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渭南市两所高中的10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和农村孩子在父母教养方式除父亲过分保护和惩罚严厉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差异显著,重点高中和非重点高中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仅在父亲过分保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的母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别与应对方式的幻想、自责、退避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应对方式都有一定的预测力。
关键词: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父母的教养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处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过渡带,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再加之其人格也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采取极端片面行为方式来应对所面临的事件。而许多研究也表明应对方式的选择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高度应激状态下,如果个体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其心理受损的程度比普通人群至少高出两倍,极易引发心身疾病。相反,积极主动适应的的应对方式,则有利于消除或者缓解个体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通过父母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积极适宜的应对方式就显得极为关键。
1.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又称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始于Baurmind对儿童与其家庭环境的研究。后来,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上。如Baurmind根据教养行为元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容许型三种类型。此后,Maccoby和Martin又基于此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类型。这也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分类方式。
我国学者也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很多分类。比如刘建榕和刘金花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和分歧型等。虽然分类各不相同,但有关研究均已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与西方孩子相比,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中国儿童并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消极影响,尤其在学业成绩上。
1.2应对方式
目前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具体体现在对应对方式的分类和因子探索上。在分类方面:特质论者根据适应结果将其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类型;Valiant等人根据心理发展的成熟度将其划分为自恋型、不成熟性、神经症和成熟型;我国学者肖计划在此基础上又将应对方式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在应对方式因子探索方面:黄希庭把中学生应对方式分为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八个因子;张敏和雷开春将大学生应对方式也分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八个维度。
此外也有研究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人格等角度对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索,但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而目前从高中生这个特殊群体入手,考虑家庭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存在不一致性。此外,也有的研究显示应对方式是家庭教养方式对第三方变量影响的中介变量。鉴于此,本研究拟进一步验证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应对方式提供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依据。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拟在对现在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一方面为父母有效实施家庭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应激状态下能够采取积极适宜的应对方式提供参考建议,同时旨在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施测
被试是选自陕西省渭南市某重点和某普通高中高一、高二27个班的学生,共1000名。其中高一13个班635人,高二14个班654人。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23份,回收率为82.3%。所有问卷均采用单盲团体施测,待问卷全部做完后统一现场回收。
2.2研究工具
2.2.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岳冬梅等人修订。该量表最先由瑞典C.Penis等人编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847,母亲教养方式的内部之一致性系数a为0.872。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1表示“从不”,4表示“总是”。共有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以及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5个因子。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一部分,而对于独生子女而言不存在偏爱一说,故本研究删去了偏爱被试这一维度。
2.2.2应对方式量表
应对方式量表是由肖计划等人参考国外已有理论及量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共62个项目,包含六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703。
2.3数据管理
剔除不合格(答题明显不认真、人口学变量未写、未答完或没有按要求作答)问卷177份。然后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描述分析
4.分析与讨论
4.1描述分析
由表1可知,家庭教养方式父亲方面,城市孩子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因子上与农村孩子差异显著,T=3.00,P<.01;T=3.32,P<.01;T=2.46,P<.05;母亲方面,城市孩子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因子上与农村孩子差异显著,T=3.23,P<.01;T=2.07,P<.05;T=3.08,P<.01;T=2.35,P<.05。而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高中生则仅在父亲过分保护因子上差异显著,T=2.00,P<.05。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大致相同。造成其中不同之处的可能原因是现在城市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城市父母教育孩子更加合理和科学化,也可能与城市父亲的文化水平有关。此外,与农村相比,如今城市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分配的教育精力和关注度增多,同時也可能与城市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理念有关。 由2表中,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T=-2.69,P<.01;T=-4.03,P<.01;T=-2.66,P<.01;T=-2.36,P<.05。这与假设也基本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重点高中学生相对而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加成熟,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更加合理科学。
4.2相关分析
由表3中,家庭教养方式母亲方面惩罚严厉因子与应对方式自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18<.05);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应对方式退避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12<.05)。这与史广红和李艳萍的研究结果有一致之处。而造成其中不同之处的原因可能与教育和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有关。
4.3回归分析
表4中,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并以同时进入法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方式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为:y=18.936-0.019x1+0.010x2,其中x1为父亲教养方式,x2为母亲教养方式,并且该模型统计意义显著,T=19.283,p=<.01;家庭教养方式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为:y=13.682-0.002x1+0.004x2,并且该模型统计学意义显著,T=11.792,p=<.01。这与前人研究一致,即家庭教育方式可以预测应对方式。
五.结论
城市和农村孩子在父母教养方式除父亲过分保护和惩罚严厉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差异显著;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仅在父亲过分保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在遇到应激情景时,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谷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东北师范大学,2010(6):2
[2] 徐建材.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厦门大学,2009.(3):43.
[3] Darling,N.&Steinberg,L.,1993,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Psychological Bulletin,113,487-496.
