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些主要的技术,并分析了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非常必要。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1.严格检查混凝土材料是否合格,查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正确
制备混凝土的时侯,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严格养护制度
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延长混凝土的耐久性。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薄膜的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注重细节,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选择砼原材料
为保证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在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时,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水泥: 选用 5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根据大体积砼的特点, 砼的强度等级一般为高标号砼, 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在满足砼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 有利于砼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碎石: 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 粒径为 10~30mm, 含泥量不得大于 1% ,且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砂: 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 含泥量不得超过 2%, 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不得少于 15% 。外加剂: 应当选用具有缓凝效果的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降低水灰比。
2.确定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提出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混凝土加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 8h 等)。同时应要求实验室考虑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减少含砂率、减少坍落度、增加石子含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作相应的调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按照相应技术要求进行试配制。试配后制作试块,测量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到 28d 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开出各种配合比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配合比投料搅拌混凝土。每次搅拌的混凝土要求砂、石料同一产地,水泥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外加剂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混凝土浇筑、振捣
(一)砼浇筑前的主要准备
(1)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 4m 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 1‰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2)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砼前要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二)墙、柱混凝土采用布料杆以及拖式泵进行有效的结合负责运输,同时,兼顾现场需要塔吊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 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 50cm 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 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 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 1/3 区段。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三)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 30cm 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四)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应小于 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五)墙上口找平:浇筑时通过墙、柱插筋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将上口的混凝土表面找平,标高符合以下要求:框架柱的施工缝留在框架主梁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浮浆去除后施工缝位置比梁底高 3 ~ 5mm;墙体的混凝土施工时应当在底板上面留出一个浮浆厚度。
(六)拆模养护:在结构模板拆除以后,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构件截面湿润,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对抗渗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 14 天。
(七)对于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混凝土拆模后,必须立即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每 2h 一次,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必须派专人进行不间断养护,当墙体内侧( 两侧) 搭设模板支架后,必须预留养护人员行走的通道,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为了更好地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采取以下一些控制质量的技术措施。
配合比的设计应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为使砼更加密实,有效提高砼的强度,应适当掺加矿粉,最后确定其理论配比。
对设计配合比应进行多次试配,考虑砼的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等因素,微调砼水灰比,在保证砼强度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可泵性满足要求,确定施工配合比。
各种材料的选择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所有原材料都必须经过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混凝土的泵送除应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外,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泵送连续性,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泵送连续性。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泵的储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在泵送混凝土时,水箱应充满洗涤水,并应经常更换和补充。
砼浇筑完成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状态确定,混凝土应保有足够的湿润,养护期应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 14天。
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杜绝。
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节点,都要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技术应用总结,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仔细分析,讨论研究,做到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五、结语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对建筑的安全和总体质量至关重要。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司斌 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23期-
[2]刘宇环 浅谈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J] 《科学与财富》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非常必要。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1.严格检查混凝土材料是否合格,查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正确
制备混凝土的时侯,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严格养护制度
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延长混凝土的耐久性。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薄膜的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注重细节,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选择砼原材料
为保证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在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时,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水泥: 选用 5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适当掺加粉煤灰。根据大体积砼的特点, 砼的强度等级一般为高标号砼, 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在满足砼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 有利于砼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碎石: 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 粒径为 10~30mm, 含泥量不得大于 1% ,且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砂: 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 含泥量不得超过 2%, 通过0.315mm 筛孔的砂不得少于 15% 。外加剂: 应当选用具有缓凝效果的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降低水灰比。
2.确定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提出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混凝土加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 8h 等)。同时应要求实验室考虑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减少含砂率、减少坍落度、增加石子含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作相应的调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按照相应技术要求进行试配制。试配后制作试块,测量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到 28d 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开出各种配合比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配合比投料搅拌混凝土。每次搅拌的混凝土要求砂、石料同一产地,水泥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外加剂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混凝土浇筑、振捣
(一)砼浇筑前的主要准备
(1)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 4m 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 1‰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2)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砼前要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二)墙、柱混凝土采用布料杆以及拖式泵进行有效的结合负责运输,同时,兼顾现场需要塔吊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 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 50cm 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 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 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 1/3 区段。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三)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 30cm 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四)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应小于 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五)墙上口找平:浇筑时通过墙、柱插筋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将上口的混凝土表面找平,标高符合以下要求:框架柱的施工缝留在框架主梁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浮浆去除后施工缝位置比梁底高 3 ~ 5mm;墙体的混凝土施工时应当在底板上面留出一个浮浆厚度。
(六)拆模养护:在结构模板拆除以后,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构件截面湿润,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对抗渗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 14 天。
(七)对于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混凝土拆模后,必须立即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每 2h 一次,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必须派专人进行不间断养护,当墙体内侧( 两侧) 搭设模板支架后,必须预留养护人员行走的通道,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为了更好地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采取以下一些控制质量的技术措施。
配合比的设计应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进行,为使砼更加密实,有效提高砼的强度,应适当掺加矿粉,最后确定其理论配比。
对设计配合比应进行多次试配,考虑砼的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等因素,微调砼水灰比,在保证砼强度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可泵性满足要求,确定施工配合比。
各种材料的选择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定,所有原材料都必须经过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混凝土的泵送除应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外,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泵送连续性,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泵送连续性。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泵的储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在泵送混凝土时,水箱应充满洗涤水,并应经常更换和补充。
砼浇筑完成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状态确定,混凝土应保有足够的湿润,养护期应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 14天。
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杜绝。
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节点,都要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技术应用总结,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仔细分析,讨论研究,做到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差错。
五、结语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对建筑的安全和总体质量至关重要。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司斌 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23期-
[2]刘宇环 浅谈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J] 《科学与财富》 -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