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多由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术前应用抗凝药物,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进一步扩展,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7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9-01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凝结,可使管腔阻塞,以下肢静脉多见,占85%左右[1]。如果未能及时检出,可使患者致残,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52岁。双下肢共同患病8例,单下肢患病66例,发病时间数小时至7个月,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
1.2方法:首先嘱患者仰卧,受检下肢稍外展,探查股静脉、髂静脉及胫前静脉;然后嘱患者俯卧,检查腘静脉、胫后静脉。先用二维超声观察静脉管壁、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周围结构情况,结合探头加压法,观察静脉腔的压闭性;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静脉腔内彩色血流的充盈缺损及侧支循环情况;后用脉冲多普勒分析血流速度、反流时间及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辅以乏氏试验和远端肢体挤压方法。
2结果
32例(82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急性60例,慢性14例;单发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单发于右下肢21例,双下肢同时患病8例。63例血栓位于下肢的近段静脉,如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11例血栓位于远端静脉,如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71例(95.95%),3例小腿深静脉血栓漏诊(4.05%)。5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7例手术证实,14例经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后,随访复查确诊(9例血栓消失,5例部分再通,2例阻塞情况有改善)。
2.1正常下肢深静脉声像图:二维超声显示静脉管壁光滑,管腔内为无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可闭合。彩色多普勒显示静脉管腔为单一彩色血流充填,探头加压肢体后彩色血流暂时停止;远侧肢体挤压后,近侧血流色彩明亮;远侧挤压放松后或乏氏试验时,无反向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显示静脉血流频谱特点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无反向血流频谱;远侧肢体挤压后,近侧血流速度加快,远侧肢体挤压放松后或乏氏试验时,无反向血流频谱或可见短暂的反向血流频谱,反流时间一般<0.5s,反流速度<5cm/s。
2.2下肢深静脉血栓声像图: ①二维显示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充满不规则的低回声,长短不一,致管腔不完全性阻塞或完全性阻塞,血管壁的弹性减弱或消失,探头加压血栓段管腔内径不改变或仅轻度改变。急性血栓,发病数小时至2周内,病变处血管与健侧对比内径明显扩张,腔内见弱回声或无回声改变;慢性血栓,指急性期后数月至数年的血栓,血管腔内血栓回缩、机化为实质性较强回声,静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血管内径变细。②彩色多普勒完全栓塞部位的血管腔内无彩色血流,远端肢体挤压后血流不增加,在栓塞静脉附近探及扩张的静脉侧支血流,如髂股静脉血栓,可探及大隐静脉血流向上经会阴部及腹壁浅静脉分流;非完全栓塞部位的管腔内可探及到彩色血流,多沿血管边缘处呈连续或断续行走,或栓塞内部见星点状、细线状彩色血流信号。③脉冲多普勒 完全栓塞的血管腔内无频谱显示,非完全栓塞的血栓内部或边缘探及连续的非期相性的血流频谱;慢性血栓病变段探及静脉反流频谱。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2]。X线静脉血管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有创伤性并可产生一定的并发症。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等优点,它既能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又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诊断准确率达97.7%[3],日渐得到临床的认可和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指征:①两维超声直接观察到下肢静脉管腔内的实质性回声。②探头加压后静脉管腔的不可压闭性。③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部位管腔内血流充盈缺损或彩色血流在某一平面突然受阻、完全中断无血流显示。但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对于部分急性血栓病例,由于患肢肿胀,增加了超声探查的难度,高频探头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明显,不能加压,易造成漏诊。②彩色增益水平过低,可导致血管腔内无彩色血流显示,易造成假阳性诊断;彩色增益过高,则血流信号外溢,遗漏小的静脉血栓。③部分患者肢体表皮结痂或溃疡形成,影响探测,也是漏诊原因之一。④对于下肢深静脉病变,有时易造成部分静脉节段的栓子遗漏。如小腿肌肉静脉丛血管呈网状分布且较细,或已满足于已检出的股、腘静脉血栓而未对小腿静脉丛进一步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动态显示,直接观测静脉腔内的血栓回声,病变范围,识别血管内血栓的类型,管腔阻塞程度以及急、慢性病变等。是早期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争取治疗时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超声检查的无创、价廉和可重复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最实用的方法。应作为无创性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富京山,左文莉,主编.全身超声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8.
[2]李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2):146-147.