[4] Baumind,D,1971,Current Patters of Parental autho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Monograph,4,1-2.
[5]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06:659-663+760-765.
关键词: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父母的教养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处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过渡带,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再加之其人格也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采取极端片面行为方式来应对所面临的事件。而许多研究也表明应对方式的选择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高度应激状态下,如果个体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其心理受损的程度比普通人群至少高出两倍,极易引发心身疾病。相反,积极主动适应的的应对方式,则有利于消除或者缓解个体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通过父母合适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积极适宜的应对方式就显得极为关键。
1.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又称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始于Baurmind对儿童与其家庭环境的研究。后来,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上。如Baurmind根据教养行为元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容许型三种类型。此后,Maccoby和Martin又基于此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类型。这也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分类方式。
我国学者也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很多分类。比如刘建榕和刘金花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和分歧型等。虽然分类各不相同,但有关研究均已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与西方孩子相比,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中国儿童并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消极影响,尤其在学业成绩上。
1.2应对方式
目前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具体体现在对应对方式的分类和因子探索上。在分类方面:特质论者根据适应结果将其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类型;Valiant等人根据心理发展的成熟度将其划分为自恋型、不成熟性、神经症和成熟型;我国学者肖计划在此基础上又将应对方式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在应对方式因子探索方面:黄希庭把中学生应对方式分为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八个因子;张敏和雷开春将大学生应对方式也分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八个维度。
此外也有研究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人格等角度对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索,但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而目前从高中生这个特殊群体入手,考虑家庭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存在不一致性。此外,也有的研究显示应对方式是家庭教养方式对第三方变量影响的中介变量。鉴于此,本研究拟进一步验证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应对方式提供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依据。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拟在对现在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一方面为父母有效实施家庭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应激状态下能够采取积极适宜的应对方式提供参考建议,同时旨在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施测
被试是选自陕西省渭南市某重点和某普通高中高一、高二27个班的学生,共1000名。其中高一13个班635人,高二14个班654人。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23份,回收率为82.3%。所有问卷均采用单盲团体施测,待问卷全部做完后统一现场回收。
2.2研究工具
2.2.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岳冬梅等人修订。该量表最先由瑞典C.Penis等人编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847,母亲教养方式的内部之一致性系数a为0.872。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1表示“从不”,4表示“总是”。共有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以及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5个因子。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一部分,而对于独生子女而言不存在偏爱一说,故本研究删去了偏爱被试这一维度。
2.2.2应对方式量表
应对方式量表是由肖计划等人参考国外已有理论及量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共62个项目,包含六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703。
2.3数据管理
剔除不合格(答题明显不认真、人口学变量未写、未答完或没有按要求作答)问卷177份。然后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描述分析
4.分析与讨论
4.1描述分析
由表1可知,家庭教养方式父亲方面,城市孩子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因子上与农村孩子差异显著,T=3.00,P<.01;T=3.32,P<.01;T=2.46,P<.05;母亲方面,城市孩子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因子上与农村孩子差异显著,T=3.23,P<.01;T=2.07,P<.05;T=3.08,P<.01;T=2.35,P<.05。而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高中生则仅在父亲过分保护因子上差异显著,T=2.00,P<.05。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大致相同。造成其中不同之处的可能原因是现在城市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城市父母教育孩子更加合理和科学化,也可能与城市父亲的文化水平有关。此外,与农村相比,如今城市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分配的教育精力和关注度增多,同時也可能与城市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理念有关。 由2表中,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T=-2.69,P<.01;T=-4.03,P<.01;T=-2.66,P<.01;T=-2.36,P<.05。这与假设也基本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重点高中学生相对而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加成熟,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更加合理科学。
4.2相关分析
由表3中,家庭教养方式母亲方面惩罚严厉因子与应对方式自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18<.05);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应对方式退避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12<.05)。这与史广红和李艳萍的研究结果有一致之处。而造成其中不同之处的原因可能与教育和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有关。
4.3回归分析
表4中,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并以同时进入法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方式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为:y=18.936-0.019x1+0.010x2,其中x1为父亲教养方式,x2为母亲教养方式,并且该模型统计意义显著,T=19.283,p=<.01;家庭教养方式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为:y=13.682-0.002x1+0.004x2,并且该模型统计学意义显著,T=11.792,p=<.01。这与前人研究一致,即家庭教育方式可以预测应对方式。
五.结论
城市和农村孩子在父母教养方式除父亲过分保护和惩罚严厉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差异显著;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仅在父亲过分保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在遇到应激情景时,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谷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东北师范大学,2010(6):2
[2] 徐建材.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厦门大学,2009.(3):43.
[3] Darling,N.&Steinberg,L.,1993,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Psychological Bulletin,113,487-496.
[4] Baumind,D,1971,Current Patters of Parental autho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Monograph,4,1-2.
[5]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06:659-663+76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