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森林康养是通过把生态旅游与休闲运动有益结合,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健康、崇尚自然的观念,并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更顺应“健康中国”理念,是我国新常态下,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而婺源县作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其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就如何更好推进和充分发展婺源县森林康养产业,深入展开了调研,分析了婺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与潜力,针对其不足和挑战提出了应对的对策及建议,为建设婺源县生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森林康养;绿色;生态旅游;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8-011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8.02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
ZOU Yun1,ZHOU Jun1,CHENG Xin-fa2 et al (1.Shangrao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Shangrao,Jiangxi 334000; 2.Wuyu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Wuyuan,Jiangxi 333200)
Abstract By combining ecological tourism with leisure sports,forest health care caters to modern people’s concept of pursuing health and advocating nature,and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healthy China”.It is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at health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As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Wuyuan County has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is a famous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tourism County in China.It is also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forest health and maintenance bases.The paper carried out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how to better promote and fully develop the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An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the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response to its shortcomings and challenges,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model for building Wuyuan County ecological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Key words Healthy forest;Green;Ecotourism;New pattern
基金项目 婺源县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山论’理念下自然保护区‘区乡联动’生态友好型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邹芸(1985—),女,江西瑞昌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08
森林康养是以多彩的森林植被景观、富氧的空气环境、优质的水源保障、安全的森林食品、原始古朴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1],依托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医疗保健、康体运动等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排解压力、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2-4]。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推进“旅游+”和“生态+”模式,将林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型战略产业[5-6]。 2020年,婺源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为更好地推进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笔者深入到卧龙谷、灵岩洞、源头古村、文公山等景区开展了相关调研,分析了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的优势与潜力,并针对问题与困境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1 婺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与潜力
1.1 區位优势凸显
婺源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分布有黄山、三清山、庐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交通便捷,周边有黄山、景德镇、衢州、三清山4个机场,景婺黄(常)2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祁婺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合福高铁、九景(婺)衢铁路在婺源县城交汇设站,婺源已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7]。
1.2 森林康养资源丰富 婺源在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净度、绿化度、负氧度、精气度“八度”方面具备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良条件。森林覆盖率达82.64%,境内近2 000 种高等植物,约占江西植物种数的42%[8];婺源境内的风水林是世界范围内仅存的中亚热带低地原始林的孑遗,保存有名木古树13 221株[9];椎脊动物近500种,其中鸟类300余种,约占全国鸟种数的22%,是蓝冠噪鹛、白腿小隼、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鸳鸯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万余hm2,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10-11]。
