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流通工作是体现学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图书馆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图书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形象及读者来图书馆阅读的评价,同时也影响到图书馆资源的流通。本文主要介绍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图书流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图书流通管理模式的建议及有效对策。
关键词:图书流通;流通模式;管理对策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料中心,是为教学服务的具有一定学术研究性质的教辅机构。学校发展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这些都离不开对学校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与教学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作为学校图书馆最基础的组成单位, 图书流通工作职能一直停留在有形馆藏的管理与流通上; 而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如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新情况, 进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自身的管理不断进步。
一 学校图书流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图书流通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业务水平有了提高,改变了储存知识的形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开创了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图书流通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离学校科研发展的资源需求规模、师生需求的量度等还有一定的距离。
1.图书借阅系统不稳定。
由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不稳定,致使记录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由此带来诸多问题,给读者的借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时候,读者已借书完毕,可系统上没有借书记录,存在图书“漏借”现象;有时候读者还书完毕,可系统中的借书记录并没有消除,存在图书“漏还”现象;有时候读者在图书续借过程中发现借阅超期,在还书的过程中,系统却提示“该文献已在进行其他处理”,存在无法及时将图书入库的等问题。
2.图书毁损严重。
污损严重的主要是一些习题类图书。诸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注册师考试书籍。有些读者为了图方便,直接在上面做题、写批注、划重点等。这些用中性笔或油笔直接写划上去的痕迹极难去除,致使这类图书越借越“花”。此外,有些图书上还有烧洞、水渍、茶渍、饮料渍、菜汤渍、墨渍等污痕,这都大大降低了图书的使用值和寿命。
但有部分读者未能很好的予以保管,致使借书证条码磨损、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图书借阅。有的读者出于感情,将借阅证轻易借人,致使图书丢失或延期不还,产生诸多连带问题;有的读者将借阅證丢失,又不愿及时挂失和补办,又被其它读者捡到,甚至冒名借书,致使图书丢失。
3.受现代网络资源冲击。
广大读者是图书流通的接受者,是图书流通的最终归宿,没有读者也就没有图书流通工作,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和兴趣是影响图书流通速度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然而,目前现代化网络很发达,达到普及的程度,很多学生在自己的寝室里都有了电脑,很多学生就直接在网上共享资源,再一个学校图书馆毕竟存量有限,因此,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的次数越来越少,借阅的书籍越来越少。
总之,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并据此适时调整和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才能把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引入一个积极的、科学的轨道,从而使图书馆在服务科研、服务教学方面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二 图书流通模式策略分析及对策
1.实现图书流通规范化体制 强化图书管理业务水平。
目前,图书馆流通管理通行的业务形式应实现: 建立读者服务系统, 把流通、报刊、情报服务部门改编为集信息检索、报刊管理、书刊借阅、参考咨询为一体的承担文献外借内阅、报刊整理、藏书管理、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 建立技术服务系统,负责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网络查询系统、电子阅览系统以及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安装、维护、安全工作, 为全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2.完善系统软件管理 确保图书借阅顺利开展。
目前,很多学校因条件或各种原因,每到借还图书的高峰期,由于工作量太大,终端机有时出现“死机”,使借还图书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软件的个别功能不能满足流通工作的需要,使有的服务项目不能顺利开展。
因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图书馆里要有专门的调试机器专业人员,必须使机器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以保障流通工作顺利地进行。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管理软件升级,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终端机的实际承受力,在必要的时候购买升级产品。
为防止图书丢失,也可安装监测仪,在开架借阅前,将图书全部粘贴磁条,这样,图书借阅安全在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3.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目标 规划采购图书资源。
提高图书采访人员本身素质,扩大其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尽可能地开拓采购渠道,与流通部门、各系部之间任课老师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科研所需图书。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师生服务,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规模,合理编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做好文献的选择、采购,逐步建立具有文理科目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图书馆每次采购前,要对读者进行调查,利用反馈回来的信息,提高采购图书质量,要继续做好每年公开订书目录征集意见的工作,确保采购的图书质量能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以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4.合理布置书架摆放 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图书摆放要科学合理分类、规范上架排架,及时整理错放架的图书。开设新书专架, 读者便可以在新书专架上浏览,另辟书架摆放与现代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 如科普知识、医疗保健、大学生求职、考研辅导、艺术欣赏、传记名言类的图书, 可以极大的方便读者。 合理布置图书, 要根据读者的借阅规律, 把流通率高的图书尽可能的放置在书架醒目的位置。
