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杭州市学军小学一年级学生迎来了一项特殊的考试:扫地。老师把一堆碎纸屑丢在一张凳子周围,然后让学生清扫干净。每个学生负责一张凳子,把碎纸屑扫进畚箕。老师从学生扫地的姿势、习惯和清扫程度给予不同的评价。据了解,学军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取消了期末考试,不考语文,不考数学,期末检测以游园的方式进行。不过,每个孩子得参加一次特殊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扫地、系红领巾、系鞋带等生活自理技能。(据2012年1月5日“浙江在线”)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众所周知,在一些中小学校里,教师和家长都早已习惯了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现在,这所学校竟然一改传统的考试模式,小学一年级期末竟然不考语文、数学,只考“扫地”,此举无疑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观念,难怪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人们的热议。但是,细思该校这种特殊的考试,我们不能不为这种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叫好。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养尊处优,甚至是在父母加爷爷、奶奶式的几代人溺爱的环境中,衣服父母帮着穿,红领巾父母帮着系,铅笔父母帮着修,甚至一些小学生连鞋带开了都需要父母的帮忙,他们几乎什么活都不干,什么事都不做。这种父母长期溺爱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们基本的动手能力没有了,自理能力没有了,别说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很多时候就是连本该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也做不好。这样,一些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父母长期的溺爱和包办下,只知道埋头学习,虽然他们的语文、数学文化课成绩很好,但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却是十分的糟糕,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脱离了父母的呵护时,便不能很好地适应,甚至是走上社会后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快速地融入和适应社会,结果这样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分低能生。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不要谈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与国际竞争了,就是自身的境况也十分堪忧。因此,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及时地为学生补上这样的一门生活技能课,无疑显得十分及时而且非常必要。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学军小学就专门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生活技能课》,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学什么,课程里都有安排。比如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学生得学会8个项目,有文明列队、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学削铅笔、清扫地面等。每个项目又有具体要求,比如清扫地面,要学会使用扫帚打扫,会清扫角落垃圾;会将垃圾扫入畚箕,并倾倒到垃圾桶;及时倾倒垃圾,看到纸屑主动捡起。这些尽管看起来似乎是非常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其背后彰显的教育意义却十分突出,那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学军小学校长王培新说,“小学教育是全面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内在的潜力和素质。”的确,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学生在人生启蒙时期就接受这样的教育,要远比单纯的接受文化知识学习好得多,因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其受用终生。因此,把扫地、系红领巾、系鞋带等生活自理技能纳入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特殊的考试,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有益且值得肯定的尝试和探索。
其实,这种做法和国外一些小学的教育很有相似之处。有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看起来一般,暂时体现不出学生的学习优势,但是这些孩子在进入高中、大学后,非常具有创造性。因为他们从小养成了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这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启示。毕竟,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自立。作为为学生成长与成才奠基基础的小学教育,与其让学生耗费过多的精力在应试上,不如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能力,让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激发其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学会生活和生存的技能,从而为其今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积蓄更大的人生能量。
因此,面对这样的特殊考试,除了争议,我们更有必要给其以热情的掌声。但愿在更多的中小学校里面,能看到更多的这种直面问题,基于学生人生成长和发展的有益的素质教育探索之举。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朱蕴茝)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众所周知,在一些中小学校里,教师和家长都早已习惯了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现在,这所学校竟然一改传统的考试模式,小学一年级期末竟然不考语文、数学,只考“扫地”,此举无疑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观念,难怪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人们的热议。但是,细思该校这种特殊的考试,我们不能不为这种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叫好。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养尊处优,甚至是在父母加爷爷、奶奶式的几代人溺爱的环境中,衣服父母帮着穿,红领巾父母帮着系,铅笔父母帮着修,甚至一些小学生连鞋带开了都需要父母的帮忙,他们几乎什么活都不干,什么事都不做。这种父母长期溺爱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们基本的动手能力没有了,自理能力没有了,别说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很多时候就是连本该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也做不好。这样,一些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在父母长期的溺爱和包办下,只知道埋头学习,虽然他们的语文、数学文化课成绩很好,但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却是十分的糟糕,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脱离了父母的呵护时,便不能很好地适应,甚至是走上社会后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快速地融入和适应社会,结果这样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分低能生。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不要谈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与国际竞争了,就是自身的境况也十分堪忧。因此,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及时地为学生补上这样的一门生活技能课,无疑显得十分及时而且非常必要。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学军小学就专门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生活技能课》,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学什么,课程里都有安排。比如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学生得学会8个项目,有文明列队、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学削铅笔、清扫地面等。每个项目又有具体要求,比如清扫地面,要学会使用扫帚打扫,会清扫角落垃圾;会将垃圾扫入畚箕,并倾倒到垃圾桶;及时倾倒垃圾,看到纸屑主动捡起。这些尽管看起来似乎是非常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其背后彰显的教育意义却十分突出,那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学军小学校长王培新说,“小学教育是全面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内在的潜力和素质。”的确,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学生在人生启蒙时期就接受这样的教育,要远比单纯的接受文化知识学习好得多,因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其受用终生。因此,把扫地、系红领巾、系鞋带等生活自理技能纳入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特殊的考试,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有益且值得肯定的尝试和探索。
其实,这种做法和国外一些小学的教育很有相似之处。有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看起来一般,暂时体现不出学生的学习优势,但是这些孩子在进入高中、大学后,非常具有创造性。因为他们从小养成了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这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启示。毕竟,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自立。作为为学生成长与成才奠基基础的小学教育,与其让学生耗费过多的精力在应试上,不如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能力,让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激发其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学会生活和生存的技能,从而为其今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积蓄更大的人生能量。
因此,面对这样的特殊考试,除了争议,我们更有必要给其以热情的掌声。但愿在更多的中小学校里面,能看到更多的这种直面问题,基于学生人生成长和发展的有益的素质教育探索之举。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