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问题的缩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忽视了农民的存在和需求,使农村教育偏离了方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该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观念,尊重农民的教育愿望,促进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农村教育 城乡一体化
[作者简介]冉毅(1967- ),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赵红梅(1968- ),重庆人,重庆市涪陵区城十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重庆408000)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9-0170-02
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教育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农村教育的内涵、功能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教育的内涵
如何界定农村教育?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植根于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的一种现象;农村教育泛指县以下地区的教育,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二是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是一个包括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这两种表述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揭示出农村教育的实质。一是缺少教育的主体,二是缺少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对农民及子女的教育,是为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教育。这种界定揭示了农村教育的三大特征,即在农村、为农民、教生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改善民生服务。
二、农村教育的功能
农村教育的功能在于改善民生。应该怎样去改善民生呢?目前,存在“离农”和“为农”两种观点。“离农”的观点认为,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提高农民及子女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能力。“为农”的观点认为,农村教育应该渗透农业技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训练,培养现代农民。笔者认为,教育功能的发挥受社会需求、个体需求和办学条件的制约,农村教育应该“离农”还是“为农”必须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从社会需求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从个体需求看,长期以来,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传统农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及子女主观上不愿从事农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办学条件看,农村基本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可见,不论是社会需求、个体需求还是办学条件,“离农”都是当前的必然要求。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力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不一致,改革面临困难和挫折,农村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90年代以后,我国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乡劳动力开始流动。从1992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逐渐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了1559.9万人;从1997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0%左右。同时,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1994年对312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专题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构成比例大约为:农业劳动者63.4%,农民工12.2%,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0.9%。另据陆学艺教授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如果这一预计成立,届时将有2.2~2.3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社会阶层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教育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定位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三、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问题的缩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结晶”,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当前,我国已经把城乡一体化提高到议事日程,我们必须用城乡一体化的思维和国家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农村教育发展,构建一种国家发展视野下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即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在这种教育观念统领下,农村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要把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养和传授进城务工必备的知识、技能作为首要任务,缩小城乡劳动者的文化差距。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种植或养殖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农产品的深加工为切入点,把服务行业作为引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支柱产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成人教育要继续扩大“扫盲”成果,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创建社区文化,培养城市文明的认同感。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制约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农村教育肩负着改造农村文化的任务。长期的传统农业使农民在农村场域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强化,逐渐形成了一种农村文化特征,表现为贫困的教育观、得过且过的时间观、非经营的消费观、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在这种文化特征背景下造就了一种传统人格,表现为听天由命、知足常乐、家庭本位、他律性、封闭性和守旧性等。因此,要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农村教育必须塑造一种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文明,才能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稳定转移,最终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合理。因此,只有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才能重视农村教育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对未来社会的适应,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2.兴办寄宿制学校,普及高中教育。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两对矛盾:一是发展劳务经济与留守子女教育之间的矛盾;二是高中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前者表现为经济利益驱动下,广大农村青壮年走出农村,通过劳务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现状和生活质量。由于劳务输出,农村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多由留守的父母一方或祖辈隔代管理,甚至交给他人托管,由于留守的父母一方忙于农活和家务,祖辈一代文化程度较低且代沟明显,他人托管通常只负责生活,留守子女缺少必要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后者表现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高中招生规模受限,绝大部分农民子弟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被迫进入劳动力转移行列,使我国普通劳动者素质偏低。要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兴办寄宿制学校,由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既可以减缓矛盾,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要解决高中教育供求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普及高中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年限。解决这两对矛盾,不仅需要国家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央统筹、分级管理、以国为主的管理体制。
3.发展创业教育。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等“创业能力”,开展培养“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的“创业教育”,并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等地位。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转移就业极不稳定,尤其是新的劳动法颁布以后,用工单位为降低劳务成本,缩短用工合同期限,劳务工失业率不断上升,回流频繁,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开设创业教育,增强农民及子女的创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本领,这样既能拓展就业渠道,又能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从二元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村转型的重要时期,转型期的农村教育必须以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的,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金来.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2]王秀,夏金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专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N].中国经济时报,2002-
11-15.