[3]邱冬,龙颈松,李加平,等. 双功能超声在下肢水肿病变诊断的应用[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6):347-349.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9-01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凝结,可使管腔阻塞,以下肢静脉多见,占85%左右[1]。如果未能及时检出,可使患者致残,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52岁。双下肢共同患病8例,单下肢患病66例,发病时间数小时至7个月,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
1.2方法:首先嘱患者仰卧,受检下肢稍外展,探查股静脉、髂静脉及胫前静脉;然后嘱患者俯卧,检查腘静脉、胫后静脉。先用二维超声观察静脉管壁、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周围结构情况,结合探头加压法,观察静脉腔的压闭性;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静脉腔内彩色血流的充盈缺损及侧支循环情况;后用脉冲多普勒分析血流速度、反流时间及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辅以乏氏试验和远端肢体挤压方法。
2结果
32例(82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急性60例,慢性14例;单发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单发于右下肢21例,双下肢同时患病8例。63例血栓位于下肢的近段静脉,如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11例血栓位于远端静脉,如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71例(95.95%),3例小腿深静脉血栓漏诊(4.05%)。5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7例手术证实,14例经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后,随访复查确诊(9例血栓消失,5例部分再通,2例阻塞情况有改善)。
2.1正常下肢深静脉声像图:二维超声显示静脉管壁光滑,管腔内为无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可闭合。彩色多普勒显示静脉管腔为单一彩色血流充填,探头加压肢体后彩色血流暂时停止;远侧肢体挤压后,近侧血流色彩明亮;远侧挤压放松后或乏氏试验时,无反向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显示静脉血流频谱特点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无反向血流频谱;远侧肢体挤压后,近侧血流速度加快,远侧肢体挤压放松后或乏氏试验时,无反向血流频谱或可见短暂的反向血流频谱,反流时间一般<0.5s,反流速度<5cm/s。
2.2下肢深静脉血栓声像图: ①二维显示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充满不规则的低回声,长短不一,致管腔不完全性阻塞或完全性阻塞,血管壁的弹性减弱或消失,探头加压血栓段管腔内径不改变或仅轻度改变。急性血栓,发病数小时至2周内,病变处血管与健侧对比内径明显扩张,腔内见弱回声或无回声改变;慢性血栓,指急性期后数月至数年的血栓,血管腔内血栓回缩、机化为实质性较强回声,静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血管内径变细。②彩色多普勒完全栓塞部位的血管腔内无彩色血流,远端肢体挤压后血流不增加,在栓塞静脉附近探及扩张的静脉侧支血流,如髂股静脉血栓,可探及大隐静脉血流向上经会阴部及腹壁浅静脉分流;非完全栓塞部位的管腔内可探及到彩色血流,多沿血管边缘处呈连续或断续行走,或栓塞内部见星点状、细线状彩色血流信号。③脉冲多普勒 完全栓塞的血管腔内无频谱显示,非完全栓塞的血栓内部或边缘探及连续的非期相性的血流频谱;慢性血栓病变段探及静脉反流频谱。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2]。X线静脉血管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有创伤性并可产生一定的并发症。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等优点,它既能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又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诊断准确率达97.7%[3],日渐得到临床的认可和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指征:①两维超声直接观察到下肢静脉管腔内的实质性回声。②探头加压后静脉管腔的不可压闭性。③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部位管腔内血流充盈缺损或彩色血流在某一平面突然受阻、完全中断无血流显示。但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对于部分急性血栓病例,由于患肢肿胀,增加了超声探查的难度,高频探头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明显,不能加压,易造成漏诊。②彩色增益水平过低,可导致血管腔内无彩色血流显示,易造成假阳性诊断;彩色增益过高,则血流信号外溢,遗漏小的静脉血栓。③部分患者肢体表皮结痂或溃疡形成,影响探测,也是漏诊原因之一。④对于下肢深静脉病变,有时易造成部分静脉节段的栓子遗漏。如小腿肌肉静脉丛血管呈网状分布且较细,或已满足于已检出的股、腘静脉血栓而未对小腿静脉丛进一步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动态显示,直接观测静脉腔内的血栓回声,病变范围,识别血管内血栓的类型,管腔阻塞程度以及急、慢性病变等。是早期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争取治疗时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超声检查的无创、价廉和可重复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最实用的方法。应作为无创性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富京山,左文莉,主编.全身超声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8.
[2]李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2):146-147.
[3]邱冬,龙颈松,李加平,等. 双功能超声在下肢水肿病变诊断的应用[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6):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