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好像歌剧、舞剧开场之前预示着整部戏剧的气氛和情节、为整部戏剧的演出奠定基础的序曲一样,为新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课堂导入要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接下来新教学内容的讲授与学习才能顺利展开。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程度的深浅、歌曲内容及歌曲体裁、风格,灵活运用、精心设计,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导入。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这几年,我精心设计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
少年儿童都有爱听故事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导课,通过讲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可让学生从故事情境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获得真、善、美的真谛,取得颇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之前,我先为学生讲了一段舒伯特用曲譜换晚餐的小故事;在欣赏《龟兔赛跑》之前,我为学生讲了踏实、谦虚的乌龟战胜骄傲、得意的兔子的故事。又如,在教学六年级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刘三姐的生平经历,之后又给学生讲了刘三姐是怎样利用歌声把几个书生唱败,并利用歌声狠狠讽刺、教训了他们,为贫苦农民出气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被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宜短不宜长,故事本身要与课题有相关性。教师还应根据课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分析,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故事引导到所学内容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故事本身。
2.创设图像情境导入
图像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图画能使他们产生想唱、想跳的欲望,能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表演情绪。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此导入新课,收效较好。
小学音乐课本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与课文相符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以绚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为音乐教学营造了一种清新、美好的意境。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从视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时,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学生、工人、干部和军人,都怀着无限的崇敬和热爱,向着这面象征我们伟大祖国的旗帜,庄严敬礼”的彩图,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我组织学生讨论:现在在什么场合下才奏国歌?你的感受如何?通过提问,看着这幅彩图,孩子们更加敬慕和怀念那些为我国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浴血奋战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使他们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自觉而认真地学习、唱好这首歌。又如,在教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时,我首先出示歌曲中的彩色插图,图中身着各色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人民,还有天空中唱歌的小鸟,天安门的背景图,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插图展示了歌曲的内容,歌曲又唱出了插图的意境,为新歌创设了美好的意境。
3.创设声音情境导入
声音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达到以声传情、以声添趣、以声启智的效果,如再配以图画、照片等,则声像兼备,导课效果更优。例如,在教中年级的《我们的田野》这一课前,我根据他们的年龄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特点,采用了听录音,创设声音情境这一形式进行导讲。我打开录音机并展示了一幅描绘乡村田野风光的图画,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图画。录音中《我们的田野》那宽广、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接着,我便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问他们此时此刻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我感受到这音乐的美妙,它使我想到了家乡的田野、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丰收的稻田……”另一位学生更加兴奋地说:“我觉得此时此刻我们正走在一幅画中,蓝天、白云、田野、流水……音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岂不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十分热烈。这样使学生在学唱之前就对歌词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审美的教育。
二、背景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歌曲。例如,教唱《国歌》时,介绍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在教学五年级《保卫黄河》一课时,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我解放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情景,介绍冼星海是如何在战火纷乱的年代里进行创作的。通过教师介绍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了歌曲的环境,了解了社会历史,从而激发了学生学好歌曲、学习知识的强烈求知欲。
三、图画导入新课
美术与音乐是四海皆通的语言。美术与音乐的创作具有不可变更的非理性、自发性的原则。有经验的小学音乐教师喜欢在课堂上用美术来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使学生的情绪稳定,并给音乐教学带来较好的教学秩序。绘画中,尤其简笔画更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美。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的音乐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狮子、大象、小鹿等动物的简笔画,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他们,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图画中转移到音乐上,通过观察画中每种动物的形象,孩子们很快就从音乐中找到了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狮子,找到温柔可爱、蹦蹦跳跳的小鹿等等。运用美术引入音乐,给了学生最好的感觉。
四、儿歌、谜语导入新课
儿童思维活跃,采用儿歌或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使学生产生悬念,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蚂蚁和大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并配上夸张有趣的动作:“‘耳朵像扇子,肚子像堵墙,粗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鼻子像喷头’。小朋友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孩子们边看表演边猜谜语,顿时激发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五、游戏导入新课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因此采用有知识性、趣味性且形式新颖的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红眼睛 绿眼睛》一课前,我带着学生做开汽车的游戏,让几位头戴蓝猫淘气、大耳朵图图、小鲤鱼等头饰的小朋友扮演司机,请其他小朋友扮演乘客,分别乘“猫咪”号、“图图”号、“小鲤鱼”号汽车,看见教师出示红灯就停车,看见绿灯接着开,在音乐伴奏下,平稳通过红绿灯。学生在游戏中兴趣更浓,不但歌曲唱得准,还把交通规则牢记在心,并且连歌曲温柔舒缓的情绪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条件等因素,不断变化导入的方式,使学生能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按照这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因材施教运用于音乐教学中,我想,学生一定会快乐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的。
