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折服我的首先是建筑。
巴黎之美,首先是直观的建筑之美,大量继承欧洲中世纪传统衣钵的建筑,以『围合』的形式存在,一栋楼紧挨着另一栋楼,观感上『密不透风』。围合,首先是诉求防御性,其次是威严感。在巴黎看建筑,是学习区分什么叫哥特式、洛可可、巴洛克、中世纪和新古典主义……的绝好时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伟大的奥斯曼男爵重新规划了巴黎城,让它从法国大革命的重创中缓缓复原,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风貌。奥斯曼男爵为巴黎分了区,通过贷款的方式,对逐个区域进行升级改造。他采用的方式是改造出高品质的建筑,卖给有钱人,再用收回来的钱进行下一区域的改造。这样虽然耗时,却不啻是一个良性循环。
5月底的巴黎尚有寒意,我住的酒店位于巴黎二区,清晨8点,街上还没什么人,我开启了暴走模式。站在酒店门口,打开Google Maps,随机选了一条路走,然后,我就在寂静的街道上看到了我所见过的最美的门,它们一扇一扇铺陈开来,个个都堪称艺术品,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在卢浮宫看《维纳斯》和《蒙娜丽莎》。作为西洋古典艺术之美的忠实拥趸,那一刻,我认为我体察到了作为一个巴黎人的骄傲点。
街道是门的陈列馆,门则是门环和把手的秀场,它们让门有了具体的灵魂。那些把手由铜、铁及其他合金制成,大多已有上百年历史,不仅彰显了质量,更深邃表达了巴黎人对历史与美的尊重。它们中的一些,受惠于新艺术运动的先驱——比利时建筑艺术家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他的著名作品——布鲁塞尔的塔赛尔公馆(H?tel Tassel)修建于1893—1897年,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座新艺术运动建筑。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等在相通层面互为影响,Victor Horta的设计又受益于法国印象派,在那个时代,他大胆地重塑了每个建筑细节,如门把、木工、彩色玻璃窗户和镶板、马赛克地板、楼梯扶手……成功地将奢华装饰整合起来,而又不对总体建筑结构加以掩饰,强调了手工艺,开创了自然主义空间装饰风格。
巴黎和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门饰,都是枝枝蔓蔓的自然主义风格,那些花纹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拍卖公司里价值不菲的欧洲首饰,我不得不赞叹欧洲百年前匠人的功力,直叫今天已跟风成灾的“匠人精神”难以望其项背。这对曾学习金工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看的越多,越不敢轻易下手做,可能我用尽一生也难以达到他们几百年前的水准。这是知难而退,也是自知之明。
我打算去位于地铁4号线终点附近的圣旺市场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淘点老门环或把手带走。我转了半天没看到入口,就向旁边一位老先生打听,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我:“古董市场怎么进去呀?”
他:“你去古董市场要买什么呀?古董包、古董衣服吗?”
我:“不,我想买戒指,还想找点老门环。”
闻听此言,他马上单膝跪下,在周遭人的起哄声中向我伸出手来,深情款款地说:“噢,亲爱的,你买戒指,是准备嫁给我吗……”
看,巴黎人就是这么会撩,不服不行。
巴黎还有一个寻访门环的好去处——拉雪兹神父公墓。这里长眠着拿破仑、王尔德、普鲁斯特、吉姆·莫里森……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那扇门,很多墓室的历史超过百年,空间虽然狭小,门和门饰却极隆重,那些枝枝蔓蔓、芒星、女神,代表了旧时法式艺术的精华,很多墓室前还矗立着硕大的雕塑。走在公墓里,环顾四周常常不见一个人影,但身处于一片静穆的美学之中,完全不觉得害怕。吉姆·莫里森的墓地是极简的,他小小的墓穴,跟另外几位长眠的“邻居”共享一扇朴素、低矮的铁栏杆门,不同的是,那條栏杆上,乃至旁边的树上,系满了世界各地乐迷留下的彩色发带,它们就像是吉姆·莫里森荣耀的门环。
在一个伟大的城市里仅挑出一个区域来做推荐,其实是个伪命题,巴黎的每个区都美到令人发指——尤其美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词汇,哪怕“脏乱差”可能也自有其美感。在此算是分享个人一个难忘的体验。
在法国学摄影的好友BaiBai带我去了埃菲尔铁塔附近一个居民区的平台(可以在Google Maps上搜索“1 Avenue de Camoens”),就是非常家常的那种小平台,宽约三四米,周围没什么人,可能这一区的巴黎人更愿意躲在窗后,避开川流不息的游客们。从这个平台看埃菲尔铁塔,用BaiBai的话说:“就像埃菲尔铁塔在你家窗外。”
这个“观景台”是BaiBai对应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的场景找到的,它让埃菲尔铁塔呈现出一种平易近人的角度,比近在咫尺时更有“画面感”。当然,近处看埃菲尔铁塔的震撼无以言表,尤其是在正下方,巨大的黑铁框架在头顶一路延伸上去,望不到头,感觉个人非常渺小。近期欧洲的局势乱,巴黎尤其是靶心,铁塔下端着枪巡逻的法国大兵,成了这个时代特殊的背景。
特色看点:换个角度看埃菲尔铁塔,而且一大片露台基本上可以独享。
请注意:尽管巴黎人对游客早就习以为常,也尽量不要打扰到周围居民。