[3]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关键词]农村教育 城乡一体化
[作者简介]冉毅(1967- ),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赵红梅(1968- ),重庆人,重庆市涪陵区城十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重庆408000)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9-0170-02
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教育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农村教育的内涵、功能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教育的内涵
如何界定农村教育?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植根于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的一种现象;农村教育泛指县以下地区的教育,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二是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是一个包括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这两种表述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揭示出农村教育的实质。一是缺少教育的主体,二是缺少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对农民及子女的教育,是为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教育。这种界定揭示了农村教育的三大特征,即在农村、为农民、教生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改善民生服务。
二、农村教育的功能
农村教育的功能在于改善民生。应该怎样去改善民生呢?目前,存在“离农”和“为农”两种观点。“离农”的观点认为,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提高农民及子女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能力。“为农”的观点认为,农村教育应该渗透农业技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训练,培养现代农民。笔者认为,教育功能的发挥受社会需求、个体需求和办学条件的制约,农村教育应该“离农”还是“为农”必须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从社会需求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从个体需求看,长期以来,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传统农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及子女主观上不愿从事农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办学条件看,农村基本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可见,不论是社会需求、个体需求还是办学条件,“离农”都是当前的必然要求。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力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不一致,改革面临困难和挫折,农村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90年代以后,我国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乡劳动力开始流动。从1992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逐渐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了1559.9万人;从1997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0%左右。同时,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1994年对312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专题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构成比例大约为:农业劳动者63.4%,农民工12.2%,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0.9%。另据陆学艺教授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如果这一预计成立,届时将有2.2~2.3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社会阶层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教育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定位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三、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问题的缩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结晶”,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教育本身,而在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当前,我国已经把城乡一体化提高到议事日程,我们必须用城乡一体化的思维和国家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农村教育发展,构建一种国家发展视野下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即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在这种教育观念统领下,农村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要把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养和传授进城务工必备的知识、技能作为首要任务,缩小城乡劳动者的文化差距。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种植或养殖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农产品的深加工为切入点,把服务行业作为引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支柱产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成人教育要继续扩大“扫盲”成果,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创建社区文化,培养城市文明的认同感。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制约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农村教育肩负着改造农村文化的任务。长期的传统农业使农民在农村场域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强化,逐渐形成了一种农村文化特征,表现为贫困的教育观、得过且过的时间观、非经营的消费观、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在这种文化特征背景下造就了一种传统人格,表现为听天由命、知足常乐、家庭本位、他律性、封闭性和守旧性等。因此,要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农村教育必须塑造一种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文明,才能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稳定转移,最终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合理。因此,只有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教育发展观,才能重视农村教育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对未来社会的适应,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2.兴办寄宿制学校,普及高中教育。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两对矛盾:一是发展劳务经济与留守子女教育之间的矛盾;二是高中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前者表现为经济利益驱动下,广大农村青壮年走出农村,通过劳务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现状和生活质量。由于劳务输出,农村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多由留守的父母一方或祖辈隔代管理,甚至交给他人托管,由于留守的父母一方忙于农活和家务,祖辈一代文化程度较低且代沟明显,他人托管通常只负责生活,留守子女缺少必要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后者表现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高中招生规模受限,绝大部分农民子弟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被迫进入劳动力转移行列,使我国普通劳动者素质偏低。要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兴办寄宿制学校,由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既可以减缓矛盾,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要解决高中教育供求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普及高中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年限。解决这两对矛盾,不仅需要国家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央统筹、分级管理、以国为主的管理体制。
3.发展创业教育。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等“创业能力”,开展培养“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的“创业教育”,并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等地位。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转移就业极不稳定,尤其是新的劳动法颁布以后,用工单位为降低劳务成本,缩短用工合同期限,劳务工失业率不断上升,回流频繁,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开设创业教育,增强农民及子女的创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本领,这样既能拓展就业渠道,又能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从二元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村转型的重要时期,转型期的农村教育必须以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的,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金来.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2]王秀,夏金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专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N].中国经济时报,2002-
11-15.
[3]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