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梦七”第二季,而不是什么“梦之队”。事实上,从1992年之后,梦幻早已死去。“魔术师”约翰逊当年就曾说:“我们这些人还可能重聚吗?所以我们是绝响。”事实上,所谓的梦幻系列,美国人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认可过。
现在想想,老克朗杰罗当初在建立“梦七”时确立的所谓“三年责任制”的方针,更多有些形同虚设的味道和第一季阵容相比,只有勒布朗·詹姆斯、卡梅隆·安东尼、德怀特·霍华德和小斯塔德迈尔依旧留在阵中,其余八人都因形形色色的原因而先后暂离国家队,当然。他们在理论上依旧有代表国家队征战2008年国家队的希望,但前提是美国人必须争取到一个参赛席位——韦德、波什、克里斯·保罗因伤退出倒是情有可原,巴蒂尔是出于不便明言的个人原因,而以辛里奇、乔·约翰逊为代表的一帮人等,则干脆是因为个人竞争力不足所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当然,本届“梦七”最大的变化还是科比的加盟。“科比的到来,给我们的球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老克朗杰罗说。其实早从2003年开始,科比就一直是美国人所期待的国家队热门人选,但2003年的膝伤、2004年无休止的强奸指控和2006年的肩伤阻挠,让他屡屡和国家队擦肩而过。而今年夏天,科比虽然因转会事件和湖人队闹得沸沸扬扬,但他还是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而且态度极为坚决。“为了国家队的胜利,我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其实科比的想法全世界都知道,既然无法在NBA获得总冠军,那么不如在国际赛场上夺标,再次重塑自己的市场形象。于是科比虽然是菜鸟,但他在球队中的地位却是无人可比的,尤其是科比无比强烈的好胜心和出色的竞技状态,都给这支球队的胜利,带来了无穷的正面变数。此外,两名年过30岁的老将基德和比卢普斯的加盟,也为“梦七”注入了久违的经验。虽然目前这套国家队的平均年龄还只有26.2岁,犹不及2002年惨败于印第安纳波利斯、连吞三弹最终只获得第六名的那支美国“梦五”,但比起近两届国家队,其实已好上太多了。不是吗?我们希望世界不要因为卡梅隆·安东尼在“K教练”手下的如鱼得水,就去怀疑拉里·布朗的食古不化。不喜欢使用年轻人?那好像也没什么不好。要知道,在2004年征战雅典奥运会的那届美国“梦六”,他们的平均年龄才只有整整24岁而已,全队没有一人超过30,年纪最长的居然是29岁的艾弗森。同样,你还记得“梦七”第一季的“三队长”吗?20、20、22,詹姆斯、安东尼和韦德如此幼齿,人们怎能期望他们能打出冠军战绩呢?所以失败亦在情理之中。老将的价值在哪里?问问科比吧。他在训练中曾不止一次地深深体会到这一点。通常是他没有看到得分机会,但基德的传球可以引领他。不错,基德的价值就在于能让比赛变得更简单。老将们的含金量大概就是如此。
但令人奇怪的是,从一开始,这支美国国家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有原因的。当他们在拉斯维加斯积极备战时,当时正是蒂姆·多纳希的裁判“赌球案”闹得最不亦乐乎的时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那场闹剧牵引过去了。而这帮年轻人正好在这个是非之地集训,不能不说他们的心头会被蒙上一层阴影,虽然拉斯维加斯并没有什么,大西洋城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帮美国国家队的小伙子们,本来可以休闲地度假,或者在自己家附近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甚至干脆去参加什么慈善活动,做到像理查德·杰弗森那样的高风亮节——如果不是去年在日本琦玉的世锦赛半决赛上,他们因实力不济输给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希腊队,他们本来是没有必要参加这个狗皮倒灶的美洲锦标赛的。虽然只有前两名才能直接获得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格,但这对誓要雪耻的美国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美国人为何要如此“小题大做”呢?对不起,请原谅我的用词。要知道,美国队在此前的美洲杯上的战绩是26胜0负。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输过。显然,老克朗杰罗的主要目标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如此,他们的眼光甚至更远。不是吗?为了配合国家队实战演习的需要,他们还专门配备了支陪练队,希望能为2010和2012年未雨绸缪。对,请不要忽视他们,就是这支陪练队,已经在队内对抗中赢了“梦七”两次。显然,用老将压阵,不过是他们的权宜之计,美国人更希望用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来打造明天。