1.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婺源是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水、电、网络、电视、通讯”畅通,各条旅游专(环)线通畅,旅游景区(点)分布图、多语种标识标牌、安全防护、游客休憩、自驾游营地、餐饮住宿、购物网点、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9]。
1.4 品牌带动效应明显 “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效应带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融合发展,为森林康养产业未来深度开发奠定了雄厚基础。
2 婺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 对森林康养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经营业主和市民对森林康养的内涵和核心实质认识不够,对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功能服务认识不足,还停留在“休闲走一趟、度假住一晚、养生吃一顿”的观光旅游层面[12]。部分地方干部认为森林康养是林业部门的工作,重视不够,开发利用不够,很多优质的森林资源仍处于无人开发状态。部分经营业主实行粗放型经营,特色不够明显,开发康养精品项目较少,中高端康养市场开发不够,离真正的森林康养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5]。
2.2 医疗健康服务不够
医疗卫生资源向康养基地延伸不够,健康管理、健康体检、美容养颜、康复疗养等医疗健康服务尚未开展起来,医养结合仍有差距[13]。
2.3 营销手段有待提升
由于康养产业研发和专业人才缺乏,对康养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尤其是对婺源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深度融合探索不足,致使森林康养产品策划、建设、运营等较为滞后[14]。宣传渠道、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语,外界对婺源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知晓度不高。
2.4 发展要素保障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地方融资难、成本高,难以招到大商、好商,社会资本融入明显不够[2,15]。不少地方康养基地建设全靠政府投入,有大包大揽、包打包唱的现象。森林康养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森林康养项目落地困难。康养管理服务、市场拓展人员缺乏,专业康养师明显不足。
3 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架构中优、东精、北进、西拓的总体布局
3.1.1 中优。婺源县城作为游客第一到达点,是婺源旅游的第一感官印象的展示空间,应重点打造想象展示功能。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月亮湾悬崖酒店及禅修、高铁站天佑火车风情小镇、熹园、文公山生态科普基地、瑶湾康养度假村。
3.1.2 东精。将现有成熟景区、景点进行转型升级,开发及挖掘特色康养产品组团发展,采用以江湾镇钟吕山蜡梅为核心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组团、以江湾镇大潋山茶花小镇为核心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组团、以秋口镇官桥为核心的民俗体验组团等发展模式,利用成熟现有景区带动周边村镇发展。
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金岗岭自然探索小径、砚山文化园、上金田国际童话主题公园、篁岭森林康养服务中心、溪头温泉养生、莲花溪生态旅游度假区、山蜡梅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晓起、江岭、长径、官桥等村发展野奢度假、高端接待。
3.1.3 北进。
以河谷为单元,依靠自然资源,联动开发森林康养配套融合产业,进一步强化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和业态。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天目山国家森林步道婺源段、思溪延村水乡访古、金岗岭养生养老基地、虹关影视节、源口星光树、灵岩洞养生河谷、十堡—岭脚文创旅游河谷、卧龙谷康养山庄、石城赏枫、大鄣山兰花谷。积极开展思口正博生态农场、二姑娘家庭农场、林兰铁皮石斛观光园等休闲农业。完善黄村、洪村、漳村、思溪延村、虹关、岭脚等村落旅游接待功能。
3.1.4 西拓。
植入森林药材、运动休闲、滨水休闲项目,进一步强化婺源森林康养旅游业态,填补西部旅游空白,打造旅游新型增长极。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婺芝源野生灵芝文化康养园、许村沐森农场、仁洪圣女果采摘体验观光园、洙坑彼岸花谷、十八里桃溪溯源河谷、清婺飞扬欢乐世界、石井水上乐园、曹门人工智能乐园、太白电子音乐节、秀水湖自驾营地、珍珠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长溪红豆杉养生基地。完善董家、朗湖、汪村、游山等旅游接待功能。
3.2 合理规划婺源森林康养产业
3.2.1 森林康养体验教育产业。
充分发挥林奈实验室、蜜知识等自然教育机构作用,重点针对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开发森林康养体验教育课程,建设密度合理的森林康养体验中心、森林康养教室和自然观察径,引导和扶持企业或个人发展森林康养幼儿园,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森林康养体验教育活动,促进森林康养观光旅游向参与化、互动化、趣味化的体验经济方向发展,实现森林康养体验教育产业化。到2022年底,规划建成1個不小于100 hm2的公益性森林康养体验教育基地,设置1条不少于1 km的公益性森林康养教育线路,用于当地中小学生开展森林康养体验、自然教育和森林康养文化学习。
3.2.2 森林康养医疗产业。利用特定森林康养环境,融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芳香疗法、泉水疗法、气候疗法、洞穴疗法等替代治疗方法,将森林康养疗养应用于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实践,服务森林康养人群健康,推动森林康养医疗产业发展。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尝试将部分森林康养疗养项目纳入地方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医养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林区或森林康养基地周边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优先对老年病、康复理疗、中医及护理等科室给予技术支持,促进森林康养医疗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以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心理医生、保健医生开展多点执业,在森林中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2.3 森林康养养老产业。