对那些过于陈旧、学术价值低、缺少实用性、无人借阅的藏书, 根据文献资源的不断变化, 及时做好充实新的文献资料, 才能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5.开展借阅培训 增强学生的借阅积极性。
学校图书馆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培训活动, 向读者讲授图书馆学的各种基本知识, 以便高效率的利用图书馆资源。积极开展读者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 有针对性的揭示馆藏, 让读者了解利用作者、书名、题名、主题、分类号等途径, 去检索馆藏藏书, 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途徑和方法。
通过建立图书馆的电子导引系统, 向读者宣传揭示图书馆的机构设置、资源布局、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读者可以在不同地方通过不同途径查询馆藏目录, 在网上进行图书预约和续借。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如组织读书成才先进典型巡回演讲、举办各种专题读书讲座、开展读书评论会、优秀作品欣赏会等, 宣传和推荐优秀图书, 帮助读者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从而强化读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条件, 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 编写 “推荐导读书目”、“专题目录索引”, 建立 “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 同时开展网络知识讲座、上网技术培训、进行 BBS 讨论等, 使读者提高网上读书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网上读书效益。
三 小结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 将传统图书馆推向全球化、网络化及一体化的新境地,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里程。作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内容之一的文献传递服务, 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层面,特别是创建具有高速高效传递机制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 值得学校图书馆界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昊.我院图书流通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 江凌,刘娴庆.国外图书流通渠道特征分析[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
[3] 陈耀.浅谈如何促进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2)
[4] 陈建中.我国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1)
[5] 李咏嘉.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08)
[6] 许文芳,韦宝畏.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0(05)
关键词:图书流通;流通模式;管理对策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料中心,是为教学服务的具有一定学术研究性质的教辅机构。学校发展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这些都离不开对学校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与教学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作为学校图书馆最基础的组成单位, 图书流通工作职能一直停留在有形馆藏的管理与流通上; 而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如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新情况, 进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自身的管理不断进步。
一 学校图书流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图书流通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业务水平有了提高,改变了储存知识的形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开创了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图书流通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离学校科研发展的资源需求规模、师生需求的量度等还有一定的距离。
1.图书借阅系统不稳定。
由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不稳定,致使记录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由此带来诸多问题,给读者的借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时候,读者已借书完毕,可系统上没有借书记录,存在图书“漏借”现象;有时候读者还书完毕,可系统中的借书记录并没有消除,存在图书“漏还”现象;有时候读者在图书续借过程中发现借阅超期,在还书的过程中,系统却提示“该文献已在进行其他处理”,存在无法及时将图书入库的等问题。
2.图书毁损严重。
污损严重的主要是一些习题类图书。诸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注册师考试书籍。有些读者为了图方便,直接在上面做题、写批注、划重点等。这些用中性笔或油笔直接写划上去的痕迹极难去除,致使这类图书越借越“花”。此外,有些图书上还有烧洞、水渍、茶渍、饮料渍、菜汤渍、墨渍等污痕,这都大大降低了图书的使用值和寿命。
但有部分读者未能很好的予以保管,致使借书证条码磨损、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图书借阅。有的读者出于感情,将借阅证轻易借人,致使图书丢失或延期不还,产生诸多连带问题;有的读者将借阅證丢失,又不愿及时挂失和补办,又被其它读者捡到,甚至冒名借书,致使图书丢失。
3.受现代网络资源冲击。
广大读者是图书流通的接受者,是图书流通的最终归宿,没有读者也就没有图书流通工作,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和兴趣是影响图书流通速度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然而,目前现代化网络很发达,达到普及的程度,很多学生在自己的寝室里都有了电脑,很多学生就直接在网上共享资源,再一个学校图书馆毕竟存量有限,因此,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的次数越来越少,借阅的书籍越来越少。
