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对装备采办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懂技术、能指挥、擅管理的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任职教育的特点,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员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的组织实施等环节上,探讨了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指技融合;装备;人才培训;任职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同时也对军事装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中央军委科学规划了新世纪我军的人才发展方略,明确提出了“五支队伍”的人才培养方针,把人才培养目标定在“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上。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和信息化装备的快速发展,装备采办活动中指挥与技术融合度越来越大,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指挥与技术相分离的专业型人才,已不能满足新时期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的任职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指挥、懂技术、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加快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的培养,打通指挥与技术相分离的关节点,更好地发挥院校在中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作用,以下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做法。
一、明确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指导思想
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是指军队院校为适应军队装备采办领域中级指挥管理人才岗位逐级晋升所进行的短期进修和岗前培训,是军队装备指挥管理人才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不但具有任职教育的共性,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必须针对培训目标,并结合其特点,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科学配置教员队伍,严密组织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学员特点
一是学历层次高。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学员来自全军装备采办各部门,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各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理论基础,因而对军事装备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二是专业复杂。参训学员主要毕业于军队和地方各类工程院校,所学专业涉及机械、光学、电子、通信等。培训前,大多从事各类装备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但就拟担当的中级领导职务而言,其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特别是管理知识更需要加强。绝大多数学员热切希望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尤其是管理能力。
三是学员来源广,工作经验丰富。参训学员主要来自陆、海、空、二炮等各军兵种,部队基层和装备机关,在军事代表行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装备采办工作经验,对当前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面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积极组织研讨,给学员提供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教员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教学指导思想
这是中级培训的重要方面,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学员“为谁干,为什么要干”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任职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同职业领域对能力要求也不同。对于拟晋升团职领导干部而言,需要从一个“执行者”到“组织者”的转变。既需要具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更需要领导能力的培养。因此中级指挥培训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把落脚点放在任职能力的提高上。
三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培养目标要具有动态性,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着眼发展,使学员了解和掌握装备采办在装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知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开阔学员视野,为学员在以后工作中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建立指技融合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和核心问题之一。对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的培养,应突出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任职需要,坚持晋训一致原则,按照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任务、方式、特点,建立“以指挥为重点,以技术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指挥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特色,实现由传统课程体系向指技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转变。
(一)建立指技融合型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设置要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和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以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重组知识体系。坚决克服“重军事轻基础、重技术轻管理、重现有轻发展”的现象,紧紧围绕适应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的要求,加速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复合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建立融指挥、装备、管理和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尽快建立“体系严密、内容宽泛、重点突出、适度超前”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针对性
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特点来看,大多数学员来自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都比较强,而普遍缺少指挥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鉴于学员培训后将走上中级领导岗位,从事采办指挥与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以指挥管理类课程为主,注意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基础课程比重。如现代管理学、军队指挥学、军事代表室管理、装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等。考虑目前来自全军装备采办系统的培训学员,各自的经历不同,学历不同,知识结构相差较大,涉及的专业技术多而复杂的特点,在技术方面,主要应设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学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解决今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适应未来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任职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应紧贴现代战争的需要
当前,世界军事变革快速发展,战争样式不断变化,大量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不断投入战场。了解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掌握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装备知识,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装备采办指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岗位任职的需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将牢固树立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瞄准军事变革的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学员能够跟踪军事 技术的发展方向,始终站在军事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前沿。
三、着力造就复合型教员队伍
(一)优化学科人才结构
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特点出发,在重视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大指挥管理类教员的选拔任用。
首先,对现有教员人才队伍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单位调整;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考虑从部队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地方大学专家、教授和毕业的研究生中引进,共同构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员队伍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实行教官制度。选拔多年从事装备采办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并且理论水平较高的装备干部充实到教员队伍,弥补现有教员队伍对现实情况了解不深的不足;
第四,聘任理论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装备管理机关、科研院所和军事代表系统的专家为客座教授或邀请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发挥他们的特长。
(二)改善教员知识结构