积极培育以养生养老、山地运动、休闲观光为主,特色鲜明、区域吸引力较强的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引进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和综合性养老项目,整合建设老年医院、老年大学、老年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及国家政策支持的养老项目,积极规划打造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功能衔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开发特色优质养老服务产品。大力发展候鸟式、度假式养老模式,积极开发中高端养老市场,利用好“知青返乡”客户资源,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森林康养服务品牌,打造多处面向全国的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园。
3.2.4 森林康养中医药产业。
婺源是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医药历史上著名学派——“新安医学”发源地之一。依托婺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基础,大力发展木本药材基地和“林药”林下经济模式,发展中医药旅游。对于条件适合的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专门的中药植物观光园,通过引导游客认知中草药、体验中草药种植和制备过程、品尝传统药膳等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延长生物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开发保健型中草药保健酒、保健饮料等制成品,积极申报山蜡梅、杏香兔儿风等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更多中医药旅游商品。聘请医术精湛的中医专业人士现场坐诊,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着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基地,提升当地森林康养品质,创新森林康养业态。
3.2.5 森林康养饮食产业。
充分利用婺源“中国最美乡村”“茶乡”等绿色、有机的品牌优势[16],大力发展森林康养饮食产业。结合传统徽菜加工方法,把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食物疗法要求的营养套餐。依托景区、城市周边森林和季节性森林康养食品,打造“以味取胜”的特色森林康养餐厅。以标准化为主要手段,强化康养食品质量管理,保护好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发出更多特色康养食品。
3.2.6 森林康养体育产业。依托“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珍珠山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婺源国际马拉松赛”等,充分整合古道和森林康养步道资源,开发越野跑、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山地网球、山地竞走、负重登山等特色森林康养运动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性森林康养运动品牌,促进产业联动。依托河流绿化带、道路绿化带和现有公共绿地空间,着力构建绿色健康步道体系,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休闲运动路径。
婺源具有代表性的徽饶古道、茶马古道、红军步道贯穿全县域,并划入第二批国家森林步道——天目山国家森林步道名单,科学合理利用国家森林步道,加强古驿道资源的修缮和保护,建立专业化森林步道康养体验服务队伍,开发不同层次的森林步道运动项目,打造古驿道徒步康养实践基地。
发挥森林氣候和海拔优势,加快森林康养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选择条件合适的森林,适当建设森林康养体育公园、森林康养训练场、森林康养运动健身公园、高山避暑度假村、滑雪场等场馆设施,满足运动员训练和游客休闲健身需求。
3.2.7 森林康养文创产业。
依托“梦里老家”等文化创意企业,依托文化创意企业,将歌舞符号、戏剧符号、雕塑符号等文化印记融入其中,开发独具婺源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化创意产品;依托婺源研学旅行、沱川写生基地等,建立森林康养艺术写生创作、教学培训等多功能书画摄影写生创作基地;依托森林旅游、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建设一批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鸟类博物馆、昆虫馆、青少年科普中心和森林艺术中心,夯实森林康养文创产品展示载体。
3.2.8 森林康养地热产业。
婺源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地下热泉具有优良的医疗保健功效,适宜进行温泉疗养,开发前景看好。地热储层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森林康养布局在空间位置上吻合度高,把地热疗养产业与森林康养结合起来规划开发,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促进婺源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复疗养、养生养老和观光游综合发展转型,弥补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受季节性限制的不足,化解游客淡旺季的明显问题。
3.3 全力推进森林康养示范点建设 选取具有婺源森林资源代表性的篁岭、金岗岭、鄣山顶、珍珠山四大自然生态区进行婺源森林康养示范点建设,配套环境监测系统、康养医疗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以示范典型引导带动其他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发展。
3.3.1 篁岭森林康养基地。
充分利用篁岭晒秋人家、天街古巷、红豆杉群、垒心栈桥、梯田花海等现有旅游景点,融入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创,打造一个突出婺源最美乡村文化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
3.3.2 金岗岭森林康养基地。
依托金岗岭丰富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其森林旅游开发潜力,突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主题,打造以林间慢生活体验为特色的金岗岭养生养老基地,配套完善的自然探索小径、兰花谷、高山茶园等游憩和养生设施。
3.3.3 鄣山顶森林康养基地。
在康养医疗的基础功能上融入膳食文化、自然教育版块,针对游客的年龄类型,构建以保健医疗、中医药养生、食疗、古驿道徒步、野生动植物观赏、高山避暑为支撑的森林康养医疗体系,将鄣山顶打造成为老少皆宜的森林疗养基地。
3.3.4 珍珠山森林康养基地。 依托“江南绿海”的生态优势与“国家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体育+森林康养”“康体融合”理念,突出秀山秀水特色,探索体育特征鲜明、运动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的森林康养发展之路,完善体育文化长廊、全民健身馆、体育文化展示馆、迎“篮”而上民宿、棋如人生民宿、珍珠山体育中心、茶园特色赛道等建设,全面提升赛事服务水平,持续做好赛事的日常化和品牌化,加强体育与森林康养的深度融合,走出“体育+康养”发展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少聪.多功能经营理念下森林疗养的探索与实践[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48-50.
