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提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设计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将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问题的设计,问题琐碎、不具思考价值、目标不明确等现象随处可见。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用有效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一、精心设问,开启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适时适度巧妙地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在转折处设问。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3/5和3÷5=”,引导学生复习比较分数和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这时,教师设问:“既然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通过提问,使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新知识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发展。
2.在矛盾处设问。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说说怎样能知道它的面积。学生会很快说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这时教师接着问:要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再用这种方法合适吗?显然,这种方法是很不方便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强烈求知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主探讨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最终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使学生对新知产生疑问,然后产生强烈求知欲,并在这种求知欲的驱使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自己解决了问题。
3.在重点处设问。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与分数及除法之间的关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观察后设问:“要使比的大小不变,前项、后项就应该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比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过程,在重点处设问,一方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
二、适时引导,拾阶而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的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因缺少知识含量而单调乏味。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有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问题才有价值。同时提问还要有启发性,一些盲目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就失去了问题的价值。因此,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
三、适时调控,掌握艺术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设计要坚持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作用。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有充分的预见性。问题提出后,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备好课,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问题,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正确评价,适时鼓励。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获得激励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变得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强。对答错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白眼相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继续想想,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的目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不会受打击,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总之,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作为教师应在课前研究透教材,分析透自己所教的学生,并精心的预设提问,这样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才能达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一、精心设问,开启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适时适度巧妙地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在转折处设问。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3/5和3÷5=”,引导学生复习比较分数和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这时,教师设问:“既然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通过提问,使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新知识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发展。
2.在矛盾处设问。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说说怎样能知道它的面积。学生会很快说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这时教师接着问:要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再用这种方法合适吗?显然,这种方法是很不方便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强烈求知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主探讨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最终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使学生对新知产生疑问,然后产生强烈求知欲,并在这种求知欲的驱使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自己解决了问题。
3.在重点处设问。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与分数及除法之间的关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观察后设问:“要使比的大小不变,前项、后项就应该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比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过程,在重点处设问,一方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
二、适时引导,拾阶而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及时引导,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的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的提问,学生毫不费力就得到问题的答案,因缺少知识含量而单调乏味。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有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问题才有价值。同时提问还要有启发性,一些盲目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就失去了问题的价值。因此,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拾阶而上,逐步解决问题。
三、适时调控,掌握艺术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设计要坚持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作用。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有充分的预见性。问题提出后,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备好课,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问题,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正确评价,适时鼓励。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获得激励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变得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更强。对答错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白眼相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继续想想,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的目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不会受打击,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总之,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作为教师应在课前研究透教材,分析透自己所教的学生,并精心的预设提问,这样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才能达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