建设高素质教员队伍还必须针对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需要,补弱固强,努力改善现有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使之具有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知识结构。通过有采取多种渠道可以改善教员的知识结构: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员进行送学,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送学应突出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专业需要,优先考虑军事装备学专业和指挥管理类专业;二是采取组织教员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进修等方式,尽快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任务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三)丰富教员实践经验
教员具有部队任职经历,是搞好任职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对象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实践经验,对现实问题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作为教员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经历,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如何教会学员在部队任职。因此,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人员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的升级的同时,要采用多岗位培养、多渠道锻炼的举措,着力培养复合型的教员队伍。利用院校集中学习的优势,通过与部队交叉代职,进行岗位模拟锻炼,对教员进行多岗位培养,这样既能锻炼教员的任职能力,又能了解部队需求和学员需求,为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四、注重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在培训思想和观念上实现转变
教学的组织实施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教员如何教;二是学员如何学。传统教学活动中只重视教员的“教法”,而忽视了学员的“学法”。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不能像传统学历教育那样,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应主要围绕学员的学习来进行的。因此,首先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要正确理解教师角色的改变。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要求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员学习的管理者、指导者,但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促使学员学习的进一步发生。二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由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学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员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应针对学员特点,充分开展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使学员在教学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二)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精讲—自学—研讨—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精讲和自学,使学员了解装备采办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装备采办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通过研讨、案例教学等方式,使学员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通过小组讨论,学员之间可以交流不同观点,并对问题进一步求证,以便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参观、考察和演练,学员会亲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更直观、形象化,对所学内容会有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同时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与学生互动的良好效果。针对学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点,开展学员讲坛,有计划地安排学员走上讲台,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日新月异。在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中,充分和J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职教育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课程多,信息量大,不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甚至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大力开展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化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五、结束语
时代呼唤能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着力在指挥与技术的融合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工作。从指挥层面上研究解决技术问题;从技术层面上研究解决指挥问题,是实现指挥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手段。“指技融合”的最终标准,是要建立起指挥与技术相融合的培训体系、学科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培养出“能指挥、懂技术、擅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能够运用指挥与技术的综合手段解决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我军的装备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姜雪]
关键词:指技融合;装备;人才培训;任职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同时也对军事装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中央军委科学规划了新世纪我军的人才发展方略,明确提出了“五支队伍”的人才培养方针,把人才培养目标定在“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上。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和信息化装备的快速发展,装备采办活动中指挥与技术融合度越来越大,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指挥与技术相分离的专业型人才,已不能满足新时期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的任职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指挥、懂技术、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加快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的培养,打通指挥与技术相分离的关节点,更好地发挥院校在中级指挥任职教育中的作用,以下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做法。
一、明确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指导思想
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是指军队院校为适应军队装备采办领域中级指挥管理人才岗位逐级晋升所进行的短期进修和岗前培训,是军队装备指挥管理人才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不但具有任职教育的共性,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必须针对培训目标,并结合其特点,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科学配置教员队伍,严密组织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学员特点
一是学历层次高。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学员来自全军装备采办各部门,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各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理论基础,因而对军事装备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二是专业复杂。参训学员主要毕业于军队和地方各类工程院校,所学专业涉及机械、光学、电子、通信等。培训前,大多从事各类装备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但就拟担当的中级领导职务而言,其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特别是管理知识更需要加强。绝大多数学员热切希望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尤其是管理能力。
三是学员来源广,工作经验丰富。参训学员主要来自陆、海、空、二炮等各军兵种,部队基层和装备机关,在军事代表行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装备采办工作经验,对当前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面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积极组织研讨,给学员提供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教员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教学指导思想
这是中级培训的重要方面,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学员“为谁干,为什么要干”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任职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同职业领域对能力要求也不同。对于拟晋升团职领导干部而言,需要从一个“执行者”到“组织者”的转变。既需要具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更需要领导能力的培养。因此中级指挥培训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把落脚点放在任职能力的提高上。
三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培养目标要具有动态性,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着眼发展,使学员了解和掌握装备采办在装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知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开阔学员视野,为学员在以后工作中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建立指技融合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和核心问题之一。对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的培养,应突出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任职需要,坚持晋训一致原则,按照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任务、方式、特点,建立“以指挥为重点,以技术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指挥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特色,实现由传统课程体系向指技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转变。