是的,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说,美国人在这次的美洲锦标赛上都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记得上次美国国家队参加这项赛亭还是在四年前的圣胡安。当时的那支“梦六”阵容,我到现在还可以这样说,他们阵容之鼎盛,虽无法和“梦一”、“梦三”相比(你觉得你可以轻视“梦三”吗?当时在他们的球队阵容中。有七人是具备国际大赛冠军经验的),但和“梦二”相比也相去不远了。但后来麦迪、小奥尼尔都没有去雅典,美国人的持久性似乎总是这样不堪一击。事实上,美国队在这次美洲杯上将不会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不是吗?墨西哥、巴拿马、乌拉圭、委内瑞拉、英联邦群岛自然不值一提,强大的阿根廷队似乎不屑于在这样的鸡肋赛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只派出了路易斯·斯科拉和德尔菲诺两名在国际赛场上稍有名气的战将,其余人都是二流货色;纳什这次没有回归加拿大国家队,只有新加入加拿大国籍的戴勒姆博特,估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波多黎各?美国人早已不惧怕阿罗约的速度了。倒是云集了内内、瓦拉乔和巴博萨的巴西队,很是令美国人如临大敌。但“梦七”的队员们对此还是很自信:“也许会有些麻烦,但相信我们不用30分钟就能解决对手”——可敬又可气的篮球大国品牌风度。
应当看到,在经历了七年的波折后,美国人开始变得务实起来。是的,这不是一支全明星阵容,而真正是一支团队。在科林森(他也是美国队惟一没有获得球衣号码的球员)和凯文·杜兰特最后被裁掉后——我敢担保他们一定不会像去年的阿里纳斯那样恨意垠垠,尤其是号称“国家队先生”、曾七度出人各个年龄级别美国国家队的科林森更是如此—这支球队显得非常朴实。不是吗?这支球队里有足够好的射手,除了去年足可以令人信赖的卡梅隆·安东尼之外,新加盟的迈克尔·里德和麦克·米勒,将给他们提供十足的外线火药。考虑到国际篮联的三分线要比NBA距离篮筐更近,他们适应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此外,事实也证明。无论小斯塔德迈尔还是德怀特·霍华德,他们都不是什么正印中锋,而在攻防两端的篮板都有着极度渴望的泰森·钱德勒,将给予这支球队最朴实的支持。尤其国际篮联还没有干扰球,这就使得钱德勒使用起来更为得心用手。即使他像2004年的第12人奥卡福那样一分不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能给出足够的篮板和盖帽贡献就可以了。而你知道吗?自从2000年的莫宁之后。美国国家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中锋了:2002年的拉弗伦茨,还是休提;2004年的邓肯,始终是客串角色:2006年的布拉德·米勒,众所周知,他始终是个策应型中锋,更多是以技巧为主。 可以想见,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钱德勒、小斯塔德迈尔和德怀特·霍华德组成的三人内线,甚至有希望重塑1996年奥尼尔、大卫·罗宾逊和奥拉朱旺三人合璧时的风光,但愿这不是什么妄言。最后,这一届的美国国家队,他们在1号位位置上显得空前强大。暂时让我们把属于未来的德隆-威廉姆斯放到一边,只是由基德和比卢普斯组成的控卫组合。就显得分外强大。尤其当我们看到基德不厌其烦地对威廉姆斯进行传帮带式的教育。更是看到了一种可喜的传承。其实从“梦一”开始,美国人就非常注重控卫的高质量。从斯托克顿、“魔术师”约翰逊开始,这种“双核”模式,一直都是美国队战无不胜的法宝。但近几年,美国控卫的质量就越来越差了。我相信安德鲁·米勒并不是2002年美国人惨败世锦赛的元凶,但除了他,美国人几乎就拿不出什么体面的控卫了。到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就更是糟糕,我们居然不能看到一位纯正的控卫,难道你会奢望艾弗森和马布里能做出多大牺牲’即使在NBA里,他们也是“得分第一,传球第二”的负面典范,至于去年,好了,我们相信无论克里斯·保罗还是辛里奇,他们都还是太年轻了。而在今天的国家队里,基德将成为毫无争议的领袖,因为再也没有人,拥有像他那样丰富的冠军经验了。“别把这搞砸了,我还想继续保持不败呢”,基德曾如此笑言。有了基德,科比就将成为球队最后一投的最佳执行者,而一向对国际比赛不太适应的勒布朗·詹姆斯。甚至有可能被挤出球队的首发阵容。
