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就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发展问题划分出引进、繁荣、科学三个阶段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就《中国经济地理》内容和结构的演进概括出相对固定、波动变化、由少到多、由多到少四种情形并作了详细分析;也就目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建设存在的不适应性从演变走势、学科特性及时代进步三方面予以透视,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趋势。最后评介了近年有关学者给出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的篇章结构,设计并论证了新时期《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的条件与资源、产业、区域、战略四个系统(篇)及其子系统(章)的框架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演进;结构
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地理学科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是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经济、社会、农业、环境、管理等学科的一门关联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和应用宽泛的特点。近80年来,问世了50余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除了个别时期以“统编教材”占主流外,多数情况下教材选择面很广,同时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教学对象对教材有不同的需求,致使针对性的教材比重很大,所以这些书籍普遍被用于课堂教学。此外,一些《中国经济地理》侧重某些专题研究,具有作为教学参考书的属性,也会被引用到学校教育之中。所以我们将所有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均视为教学用书来对待,分析其整体发展、形式演进、当前的不适应性以及未来建设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地理》整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1.引入阶段:内容简单,结构刻板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10余年间,已有王金绂(1930)的《中国经济地理》、张其昀(1932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陆象贤(1941年)的《新中国经济地理教程》、胡焕庸(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翁文灏的(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建设论丛》等著作问世。其共同特点一是以英、美、法、德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商品产销为纲;如胡焕庸即以商品为经,以地区为纬,强调自然资源的分布,重视供需关系和贸易分析。二是以个人之作为主,材料的收集受到限制、内容不免有偏颇、主观片面的缺陷难以避免,但内容安排因个人知识专长而异,个性化比较鲜明。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前苏联的《中国经济地理》(1937年)译著问世,其以“中国经济及资源分布”的基本认识为目的,分自然资源、人民与交通、农村、工业4章进行了中国经济及地理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总体而论此阶段描述的内容和建立的结构均比较简单。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1953)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1956)先后问世。前者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教材,介绍了中国的国民经济状况、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运输地理,并介绍了东北地区3个物质产业部门和主要的城市,最后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后者是作为教师讲义出版的,其版本更完整、系统,如在绪论中加入了学科对象、任务、生产配置规律,在总论部分还加入了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在区域分论部分对七大经济协作区及西藏区、新疆区进行了全面描述。这本书为后来中国经济地理的内容体系与结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多以前苏联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的部门、区域和经济中心为纲”,与建国前著作有所不同。同时开创了“集体之作,受各级政府支持,有关地理工作者协作”的工作方式,“根据统一的编写提纲,合理安排篇幅”,使“资料搜集较全面,编写内容较丰富,观点较客观”。”但体例类似性与刻板性也形成了。
2.繁荣阶段:内容全面扩展,使用迅速扩大
自1978年12月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长沙召开学术会议,和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及1979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国内开始提出以人文地理为重点发展的地理学科的战略,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逐渐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新时期。这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后期,具有如下特点。
①出版数量:在这20年的时间里,共有将近30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出版,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半期出版最为集中。这一阶段后期的部分《中国经济地理》是在旧版本基础上的修订版。
②使用领域:不仅有高校地理学科的教材,也有商业职工自修大学的教材、各级党校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材,还有全国中等物资学校、物资职工中专的教材和自学参考书等。大多是用于地理专业的,也有用于其他专业的,如财经类专业,个别的还作为科普读物面向大众使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版于1983)与(第二版于1988)使用范围最广。
③内容体系:细化了产业布局的具体介绍,如对第一产业分列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的专章,对第二产业分列出轻工业地理和重工业地理的专章,在第三产业的分析方面有较大差异,视不同对象新增有旅游地理、邮电通信业布局、商业贸易地理、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等内容;在区域分析方面自中期开始融入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内容。另外,曹祥深(1988)首次专章介绍了城市地理,刘国永(1989)首次使用了“经济网络地理”(包含中国经济带、经济区及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章,李云明与谭汉林(1989)首次设立了一章介绍港澳地区的经济概况。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元素的出现也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有所体现,如论述了乡镇企业结构及其地域组合问题,再如介绍了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问题。1993年的华东师大《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版对前两版进行了较大的更新。
④研究深度:该阶段许多书籍在分析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的视角,也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多个视角论证中国经济地理的应用,学术水平有所加深。
3.科学阶段:体系突破,观念创新
以吴传钧院士的《中国经济地理》(1998年)为代表引领学科进入了科学化阶段。该著作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成果,开创了一个中国经济地理跨世纪的新时代。胡兆量(1999)评价该书以“体系的突破,观念的创新”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研究的进程,具有强烈的规律、系统、时代和弹性观念。邬翊光(1999)也同样评价该书“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地理著作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地理单纯描述地理现象的内容”,将理论融会到地理知识中,用理论指导内容,使知识依据于理论,加入大量新观点,成为我国里程碑式的巨著。