[2] 朱旻,朱江,艾训儒,等.森林康养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现状[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5):53-59.
[3] 刘中明.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0):116-117.
[4] 钱正青,沈潇玲.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國林业经济,2020(5):64-66.
[5] 陈红霞,罗杰,曾少波.森林康养对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进展及实施路径[J].健康研究,2020,40(5):500-503,508.
[6] 张志永,叶兵,刘立军,等.森林疗养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及研究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7-12.
[7] 吴曙.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J].当代江西,2019(9):19-20.
[8] 中共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N].中国旅游报,2019-04-01(070).
[9] 张志荣,万田户,袁敏.婺源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科学,2020,38(1):130-134.
[10] 尹曾曾,毛端谦.婺源县旅游签到大数据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江西科学,2020,38(4):584-589.
[11] 李春富,吕利云.篁岭模式:基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的新型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旅游评论,2015(3):91-96.
[12] 胡侠.发挥优势 深化合作 聚力推进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一体化[J].浙江林业,2020(10):4.
[13] 刘拓.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N].中国老年报,2020-09-30(004).
[14] 刘红.探究影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河南农业,2020(23):45-46.
[15] 陈才,赵广孺.海南森林康养基地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养生大世界,2020(10):42-47.
[16] 杨爱萍,陶瑶,汪建军,等.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模型[J].江西农业学报,2020,32(5):112-115.
关键词 森林康养;绿色;生态旅游;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8-011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8.02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
ZOU Yun1,ZHOU Jun1,CHENG Xin-fa2 et al (1.Shangrao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Shangrao,Jiangxi 334000; 2.Wuyu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Wuyuan,Jiangxi 333200)
Abstract By combining ecological tourism with leisure sports,forest health care caters to modern people’s concept of pursuing health and advocating nature,and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healthy China”.It is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at health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As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Wuyuan County has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is a famous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tourism County in China.It is also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forest health and maintenance bases.The paper carried out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how to better promote and fully develop the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An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the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Wuyuan County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response to its shortcomings and challenges,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model for building Wuyuan County ecological forest health care industry.
