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环节,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然而地理学科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阔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这就使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有效开展地理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活动 提高 学生素质 重要性
地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笔者通过深入探讨与研究,认为要使这一基本理念得到很好的实施,积极开展地理活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开展地理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初中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所以学习过程之中,课程是否有趣是他们学习积極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地理活动是一种新的课型,它可以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声、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比如在学习非洲丰富的动物资源一节时,我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非洲动物的手工剪纸发给大家,让大家把这些动物剪纸自己做出来,然后自己建立自己的动物园,并且要求附上简单的动物资料说明。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反映热烈,不仅在自己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非洲动物的独特性。而且还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认为地理学习,好玩又有趣。
二、开展地理活动利于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
地理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机会等等。所以地理活动课程,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在学习地图一节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寻宝活动。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个小组首先找到“宝藏”。活动中,一些以前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主动要求担当本组的负责人员,组织本组完成任务。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组织能力,让好多老师刮目相看。所以,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即使是以前教师认为不太认真的学生,也同样会做出让老师欣慰的“答卷”。
三、开展地理活动可以开阔学生广阔视野
地理活动课的开展,如果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可以加深扩大学生认知领域。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内容,有时也可以是多种学科的综合,集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中东地区的时候,谈到这一地区的宗教问题,我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制作的节目“饱受劫难的圣城”。在这部影片中,学生不仅看见了三大宗教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而且也看到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居民沿袭下来的传统礼俗与生活方式。通过影片的观看,我结合当前中东热点问题,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武装冲突,适当拓宽,使学生有限的视野得到无限的扩大。虽然一小时的节目,但学生却学习到了地理、历史、政治等几门学科的综合内容。生动、具体、形象。
四、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地理活动课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通过地理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可以在这些方面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中国农业一节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了学校附近的村寨,通过深入调查农村结构调整、科技兴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学生受益菲浅。书本上的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参观和考察。有了更深意义上的理解。在充分感受农村发展巨大变化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为培养这种精神的人才提供了条件。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题的“师导生学”教学活动,教师只作启示性讲述,不搞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社会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对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因而应组织学生办地理小报、创办地理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能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充分地实现自我、展现才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这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显露出它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地理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是每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孟芳芳.浅谈地理教学活动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0年03期
[2] 秉波.浅谈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关键词:地理活动 提高 学生素质 重要性
地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笔者通过深入探讨与研究,认为要使这一基本理念得到很好的实施,积极开展地理活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开展地理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初中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所以学习过程之中,课程是否有趣是他们学习积極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地理活动是一种新的课型,它可以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声、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比如在学习非洲丰富的动物资源一节时,我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非洲动物的手工剪纸发给大家,让大家把这些动物剪纸自己做出来,然后自己建立自己的动物园,并且要求附上简单的动物资料说明。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反映热烈,不仅在自己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非洲动物的独特性。而且还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认为地理学习,好玩又有趣。
二、开展地理活动利于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
地理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机会等等。所以地理活动课程,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在学习地图一节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寻宝活动。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个小组首先找到“宝藏”。活动中,一些以前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主动要求担当本组的负责人员,组织本组完成任务。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组织能力,让好多老师刮目相看。所以,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即使是以前教师认为不太认真的学生,也同样会做出让老师欣慰的“答卷”。
三、开展地理活动可以开阔学生广阔视野
地理活动课的开展,如果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可以加深扩大学生认知领域。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内容,有时也可以是多种学科的综合,集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中东地区的时候,谈到这一地区的宗教问题,我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制作的节目“饱受劫难的圣城”。在这部影片中,学生不仅看见了三大宗教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而且也看到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居民沿袭下来的传统礼俗与生活方式。通过影片的观看,我结合当前中东热点问题,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武装冲突,适当拓宽,使学生有限的视野得到无限的扩大。虽然一小时的节目,但学生却学习到了地理、历史、政治等几门学科的综合内容。生动、具体、形象。
四、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地理活动课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通过地理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可以在这些方面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中国农业一节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了学校附近的村寨,通过深入调查农村结构调整、科技兴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学生受益菲浅。书本上的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参观和考察。有了更深意义上的理解。在充分感受农村发展巨大变化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开展地理活动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为培养这种精神的人才提供了条件。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题的“师导生学”教学活动,教师只作启示性讲述,不搞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社会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对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因而应组织学生办地理小报、创办地理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能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充分地实现自我、展现才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这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显露出它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地理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是每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孟芳芳.浅谈地理教学活动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0年03期
[2] 秉波.浅谈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