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本质特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中学语文 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13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阅读与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要通过现代文阅读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男生。其实阅读理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在话下。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现代文阅读的正确方法。
  一、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对一篇文章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篇阅读整篇文章,了解清楚文章到底写了什么样的事情,看清楚文章到底是什么体裁,在阅读过程中给每个段落标上序号。
  1.从结构形式着眼。
  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因为这些地方往往可以看到很多表明作者态度或观点的暗示。注意分析文章的体裁,因为不同的体裁其结构规律也不同,如记叙文一般会以时间推移、情景变化、思维逻辑、空间转换等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议论文常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组织文章。说明文一般是“总-分-总”的结构,这都是一些普遍规律,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的鉴别能力,知道针对不同的文体从哪些方面把握。还有要分析段落中的表达方式,欲扬先抑的表达手法尤其要注意,一定是要在通篇阅读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答题,否则就容易落入出题者的陷阱。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意进行分段,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2.从内容入手。
  找出一些重要的转折,如承上启下的句子。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只要找出它们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作者的真正意图。
  二、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观点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涉及事物所持的看法;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或者是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劝告读者不要太偏激。
  其实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的表现形态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议论说明类的文章是比较明确、直接的,而文学性的作品则比较含蓄。在论说型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议论,就是作者文中的主要观点。一般来说,叙述性的文章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也可以顺着蛛丝马迹找到答案。
  而概括作者的观点有多种途径:可以从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入手,直接寻找画龙点睛之笔。也可以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自己寻找。也可以从作者的评论入手,通过作者否定的部分,找到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时候作者把主要观点隐含在具体的评论中,需要读者自己去粗取精,自己总结概括。但是在分析和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应该注意从全文去把握,还要对句子有准确的理解,不然容易造成偏差。
  三、仔细审题,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一个关键就是审题,如果把题干的意思会意错了,那么无异于南辕北辙。相反,只要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等于找到了答题的诀窍。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是指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定答题内容的,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通常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题目的出题点,找准答题区间,具体到哪一个段落、哪一个句子甚至哪一个词语。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就能找到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那么题目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四、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和推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摹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所以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和推断。
  想象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推断是一种根据已知事实或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新判断的能力。想象和推断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活动。在现代文阅读时有时候需要用到想象和推断。
  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推理和想象,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天马行空,要在理解文意,准确检索信息、相关储备知识,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筛选,而是把作者的言外之意和所留的空白补充完整。应该注意保持自己的推理和想象与文章整体的倾向性相一致。
  五、知人论世,对作者有所了解
  古代著名批评家有“知人论世”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三观的形成不仅与个人性格差异相关,也与个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作者往往会把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判断和看法通过文章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文章主旨。是以,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需要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在阅读时不能只了解一下文章,还要自己查询一些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甚至是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者的生平和主要思想作概括和了解,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也要掌握清楚,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然后再对文章进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六、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答题
  语文不仅考查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考查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口语与书面语本就有很大差异,答题时更是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比如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一般常用的叙述技巧、抒情技巧、描写技巧、修辞手法、布局谋篇的常用方法都要准确掌握,在答题过程中对号入座。
  阅读理解的知识比较琐碎,所以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教师也要注意加强对于学生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只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多做练习,相信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鉴赏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应用,更好地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其他文献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出自尊自信、自立自理,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新
话语标记语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成分在会话中通常不可或缺。通过研究话语标记语的特点,结合《老友记》台词,选取高频率出现的话语标记语为分析对象,旨在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探索在明示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阐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的意义,分析影响贫困生成功
4日,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储备购销类政策性贷款核准管理暂行办法>(农发银发[2013]1号).rn5日,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担保管理办法(201 2修订)》和《中国农业发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现在依然存在,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差异实质上已经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乃至中
在现代生活中,格式条款司空见惯。而格式条款的基本含义,国内外实证法及理论界有不同的界定,本文试图提出格式条款的准确界定;同时,根据该界定,分析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最后,
物业税又被称为不动产税或房地产税,是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收的税。当前我国开征物业税已经箭在弦上,作为个人主要财产—住房征税也将被提上议事议程。本文就个人住宅开征房地
朗读对于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手段.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哑巴英语”现象,
期刊
本文重点探讨提高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摘要:1947年的中国电影《太太万岁》和1956年的韩国电影《首尔假日》虽然诞生的国家不同,但是其在创作背景,文化趋向、剧作元素以及美学风格上却有相似之处。本文意在通过对两部电影的对比分析,得出战后中韩两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和风俗喜剧的美学特征异同。为比较战后中韩风俗喜剧电影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喜剧;历史;文化;剧作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