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运动的开展,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并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注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体育教学层面上,各高职院校纷纷增设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并取得极为显著的教学成果。但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尚存一定优化空间,而本文也对这一问题开展以下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武术教学;教学质量;提高
一、高职体育武术教学概述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
第一,适用性特点。武术是我国传统文明中引导人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也可将其视作为中国文明的文化标志,在岁月长河中,武术运动逐渐从一项战争技巧逐渐发展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并存的局面。既可用于强身健体,又可用于提高人体综合素质。
第二,攻防性特点。各种类、风格的武术套路运动都具有鲜明的技击特点与攻防规律。这也使得武术运动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在政府特殊公务人员执行任务时发挥出显著效用。
第三,内外合一特点。武术运动不但由各招式、套路运动技巧所构成,也是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兵学、伦理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总和,注重于内外兼修、内外合一。微观层面来看,在套路运动中,需要训练者调整自身呼吸节奏、自身意识与外部形体动作加以紧密衔接。
(二)高职体育武术教学现状
首先,部分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缺乏新意与系统性规划,所开展教学工作没有明确重心,并没有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加以针对性设计教学計划,普遍存在教学教材东拼西凑、教学形式僵化死板等问题。
其次,部分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过于重视技术层面教学工作的开展,局限于一招一式的讲解,而没有开展相应的武术理论教学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武术教学的影响
从狭义层面上来看,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对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协调性发展,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从广义层面上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精神文明,可将其视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体育武术教学过程中也将武术文化加以弘扬、传承。
二、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一)上述教学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在教学形式层面上。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过于僵化、传统,仍旧沿用20世纪的体育武术教学形式。例如普遍选择沿用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三基型”教学形式,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但对不同学习基础、综合素质的学生,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在新课改运动后,在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上,部分教师灵活应用分解法等多种新型教学形式,降低了体育武术学习难度,并辅助学生快速形成适合自身运动技能。例如在太极拳术训练过程中,通过使用分解法将训练方法分为空击拳法、脚靶练习、腿法击打沙包与拳腿沙包组合。
其次,在教学教材层面上。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在上海体育学院等本科院校中发行了新一套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现代化武术教学教材,这一套教材中以长拳、剑术多媒体CAI课件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其实际教学情况有较高的契合性。但是在高职院校层面上,并没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性发行教学教材,各高职院校或是自己编纂,或是直接照搬本科院校武术教学教材。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侧重多技术层面、各招式技巧的讲解,而普遍忽视了对武术文化与相关典故的传述,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平台,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持续降低。例如上述“三基型”传统授课方式,过于基础、重复的教学内容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
第一,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进。基于兴趣教学法,应采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并注重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应用“对打比试”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调整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性。
第二,对教学教材的改进。首先,受限于教学资源因素,部分高职院校自身无力编制系统性的武术教学教材,因此可以针对本科院校教学教材加以适当分析、借鉴,并从中摘选二十四式太极拳等较为基础的教材内容。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所借鉴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加以适当优化调整,以高职院校教学培训需求与人才培训方向为核心方向。最后,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开展现代化体育武术教学,如上述所提及的长拳、剑术多媒体CAI课件。
第三,对教学内容的改进。需要开展多元化体育武术教学工作,提高武术文化教学的总体比重,并适当开展班级集体配乐练习等教学工作,做到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也需要从实际层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防卫能力与搏击能力,避免所教授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没有发挥真正效用。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适当讲解功防含义,并适当增加一些防身自卫教学内容。
第四,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武术体育教师队伍配置层面,所配置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主体构成部分为体育综合类教师,而不是武术专业教师。因此各高职院校也需要对教师队伍加以优化调整,提高武术专业教师的总体所占比重。
三、结论
在当前高职体育武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在教学形式、教学教材与教学内容三方面存在问题,并衍生出学生主观能动性降低、武术套路缺乏新意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通过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得出以下结论:对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优化教师队伍配置、转变教学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校方提高重视与扶持力度、发行新型教材等多方面加以共同着手。