巴黎之美,首先是直观的建筑之美,大量继承欧洲中世纪传统衣钵的建筑,以『围合』的形式存在,一栋楼紧挨着另一栋楼,观感上『密不透风』。围合,首先是诉求防御性,其次是威严感。在巴黎看建筑,是学习区分什么叫哥特式、洛可可、巴洛克、中世纪和新古典主义……的绝好时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伟大的奥斯曼男爵重新规划了巴黎城,让它从法国大革命的重创中缓缓复原,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风貌。奥斯曼男爵为巴黎分了区,通过贷款的方式,对逐个区域进行升级改造。他采用的方式是改造出高品质的建筑,卖给有钱人,再用收回来的钱进行下一区域的改造。这样虽然耗时,却不啻是一个良性循环。
5月底的巴黎尚有寒意,我住的酒店位于巴黎二区,清晨8点,街上还没什么人,我开启了暴走模式。站在酒店门口,打开Google Maps,随机选了一条路走,然后,我就在寂静的街道上看到了我所见过的最美的门,它们一扇一扇铺陈开来,个个都堪称艺术品,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在卢浮宫看《维纳斯》和《蒙娜丽莎》。作为西洋古典艺术之美的忠实拥趸,那一刻,我认为我体察到了作为一个巴黎人的骄傲点。
街道是门的陈列馆,门则是门环和把手的秀场,它们让门有了具体的灵魂。那些把手由铜、铁及其他合金制成,大多已有上百年历史,不仅彰显了质量,更深邃表达了巴黎人对历史与美的尊重。它们中的一些,受惠于新艺术运动的先驱——比利时建筑艺术家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他的著名作品——布鲁塞尔的塔赛尔公馆(H?tel Tassel)修建于1893—1897年,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座新艺术运动建筑。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等在相通层面互为影响,Victor Horta的设计又受益于法国印象派,在那个时代,他大胆地重塑了每个建筑细节,如门把、木工、彩色玻璃窗户和镶板、马赛克地板、楼梯扶手……成功地将奢华装饰整合起来,而又不对总体建筑结构加以掩饰,强调了手工艺,开创了自然主义空间装饰风格。
巴黎和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门饰,都是枝枝蔓蔓的自然主义风格,那些花纹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拍卖公司里价值不菲的欧洲首饰,我不得不赞叹欧洲百年前匠人的功力,直叫今天已跟风成灾的“匠人精神”难以望其项背。这对曾学习金工的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看的越多,越不敢轻易下手做,可能我用尽一生也难以达到他们几百年前的水准。这是知难而退,也是自知之明。
我打算去位于地铁4号线终点附近的圣旺市场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淘点老门环或把手带走。我转了半天没看到入口,就向旁边一位老先生打听,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我:“古董市场怎么进去呀?”
他:“你去古董市场要买什么呀?古董包、古董衣服吗?”
我:“不,我想买戒指,还想找点老门环。”
闻听此言,他马上单膝跪下,在周遭人的起哄声中向我伸出手来,深情款款地说:“噢,亲爱的,你买戒指,是准备嫁给我吗……”
看,巴黎人就是这么会撩,不服不行。
巴黎还有一个寻访门环的好去处——拉雪兹神父公墓。这里长眠着拿破仑、王尔德、普鲁斯特、吉姆·莫里森……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那扇门,很多墓室的历史超过百年,空间虽然狭小,门和门饰却极隆重,那些枝枝蔓蔓、芒星、女神,代表了旧时法式艺术的精华,很多墓室前还矗立着硕大的雕塑。走在公墓里,环顾四周常常不见一个人影,但身处于一片静穆的美学之中,完全不觉得害怕。吉姆·莫里森的墓地是极简的,他小小的墓穴,跟另外几位长眠的“邻居”共享一扇朴素、低矮的铁栏杆门,不同的是,那條栏杆上,乃至旁边的树上,系满了世界各地乐迷留下的彩色发带,它们就像是吉姆·莫里森荣耀的门环。
特别推荐:1 Avenue de Camoens
在一个伟大的城市里仅挑出一个区域来做推荐,其实是个伪命题,巴黎的每个区都美到令人发指——尤其美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词汇,哪怕“脏乱差”可能也自有其美感。在此算是分享个人一个难忘的体验。
在法国学摄影的好友BaiBai带我去了埃菲尔铁塔附近一个居民区的平台(可以在Google Maps上搜索“1 Avenue de Camoens”),就是非常家常的那种小平台,宽约三四米,周围没什么人,可能这一区的巴黎人更愿意躲在窗后,避开川流不息的游客们。从这个平台看埃菲尔铁塔,用BaiBai的话说:“就像埃菲尔铁塔在你家窗外。”
这个“观景台”是BaiBai对应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的场景找到的,它让埃菲尔铁塔呈现出一种平易近人的角度,比近在咫尺时更有“画面感”。当然,近处看埃菲尔铁塔的震撼无以言表,尤其是在正下方,巨大的黑铁框架在头顶一路延伸上去,望不到头,感觉个人非常渺小。近期欧洲的局势乱,巴黎尤其是靶心,铁塔下端着枪巡逻的法国大兵,成了这个时代特殊的背景。
特色看点:换个角度看埃菲尔铁塔,而且一大片露台基本上可以独享。
请注意:尽管巴黎人对游客早就习以为常,也尽量不要打扰到周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