总之,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并据此适时调整和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才能把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引入一个积极的、科学的轨道,从而使图书馆在服务科研、服务教学方面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二 图书流通模式策略分析及对策
1.实现图书流通规范化体制 强化图书管理业务水平。
目前,图书馆流通管理通行的业务形式应实现: 建立读者服务系统, 把流通、报刊、情报服务部门改编为集信息检索、报刊管理、书刊借阅、参考咨询为一体的承担文献外借内阅、报刊整理、藏书管理、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 建立技术服务系统,负责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网络查询系统、电子阅览系统以及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安装、维护、安全工作, 为全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2.完善系统软件管理 确保图书借阅顺利开展。
目前,很多学校因条件或各种原因,每到借还图书的高峰期,由于工作量太大,终端机有时出现“死机”,使借还图书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软件的个别功能不能满足流通工作的需要,使有的服务项目不能顺利开展。
因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图书馆里要有专门的调试机器专业人员,必须使机器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以保障流通工作顺利地进行。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系统管理软件升级,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终端机的实际承受力,在必要的时候购买升级产品。
为防止图书丢失,也可安装监测仪,在开架借阅前,将图书全部粘贴磁条,这样,图书借阅安全在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3.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目标 规划采购图书资源。
提高图书采访人员本身素质,扩大其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尽可能地开拓采购渠道,与流通部门、各系部之间任课老师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科研所需图书。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师生服务,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规模,合理编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做好文献的选择、采购,逐步建立具有文理科目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图书馆每次采购前,要对读者进行调查,利用反馈回来的信息,提高采购图书质量,要继续做好每年公开订书目录征集意见的工作,确保采购的图书质量能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以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4.合理布置书架摆放 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图书摆放要科学合理分类、规范上架排架,及时整理错放架的图书。开设新书专架, 读者便可以在新书专架上浏览,另辟书架摆放与现代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书籍, 如科普知识、医疗保健、大学生求职、考研辅导、艺术欣赏、传记名言类的图书, 可以极大的方便读者。 合理布置图书, 要根据读者的借阅规律, 把流通率高的图书尽可能的放置在书架醒目的位置。
对那些过于陈旧、学术价值低、缺少实用性、无人借阅的藏书, 根据文献资源的不断变化, 及时做好充实新的文献资料, 才能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5.开展借阅培训 增强学生的借阅积极性。
学校图书馆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培训活动, 向读者讲授图书馆学的各种基本知识, 以便高效率的利用图书馆资源。积极开展读者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 有针对性的揭示馆藏, 让读者了解利用作者、书名、题名、主题、分类号等途径, 去检索馆藏藏书, 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途徑和方法。
通过建立图书馆的电子导引系统, 向读者宣传揭示图书馆的机构设置、资源布局、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读者可以在不同地方通过不同途径查询馆藏目录, 在网上进行图书预约和续借。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如组织读书成才先进典型巡回演讲、举办各种专题读书讲座、开展读书评论会、优秀作品欣赏会等, 宣传和推荐优秀图书, 帮助读者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从而强化读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条件, 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 编写 “推荐导读书目”、“专题目录索引”, 建立 “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 同时开展网络知识讲座、上网技术培训、进行 BBS 讨论等, 使读者提高网上读书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网上读书效益。
三 小结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 将传统图书馆推向全球化、网络化及一体化的新境地,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里程。作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内容之一的文献传递服务, 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层面,特别是创建具有高速高效传递机制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 值得学校图书馆界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昊.我院图书流通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 江凌,刘娴庆.国外图书流通渠道特征分析[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
[3] 陈耀.浅谈如何促进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2)
[4] 陈建中.我国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1)
[5] 李咏嘉.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08)
[6] 许文芳,韦宝畏.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