Key words Healthy forest;Green;Ecotourism;New pattern
基金项目 婺源县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山论’理念下自然保护区‘区乡联动’生态友好型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邹芸(1985—),女,江西瑞昌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08
森林康养是以多彩的森林植被景观、富氧的空气环境、优质的水源保障、安全的森林食品、原始古朴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1],依托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医疗保健、康体运动等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排解压力、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2-4]。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推进“旅游+”和“生态+”模式,将林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型战略产业[5-6]。 2020年,婺源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为更好地推进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笔者深入到卧龙谷、灵岩洞、源头古村、文公山等景区开展了相关调研,分析了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的优势与潜力,并针对问题与困境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1 婺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与潜力
1.1 區位优势凸显
婺源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分布有黄山、三清山、庐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交通便捷,周边有黄山、景德镇、衢州、三清山4个机场,景婺黄(常)2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祁婺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合福高铁、九景(婺)衢铁路在婺源县城交汇设站,婺源已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7]。
1.2 森林康养资源丰富 婺源在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净度、绿化度、负氧度、精气度“八度”方面具备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良条件。森林覆盖率达82.64%,境内近2 000 种高等植物,约占江西植物种数的42%[8];婺源境内的风水林是世界范围内仅存的中亚热带低地原始林的孑遗,保存有名木古树13 221株[9];椎脊动物近500种,其中鸟类300余种,约占全国鸟种数的22%,是蓝冠噪鹛、白腿小隼、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鸳鸯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万余hm2,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10-11]。
1.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婺源是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水、电、网络、电视、通讯”畅通,各条旅游专(环)线通畅,旅游景区(点)分布图、多语种标识标牌、安全防护、游客休憩、自驾游营地、餐饮住宿、购物网点、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9]。
1.4 品牌带动效应明显 “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效应带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融合发展,为森林康养产业未来深度开发奠定了雄厚基础。
2 婺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 对森林康养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经营业主和市民对森林康养的内涵和核心实质认识不够,对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功能服务认识不足,还停留在“休闲走一趟、度假住一晚、养生吃一顿”的观光旅游层面[12]。部分地方干部认为森林康养是林业部门的工作,重视不够,开发利用不够,很多优质的森林资源仍处于无人开发状态。部分经营业主实行粗放型经营,特色不够明显,开发康养精品项目较少,中高端康养市场开发不够,离真正的森林康养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5]。
2.2 医疗健康服务不够
医疗卫生资源向康养基地延伸不够,健康管理、健康体检、美容养颜、康复疗养等医疗健康服务尚未开展起来,医养结合仍有差距[13]。
2.3 营销手段有待提升
由于康养产业研发和专业人才缺乏,对康养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尤其是对婺源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深度融合探索不足,致使森林康养产品策划、建设、运营等较为滞后[14]。宣传渠道、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语,外界对婺源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知晓度不高。
2.4 发展要素保障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地方融资难、成本高,难以招到大商、好商,社会资本融入明显不够[2,15]。不少地方康养基地建设全靠政府投入,有大包大揽、包打包唱的现象。森林康养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森林康养项目落地困难。康养管理服务、市场拓展人员缺乏,专业康养师明显不足。
3 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架构中优、东精、北进、西拓的总体布局
3.1.1 中优。婺源县城作为游客第一到达点,是婺源旅游的第一感官印象的展示空间,应重点打造想象展示功能。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月亮湾悬崖酒店及禅修、高铁站天佑火车风情小镇、熹园、文公山生态科普基地、瑶湾康养度假村。
3.1.2 东精。将现有成熟景区、景点进行转型升级,开发及挖掘特色康养产品组团发展,采用以江湾镇钟吕山蜡梅为核心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组团、以江湾镇大潋山茶花小镇为核心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组团、以秋口镇官桥为核心的民俗体验组团等发展模式,利用成熟现有景区带动周边村镇发展。
