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片段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1】
  师: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内容:① 读读圈圈: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② 找找画画:每个方面作者是怎样介绍的?③ 想想写写:选择一个方面,将你读后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④ 对于敦煌莫高窟你还有哪些了解?请你选择一个方面重点去了解一下,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
  (学生自读课文,圈圈划划,进行批注)
  【评析】前置性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一节课重点的体现或是难点的突出,让学生在课前有充裕的时间思考与准备,为课堂更好地学服务。这样一份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在预习文本时,明确目标,学有导向,不至于迷茫无助。采用批注式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此外,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极大程度地尊重了学生个体,让前置性作业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实效服务。
  【教学片段2】
  师:接下来,请大家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出示要求:第一步: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一想壁画和藏经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第二步: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告诉组内的伙伴,可以相互补充。第三步:全班交流,请各小组最擅长的方式汇报学习所得。
  ○第一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发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我们从“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据中看出了它“宏伟”的特点。
  生:我来给大家演算一下!学校的操场大约是一公顷,照这样算下来“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4.5个操场的面积之和,所以我们感觉到了壁画的宏伟的特点。
  生:我再给大家读一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刚才小组的交流中,大家听出来了吗?他们组是运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生:抓住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字来感受“宏伟”的特点
  师:怎样感受的?
  生:用了换算的方法。
  师:是呀,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换算,体会面积之大,真是巧妙!
  ○第二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发现壁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先给大家读一读。(小组学生齐读)
  生:在课外我们上网查到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由此可见它内容的丰富多彩。
  师:这一小组又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呢?
  生:他们课前查找了有关壁画的资料。
  师:你们看,能够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理解,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值得学习!
  【评析】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发挥其有效性?这是生本课堂教学最难以把握及权衡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有关壁画及藏经洞的段落之前,教者首先明确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学有导向,学有成效。接着,鼓励学生用小组最擅长的方式汇报学习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小组间的个体差异。同时在每一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每一组的学习方法进行提炼,帮助学生积累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方法,由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快快乐乐地学语文。从课堂教学实效来看,站起来交流的小组的学生分工明确,都能够用体现本组特点的形式来交流,有朗读语段的,有畅谈感受的,还有补充课外相关知识的……学生状态良好,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自信地侃侃而谈,这或许就是放手课堂给予他们的力量。
  【教学片段3】
  师:(出示第3自然段第2、4句话)细心观察的同学们,在朗读时,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师:“有……的”和“有的……”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要这样用呢?
  生:表达意思是一样的,避免了重复。
  师:我们看,这篇课文中,尽管有三处地方,作者都需要用排比来表达,但是为了避免重复,作者却巧妙地将句式稍作修改,就能让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这就是句式的丰富。(板书:句式丰富)
  师: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再一次驻足在这宏伟瑰丽的飞天前,看看它那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优美的姿态。你能不能试着也选用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评析】对于课堂教学中一些写作手法的学习,课后如果不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的掌握可能只是停留在片刻,稍纵即逝。所以,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框架之后,对课文留白进行挖掘,学生就会容易掌握方法,理解透彻。因此在播放了一段飞天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文中三种排比句式的一种写一写,不仅可以让飞天的画面感在学生的脑海中更立体、更丰满,还可以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起到了迁移写法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当堂练习与反馈的效果,让课堂延伸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其他文献
9月13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一行7人来我院调研。调研组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组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带队,农业部原副部长路
【课前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大大小小五个圆)  师: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有什么?  生:许多圆圈,有的大,有的小。
师:这节课是一节阅读交流课,所交流的这本书--《淘气包埃米尔》,同学们都有了,我也有一本。这本书一共有19万字,我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认真读了一遍,大家读完了吗?(生纷纷答:读完了。) 
据财政部、教育部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2012年职业教育买训基地建设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我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申报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作为教师,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立足整体,莫让“一叶障目”。  一、 莫让一点“遮”整课  解读一篇课文,局部分析必须立足于整体。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四上《九色鹿》一课,解读调达被救之后的感激之言——“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调达的奴性。我觉得这一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联系整篇课文来解读。此时的调达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
文本解读是在一定的文本解读理念指导下,发生在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理解与对话的交流活动,是一种读者积极主动地接受与参与建构活动。但文本解读并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是有一定标准的,有一定边界的,超过这个标准和边界就会曲解甚至错误的解读文本。我认为文本解读不能超越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  一、 准确有味  准确,就是对文本理解正确而没有偏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拿《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来说,这是一篇说理性文
思乡怀古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写不衰的永恒主题.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的乡愁之曲日见其多,于估任先生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永不能忘”;一位隐名的台胞写的,字字动人;而席
习作评评课,是“作文自能评改”课题下的一种课型,在学生对习作互评互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习作评价,并结合习作内容表达对习作评价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促进学生在评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首要解决的应是对关键词语意思的推断,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过程中最可怕的“拦路虎”,所以掌握正确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更是关键。笔者在多次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际学情,总结了以下几种较为常用的推断技巧,以供参考。  一、 根据字形,因势断义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
比,现代修辞学列为比喻和比拟两种辞格,古代学则统称为“比”.rn三百零五篇中的比,一种是纯乎比体的诗,只有、、、数篇;一种是为起修辞作用而在赋句和兴句中用比喻,这样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