也许在美洲杯上,国际篮联规则的渗透,不会像世锦赛和奥运会那样强烈——欧洲球队在这方面的执行度,往往更准确,但这并不妨碍美国队把这当作是他们日益熟悉国际篮联规则的试金石。是的,在以往,美国人总是嘴上叫嚷我们必须要适应陌生的比赛、全新的规则,但实际上他们还未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过,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虽然没人愿意碰他们,这个以篮球为傲的国家,自尊心还是如此昂扬,但事实上你有多强大,必须要用重大比赛的金牌来证明。但我们现在都看到了什么々从1994年的世锦赛和2000年的奥运会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站在这两项最高规格赛事的冠军领奖台上了。的确,在美国人对国际篮联规则的一切了然于胸之前,即使这支团队多么富有天赋和勇气,还有一位经验如此丰富的教练来指导,他们的概念性集训,也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走走过场,但他们可能还是得不了冠军。不是吗?这就是事实的全部,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人开始务实起来,其认真的劲头无疑会令世界上最苛刻的挑刺者都肃然起敬,“K教练”在每天训练课结束后,都会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地重复国际篮联的细则。不仅如此,老克朗杰罗还专门请来去年世锦赛执法的FIBA著名裁判、希腊人尼科斯·扎拉诺斯为他们恶补不仅是他,非常熟悉国际篮球的美国本土裁判特里·莫尔,也在一旁充当了义务讲师的角色扎拉诺斯就敏锐地指出:美国球员往往手部动作很多,但这是FBA明令禁止的,此外,FIBA在内线尤其是低位的身体冲撞往往判罚很宽松,可一旦进攻球员开始投篮,任何细微接触都会被判罚犯规事实上,这种吹罚理念NBA并不是没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尺度可谓大行其道,但随着规则的几次变更,今天的年轻球员,几乎都已经不认识了,小斯塔德迈尔就对此深有感触:“对我来说,最不适应的就是这里没有防守三秒。以前我总是习惯于在防守时退出三秒区,但我的对手们往往都不会这样”。当然,还有最令人头痛的三秒。在“K教练”的授意下,陪练队大多时候都是以联防来对付美国队。起初美国队赢得很轻松,但随着对手对联防的日益驾轻就熟,他们赢球就显得越发困难了。其实这正好反映了美国人即将面临的挑战,甚至是奥运会的残酷现实——还只是停留在模拟阶段的陪练队,就让他们应付得如此苦难。那么一旦面临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打联防的世界群狼呢?这种困难度只会呈几何级数的加乘。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支足够带给你的美国国家队美洲杯赛的全胜战绩,几乎都是可以预期的,但问题是,我们希望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他们把笑容留到最后的冠军颁奖礼上。
现在想想,老克朗杰罗当初在建立“梦七”时确立的所谓“三年责任制”的方针,更多有些形同虚设的味道和第一季阵容相比,只有勒布朗·詹姆斯、卡梅隆·安东尼、德怀特·霍华德和小斯塔德迈尔依旧留在阵中,其余八人都因形形色色的原因而先后暂离国家队,当然。他们在理论上依旧有代表国家队征战2008年国家队的希望,但前提是美国人必须争取到一个参赛席位——韦德、波什、克里斯·保罗因伤退出倒是情有可原,巴蒂尔是出于不便明言的个人原因,而以辛里奇、乔·约翰逊为代表的一帮人等,则干脆是因为个人竞争力不足所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当然,本届“梦七”最大的变化还是科比的加盟。“科比的到来,给我们的球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老克朗杰罗说。其实早从2003年开始,科比就一直是美国人所期待的国家队热门人选,但2003年的膝伤、2004年无休止的强奸指控和2006年的肩伤阻挠,让他屡屡和国家队擦肩而过。而今年夏天,科比虽然因转会事件和湖人队闹得沸沸扬扬,但他还是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而且态度极为坚决。“为了国家队的胜利,我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其实科比的想法全世界都知道,既然无法在NBA获得总冠军,那么不如在国际赛场上夺标,再次重塑自己的市场形象。于是科比虽然是菜鸟,但他在球队中的地位却是无人可比的,尤其是科比无比强烈的好胜心和出色的竞技状态,都给这支球队的胜利,带来了无穷的正面变数。此外,两名年过30岁的老将基德和比卢普斯的加盟,也为“梦七”注入了久违的经验。虽然目前这套国家队的平均年龄还只有26.2岁,犹不及2002年惨败于印第安纳波利斯、连吞三弹最终只获得第六名的那支美国“梦五”,但比起近两届国家队,其实已好上太多了。不是吗?我们希望世界不要因为卡梅隆·安东尼在“K教练”手下的如鱼得水,就去怀疑拉里·布朗的食古不化。不喜欢使用年轻人?那好像也没什么不好。要知道,在2004年征战雅典奥运会的那届美国“梦六”,他们的平均年龄才只有整整24岁而已,全队没有一人超过30,年纪最长的居然是29岁的艾弗森。同样,你还记得“梦七”第一季的“三队长”吗?20、20、22,詹姆斯、安东尼和韦德如此幼齿,人们怎能期望他们能打出冠军战绩呢?所以失败亦在情理之中。老将的价值在哪里?问问科比吧。他在训练中曾不止一次地深深体会到这一点。通常是他没有看到得分机会,但基德的传球可以引领他。不错,基德的价值就在于能让比赛变得更简单。老将们的含金量大概就是如此。
