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问题
(1) 布局不够合理:在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客观要求下,我市的行政村调整撤并工作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由于配套工作没有及时跟上,部分被撤并村卫生室房屋被拆迁,出现乡村医生“以家代室”的现象,少数村级卫生机构的硬件设备、设施条件普遍较简陋,周边及室内环境极差,或另开门店私自执业,成了管理的难点和盲区,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和事故隐患。
(2)“一体化”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全市推行并实施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组织、人员、药品、业务、财务、建设标准六统一)以来,由于体制不顺,加上缺少有效的配套措施,部分镇“一体化”管理并未真正到位,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技术未执行,就诊无登记和门诊登记,用药无处方,有过期失效药品,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业务管理都难以做到,更不要说人财物和药品管理了。
(3)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职的504名乡村医生虽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但并未经过规范的准入考核就已经走上了村级卫生服务岗位,其整体素质表现为“一高二低”。“一高”是年龄偏高:50岁以上186人(37%)。“两低”是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267人(53%),中专以上的46人(0.9%);技术职称低: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3人(0.6%),乡村医生的医学知识未得到更新,没有经常性、系统性的培训、进修。乡村医生队伍的现实状况,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让社区居民满意。
(4)政策保障不到位导致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新的历史条件下村级卫生所不仅承担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的任务,更要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成为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市、镇两级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用于防、保的经费没有落实,再加上全市乡村医生得到补助很少,无法调动他们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另外,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基本上没解决。全市在岗乡村医生中已办理养老保险的不到2 0%。由于没有养老保险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多数人有后顾之忧,他们只想通过治病卖药挣钱,对从事没有报酬的公益性卫生服务工作没有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职能的缺失,使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留下了一个大漏洞。
对 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切实做到三个统筹兼顾。一是在发展战略上,卫生事业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要统筹兼顾,把农村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制定出中长期规划。二是在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上,城区与农村要统筹兼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保证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不断增加;三是在卫生网络体系建设中,市、镇、村(社区)三级要统筹兼顾,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网底建设。
(2)总体规划,健全体系:要按照“因镇制宜、适度规模、资源共享、便民利民、布局合理、提高水平”的原则,建议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全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规划和建置标准,各镇相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建制镇卫生院在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要通过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建设成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
(3)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各镇政府要加强领导,负责本镇辖区内卫生服务站的布点和建设工作。镇卫生服务中心按“六统一”的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的用房,由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范围内的行政村协调解决。对于按要求建立并能正常运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市、镇两级财政应给予一次性补贴。
(4)强化职能,明确职责: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是村卫生室的简单更名,而是标志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工作要求的提高。要改变过去村卫生所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医疗“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老年、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管理;伤残康复指导;计划生育宣教和技术服务;疫情监测报告和环境、食品卫生指导;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配合工作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向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转变,从被动等病人上门向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家庭主动服务转变。
(5)以人为本,建好队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现有乡村医生的去留问题。现阶段应坚持“基本吸收、个别分流”的原则,把绝大部分称职的乡村医生吸纳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一则便于工作,二则尽可能保持稳定。为了便于镇卫生服务中心对进入社区服务站的人员加强管理,拟将他们定为镇卫生服务中心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考核激励办法。要在总结现有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土,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建立养老保障机制,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配置标准,建立新进入人员的准入机制,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鼓励和招募志愿者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要求。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实行按劳、按绩分配,使收入报酬与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业绩贡献挂钩。
(6)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经考核确认,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支付范围。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制止和防范无证行医及非法兜售药品现象的发生。物价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名称、内容,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民政部门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并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1) 布局不够合理:在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客观要求下,我市的行政村调整撤并工作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由于配套工作没有及时跟上,部分被撤并村卫生室房屋被拆迁,出现乡村医生“以家代室”的现象,少数村级卫生机构的硬件设备、设施条件普遍较简陋,周边及室内环境极差,或另开门店私自执业,成了管理的难点和盲区,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和事故隐患。
(2)“一体化”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全市推行并实施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组织、人员、药品、业务、财务、建设标准六统一)以来,由于体制不顺,加上缺少有效的配套措施,部分镇“一体化”管理并未真正到位,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技术未执行,就诊无登记和门诊登记,用药无处方,有过期失效药品,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业务管理都难以做到,更不要说人财物和药品管理了。
(3)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职的504名乡村医生虽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但并未经过规范的准入考核就已经走上了村级卫生服务岗位,其整体素质表现为“一高二低”。“一高”是年龄偏高:50岁以上186人(37%)。“两低”是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267人(53%),中专以上的46人(0.9%);技术职称低: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3人(0.6%),乡村医生的医学知识未得到更新,没有经常性、系统性的培训、进修。乡村医生队伍的现实状况,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让社区居民满意。
(4)政策保障不到位导致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新的历史条件下村级卫生所不仅承担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的任务,更要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成为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市、镇两级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用于防、保的经费没有落实,再加上全市乡村医生得到补助很少,无法调动他们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另外,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基本上没解决。全市在岗乡村医生中已办理养老保险的不到2 0%。由于没有养老保险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多数人有后顾之忧,他们只想通过治病卖药挣钱,对从事没有报酬的公益性卫生服务工作没有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职能的缺失,使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留下了一个大漏洞。
对 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切实做到三个统筹兼顾。一是在发展战略上,卫生事业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要统筹兼顾,把农村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制定出中长期规划。二是在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上,城区与农村要统筹兼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保证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不断增加;三是在卫生网络体系建设中,市、镇、村(社区)三级要统筹兼顾,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网底建设。
(2)总体规划,健全体系:要按照“因镇制宜、适度规模、资源共享、便民利民、布局合理、提高水平”的原则,建议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全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规划和建置标准,各镇相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建制镇卫生院在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要通过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建设成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
(3)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各镇政府要加强领导,负责本镇辖区内卫生服务站的布点和建设工作。镇卫生服务中心按“六统一”的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的用房,由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范围内的行政村协调解决。对于按要求建立并能正常运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市、镇两级财政应给予一次性补贴。
(4)强化职能,明确职责: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是村卫生室的简单更名,而是标志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工作要求的提高。要改变过去村卫生所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医疗“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老年、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管理;伤残康复指导;计划生育宣教和技术服务;疫情监测报告和环境、食品卫生指导;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配合工作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向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转变,从被动等病人上门向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家庭主动服务转变。
(5)以人为本,建好队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现有乡村医生的去留问题。现阶段应坚持“基本吸收、个别分流”的原则,把绝大部分称职的乡村医生吸纳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一则便于工作,二则尽可能保持稳定。为了便于镇卫生服务中心对进入社区服务站的人员加强管理,拟将他们定为镇卫生服务中心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考核激励办法。要在总结现有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土,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建立养老保障机制,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配置标准,建立新进入人员的准入机制,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鼓励和招募志愿者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要求。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实行按劳、按绩分配,使收入报酬与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业绩贡献挂钩。
(6)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经考核确认,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支付范围。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制止和防范无证行医及非法兜售药品现象的发生。物价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名称、内容,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民政部门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并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