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音乐传承的这种形式与方法是当下学校音乐教育所急需的,为当下社会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带来新的气息。侗族音乐依然能在唱侗歌的地区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侗寨地区的族人也依然热情不减的主动去学习自己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打破传统的学校民间音乐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这是值得让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人去关注。基于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及南侗民间音乐教育的观察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力求以建构主义理论去窥探南侗民间音乐教育的内部奥秘。
【关键词】侗族大歌;建构性;民间音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里,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这片多民族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其中“侗族大歌”是贵州众多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代表,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流传主要集中在侗族南部地区,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聪慧的侗族人民利用他们独特的具有音响美的语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深化延续,创造了极具欣赏性和实用性的优美音乐,侗族人民用音乐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变化,以歌传情;用音乐去教化本民族的民风,以歌育人。这种优秀的音乐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至今,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这当然有赖于侗族民间独特的音乐传承形式--歌师为主导,歌班为承载的民间“音乐教育”。在侗家,孩子一般从5岁左右就跟随歌师学习侗歌,他们的教学地点也就是在歌师家中,每个歌班的人数不固定少则5-6人,多则10余人,唱侗歌的人也涵盖老中青三代。歌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受教程度来制定不同的教唱内容。比如,孩童时期在6岁左右就教唱旋律简单,内容浅显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青春期的时候就教唱一些声部复杂,旋律多变,内容含义深层的歌曲;成年时的歌曲就是由歌师领头与大家一齐合唱,内容丰富多变,歌曲即兴性更强。侗歌在村寨里的教学是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板书,只是歌师与受教者的交流沟通,氛围轻松愉快,学习成果也非常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是根据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加上歌师孜孜不倦的教授,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侗族大歌就是以这种形式周而复始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侗族人民从小就熏陶在歌的海洋中,歌曲的意蕴一直浸润着他们每一个唱侗歌的人的心理。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传承的不仅仅是侗族大歌的歌曲本身,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再扩展再建构,这种活态的文化创造将歌师与歌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凝聚在文化知识的构建理解之中。情境式教学,知识的获得是根据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视作知识习得的来源,并且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其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歌师的范唱来进行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这种主动学习是学生结合侗乡的切实生活、具体的社会环境和不可改变的文化环境。歌师做为本民族文化的权威,答疑解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歌班的学习中,学生兴致盎然的去主动接受侗歌的学习并乐在其中,教学中歌师并不是以一种无可置否的模版来教学,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来解决问题并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协作式教学,在歌曲的学习中,歌师示范,学生模仿,完成了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验证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与侗乡的实际生活向联系,能具化学习内容帮助孩子理解歌曲,理解侗乡的文化内涵;在学习歌曲中也将真实的节庆演出结合在一起,这也加深了学习的实用性与表现性;在演唱中,歌师是领唱,学生是基础声部,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与吸收。会话式教学,歌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讲的是本民族的语言,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对表达内容的理解,歌师以一个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引和支撑学生的学习。慢慢的学生就实现了由一个初学者转变为一个唱侗歌了解侗歌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以歌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完成了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转变。意义建构式教学,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个人对于知识建构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在侗歌教学的过程中即便是歌师教给每个学生的演唱曲目是一致的,但是最后每个人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理解和转变成为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其个性在其中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也将本民族文化属性深深印烙在自己的内心。看出在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情境里,一个音乐学习的良好情境中,生生、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将音乐作为生活社会的交流手段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来,帮助每一个人在成长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自尊,这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结果。
建构主义理论中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教师的传授,而是在既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情境,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运用一定的学习资料辅助工具,彼此之间的协作交流,从而经过学生自己的内化吸收来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建构主义的发展演变也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就首先由瑞士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之后前苏联的维果茨基、美国的杜威、布鲁纳等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今的建构主义理论愈加丰满,各国的研究者们也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中所运用的理论主要从维果茨基心里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层面去做分析。建构主义不仅对世界上的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音乐教育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思潮。在歌师对一个固定的歌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歌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与建构主义环境中所强调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内核的。学生本身的内心抽象活动的感知与歌师具体的教学内容的不断交流与合作就形成了本身的一种实践活动。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渐渐的学生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歌曲和知识。