参考文献:
[1]王有基,王爱琳.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
[2]杨小芳.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武术教学;教学质量;提高
一、高职体育武术教学概述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
第一,适用性特点。武术是我国传统文明中引导人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也可将其视作为中国文明的文化标志,在岁月长河中,武术运动逐渐从一项战争技巧逐渐发展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并存的局面。既可用于强身健体,又可用于提高人体综合素质。
第二,攻防性特点。各种类、风格的武术套路运动都具有鲜明的技击特点与攻防规律。这也使得武术运动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在政府特殊公务人员执行任务时发挥出显著效用。
第三,内外合一特点。武术运动不但由各招式、套路运动技巧所构成,也是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兵学、伦理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总和,注重于内外兼修、内外合一。微观层面来看,在套路运动中,需要训练者调整自身呼吸节奏、自身意识与外部形体动作加以紧密衔接。
(二)高职体育武术教学现状
首先,部分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缺乏新意与系统性规划,所开展教学工作没有明确重心,并没有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加以针对性设计教学計划,普遍存在教学教材东拼西凑、教学形式僵化死板等问题。
其次,部分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过于重视技术层面教学工作的开展,局限于一招一式的讲解,而没有开展相应的武术理论教学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武术教学的影响
从狭义层面上来看,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对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协调性发展,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从广义层面上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精神文明,可将其视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体育武术教学过程中也将武术文化加以弘扬、传承。
二、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一)上述教学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在教学形式层面上。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过于僵化、传统,仍旧沿用20世纪的体育武术教学形式。例如普遍选择沿用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三基型”教学形式,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但对不同学习基础、综合素质的学生,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在新课改运动后,在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课程上,部分教师灵活应用分解法等多种新型教学形式,降低了体育武术学习难度,并辅助学生快速形成适合自身运动技能。例如在太极拳术训练过程中,通过使用分解法将训练方法分为空击拳法、脚靶练习、腿法击打沙包与拳腿沙包组合。
其次,在教学教材层面上。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在上海体育学院等本科院校中发行了新一套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现代化武术教学教材,这一套教材中以长拳、剑术多媒体CAI课件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其实际教学情况有较高的契合性。但是在高职院校层面上,并没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性发行教学教材,各高职院校或是自己编纂,或是直接照搬本科院校武术教学教材。
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侧重多技术层面、各招式技巧的讲解,而普遍忽视了对武术文化与相关典故的传述,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平台,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持续降低。例如上述“三基型”传统授课方式,过于基础、重复的教学内容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
第一,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进。基于兴趣教学法,应采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并注重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应用“对打比试”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调整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性。
第二,对教学教材的改进。首先,受限于教学资源因素,部分高职院校自身无力编制系统性的武术教学教材,因此可以针对本科院校教学教材加以适当分析、借鉴,并从中摘选二十四式太极拳等较为基础的教材内容。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所借鉴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加以适当优化调整,以高职院校教学培训需求与人才培训方向为核心方向。最后,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开展现代化体育武术教学,如上述所提及的长拳、剑术多媒体CAI课件。
第三,对教学内容的改进。需要开展多元化体育武术教学工作,提高武术文化教学的总体比重,并适当开展班级集体配乐练习等教学工作,做到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也需要从实际层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防卫能力与搏击能力,避免所教授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没有发挥真正效用。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适当讲解功防含义,并适当增加一些防身自卫教学内容。
第四,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武术体育教师队伍配置层面,所配置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主体构成部分为体育综合类教师,而不是武术专业教师。因此各高职院校也需要对教师队伍加以优化调整,提高武术专业教师的总体所占比重。
三、结论
在当前高职体育武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在教学形式、教学教材与教学内容三方面存在问题,并衍生出学生主观能动性降低、武术套路缺乏新意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通过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得出以下结论:对高职体育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优化教师队伍配置、转变教学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校方提高重视与扶持力度、发行新型教材等多方面加以共同着手。
参考文献:
[1]王有基,王爱琳.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
[2]杨小芳.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