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金岗岭自然探索小径、砚山文化园、上金田国际童话主题公园、篁岭森林康养服务中心、溪头温泉养生、莲花溪生态旅游度假区、山蜡梅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晓起、江岭、长径、官桥等村发展野奢度假、高端接待。
3.1.3 北进。
以河谷为单元,依靠自然资源,联动开发森林康养配套融合产业,进一步强化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和业态。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天目山国家森林步道婺源段、思溪延村水乡访古、金岗岭养生养老基地、虹关影视节、源口星光树、灵岩洞养生河谷、十堡—岭脚文创旅游河谷、卧龙谷康养山庄、石城赏枫、大鄣山兰花谷。积极开展思口正博生态农场、二姑娘家庭农场、林兰铁皮石斛观光园等休闲农业。完善黄村、洪村、漳村、思溪延村、虹关、岭脚等村落旅游接待功能。
3.1.4 西拓。
植入森林药材、运动休闲、滨水休闲项目,进一步强化婺源森林康养旅游业态,填补西部旅游空白,打造旅游新型增长极。拟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婺芝源野生灵芝文化康养园、许村沐森农场、仁洪圣女果采摘体验观光园、洙坑彼岸花谷、十八里桃溪溯源河谷、清婺飞扬欢乐世界、石井水上乐园、曹门人工智能乐园、太白电子音乐节、秀水湖自驾营地、珍珠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长溪红豆杉养生基地。完善董家、朗湖、汪村、游山等旅游接待功能。
3.2 合理规划婺源森林康养产业
3.2.1 森林康养体验教育产业。
充分发挥林奈实验室、蜜知识等自然教育机构作用,重点针对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开发森林康养体验教育课程,建设密度合理的森林康养体验中心、森林康养教室和自然观察径,引导和扶持企业或个人发展森林康养幼儿园,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森林康养体验教育活动,促进森林康养观光旅游向参与化、互动化、趣味化的体验经济方向发展,实现森林康养体验教育产业化。到2022年底,规划建成1個不小于100 hm2的公益性森林康养体验教育基地,设置1条不少于1 km的公益性森林康养教育线路,用于当地中小学生开展森林康养体验、自然教育和森林康养文化学习。
3.2.2 森林康养医疗产业。利用特定森林康养环境,融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芳香疗法、泉水疗法、气候疗法、洞穴疗法等替代治疗方法,将森林康养疗养应用于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实践,服务森林康养人群健康,推动森林康养医疗产业发展。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尝试将部分森林康养疗养项目纳入地方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医养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林区或森林康养基地周边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优先对老年病、康复理疗、中医及护理等科室给予技术支持,促进森林康养医疗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以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心理医生、保健医生开展多点执业,在森林中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2.3 森林康养养老产业。
积极培育以养生养老、山地运动、休闲观光为主,特色鲜明、区域吸引力较强的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引进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和综合性养老项目,整合建设老年医院、老年大学、老年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及国家政策支持的养老项目,积极规划打造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功能衔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开发特色优质养老服务产品。大力发展候鸟式、度假式养老模式,积极开发中高端养老市场,利用好“知青返乡”客户资源,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森林康养服务品牌,打造多处面向全国的森林康养养老产业园。
3.2.4 森林康养中医药产业。
婺源是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医药历史上著名学派——“新安医学”发源地之一。依托婺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基础,大力发展木本药材基地和“林药”林下经济模式,发展中医药旅游。对于条件适合的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专门的中药植物观光园,通过引导游客认知中草药、体验中草药种植和制备过程、品尝传统药膳等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延长生物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开发保健型中草药保健酒、保健饮料等制成品,积极申报山蜡梅、杏香兔儿风等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更多中医药旅游商品。聘请医术精湛的中医专业人士现场坐诊,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着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基地,提升当地森林康养品质,创新森林康养业态。
3.2.5 森林康养饮食产业。
充分利用婺源“中国最美乡村”“茶乡”等绿色、有机的品牌优势[16],大力发展森林康养饮食产业。结合传统徽菜加工方法,把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食物疗法要求的营养套餐。依托景区、城市周边森林和季节性森林康养食品,打造“以味取胜”的特色森林康养餐厅。以标准化为主要手段,强化康养食品质量管理,保护好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发出更多特色康养食品。
3.2.6 森林康养体育产业。依托“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珍珠山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婺源国际马拉松赛”等,充分整合古道和森林康养步道资源,开发越野跑、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山地网球、山地竞走、负重登山等特色森林康养运动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性森林康养运动品牌,促进产业联动。依托河流绿化带、道路绿化带和现有公共绿地空间,着力构建绿色健康步道体系,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休闲运动路径。