除了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的巨大成就外,这一阶段还有若干具体特点。①出版数量:1998年至2006年,共有13本《中国经济地理》出版。1998年出版4本,1999年、2002年、2005年每年有2本出版, 出版量在地理学图书中仍然保持较大优势。②使用领域:中国经济地理课本成为更多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如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经济新闻、房地产等专业。③内容体系:虽然本质上的变化不大,但普遍将原来冗长的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将经济布局条件进行概括,重视城市地理的发展,将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作单独介绍,区域分论部分进一步简化。如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在总论部分不再是按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章论述,而是着重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问题。④研究深度: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术领域也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生产布局,也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包括了经济活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空间组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的第四版(1999)也有较大提高,内容深度方面尤为明显,使其较长时间作为高校使用的教材。
二、《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演进的四种情形
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40余本《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可从中透视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既是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影响的,同时也是学科建设日趋科学合理,体现时代性、应用性的结果。下面分4种演变情形分别予以论述。
1.“相对固定”
(1)经济布局条件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所以被较固定地放置在书的第一部分。称之为“生产力布局条件与原则”或“我国的生产布局条件”;也有的分农业布局条件和工业布局条件两部分,在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中给予详细介绍。但近几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多将其统称为“经济布局条件”放在书的最前面。
(2)物质产业地理部分。除了富有生、王钰筱、吴传钧的书中没有农业地理(吴传钧的书里重点介绍的是土地与粮食),其他的书中都有。有的书把农业地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也有的书把农业地理分为很多章节来描述,如陈敦义和胡积善的书分三章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地理(概述、条件、布局)。还有的书把农业的各个部门分别列章描述,如张迪祥的书分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五章。90年代以来的书中都是把农业地理单独设章进行介绍的。
所有版本的书都包含工业地理的介绍。安成谋与王希来的书里甚至细分为能源工业地理、原材料工业地理、机械电子工业地理、轻工业地理、乡镇工业地理、我国主要工业区六章来介绍。近十年来总体上中国经济地理介绍的工业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加入高新技术产业的介绍等。
2.“波动变化”
(1)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早期的书中基本没有涉猎此类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书设立单独的章介绍此部分内容,如安成谋和王希来,刘秀丽和潘华、马林的书。这之后其他书介绍城市的部分都集合在“城市地理”中了,单独以“规划”列章者罕见。
(2)乡镇企业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对这部分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之后如胡欣等、安成谋与王希来、刘秀丽与潘华、马林、胡欣的书里设专章介绍了乡镇企业的问题。具体包括乡镇工业的内涵及发展、乡镇工业的特点及布局、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地域组合等。近年的书很少再列单章论述乡镇企业问题了,即使涉及也仅限于乡镇企业的工业布局与改革。
(3)分区。1990年之前的书大都是把经济区列为单独一章来介绍,并分若干小节分述各个经济地理区域。而随后的书中更多的是分章介绍各“经济区”的条件、产业、城市、区域差异等,形成了各个分区的完整的经济地理描述。。1998年以后的书分区介绍所占篇幅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取消了将每一个区域列出一章的描述方式,有一些书对分区的描述有较大创新。最具有突破性的是吴传钧的书,选择了“地域范围大小不同、区域性质和特点不同、存在要害问题和发展方向不同的13个类型地区”,论述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地域差异性。1998年之后除了胡欣和鲁峰的书中介绍了经济分区以外,其的书籍都没有对此予以体现。由此可见原来的中国经济地理普遍采用的H.巴朗斯基的国家经济地理特征描述体系口”(总论一部门分论一区域)正在逐渐为多元化描述思维所取代。减少区域分析部分是一个大的趋势。
(4)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备受关注,对经济特区介绍的书有张迪祥、李云明与谭汉林、安成谋与王希来、郑洁华、马林。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国内地的全面开放,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就减少了。
3.“由少到多”
(1)经济地理的对象与性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中,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只介绍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随着学科发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方面的具体内容已经由简单的对象介绍扩展到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全面介绍,比较典型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了韩淑珍和戴娟萍的书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外,其他所有版本的书籍中都有该内容出现,有的作为单独一章列出,更多的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绪论或总论来说明。
(2)第三产业。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地理的描述由少到多。如彭汝镕与李燕龙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都把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介绍。其他书对第三产业分章介绍的情况不尽相同:①旅游地理:陈敦义与胡积善的书中首先列专章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随后除了少数几本没有对这部分内容作介绍外,大部分都设专章介绍我国的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等。②商业地理:1994年之前对商业地理做系统介绍的书籍主要有李云明和谭汉林、刘国永(对外贸易地理)、陆心贤、李润田、刘厚房。以后除了吴传钧、韩进峥、胡欣没有对商业地理单独介绍外,其他都有介绍。有的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商业地理,如王钰筱介绍了商品流通业地理、鲁峰介绍了市场结构与布局。
(3)城市地理。曹祥深首先介绍了城市地理,随后李云明与谭汉林、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介绍了中心城市经济区,其他如杨武、王钰筱和戴娟平中也都介绍了中国城市地理。1998年后的书籍全部介绍了此一内容。
(4)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香港与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引起了对我国特别行政区地理的关注。如刘国永在其附录部分中介绍了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地理简况。李云明与谭汉林专章介绍了港澳地理。李润田专章介绍了港澳台地区地理,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张海如、徐加明、胡欣、戴娟萍的书都设专章介绍了港澳台的经济地理。
4.“由多到少”
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很多《中国经济地理》对这两部分内容都做了细分,将第一、第二产业内的各部门内容作以详细介绍。比如 张迪祥介绍第一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一产业地理概论、种植业生产布局、畜牧业生产布局、林业生产布局、渔业生产布局、中国农业区划概况六章。介绍第二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二产业概论、采掘工业布局、原材料工业布局、制造业工业布局、工业基地布局五章。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趋减小,远不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所以从2000年开始,大多对农业和工业地理分别各列一章作宏观论述。
