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

来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乐山市中医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微创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临床疗效,术后1~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前、术后1 d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总优良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7 d 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CRP、TNF-α、IL-8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膝关节镜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其他文献
随着断层面形貌测量、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光释光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突破,基岩断层面在古地震研究方面的特征优势被不断发掘,日益成为国际古地震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开展了大量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本文在系统介绍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进展、梳理归纳各类研究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阶段基岩断层面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宜重点加强工作的若干建议,并对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为了解雄安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情况及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课题组2020年年底在雄安新区3县选取部分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雄安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关注度较高且参加意愿较强,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在地震预警常识、地震谣言辨别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震后救援、自救互救认知水平较低.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发放书籍、宣传册等传统宣传模式仍是防震减灾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该类宣传形式拓宽了科普宣传渠道,同时深受学生群体喜爱.本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2022年1月1—31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S≥4.0共13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逆断型1次,走滑型9次,未知型3次.
海南省文昌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自2019年3月开始下降,地电场数据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日相关系数偏低、北南向长极距与短极距数据曲线呈反向变化、绝缘度趋向于零等情况.2019年3月—2020年10月,我们分别对观测室装置系统、室外外线路、连接口等逐一进行详细的排查工作和电极、电缆的对比实验工作,最终确定影响因素为电极故障和电缆线破损造成绝缘度下降.并在2020年10月进行了电缆线改造.2020年11月开始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回升,日相关系数恢复至0.8以上、六测道数据曲线变化一致和外线路绝缘度恢复至150 M
对易县地震台SS-Y型伸缩仪2014—2021年观测数据受环境干扰的5个典型事件进行异常分析,结合易县台形变山洞所处的构造应力背景场,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得出:①荷载干扰源对易县台伸缩仪观测数据造成的荷载应变量与干扰源的距离、荷载量有关并呈正相关;②易县台SS-Y型伸缩仪三分向中NS测项、NE测项受到荷载干扰曲线异常幅度大,曲线形态基本呈拉张状态;③干扰源的三维模型模拟定量计算结果小于异常变化应变量.
电阻抗成像(EIT)具有无放射源、非侵入式检测、检测速度快并且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EIT是一种新兴的细胞检测技术,随着EIT技术的发展,其传感器的尺寸已经从毫米级器官检测减小至微米级细胞检测,由于微尺度EIT检测相比于宏观尺寸的检测技术更为复杂,检测设备尺寸小且加工不易,结构复杂、电极集成难度大、噪声对电极采集的信号影响大等,导致微尺度EIT细胞检测技术发展受限.现围绕近年来微尺度生物检测中的EIT方法、生物电阻抗谱扫描(BIS)方法及BIS与EIT互为补偿方式等在MCF7乳腺肿
Q:从地震预测预报的角度看,实验场的观测和以往的观测,有什么质的区别?rnA:中国的地震预报思路是“场源结合”的思路,强调“场”的动态监测和“源”的过程追踪.过去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重点在“场”的动态监测.今天,随着传感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进步,实现对“源”过程的追踪成为可能.
期刊
医工结合是将医学与工科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交叉领域,即将工程技术方法引入到医学研究、诊断及治疗等环节中,产生创新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由于医学是一门独特的面向人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生物、化学、电子、机械等领域,均有与医学进行一定交叉的可能.现围绕电学层析成像技术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血栓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实时对血栓的生成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常规的血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凝血4项、血栓弹力图、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多普勒、核磁共振成像、近红外光谱等,每种检测手段都存在各自的不足.生物电阻抗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其他检测方式比较,其反映的生理信息更加丰富,操作更加方便简单,而且检测无创、实时、精确度高,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现就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血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现有血栓检测方法不足,以及生物电阻抗技术原理与应用进行详细的综述,以期探索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糖代谢、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AS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与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