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质人格——人类心灵痛苦的密码
刘翔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神经质人格》不像以往该领域的书籍一贯采用的现象学分析和病理学论述的模式,而是事先建立了一个正常人格的心理学模式:即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动力作用。其出发点是假定正常、健康的个体具有自主性人格,所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了对自我、对他人和对世界的信任、掌控、热爱、接纳和适应,而神经质人格主要体现的是对这个自主型人格的偏离反常。在先天和后天环境综合作用下,神经质人格者焦虑易感和压抑等心理特点导致了自主性与主动性的缺陷,由此造成了自我意志和本真意愿的缺损,并产生了自卑的人格结构。作者在书中整合了以往学者有关神经质人格和神经症的理论与实践,利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多领域的实证研究作为证据,综合论证并建构了理论框架;而在语言描述和例证上又力求贴近生活,使得非专业的一般读者也能够对神经质人格的问题获得直观的、临床经验的了解。
《神经质人格》这一主题之所以长期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讨论,主要是因为与我们时代精神有关,以焦虑、担忧、压抑、冲突、逃避、敌意为症状表现的神经质人格不仅流行于现代以成功学和竞争为主调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而且也普遍存在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商品关系融合的当代中国社会,以入世、等级制和追求成功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理念为文化土壤及其滋养,使得神经人格成为给大众带来困扰和心灵痛苦的最为主要心理根源。
神经质人格具有生物进化的适应基础,即恐惧与焦虑,对危险和损失具有优先的反应,这种大脑神经的工作模式在行为上对应着压抑,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了人与社会的联系,强调等级与权威性,当引入了西方的竞争与成功学价值观后,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差别和社会权威的重要性,使个人在社会和集体面前变得更加渺小和微不足道,复杂的社会规范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这一社会结构的变化最先和最直接损害的就是神经质人格这种人。这一群体的人最容易面对冲突时压抑本真的自我,自我开始和现实产生脱节:当自己有真心的欲望,同时遇到了实现愿望的困难和限制时,非常容易产生行为的抑制或逃避,内部的能量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克服困难的行为,也少有途径宣泄,从而形成了内心冲突。书中具体阐述社会文化如何与神经素质相结合,构成了情绪的痛苦。
以焦虑与压抑的方式满足人生主要需要为特点的神经质人格,还损害了人的正常追求与生活乐趣,他们由于出于害怕落后而追求成功,追求成功就沦为强迫和苛求,愿望满足就变成了必须满足,出于对恐惧失败和落后补偿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在意向上就是不健康的,它导致走极端和偏执,使人成为工作的奴隶,成为工作狂,失去了本真的享乐的能力,带着紧张与焦虑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为了争第一和名利去学习与工作,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的本性和优势、自己真实的热爱与追求,总之,不能发现和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这也导致了神经质人格特别容易产生职业枯竭和神经衰弱。
神经质人格还会通过家庭传递,父母的神经质人格会使他们夸大生活危险,利用不安全感来教育孩子,用威吓、惩罚和恐惧来约束子女,训练子女对自己的服从与依附、对权威的盲从和对结果的过分重视、对过程的忽视。家长无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要,灌输如何获得成功、光耀门庭。培养了顺从的、无创造性的、只知道顺应却缺乏内心意志和愿意的焦虑者。神经质人格影响下的孩子缺少足够的力量和自主性,不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出判断和选择,不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不易形成人生的道德原则和远大理想,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以适应。
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地位差别的加大、前途的不确定性及自由的增加,人们比过去更加缺少安全感,更不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即更不易形成自我认同和自主性,自由多了,选择机会多了,但责任和风险也增加了。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独立勇敢、创新开拓、自主选择、承担责任的心理勇气,而勇气的基础在于具备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构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以安全型人格和探索行为为基础的,神经质人格的局限使其以防止失败、防止危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活原则,这就阻碍了他们活得更加精彩、潜能的最大实现和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神经质人格被作者比喻为精神癌症,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心理疾病的一个特点是可以自我维系、自我推动和自我复制,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给自足的毒瘤,不断扩大,从而占据人的心灵。而神经质人格的拯救之路在于,通过培养勇气、自主与情绪的创造性,提高自尊与自爱,获得心灵的成长。幸运的是,每个人心灵中都保存着一颗积极的种子,潘多拉打开魔盒时,所有邪恶跑出来的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的因素也来到人间,这就是希望。即使在顽固的神经质人格中仍然存在希望与乐观的种子,存在着勇气与创造性、承诺的力量和探索自我的力量,神经质人格者有能力从危险和损失的优先反应中解脱出来,摆脱人格桎梏,从“我不好、你不好、世界不好”的心灵荒漠中,生长出“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心灵绿洲。