三、《中国经济地理》演变规律与学科特性及时代进步提出的教材建设要求
即使是正在使用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其体系的计划经济背景和传统理念仍有较多遗留,虽然内容经过多次更新,但以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来衡量,依然有许多不适应之处。
1.从内容与结构演变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根据前文所列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规律来分析现有教材的不适应性,可具体认知一种相对合理的体系。对于“相对固定”演变部分的经济布局条件、农业地理、工业地理等内容,在以往教材中也大都是基本一致的,以后仍将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篇幅不会增大。而其他三种演变将会引发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1)“波动变化”演变。①对于城市规划问题和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一度作为教材内容之一,但以后基本不再涉及了。鉴于城市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所以应当加强城市问题的章节,侧重于中国城市地理。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区域产业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应放在农业系统中予以论述以便为大家所接受。②区域部分被放置在教材的后部,用若干章的大篇幅详细分析各大经济协作区的资源基础、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全国中经济地位、区域经济的内部差异与联系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可算做H.H巴朗斯基区域经济地理结构运用的典范。而新趋势应是在进行区域分析时有的放矢,突出分析区域差异的总体特征。③经济特区内容的描述,一度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书中作为创新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专门的经济特区论述已失去了早期的意义,正在使用的教材的情况是或不再讲述这部分内容,或将其放在某大区章中作为单独的一节,总的趋势是将对外开放的理念应用到整体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系统中。
(2)“由少到多”演变。①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部分的内容在以往教材中大多作为一章而存在,并分节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未来中国经济地理新教材也要下气力分析第三产业发展与运行的规律,尽力将金融保险业地理、房地产业地理等补充进来。②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内容目前有的放在东南沿海大区中予以描述,也有的将其作为附录部分。分别介绍了香港、澳门、台湾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发展的地理背景、历史发展的轨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生产布局等。对于这3个地区的论述应当与前述的分区描述调整相一致,应当由注重分区的详细描述向高层次宏观考察区域差异转变。
(3)“由多到少”演变。以往教材多对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的发展与布局作十分详细的介绍,从其篇幅看是处于压缩趋势的,从结构设置看是强调产业体系的总体特征,弱化产业内各子部门的描述。新教材应继续保持这种特征,并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新型农业组织、工业园区等。
2.从学科特性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结合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对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做如下分析:
(1)综合性。以往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结构性不强,各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的介绍过于琐碎,而产业间、区域间的关联性分析薄弱,各部分内容间缺少主体连贯,前后内容之间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不明显。
(2)社会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多限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资源条件,对非生产力的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政策因素等)的关注不明显且分析薄弱,很少涉及与经济活动有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人文现象。另外,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战略问题,包括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
(3)区域性。分区部分的比重较高,但对中国经济地理内部各区域的研究多以描述性为主,资料依赖性太强,偏重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对“条块”间的联系论及很少。
(4)技术性。目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上忽视经济过程的技术性成分,在大多数教材中关于深入研究的二次加工生成的内容涉及很少,尚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解释和解决问题。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关注还不是很多。
3.教材改革的时代使命,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与国际接轨的新要求
(1)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宏观背景下的时代使命既包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带来的时代挑战,也包括教师的知识积累和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变。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适应时代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中国经济地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仍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及为数不少的财经类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中国经济地理课程。虽然各自培养目标以及对于经济地理学教学要求(难易、宽窄、重点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能反映中国经济地理内容的时代性、结构的系统性、研究的学术性。当前教材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内容时代性要求以新的知识作为新教材的基础,将学术界新成果、新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新情况丰富到教材相关章节中,如WTO、新兴产业、国际关系、信息化、制度调整等。结构的系统性要求解决原有教材的非系统性问题、建立新的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研究学术性要求具有面向问题的意识,即由描述式说明转变为分析式说明,由普通教学型转变为学术讨论型。
(2)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一方面,中国经济地理长期以来具有重视区域实践研究而忽视理论建设及其应用的缺陷;另一方面,充分的实践积累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新的教材有责任在理论应用上有所突破,形成以理论支撑的内容主线并贯穿全书,使各章节的联系更为密切,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其次,适当引入其他学科中比较成熟的新理论,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地理的深化,避免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整体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相脱节。应用区域论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性,对克服以往教学内容结构庞杂将发挥重要作用。
