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怎么保护学生安全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国内各地接连发生多起校园血案,校园安全升至国家高度,这也让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
  
  学生安全问题是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世界各国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美国小学的一大特色是每隔一两个月便进行一次火灾演习,项目包括让学生熟悉逃生通道、火灾发生时要冷静地听从指挥、练习各种自救动作等。
  俄罗斯政府为中小学生配置了小巧的身份识别牌,还有记录着学生身份和基本医疗信息的登记卡。登记卡主要包括该学生的姓名、指纹、照片、家人资料以及基本医疗信息等,同时还有一些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洪水、火灾、交通事故以及恐怖袭击的知识。
  诱拐绑架青少年的事件在日本时有发生,为了保护青少年和防范类似案件的发生,一种小型报警器在日本成了紧俏商品。这种小型报警器长约5cm~10cm,遇到紧急情况时,按下按钮或者拉动开关绳子,报警器就能发出类似警笛的巨大报警声。
  美国的学校则提供“护送服务”,特别是为女学生,主要由校警和学生志愿者提供。护送者都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包括防身术、求救知识等。这个服务是24小时的,当学生从校园的任何一处回到宿舍的时候,如果他们觉得不安全,可以打电话请求“护送服务”。
  新加坡教育部则宣布,每所学校将安装10至12台闭路电视,同时安排两名保安人员。而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如今在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校内甚至已经出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情报人员。
  月月鸟摘自《都市女报》 编辑/静眉
  
其他文献
苏小菲是我们大学时的校花。  我们201室的6条汉子来自大江南北,南腔北调,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不过,我们难得一致地爱上了美女苏小菲。  可惜,苏小菲是外语系的,轮不到我们这几个文史系的兄弟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苏小菲,我们不惜得罪了系里那帮叽叽喳喳的麻雀们。  我们买了一张大红纸,裁成6份,每人写下“我爱苏小菲”的横幅贴在各自的床头。6条鲜红的横幅成了201室的一道风景,也成了我们和系里那帮麻雀们
期刊
我家有个天使,叫太太。这样说,仿佛很肉麻。其实我是要批评她的。  她很善良,这是有目共睹路人皆知的,为此,我也口头表扬一次。   天使是好的,还必须是天真的,两者缺一不可。  太太的天真主要表现为“弱”,不谙世事。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她丢过5部手机;后来,她学乖了,手机先装在手机套里,再收进小坤包里,最后再把坤包安放到背包里,层层包裹,滴水不漏。这样仿佛安全了,可铃声也听不到了。有史以
期刊
亲爱的女儿:  大学将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在大学里你会发现学习的真谛。你经常问:“这个课程有什么用?”这是个好问题,但是我也要对你说:“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我的意思是,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知识,而是你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 这将是你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阶段,之后你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自学者。所以,即便你所学的不是生活里所急需的
期刊
习惯了自己找男友的女孩们为什么不听听妈妈的意见呢?那也是很酷的事情哦!    刚过去的漫长暑假,和小女在一起的时间格外多,想到这很可能是我们父女俩共同相处的最后一个夏天,我的头便有点像向日葵,会有意无意地跟着她转。   生女儿于我本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也喜欢男孩儿。我唯一隐隐感到不安的是女儿的择偶问题。  每次看警匪片,都会看到那些匪类身边都不缺女孩跟着,想来那些女孩也是父母生的,她们的父母肯定也做
期刊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在德国的一所学校做交流任教,我的德国同事丽莎是一位开朗、漂亮的女生,而且非常年轻,因此有不少男生追求他。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虽然有众多追求者,丽莎却一直迟迟没有定下恋爱的对象,这让我这个来自异国的大姐姐很替她干着急。  后来有一天,学校里的另一位德国同事给丽莎介绍了一位男士,据介绍,这位男士家里相当富有,属于“钻石王老五”型。在我们的怂恿和催促下,丽莎答应和对方见个面。当
期刊
一个冬天的晚上,母亲带着7岁的汉克斯到市中心的一家自助餐厅吃饭。那是一家投币式的自助餐厅,你只要把硬币投进机器里面,再按一下按钮,你想要的食物就自动出来了。母亲要齐食物后,选了一张桌子坐下来。汉克斯正要吃一块三明治,一抬头看到了一位可怜的老人。那位老人从他们身旁走过,在旁边的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然后开始吃人们吃剩的食物。  汉克斯望向母亲。母亲也注意到了那位老人,于是低声对儿子说:“在这里等着,我
期刊
我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的课结尾,昨天开始听学生的课堂报告,有趣,第一组的主题是“幸福”研究,接着我那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的第一主题。幸福感的三种来源:1)物质生活;2)社会生活;3)精神生活。详细解释呢?很冗长,也很不清晰。不过,有案例可参照。从物质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最多的样本。从社会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西方人现在的倾向,称之为“社群主义”或“后现代”倾向。Ag
期刊
男人的寂寞  男人有寂寞,寂寞时的男人会借着一支烟,让心中的那份寂寞随着烟袅袅升起,在空中化成一个淡淡的烟圈,然后慢慢地消失,最后变成一片寂寞的天空。男人有寂寞,寂寞时的男人会借着辛辣的酒精,在心里烧成一团火,让心中的那份寂寞随着那份冲劲,变成红色张扬在整张脸上。  男人寂寞是为性,没性的男人会寂寞。没女人的男人会寂寞,寂寞的男人会用沉静的烟圈释放心中的需要,寂寞的男人会用张扬的醉酒来诉说着心中那
期刊
她22岁,头发黑黑的,不见光泽但见乱麻;皮肤白白的,不似凝脂恰似石灰;身材细细的,不是苗条而是羸弱……  韩琼是一位贫穷的大四女生,她找到我,是因为她面临毕业求职的压力,要我给她一些“指导”。她来自农村,家里极端贫穷。小学五年级时,父母因为无力负担学费,曾经让她退学。她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才一路读了下来。大学期间,她曾经穷到常常挨饿的程度,一个月的伙食费基本只有几十块钱。如果不是她在南宁电视台对着
期刊
陈徽黎是上海的一个残疾母亲,家里生活条件非常差,全家人挤住在一个连阳光都难得照到的小小阁楼上,阁楼只有12平方米,局促的环境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和视野。陈徽黎尽管双腿残疾,无力去改变这样的困苦环境,但她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女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地。   为了让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晒到太阳,能在开阔的空间练腿、练眼,她每天都用嘴巴叼着女儿的衣服,双手在楼梯上—级—级艰难地爬行,拖带着女儿下阁楼走出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