但令人奇怪的是,从一开始,这支美国国家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有原因的。当他们在拉斯维加斯积极备战时,当时正是蒂姆·多纳希的裁判“赌球案”闹得最不亦乐乎的时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那场闹剧牵引过去了。而这帮年轻人正好在这个是非之地集训,不能不说他们的心头会被蒙上一层阴影,虽然拉斯维加斯并没有什么,大西洋城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帮美国国家队的小伙子们,本来可以休闲地度假,或者在自己家附近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甚至干脆去参加什么慈善活动,做到像理查德·杰弗森那样的高风亮节——如果不是去年在日本琦玉的世锦赛半决赛上,他们因实力不济输给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希腊队,他们本来是没有必要参加这个狗皮倒灶的美洲锦标赛的。虽然只有前两名才能直接获得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格,但这对誓要雪耻的美国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美国人为何要如此“小题大做”呢?对不起,请原谅我的用词。要知道,美国队在此前的美洲杯上的战绩是26胜0负。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输过。显然,老克朗杰罗的主要目标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如此,他们的眼光甚至更远。不是吗?为了配合国家队实战演习的需要,他们还专门配备了支陪练队,希望能为2010和2012年未雨绸缪。对,请不要忽视他们,就是这支陪练队,已经在队内对抗中赢了“梦七”两次。显然,用老将压阵,不过是他们的权宜之计,美国人更希望用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来打造明天。
是的,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说,美国人在这次的美洲锦标赛上都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记得上次美国国家队参加这项赛亭还是在四年前的圣胡安。当时的那支“梦六”阵容,我到现在还可以这样说,他们阵容之鼎盛,虽无法和“梦一”、“梦三”相比(你觉得你可以轻视“梦三”吗?当时在他们的球队阵容中。有七人是具备国际大赛冠军经验的),但和“梦二”相比也相去不远了。但后来麦迪、小奥尼尔都没有去雅典,美国人的持久性似乎总是这样不堪一击。事实上,美国队在这次美洲杯上将不会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不是吗?墨西哥、巴拿马、乌拉圭、委内瑞拉、英联邦群岛自然不值一提,强大的阿根廷队似乎不屑于在这样的鸡肋赛事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只派出了路易斯·斯科拉和德尔菲诺两名在国际赛场上稍有名气的战将,其余人都是二流货色;纳什这次没有回归加拿大国家队,只有新加入加拿大国籍的戴勒姆博特,估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波多黎各?美国人早已不惧怕阿罗约的速度了。倒是云集了内内、瓦拉乔和巴博萨的巴西队,很是令美国人如临大敌。但“梦七”的队员们对此还是很自信:“也许会有些麻烦,但相信我们不用30分钟就能解决对手”——可敬又可气的篮球大国品牌风度。
应当看到,在经历了七年的波折后,美国人开始变得务实起来。是的,这不是一支全明星阵容,而真正是一支团队。在科林森(他也是美国队惟一没有获得球衣号码的球员)和凯文·杜兰特最后被裁掉后——我敢担保他们一定不会像去年的阿里纳斯那样恨意垠垠,尤其是号称“国家队先生”、曾七度出人各个年龄级别美国国家队的科林森更是如此—这支球队显得非常朴实。不是吗?这支球队里有足够好的射手,除了去年足可以令人信赖的卡梅隆·安东尼之外,新加盟的迈克尔·里德和麦克·米勒,将给他们提供十足的外线火药。考虑到国际篮联的三分线要比NBA距离篮筐更近,他们适应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此外,事实也证明。无论小斯塔德迈尔还是德怀特·霍华德,他们都不是什么正印中锋,而在攻防两端的篮板都有着极度渴望的泰森·钱德勒,将给予这支球队最朴实的支持。尤其国际篮联还没有干扰球,这就使得钱德勒使用起来更为得心用手。即使他像2004年的第12人奥卡福那样一分不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能给出足够的篮板和盖帽贡献就可以了。而你知道吗?自从2000年的莫宁之后。