(3)与国际接轨的新需求。在引进方面,教材建设应充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的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成果的整体构思、内容体系、论述方式等。其意义在于:一是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区域经济地理领域已经作了多年的尝试,经验丰富,引进其理念与体系对我国不失为一条捷径。二是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籍所具有的不拘一格、抓住要害的特点,及其讲究专题性、各自建 立独立思维体系的特点恰恰是我国所缺少的。个性思维的引进对于改变国内教材过于平稳、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的现状意义重大。当然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要注重自我创新,继承和发扬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优良传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在交流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等与国际合作的规模愈益扩大,为经济地理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条件。要重视这种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思维的国际化,以便我国对外输出与交流成果,尽快在国际区域经济地理大舞台上扮演角色。也便于各个层次的受教育者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
四、《中国经济地理》体系的合理化设计
《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存在的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问题早已为区域经济地理学者们所关注。近些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在积极尝试构造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下面在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若干范式之后,提出一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框架,并论证其合理性。
1.学者们已给出的篇章结构
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多次探讨了中国经济地理材体系的优化问题,下面列举几例有代表性的关于分篇的探讨予以说明。
(1)曾菊新的四篇结构(导论、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国际分工)。曾菊新(1993)在“关于改革《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新构想》一文中给出了该教材改革的构思。其出发点是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并把劳动地域分工原理作为理论主线贯穿于该教材,强调了学科性质的依托、区域系统的运行、产业的布局和国际地域分工的作用,旨在增强学习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王慧的五篇结构(背景、人地关系、产业布局、地域分工、国际分工)。王慧(1998)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了该教材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思维,同时分析了条件背景、产业系统、国内外地域分工格局等在课程中的体现,旨在强化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增强教学面向问题、面向实践的意识。
(3)吕拉昌的四篇结构(导论、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吕拉昌(1998)在《对高师《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以系统结构体系来编排的观点,同年在《对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改革的设想》一文中又对此系统结构体系进行了完善。其特色是用系统的理论编排教材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学科性质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产业与空间系统、功能系统四部分。他认为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经济地理基础理论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在编排时应重视学科基本性质的延伸,重视区域研究,重视国际联系与比较,重视系统理论的应用,重视经济地域条件要素的深入探讨,重视理论的贯穿作用。
2.笔者给出的篇章结构
总结前人经验后,笔者概括出中国经济地理除了绪论(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学科特性、学习方法等)以外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区域系统、战略系统,由此构成相应的四篇。
(1)条件与资源系统应由自然要素为主转变为人本要素为主。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属性。①地理位置与领土是该系统的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的数理位置、海陆位置、国家位置及其相应的经济地理评价;领土演变介绍我国领土重大变化的几个时期,并分析领土现状;海洋资源则侧重于其资源特征及影响。②自然资源部分包括气候、水、耕地、植被、矿产资源5方面内容,都是分别从该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该资源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说明。③人口因素、地域文化基础、政策和政治因素三个部分在当前我国经济地理实践中表现出了特殊的时代含义,细致说明人口数量、质量和空间特征,人口迁流,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人地关系,地域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国家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问题。这种设计与以往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相比重视了对“人”的关注,以此强调具有相似地理条件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
(2)产业系统应创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而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呼吁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应有差异。①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地理从三个问题诠释: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其生产地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地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②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主要从动态的纵向工业演变过程、静态的横向工业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工业三个方面说明。③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分三个问题:以时间为序描述交通通讯的拓展范围;突出点一线一网一流的结构完善过程;比较二者的异同性,创新性地提出二者在拓展结构上的契合。④经济地理关于产业的研究还涉及到商业、旅游、保险、房地产等多个方面。鉴于商业的分散性与普遍性,注重其地区差异比较及空间结构特征,并穿插案例予以表现。鉴于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业连带面广的特点,所以侧重于旅游市场的区域差异问题及其旅游区问题。保险和房地产业的经济地理研究历史较短,成果积累有限,研究内容局限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等部分。
(3)区域系统应进一步分解内部子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得到了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从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四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应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可集中分析其城市化与城市类型差异、城市分布与城市群两个问题。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基本上可以按照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来说明。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区域联系部分是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及区域合作组织两个角度来说明的。
(4)战略系统应包括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两个循环,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战略是完成经济地理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战略篇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调整战略,即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对策、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调整、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与优化;主要生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间的协调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区域知识创新战略,从而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等问题,重在突出中国经济地理的战略性指示及决策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演进;结构