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程度的深浅、歌曲内容及歌曲体裁、风格,灵活运用、精心设计,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导入。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这几年,我精心设计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
少年儿童都有爱听故事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导课,通过讲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可让学生从故事情境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获得真、善、美的真谛,取得颇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之前,我先为学生讲了一段舒伯特用曲譜换晚餐的小故事;在欣赏《龟兔赛跑》之前,我为学生讲了踏实、谦虚的乌龟战胜骄傲、得意的兔子的故事。又如,在教学六年级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刘三姐的生平经历,之后又给学生讲了刘三姐是怎样利用歌声把几个书生唱败,并利用歌声狠狠讽刺、教训了他们,为贫苦农民出气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被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宜短不宜长,故事本身要与课题有相关性。教师还应根据课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分析,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故事引导到所学内容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故事本身。
2.创设图像情境导入
图像情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图画能使他们产生想唱、想跳的欲望,能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表演情绪。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此导入新课,收效较好。
小学音乐课本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与课文相符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以绚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为音乐教学营造了一种清新、美好的意境。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从视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时,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学生、工人、干部和军人,都怀着无限的崇敬和热爱,向着这面象征我们伟大祖国的旗帜,庄严敬礼”的彩图,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我组织学生讨论:现在在什么场合下才奏国歌?你的感受如何?通过提问,看着这幅彩图,孩子们更加敬慕和怀念那些为我国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浴血奋战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使他们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自觉而认真地学习、唱好这首歌。又如,在教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时,我首先出示歌曲中的彩色插图,图中身着各色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人民,还有天空中唱歌的小鸟,天安门的背景图,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插图展示了歌曲的内容,歌曲又唱出了插图的意境,为新歌创设了美好的意境。
3.创设声音情境导入
声音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达到以声传情、以声添趣、以声启智的效果,如再配以图画、照片等,则声像兼备,导课效果更优。例如,在教中年级的《我们的田野》这一课前,我根据他们的年龄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特点,采用了听录音,创设声音情境这一形式进行导讲。我打开录音机并展示了一幅描绘乡村田野风光的图画,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图画。录音中《我们的田野》那宽广、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接着,我便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问他们此时此刻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我感受到这音乐的美妙,它使我想到了家乡的田野、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丰收的稻田……”另一位学生更加兴奋地说:“我觉得此时此刻我们正走在一幅画中,蓝天、白云、田野、流水……音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岂不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十分热烈。这样使学生在学唱之前就对歌词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审美的教育。
二、背景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歌曲。例如,教唱《国歌》时,介绍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在教学五年级《保卫黄河》一课时,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我解放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情景,介绍冼星海是如何在战火纷乱的年代里进行创作的。通过教师介绍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了歌曲的环境,了解了社会历史,从而激发了学生学好歌曲、学习知识的强烈求知欲。
三、图画导入新课
美术与音乐是四海皆通的语言。美术与音乐的创作具有不可变更的非理性、自发性的原则。有经验的小学音乐教师喜欢在课堂上用美术来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使学生的情绪稳定,并给音乐教学带来较好的教学秩序。绘画中,尤其简笔画更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美。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的音乐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狮子、大象、小鹿等动物的简笔画,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他们,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图画中转移到音乐上,通过观察画中每种动物的形象,孩子们很快就从音乐中找到了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狮子,找到温柔可爱、蹦蹦跳跳的小鹿等等。运用美术引入音乐,给了学生最好的感觉。
四、儿歌、谜语导入新课
儿童思维活跃,采用儿歌或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使学生产生悬念,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蚂蚁和大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并配上夸张有趣的动作:“‘耳朵像扇子,肚子像堵墙,粗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鼻子像喷头’。小朋友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孩子们边看表演边猜谜语,顿时激发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五、游戏导入新课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因此采用有知识性、趣味性且形式新颖的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红眼睛 绿眼睛》一课前,我带着学生做开汽车的游戏,让几位头戴蓝猫淘气、大耳朵图图、小鲤鱼等头饰的小朋友扮演司机,请其他小朋友扮演乘客,分别乘“猫咪”号、“图图”号、“小鲤鱼”号汽车,看见教师出示红灯就停车,看见绿灯接着开,在音乐伴奏下,平稳通过红绿灯。学生在游戏中兴趣更浓,不但歌曲唱得准,还把交通规则牢记在心,并且连歌曲温柔舒缓的情绪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条件等因素,不断变化导入的方式,使学生能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按照这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因材施教运用于音乐教学中,我想,学生一定会快乐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