【关键词】侗族大歌;建构性;民间音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里,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这片多民族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其中“侗族大歌”是贵州众多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代表,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流传主要集中在侗族南部地区,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聪慧的侗族人民利用他们独特的具有音响美的语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深化延续,创造了极具欣赏性和实用性的优美音乐,侗族人民用音乐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变化,以歌传情;用音乐去教化本民族的民风,以歌育人。这种优秀的音乐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至今,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这当然有赖于侗族民间独特的音乐传承形式--歌师为主导,歌班为承载的民间“音乐教育”。在侗家,孩子一般从5岁左右就跟随歌师学习侗歌,他们的教学地点也就是在歌师家中,每个歌班的人数不固定少则5-6人,多则10余人,唱侗歌的人也涵盖老中青三代。歌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受教程度来制定不同的教唱内容。比如,孩童时期在6岁左右就教唱旋律简单,内容浅显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青春期的时候就教唱一些声部复杂,旋律多变,内容含义深层的歌曲;成年时的歌曲就是由歌师领头与大家一齐合唱,内容丰富多变,歌曲即兴性更强。侗歌在村寨里的教学是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板书,只是歌师与受教者的交流沟通,氛围轻松愉快,学习成果也非常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是根据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加上歌师孜孜不倦的教授,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侗族大歌就是以这种形式周而复始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侗族人民从小就熏陶在歌的海洋中,歌曲的意蕴一直浸润着他们每一个唱侗歌的人的心理。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传承的不仅仅是侗族大歌的歌曲本身,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再扩展再建构,这种活态的文化创造将歌师与歌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凝聚在文化知识的构建理解之中。情境式教学,知识的获得是根据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视作知识习得的来源,并且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有其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歌师的范唱来进行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这种主动学习是学生结合侗乡的切实生活、具体的社会环境和不可改变的文化环境。歌师做为本民族文化的权威,答疑解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歌班的学习中,学生兴致盎然的去主动接受侗歌的学习并乐在其中,教学中歌师并不是以一种无可置否的模版来教学,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来解决问题并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协作式教学,在歌曲的学习中,歌师示范,学生模仿,完成了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验证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与侗乡的实际生活向联系,能具化学习内容帮助孩子理解歌曲,理解侗乡的文化内涵;在学习歌曲中也将真实的节庆演出结合在一起,这也加深了学习的实用性与表现性;在演唱中,歌师是领唱,学生是基础声部,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与吸收。会话式教学,歌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讲的是本民族的语言,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对表达内容的理解,歌师以一个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引和支撑学生的学习。慢慢的学生就实现了由一个初学者转变为一个唱侗歌了解侗歌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以歌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完成了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转变。意义建构式教学,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个人对于知识建构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在侗歌教学的过程中即便是歌师教给每个学生的演唱曲目是一致的,但是最后每个人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理解和转变成为个人的知识都是有其个性在其中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也将本民族文化属性深深印烙在自己的内心。看出在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情境里,一个音乐学习的良好情境中,生生、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将音乐作为生活社会的交流手段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来,帮助每一个人在成长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自尊,这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结果。
建构主义理论中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教师的传授,而是在既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情境,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运用一定的学习资料辅助工具,彼此之间的协作交流,从而经过学生自己的内化吸收来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建构主义的发展演变也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就首先由瑞士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之后前苏联的维果茨基、美国的杜威、布鲁纳等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今的建构主义理论愈加丰满,各国的研究者们也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中所运用的理论主要从维果茨基心里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层面去做分析。建构主义不仅对世界上的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音乐教育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思潮。在歌师对一个固定的歌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歌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与建构主义环境中所强调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内核的。学生本身的内心抽象活动的感知与歌师具体的教学内容的不断交流与合作就形成了本身的一种实践活动。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渐渐的学生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歌曲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