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地理学科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是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经济、社会、农业、环境、管理等学科的一门关联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和应用宽泛的特点。近80年来,问世了50余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除了个别时期以“统编教材”占主流外,多数情况下教材选择面很广,同时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教学对象对教材有不同的需求,致使针对性的教材比重很大,所以这些书籍普遍被用于课堂教学。此外,一些《中国经济地理》侧重某些专题研究,具有作为教学参考书的属性,也会被引用到学校教育之中。所以我们将所有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均视为教学用书来对待,分析其整体发展、形式演进、当前的不适应性以及未来建设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地理》整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1.引入阶段:内容简单,结构刻板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10余年间,已有王金绂(1930)的《中国经济地理》、张其昀(1932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陆象贤(1941年)的《新中国经济地理教程》、胡焕庸(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翁文灏的(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建设论丛》等著作问世。其共同特点一是以英、美、法、德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商品产销为纲;如胡焕庸即以商品为经,以地区为纬,强调自然资源的分布,重视供需关系和贸易分析。二是以个人之作为主,材料的收集受到限制、内容不免有偏颇、主观片面的缺陷难以避免,但内容安排因个人知识专长而异,个性化比较鲜明。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前苏联的《中国经济地理》(1937年)译著问世,其以“中国经济及资源分布”的基本认识为目的,分自然资源、人民与交通、农村、工业4章进行了中国经济及地理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总体而论此阶段描述的内容和建立的结构均比较简单。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1953)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1956)先后问世。前者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教材,介绍了中国的国民经济状况、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运输地理,并介绍了东北地区3个物质产业部门和主要的城市,最后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后者是作为教师讲义出版的,其版本更完整、系统,如在绪论中加入了学科对象、任务、生产配置规律,在总论部分还加入了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在区域分论部分对七大经济协作区及西藏区、新疆区进行了全面描述。这本书为后来中国经济地理的内容体系与结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多以前苏联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的部门、区域和经济中心为纲”,与建国前著作有所不同。同时开创了“集体之作,受各级政府支持,有关地理工作者协作”的工作方式,“根据统一的编写提纲,合理安排篇幅”,使“资料搜集较全面,编写内容较丰富,观点较客观”。”但体例类似性与刻板性也形成了。
2.繁荣阶段:内容全面扩展,使用迅速扩大
自1978年12月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长沙召开学术会议,和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及1979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国内开始提出以人文地理为重点发展的地理学科的战略,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逐渐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新时期。这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后期,具有如下特点。
①出版数量:在这20年的时间里,共有将近30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出版,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半期出版最为集中。这一阶段后期的部分《中国经济地理》是在旧版本基础上的修订版。
②使用领域:不仅有高校地理学科的教材,也有商业职工自修大学的教材、各级党校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材,还有全国中等物资学校、物资职工中专的教材和自学参考书等。大多是用于地理专业的,也有用于其他专业的,如财经类专业,个别的还作为科普读物面向大众使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版于1983)与(第二版于1988)使用范围最广。
③内容体系:细化了产业布局的具体介绍,如对第一产业分列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的专章,对第二产业分列出轻工业地理和重工业地理的专章,在第三产业的分析方面有较大差异,视不同对象新增有旅游地理、邮电通信业布局、商业贸易地理、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等内容;在区域分析方面自中期开始融入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内容。另外,曹祥深(1988)首次专章介绍了城市地理,刘国永(1989)首次使用了“经济网络地理”(包含中国经济带、经济区及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章,李云明与谭汉林(1989)首次设立了一章介绍港澳地区的经济概况。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元素的出现也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有所体现,如论述了乡镇企业结构及其地域组合问题,再如介绍了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问题。1993年的华东师大《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版对前两版进行了较大的更新。
④研究深度:该阶段许多书籍在分析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的视角,也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多个视角论证中国经济地理的应用,学术水平有所加深。
3.科学阶段:体系突破,观念创新
以吴传钧院士的《中国经济地理》(1998年)为代表引领学科进入了科学化阶段。该著作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成果,开创了一个中国经济地理跨世纪的新时代。胡兆量(1999)评价该书以“体系的突破,观念的创新”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研究的进程,具有强烈的规律、系统、时代和弹性观念。邬翊光(1999)也同样评价该书“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地理著作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地理单纯描述地理现象的内容”,将理论融会到地理知识中,用理论指导内容,使知识依据于理论,加入大量新观点,成为我国里程碑式的巨著。
除了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的巨大成就外,这一阶段还有若干具体特点。①出版数量:1998年至2006年,共有13本《中国经济地理》出版。1998年出版4本,1999年、2002年、2005年每年有2本出版, 出版量在地理学图书中仍然保持较大优势。②使用领域:中国经济地理课本成为更多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如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经济新闻、房地产等专业。③内容体系:虽然本质上的变化不大,但普遍将原来冗长的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将经济布局条件进行概括,重视城市地理的发展,将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作单独介绍,区域分论部分进一步简化。如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在总论部分不再是按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章论述,而是着重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问题。④研究深度: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术领域也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生产布局,也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包括了经济活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空间组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的第四版(1999)也有较大提高,内容深度方面尤为明显,使其较长时间作为高校使用的教材。