婺源具有代表性的徽饶古道、茶马古道、红军步道贯穿全县域,并划入第二批国家森林步道——天目山国家森林步道名单,科学合理利用国家森林步道,加强古驿道资源的修缮和保护,建立专业化森林步道康养体验服务队伍,开发不同层次的森林步道运动项目,打造古驿道徒步康养实践基地。
发挥森林氣候和海拔优势,加快森林康养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选择条件合适的森林,适当建设森林康养体育公园、森林康养训练场、森林康养运动健身公园、高山避暑度假村、滑雪场等场馆设施,满足运动员训练和游客休闲健身需求。
3.2.7 森林康养文创产业。
依托“梦里老家”等文化创意企业,依托文化创意企业,将歌舞符号、戏剧符号、雕塑符号等文化印记融入其中,开发独具婺源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化创意产品;依托婺源研学旅行、沱川写生基地等,建立森林康养艺术写生创作、教学培训等多功能书画摄影写生创作基地;依托森林旅游、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建设一批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鸟类博物馆、昆虫馆、青少年科普中心和森林艺术中心,夯实森林康养文创产品展示载体。
3.2.8 森林康养地热产业。
婺源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地下热泉具有优良的医疗保健功效,适宜进行温泉疗养,开发前景看好。地热储层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森林康养布局在空间位置上吻合度高,把地热疗养产业与森林康养结合起来规划开发,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促进婺源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复疗养、养生养老和观光游综合发展转型,弥补婺源森林康养产业受季节性限制的不足,化解游客淡旺季的明显问题。
3.3 全力推进森林康养示范点建设 选取具有婺源森林资源代表性的篁岭、金岗岭、鄣山顶、珍珠山四大自然生态区进行婺源森林康养示范点建设,配套环境监测系统、康养医疗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以示范典型引导带动其他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发展。
3.3.1 篁岭森林康养基地。
充分利用篁岭晒秋人家、天街古巷、红豆杉群、垒心栈桥、梯田花海等现有旅游景点,融入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创,打造一个突出婺源最美乡村文化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
3.3.2 金岗岭森林康养基地。
依托金岗岭丰富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其森林旅游开发潜力,突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主题,打造以林间慢生活体验为特色的金岗岭养生养老基地,配套完善的自然探索小径、兰花谷、高山茶园等游憩和养生设施。
3.3.3 鄣山顶森林康养基地。
在康养医疗的基础功能上融入膳食文化、自然教育版块,针对游客的年龄类型,构建以保健医疗、中医药养生、食疗、古驿道徒步、野生动植物观赏、高山避暑为支撑的森林康养医疗体系,将鄣山顶打造成为老少皆宜的森林疗养基地。
3.3.4 珍珠山森林康养基地。 依托“江南绿海”的生态优势与“国家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体育+森林康养”“康体融合”理念,突出秀山秀水特色,探索体育特征鲜明、运动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的森林康养发展之路,完善体育文化长廊、全民健身馆、体育文化展示馆、迎“篮”而上民宿、棋如人生民宿、珍珠山体育中心、茶园特色赛道等建设,全面提升赛事服务水平,持续做好赛事的日常化和品牌化,加强体育与森林康养的深度融合,走出“体育+康养”发展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少聪.多功能经营理念下森林疗养的探索与实践[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48-50.
[2] 朱旻,朱江,艾训儒,等.森林康养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现状[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5):53-59.
[3] 刘中明.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0):116-117.
[4] 钱正青,沈潇玲.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國林业经济,2020(5):64-66.
[5] 陈红霞,罗杰,曾少波.森林康养对健康促进作用研究进展及实施路径[J].健康研究,2020,40(5):500-503,508.
[6] 张志永,叶兵,刘立军,等.森林疗养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及研究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4):7-12.
[7] 吴曙.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J].当代江西,2019(9):19-20.
[8] 中共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N].中国旅游报,2019-04-01(070).
[9] 张志荣,万田户,袁敏.婺源旅游民宿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科学,2020,38(1):130-134.
[10] 尹曾曾,毛端谦.婺源县旅游签到大数据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江西科学,2020,38(4):584-589.
[11] 李春富,吕利云.篁岭模式:基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的新型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旅游评论,2015(3):91-96.
[12] 胡侠.发挥优势 深化合作 聚力推进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一体化[J].浙江林业,2020(10):4.
[13] 刘拓.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N].中国老年报,2020-09-30(004).
[14] 刘红.探究影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河南农业,2020(23):45-46.
[15] 陈才,赵广孺.海南森林康养基地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养生大世界,2020(10):42-47.
[16] 杨爱萍,陶瑶,汪建军,等.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模型[J].江西农业学报,2020,32(5):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