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Pi-ta、Pi-b和Wx-mq基因

来源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育同时具备抗稻瘟病和籽粒低直链淀粉含量特性的水稻品种,既能解决稻瘟病对当前水稻生产的严重威胁,又能满足人们对优质稻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现代水稻育种的目标之一.以同时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江苏抗病、高产粳稻品种武粳15,含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基因供体,配置杂交组合进行聚合育种.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感病等位基因pi-ta和pi-b的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以及Wx-mq基因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技术,分别在不同的分离世代进行目标基因位点的检测,结合田间多代选育、抗性鉴定和籽粒胚乳外观鉴定,成功地将2个抗稻瘟病基因和1个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同时聚合于一体,选育出多抗、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系"南粳0051".抗稻瘟病、优良食味高产粳稻新品系"南粳0051"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148d,属中熟中粳稻类型.株高95-98 cm,抗倒性较强;分蘖性好,单株成穗8-10个;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160粒,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7-29g,米粒长宽比1.5左右.接种鉴定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ZB29、ZC15、ZD1、ZE3、ZF1和ZG1均为0级,穗颈瘟综合抗性1级,条纹叶枯病抗性好.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015年新品系"南粳0051"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9.9%和4.5%,2016年"南粳0051"的产量比对照增产2.2%.本研究首次将3套自主研发的PCR检测体系成功应用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为选育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同时也为水稻抗病、优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