二、《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演进的四种情形
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40余本《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可从中透视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既是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影响的,同时也是学科建设日趋科学合理,体现时代性、应用性的结果。下面分4种演变情形分别予以论述。
1.“相对固定”
(1)经济布局条件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所以被较固定地放置在书的第一部分。称之为“生产力布局条件与原则”或“我国的生产布局条件”;也有的分农业布局条件和工业布局条件两部分,在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中给予详细介绍。但近几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多将其统称为“经济布局条件”放在书的最前面。
(2)物质产业地理部分。除了富有生、王钰筱、吴传钧的书中没有农业地理(吴传钧的书里重点介绍的是土地与粮食),其他的书中都有。有的书把农业地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也有的书把农业地理分为很多章节来描述,如陈敦义和胡积善的书分三章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地理(概述、条件、布局)。还有的书把农业的各个部门分别列章描述,如张迪祥的书分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五章。90年代以来的书中都是把农业地理单独设章进行介绍的。
所有版本的书都包含工业地理的介绍。安成谋与王希来的书里甚至细分为能源工业地理、原材料工业地理、机械电子工业地理、轻工业地理、乡镇工业地理、我国主要工业区六章来介绍。近十年来总体上中国经济地理介绍的工业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加入高新技术产业的介绍等。
2.“波动变化”
(1)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早期的书中基本没有涉猎此类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书设立单独的章介绍此部分内容,如安成谋和王希来,刘秀丽和潘华、马林的书。这之后其他书介绍城市的部分都集合在“城市地理”中了,单独以“规划”列章者罕见。
(2)乡镇企业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对这部分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之后如胡欣等、安成谋与王希来、刘秀丽与潘华、马林、胡欣的书里设专章介绍了乡镇企业的问题。具体包括乡镇工业的内涵及发展、乡镇工业的特点及布局、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地域组合等。近年的书很少再列单章论述乡镇企业问题了,即使涉及也仅限于乡镇企业的工业布局与改革。
(3)分区。1990年之前的书大都是把经济区列为单独一章来介绍,并分若干小节分述各个经济地理区域。而随后的书中更多的是分章介绍各“经济区”的条件、产业、城市、区域差异等,形成了各个分区的完整的经济地理描述。。1998年以后的书分区介绍所占篇幅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取消了将每一个区域列出一章的描述方式,有一些书对分区的描述有较大创新。最具有突破性的是吴传钧的书,选择了“地域范围大小不同、区域性质和特点不同、存在要害问题和发展方向不同的13个类型地区”,论述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地域差异性。1998年之后除了胡欣和鲁峰的书中介绍了经济分区以外,其的书籍都没有对此予以体现。由此可见原来的中国经济地理普遍采用的H.巴朗斯基的国家经济地理特征描述体系口”(总论一部门分论一区域)正在逐渐为多元化描述思维所取代。减少区域分析部分是一个大的趋势。
(4)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备受关注,对经济特区介绍的书有张迪祥、李云明与谭汉林、安成谋与王希来、郑洁华、马林。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国内地的全面开放,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就减少了。
3.“由少到多”
(1)经济地理的对象与性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中,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只介绍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随着学科发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方面的具体内容已经由简单的对象介绍扩展到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全面介绍,比较典型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了韩淑珍和戴娟萍的书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外,其他所有版本的书籍中都有该内容出现,有的作为单独一章列出,更多的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绪论或总论来说明。
(2)第三产业。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地理的描述由少到多。如彭汝镕与李燕龙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都把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介绍。其他书对第三产业分章介绍的情况不尽相同:①旅游地理:陈敦义与胡积善的书中首先列专章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随后除了少数几本没有对这部分内容作介绍外,大部分都设专章介绍我国的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等。②商业地理:1994年之前对商业地理做系统介绍的书籍主要有李云明和谭汉林、刘国永(对外贸易地理)、陆心贤、李润田、刘厚房。以后除了吴传钧、韩进峥、胡欣没有对商业地理单独介绍外,其他都有介绍。有的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商业地理,如王钰筱介绍了商品流通业地理、鲁峰介绍了市场结构与布局。
(3)城市地理。曹祥深首先介绍了城市地理,随后李云明与谭汉林、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介绍了中心城市经济区,其他如杨武、王钰筱和戴娟平中也都介绍了中国城市地理。1998年后的书籍全部介绍了此一内容。
(4)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香港与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引起了对我国特别行政区地理的关注。如刘国永在其附录部分中介绍了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地理简况。李云明与谭汉林专章介绍了港澳地理。李润田专章介绍了港澳台地区地理,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张海如、徐加明、胡欣、戴娟萍的书都设专章介绍了港澳台的经济地理。
4.“由多到少”
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很多《中国经济地理》对这两部分内容都做了细分,将第一、第二产业内的各部门内容作以详细介绍。比如 张迪祥介绍第一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一产业地理概论、种植业生产布局、畜牧业生产布局、林业生产布局、渔业生产布局、中国农业区划概况六章。介绍第二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二产业概论、采掘工业布局、原材料工业布局、制造业工业布局、工业基地布局五章。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趋减小,远不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所以从2000年开始,大多对农业和工业地理分别各列一章作宏观论述。
三、《中国经济地理》演变规律与学科特性及时代进步提出的教材建设要求
即使是正在使用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其体系的计划经济背景和传统理念仍有较多遗留,虽然内容经过多次更新,但以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来衡量,依然有许多不适应之处。