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刘翔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神经质人格》不像以往该领域的书籍一贯采用的现象学分析和病理学论述的模式,而是事先建立了一个正常人格的心理学模式:即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动力作用。其出发点是假定正常、健康的个体具有自主性人格,所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了对自我、对他人和对世界的信任、掌控、热爱、接纳和适应,而神经质人格主要体现的是对这个自主型人格的偏离反常。在先天和后天环境综合作用下,神经质人格者焦虑易感和压抑等心理特点导致了自主性与主动性的缺陷,由此造成了自我意志和本真意愿的缺损,并产生了自卑的人格结构。作者在书中整合了以往学者有关神经质人格和神经症的理论与实践,利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多领域的实证研究作为证据,综合论证并建构了理论框架;而在语言描述和例证上又力求贴近生活,使得非专业的一般读者也能够对神经质人格的问题获得直观的、临床经验的了解。
《神经质人格》这一主题之所以长期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讨论,主要是因为与我们时代精神有关,以焦虑、担忧、压抑、冲突、逃避、敌意为症状表现的神经质人格不仅流行于现代以成功学和竞争为主调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而且也普遍存在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商品关系融合的当代中国社会,以入世、等级制和追求成功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理念为文化土壤及其滋养,使得神经人格成为给大众带来困扰和心灵痛苦的最为主要心理根源。
神经质人格具有生物进化的适应基础,即恐惧与焦虑,对危险和损失具有优先的反应,这种大脑神经的工作模式在行为上对应着压抑,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了人与社会的联系,强调等级与权威性,当引入了西方的竞争与成功学价值观后,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差别和社会权威的重要性,使个人在社会和集体面前变得更加渺小和微不足道,复杂的社会规范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这一社会结构的变化最先和最直接损害的就是神经质人格这种人。这一群体的人最容易面对冲突时压抑本真的自我,自我开始和现实产生脱节:当自己有真心的欲望,同时遇到了实现愿望的困难和限制时,非常容易产生行为的抑制或逃避,内部的能量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克服困难的行为,也少有途径宣泄,从而形成了内心冲突。书中具体阐述社会文化如何与神经素质相结合,构成了情绪的痛苦。
以焦虑与压抑的方式满足人生主要需要为特点的神经质人格,还损害了人的正常追求与生活乐趣,他们由于出于害怕落后而追求成功,追求成功就沦为强迫和苛求,愿望满足就变成了必须满足,出于对恐惧失败和落后补偿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在意向上就是不健康的,它导致走极端和偏执,使人成为工作的奴隶,成为工作狂,失去了本真的享乐的能力,带着紧张与焦虑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为了争第一和名利去学习与工作,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的本性和优势、自己真实的热爱与追求,总之,不能发现和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这也导致了神经质人格特别容易产生职业枯竭和神经衰弱。
神经质人格还会通过家庭传递,父母的神经质人格会使他们夸大生活危险,利用不安全感来教育孩子,用威吓、惩罚和恐惧来约束子女,训练子女对自己的服从与依附、对权威的盲从和对结果的过分重视、对过程的忽视。家长无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要,灌输如何获得成功、光耀门庭。培养了顺从的、无创造性的、只知道顺应却缺乏内心意志和愿意的焦虑者。神经质人格影响下的孩子缺少足够的力量和自主性,不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出判断和选择,不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不易形成人生的道德原则和远大理想,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以适应。
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地位差别的加大、前途的不确定性及自由的增加,人们比过去更加缺少安全感,更不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即更不易形成自我认同和自主性,自由多了,选择机会多了,但责任和风险也增加了。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独立勇敢、创新开拓、自主选择、承担责任的心理勇气,而勇气的基础在于具备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构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以安全型人格和探索行为为基础的,神经质人格的局限使其以防止失败、防止危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活原则,这就阻碍了他们活得更加精彩、潜能的最大实现和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神经质人格被作者比喻为精神癌症,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心理疾病的一个特点是可以自我维系、自我推动和自我复制,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给自足的毒瘤,不断扩大,从而占据人的心灵。而神经质人格的拯救之路在于,通过培养勇气、自主与情绪的创造性,提高自尊与自爱,获得心灵的成长。幸运的是,每个人心灵中都保存着一颗积极的种子,潘多拉打开魔盒时,所有邪恶跑出来的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的因素也来到人间,这就是希望。即使在顽固的神经质人格中仍然存在希望与乐观的种子,存在着勇气与创造性、承诺的力量和探索自我的力量,神经质人格者有能力从危险和损失的优先反应中解脱出来,摆脱人格桎梏,从“我不好、你不好、世界不好”的心灵荒漠中,生长出“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心灵绿洲。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