学习与交流,有着与知识进修同等重要的意义。当然,新的教学技术的学习也不容忽视。英特网,电脑课件制作以及远程教育资源的学习运用,也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第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应该是语文老师具备的第四种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年代已经宣告结束。对于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所得,经常加以思考和积累,然后阶段性地加以归纳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固化并积累起来,便形成了自己的教研心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思考与总结,就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使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从而逐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这两方面,都要通过长期的积累、思考、总结、升华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教学与研究的“有心人”,养成积累、反思、乃至及时总结的习惯,厚积薄发,从而培育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才具有活力,也才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教学形势。
第五,审美素质。
审美,是指在阅读或欣赏文学作品,或欣赏文艺表演及其他文艺作品乃至自然景观时产生的对观照对象的理解、体验、想象、共鸣等多种心理体验的综合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语文老师所教授的教材内容,是经过许多专家反复挑选审定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名家名作,集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重视知识积累之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首先语文老师首先要做品悟文章的高手。只有老师具有教高的审美观照能力,才能入情入理地引导学生去品悟不同内容的文章。同样是来自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显得质樸真诚,于小事中透射出如山的父爱,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感人效果;而《荷塘月色》则显得清新淡雅,于疏淡中透着一份从容与闲适。这些,是教学参考书很难涉及到的内容,需要我们老师去品悟出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善于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而提高审美素养简便易行的办法之一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工作之余,多看书,勤思考,日积月累,审美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有的老师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阅读。其实,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干一行,务一行,更要专一行。语文老师也应如此。当阅读成为一种兴趣乃至一种习惯的时候,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只抱着教材教教材,不注重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很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总之,我们要想成为教授语文的高手,首先要做学语文、用语文的高手,厚积薄发,不断进取和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视野,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