1.从内容与结构演变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根据前文所列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规律来分析现有教材的不适应性,可具体认知一种相对合理的体系。对于“相对固定”演变部分的经济布局条件、农业地理、工业地理等内容,在以往教材中也大都是基本一致的,以后仍将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篇幅不会增大。而其他三种演变将会引发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1)“波动变化”演变。①对于城市规划问题和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一度作为教材内容之一,但以后基本不再涉及了。鉴于城市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所以应当加强城市问题的章节,侧重于中国城市地理。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区域产业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应放在农业系统中予以论述以便为大家所接受。②区域部分被放置在教材的后部,用若干章的大篇幅详细分析各大经济协作区的资源基础、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全国中经济地位、区域经济的内部差异与联系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可算做H.H巴朗斯基区域经济地理结构运用的典范。而新趋势应是在进行区域分析时有的放矢,突出分析区域差异的总体特征。③经济特区内容的描述,一度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书中作为创新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专门的经济特区论述已失去了早期的意义,正在使用的教材的情况是或不再讲述这部分内容,或将其放在某大区章中作为单独的一节,总的趋势是将对外开放的理念应用到整体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系统中。
(2)“由少到多”演变。①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部分的内容在以往教材中大多作为一章而存在,并分节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未来中国经济地理新教材也要下气力分析第三产业发展与运行的规律,尽力将金融保险业地理、房地产业地理等补充进来。②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内容目前有的放在东南沿海大区中予以描述,也有的将其作为附录部分。分别介绍了香港、澳门、台湾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发展的地理背景、历史发展的轨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生产布局等。对于这3个地区的论述应当与前述的分区描述调整相一致,应当由注重分区的详细描述向高层次宏观考察区域差异转变。
(3)“由多到少”演变。以往教材多对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的发展与布局作十分详细的介绍,从其篇幅看是处于压缩趋势的,从结构设置看是强调产业体系的总体特征,弱化产业内各子部门的描述。新教材应继续保持这种特征,并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新型农业组织、工业园区等。
2.从学科特性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结合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对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做如下分析:
(1)综合性。以往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结构性不强,各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的介绍过于琐碎,而产业间、区域间的关联性分析薄弱,各部分内容间缺少主体连贯,前后内容之间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不明显。
(2)社会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多限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资源条件,对非生产力的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政策因素等)的关注不明显且分析薄弱,很少涉及与经济活动有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人文现象。另外,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战略问题,包括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
(3)区域性。分区部分的比重较高,但对中国经济地理内部各区域的研究多以描述性为主,资料依赖性太强,偏重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对“条块”间的联系论及很少。
(4)技术性。目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上忽视经济过程的技术性成分,在大多数教材中关于深入研究的二次加工生成的内容涉及很少,尚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解释和解决问题。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关注还不是很多。
3.教材改革的时代使命,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与国际接轨的新要求
(1)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宏观背景下的时代使命既包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带来的时代挑战,也包括教师的知识积累和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变。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适应时代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中国经济地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仍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及为数不少的财经类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中国经济地理课程。虽然各自培养目标以及对于经济地理学教学要求(难易、宽窄、重点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能反映中国经济地理内容的时代性、结构的系统性、研究的学术性。当前教材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内容时代性要求以新的知识作为新教材的基础,将学术界新成果、新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新情况丰富到教材相关章节中,如WTO、新兴产业、国际关系、信息化、制度调整等。结构的系统性要求解决原有教材的非系统性问题、建立新的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研究学术性要求具有面向问题的意识,即由描述式说明转变为分析式说明,由普通教学型转变为学术讨论型。
(2)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一方面,中国经济地理长期以来具有重视区域实践研究而忽视理论建设及其应用的缺陷;另一方面,充分的实践积累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新的教材有责任在理论应用上有所突破,形成以理论支撑的内容主线并贯穿全书,使各章节的联系更为密切,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其次,适当引入其他学科中比较成熟的新理论,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地理的深化,避免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整体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相脱节。应用区域论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性,对克服以往教学内容结构庞杂将发挥重要作用。
(3)与国际接轨的新需求。在引进方面,教材建设应充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的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成果的整体构思、内容体系、论述方式等。其意义在于:一是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区域经济地理领域已经作了多年的尝试,经验丰富,引进其理念与体系对我国不失为一条捷径。二是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籍所具有的不拘一格、抓住要害的特点,及其讲究专题性、各自建 立独立思维体系的特点恰恰是我国所缺少的。个性思维的引进对于改变国内教材过于平稳、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的现状意义重大。当然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要注重自我创新,继承和发扬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优良传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在交流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等与国际合作的规模愈益扩大,为经济地理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条件。要重视这种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思维的国际化,以便我国对外输出与交流成果,尽快在国际区域经济地理大舞台上扮演角色。也便于各个层次的受教育者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