美国国家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中锋了:2002年的拉弗伦茨,还是休提;2004年的邓肯,始终是客串角色:2006年的布拉德·米勒,众所周知,他始终是个策应型中锋,更多是以技巧为主。 可以想见,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钱德勒、小斯塔德迈尔和德怀特·霍华德组成的三人内线,甚至有希望重塑1996年奥尼尔、大卫·罗宾逊和奥拉朱旺三人合璧时的风光,但愿这不是什么妄言。最后,这一届的美国国家队,他们在1号位位置上显得空前强大。暂时让我们把属于未来的德隆-威廉姆斯放到一边,只是由基德和比卢普斯组成的控卫组合。就显得分外强大。尤其当我们看到基德不厌其烦地对威廉姆斯进行传帮带式的教育。更是看到了一种可喜的传承。其实从“梦一”开始,美国人就非常注重控卫的高质量。从斯托克顿、“魔术师”约翰逊开始,这种“双核”模式,一直都是美国队战无不胜的法宝。但近几年,美国控卫的质量就越来越差了。我相信安德鲁·米勒并不是2002年美国人惨败世锦赛的元凶,但除了他,美国人几乎就拿不出什么体面的控卫了。到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就更是糟糕,我们居然不能看到一位纯正的控卫,难道你会奢望艾弗森和马布里能做出多大牺牲’即使在NBA里,他们也是“得分第一,传球第二”的负面典范,至于去年,好了,我们相信无论克里斯·保罗还是辛里奇,他们都还是太年轻了。而在今天的国家队里,基德将成为毫无争议的领袖,因为再也没有人,拥有像他那样丰富的冠军经验了。“别把这搞砸了,我还想继续保持不败呢”,基德曾如此笑言。有了基德,科比就将成为球队最后一投的最佳执行者,而一向对国际比赛不太适应的勒布朗·詹姆斯。甚至有可能被挤出球队的首发阵容。
也许在美洲杯上,国际篮联规则的渗透,不会像世锦赛和奥运会那样强烈——欧洲球队在这方面的执行度,往往更准确,但这并不妨碍美国队把这当作是他们日益熟悉国际篮联规则的试金石。是的,在以往,美国人总是嘴上叫嚷我们必须要适应陌生的比赛、全新的规则,但实际上他们还未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过,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虽然没人愿意碰他们,这个以篮球为傲的国家,自尊心还是如此昂扬,但事实上你有多强大,必须要用重大比赛的金牌来证明。但我们现在都看到了什么々从1994年的世锦赛和2000年的奥运会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站在这两项最高规格赛事的冠军领奖台上了。的确,在美国人对国际篮联规则的一切了然于胸之前,即使这支团队多么富有天赋和勇气,还有一位经验如此丰富的教练来指导,他们的概念性集训,也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走走过场,但他们可能还是得不了冠军。不是吗?这就是事实的全部,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人开始务实起来,其认真的劲头无疑会令世界上最苛刻的挑刺者都肃然起敬,“K教练”在每天训练课结束后,都会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地重复国际篮联的细则。不仅如此,老克朗杰罗还专门请来去年世锦赛执法的FIBA著名裁判、希腊人尼科斯·扎拉诺斯为他们恶补不仅是他,非常熟悉国际篮球的美国本土裁判特里·莫尔,也在一旁充当了义务讲师的角色扎拉诺斯就敏锐地指出:美国球员往往手部动作很多,但这是FBA明令禁止的,此外,FIBA在内线尤其是低位的身体冲撞往往判罚很宽松,可一旦进攻球员开始投篮,任何细微接触都会被判罚犯规事实上,这种吹罚理念NBA并不是没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尺度可谓大行其道,但随着规则的几次变更,今天的年轻球员,几乎都已经不认识了,小斯塔德迈尔就对此深有感触:“对我来说,最不适应的就是这里没有防守三秒。以前我总是习惯于在防守时退出三秒区,但我的对手们往往都不会这样”。当然,还有最令人头痛的三秒。在“K教练”的授意下,陪练队大多时候都是以联防来对付美国队。起初美国队赢得很轻松,但随着对手对联防的日益驾轻就熟,他们赢球就显得越发困难了。其实这正好反映了美国人即将面临的挑战,甚至是奥运会的残酷现实——还只是停留在模拟阶段的陪练队,就让他们应付得如此苦难。那么一旦面临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打联防的世界群狼呢?这种困难度只会呈几何级数的加乘。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支足够带给你的美国国家队美洲杯赛的全胜战绩,几乎都是可以预期的,但问题是,我们希望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他们把笑容留到最后的冠军颁奖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