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复杂性,加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本文选取2008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检验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的效应。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乘数;准备金率
[中图分类号]F82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12-02
一、引言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日常交易以及支付形式,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复杂性,增加了央行对整个经济中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
国际清算银行(BIS)1996年的报告研究了电子货币的交易过程及其对货币乘数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等问题。Berentsen(1997)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弱化央行关于准备金政策的执行效果。Friedman(2000)认为电子货币会影响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增加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胡海鸥、贾德奎(2003)指出电子货币强化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靳超、冷燕华(2004)指出电子货币会对央行的通货以及货币流通产生影响,从总体上放大货币乘数。周光友(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效应。
二、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乘数的机理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划分为M0、M1、M2和M3四个层次。其中M1在我国货币流通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本文选取狭义货币乘数m1(m1=M1/B)来度量货币乘数。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狭义货币乘数为:
其中:rd—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t—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t—定期存款比率,s—超额准备金比率,k—通货比率。
通货比率k直接反应了公众对通货C(即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D的偏好程度。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人们更多地使用银行卡,降低了经济系统中现金的比例,并且增加活期存款数额,使通货比例下降。
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金,银行可以减少用于保证客户提现需求的备付现金。此外,银行还可以从技术上实现资本集中运行,进一步降低其超额准备金。
电子货币使得活期存款增加,若假定居民存款数额一定,则定期存款比率降低。另外,电子货币使金融创新变得更加容易,增加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使定期存款比率t进一步下降。
通过上面分析,银行可能会降低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然而,我国并未区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以并不能直接得出活期或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趋势。
三、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持卡消费,所以本文用银行卡业务金额来度量电子货币E。由图1,我国电子货币呈现出增长态势。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电子货币为30.89万亿,而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末,银行卡业务金额高达77.54万亿,为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卡业务总额的2.51倍。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0年银行卡业务季度数据度量电子货币E,选取狭义货币乘数m1来度量货币乘数。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国家统计年鉴。
(1)电子货币替代率e(E/M1)。它被定义为电子货币E与狭义货币量M1的比率。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影响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实现的。电子货币的替代率越高,意味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性越强。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鉴于所选取样本数据的时间年度内我国多次调整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所以,选取法定准备金比率r作为控制变量是十分必要的。
2.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因变量m1为狭义货币乘数,e为电子货币替代率,r为法定准备金率,是随机扰动项。
(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为了消除异方差,取狭义货币乘数m1、电子货币替代率e和法定准备金率r的对数值LNM1、LNE、LNR进行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序列均是一阶单整。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和迹检验法检验LNM1、LNE和LNR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其中,拟合优度=0.63,D.W.值 =1.86,F=9.34(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值,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对因变量是显著的且该方程拟合度较好。结果表明电子货币替代率增长率与狭义货币乘数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会放大狭义货币乘数。具体而言,电子货币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对狭义货币乘数放大0.54个百分点。
(3)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狭义货币乘数m1是电子货币替代率e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即滞后两个季度,电子货币替代率e是狭义货币乘数m1的Granger原因。
五、结论及建议
1.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替代率与狭义货币乘数呈正相关关系。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放大途径是多样的。
2.电子货币已经成为影响货币乘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电子货币替代率不断增加;此外,电子货币使得商业银行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3.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增加了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难度。中央银行若想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就必须考虑电子货币的影响。
[1]靳超,冷燕华.电子化货币、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J].上海金融,2004年第9期.
[2]胡海鸥,贾德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4期.
[3]周光友.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2期.
王海超,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伍艳,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和商业银行。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乘数;准备金率
[中图分类号]F82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12-02
一、引言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日常交易以及支付形式,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复杂性,增加了央行对整个经济中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
国际清算银行(BIS)1996年的报告研究了电子货币的交易过程及其对货币乘数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等问题。Berentsen(1997)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弱化央行关于准备金政策的执行效果。Friedman(2000)认为电子货币会影响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增加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胡海鸥、贾德奎(2003)指出电子货币强化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靳超、冷燕华(2004)指出电子货币会对央行的通货以及货币流通产生影响,从总体上放大货币乘数。周光友(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效应。
二、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乘数的机理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划分为M0、M1、M2和M3四个层次。其中M1在我国货币流通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本文选取狭义货币乘数m1(m1=M1/B)来度量货币乘数。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狭义货币乘数为:
其中:rd—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t—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t—定期存款比率,s—超额准备金比率,k—通货比率。
通货比率k直接反应了公众对通货C(即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D的偏好程度。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人们更多地使用银行卡,降低了经济系统中现金的比例,并且增加活期存款数额,使通货比例下降。
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金,银行可以减少用于保证客户提现需求的备付现金。此外,银行还可以从技术上实现资本集中运行,进一步降低其超额准备金。
电子货币使得活期存款增加,若假定居民存款数额一定,则定期存款比率降低。另外,电子货币使金融创新变得更加容易,增加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使定期存款比率t进一步下降。
通过上面分析,银行可能会降低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然而,我国并未区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以并不能直接得出活期或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趋势。
三、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持卡消费,所以本文用银行卡业务金额来度量电子货币E。由图1,我国电子货币呈现出增长态势。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电子货币为30.89万亿,而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末,银行卡业务金额高达77.54万亿,为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卡业务总额的2.51倍。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0年银行卡业务季度数据度量电子货币E,选取狭义货币乘数m1来度量货币乘数。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国家统计年鉴。
(1)电子货币替代率e(E/M1)。它被定义为电子货币E与狭义货币量M1的比率。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影响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实现的。电子货币的替代率越高,意味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性越强。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鉴于所选取样本数据的时间年度内我国多次调整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所以,选取法定准备金比率r作为控制变量是十分必要的。
2.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因变量m1为狭义货币乘数,e为电子货币替代率,r为法定准备金率,是随机扰动项。
(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为了消除异方差,取狭义货币乘数m1、电子货币替代率e和法定准备金率r的对数值LNM1、LNE、LNR进行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序列均是一阶单整。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和迹检验法检验LNM1、LNE和LNR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其中,拟合优度=0.63,D.W.值 =1.86,F=9.34(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值,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对因变量是显著的且该方程拟合度较好。结果表明电子货币替代率增长率与狭义货币乘数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会放大狭义货币乘数。具体而言,电子货币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对狭义货币乘数放大0.54个百分点。
(3)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狭义货币乘数m1是电子货币替代率e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即滞后两个季度,电子货币替代率e是狭义货币乘数m1的Granger原因。
五、结论及建议
1.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替代率与狭义货币乘数呈正相关关系。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放大途径是多样的。
2.电子货币已经成为影响货币乘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电子货币替代率不断增加;此外,电子货币使得商业银行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3.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增加了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难度。中央银行若想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就必须考虑电子货币的影响。
[1]靳超,冷燕华.电子化货币、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J].上海金融,2004年第9期.
[2]胡海鸥,贾德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4期.
[3]周光友.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2期.
王海超,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伍艳,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和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