(一)建立指技融合型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设置要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和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以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重组知识体系。坚决克服“重军事轻基础、重技术轻管理、重现有轻发展”的现象,紧紧围绕适应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的要求,加速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复合型军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建立融指挥、装备、管理和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尽快建立“体系严密、内容宽泛、重点突出、适度超前”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针对性
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特点来看,大多数学员来自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都比较强,而普遍缺少指挥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鉴于学员培训后将走上中级领导岗位,从事采办指挥与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以指挥管理类课程为主,注意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基础课程比重。如现代管理学、军队指挥学、军事代表室管理、装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等。考虑目前来自全军装备采办系统的培训学员,各自的经历不同,学历不同,知识结构相差较大,涉及的专业技术多而复杂的特点,在技术方面,主要应设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学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解决今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适应未来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岗位任职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应紧贴现代战争的需要
当前,世界军事变革快速发展,战争样式不断变化,大量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不断投入战场。了解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掌握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装备知识,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装备采办指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岗位任职的需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将牢固树立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瞄准军事变革的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学员能够跟踪军事 技术的发展方向,始终站在军事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前沿。
三、着力造就复合型教员队伍
(一)优化学科人才结构
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特点出发,在重视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大指挥管理类教员的选拔任用。
首先,对现有教员人才队伍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单位调整;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考虑从部队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地方大学专家、教授和毕业的研究生中引进,共同构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员队伍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实行教官制度。选拔多年从事装备采办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并且理论水平较高的装备干部充实到教员队伍,弥补现有教员队伍对现实情况了解不深的不足;
第四,聘任理论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装备管理机关、科研院所和军事代表系统的专家为客座教授或邀请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发挥他们的特长。
(二)改善教员知识结构
建设高素质教员队伍还必须针对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需要,补弱固强,努力改善现有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使之具有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知识结构。通过有采取多种渠道可以改善教员的知识结构: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员进行送学,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送学应突出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专业需要,优先考虑军事装备学专业和指挥管理类专业;二是采取组织教员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进修等方式,尽快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任务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三)丰富教员实践经验
教员具有部队任职经历,是搞好任职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对象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实践经验,对现实问题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作为教员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经历,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如何教会学员在部队任职。因此,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人员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的升级的同时,要采用多岗位培养、多渠道锻炼的举措,着力培养复合型的教员队伍。利用院校集中学习的优势,通过与部队交叉代职,进行岗位模拟锻炼,对教员进行多岗位培养,这样既能锻炼教员的任职能力,又能了解部队需求和学员需求,为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四、注重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在培训思想和观念上实现转变
教学的组织实施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教员如何教;二是学员如何学。传统教学活动中只重视教员的“教法”,而忽视了学员的“学法”。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不能像传统学历教育那样,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应主要围绕学员的学习来进行的。因此,首先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要正确理解教师角色的改变。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要求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员学习的管理者、指导者,但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促使学员学习的进一步发生。二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由于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的学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员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应针对学员特点,充分开展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使学员在教学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二)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精讲—自学—研讨—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精讲和自学,使学员了解装备采办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装备采办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通过研讨、案例教学等方式,使学员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通过小组讨论,学员之间可以交流不同观点,并对问题进一步求证,以便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参观、考察和演练,学员会亲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更直观、形象化,对所学内容会有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同时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与学生互动的良好效果。针对学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点,开展学员讲坛,有计划地安排学员走上讲台,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日新月异。在装备采办中级指挥培训中,充分和J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职教育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课程多,信息量大,不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甚至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大力开展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化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五、结束语
时代呼唤能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着力在指挥与技术的融合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工作。从指挥层面上研究解决技术问题;从技术层面上研究解决指挥问题,是实现指挥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手段。“指技融合”的最终标准,是要建立起指挥与技术相融合的培训体系、学科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培养出“能指挥、懂技术、擅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能够运用指挥与技术的综合手段解决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我军的装备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