四、《中国经济地理》体系的合理化设计
《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存在的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问题早已为区域经济地理学者们所关注。近些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在积极尝试构造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下面在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若干范式之后,提出一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框架,并论证其合理性。
1.学者们已给出的篇章结构
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多次探讨了中国经济地理材体系的优化问题,下面列举几例有代表性的关于分篇的探讨予以说明。
(1)曾菊新的四篇结构(导论、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国际分工)。曾菊新(1993)在“关于改革《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新构想》一文中给出了该教材改革的构思。其出发点是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并把劳动地域分工原理作为理论主线贯穿于该教材,强调了学科性质的依托、区域系统的运行、产业的布局和国际地域分工的作用,旨在增强学习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王慧的五篇结构(背景、人地关系、产业布局、地域分工、国际分工)。王慧(1998)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了该教材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思维,同时分析了条件背景、产业系统、国内外地域分工格局等在课程中的体现,旨在强化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增强教学面向问题、面向实践的意识。
(3)吕拉昌的四篇结构(导论、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吕拉昌(1998)在《对高师《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以系统结构体系来编排的观点,同年在《对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改革的设想》一文中又对此系统结构体系进行了完善。其特色是用系统的理论编排教材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学科性质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产业与空间系统、功能系统四部分。他认为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经济地理基础理论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在编排时应重视学科基本性质的延伸,重视区域研究,重视国际联系与比较,重视系统理论的应用,重视经济地域条件要素的深入探讨,重视理论的贯穿作用。
2.笔者给出的篇章结构
总结前人经验后,笔者概括出中国经济地理除了绪论(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学科特性、学习方法等)以外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区域系统、战略系统,由此构成相应的四篇。
(1)条件与资源系统应由自然要素为主转变为人本要素为主。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属性。①地理位置与领土是该系统的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的数理位置、海陆位置、国家位置及其相应的经济地理评价;领土演变介绍我国领土重大变化的几个时期,并分析领土现状;海洋资源则侧重于其资源特征及影响。②自然资源部分包括气候、水、耕地、植被、矿产资源5方面内容,都是分别从该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该资源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说明。③人口因素、地域文化基础、政策和政治因素三个部分在当前我国经济地理实践中表现出了特殊的时代含义,细致说明人口数量、质量和空间特征,人口迁流,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人地关系,地域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国家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问题。这种设计与以往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相比重视了对“人”的关注,以此强调具有相似地理条件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
(2)产业系统应创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而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呼吁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应有差异。①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地理从三个问题诠释: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其生产地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地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②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主要从动态的纵向工业演变过程、静态的横向工业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工业三个方面说明。③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分三个问题:以时间为序描述交通通讯的拓展范围;突出点一线一网一流的结构完善过程;比较二者的异同性,创新性地提出二者在拓展结构上的契合。④经济地理关于产业的研究还涉及到商业、旅游、保险、房地产等多个方面。鉴于商业的分散性与普遍性,注重其地区差异比较及空间结构特征,并穿插案例予以表现。鉴于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业连带面广的特点,所以侧重于旅游市场的区域差异问题及其旅游区问题。保险和房地产业的经济地理研究历史较短,成果积累有限,研究内容局限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等部分。
(3)区域系统应进一步分解内部子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得到了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从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四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应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可集中分析其城市化与城市类型差异、城市分布与城市群两个问题。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基本上可以按照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来说明。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区域联系部分是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及区域合作组织两个角度来说明的。
(4)战略系统应包括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两个循环,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战略是完成经济地理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战略篇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调整战略,即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对策、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调整、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与优化;主要生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间的协调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区域知识创新战略,从而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等问题,重在突出中国经济地理的战略性指示及决策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