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27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地方院校不同群体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差异。结果显示:(1)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总体较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方式,被试在应对方式问卷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问题解决(48.89±7.63),求助(26.24±4.82),转移(20.54±3.79),抱怨(20.50±5.11),退缩(14.64±5.15),忍耐(12.56±2.80),压抑(11.54±3.92),逃避(11.41±2.99),幻想(10.16±3.61);(2)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对其应对方式不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女大学生 不同群体 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和心理压力也随之而来。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事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对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应对方式(coping style)则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1-2]。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应对方式已成为心理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现有研究较一致的结论是:高校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男性倾向于问题解决,女性则较多使用求助这种应对方式[3-4]。但潘敏的研究结果相反,女生在问题解决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5]。也有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6],本调查研究缩小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以某高校女大学生为被试,集中探讨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差异,并为高校针对不同群体的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27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70份,剔除无效问卷44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83.8%。其中,文科114人,理科112人;专科32人,本科194人;来自城镇39人,农村187人;80后68人,90后158人;家庭月总收入1000元以下56人, 1000元~2000元之间100人, 2000元~3000元之间47人, 3000元以上23人。
2.研究工具
采用刘凤娥[7]编订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共有64个条目,共9个因子,即抱怨、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退缩、忍耐、逃避、幻想、压抑。采用5点计分。“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计1分,“很少采用这种方式”计2分,“有时采用这种方式”计3分,“较多采用这种方式”计4分,“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计5分,某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较多采用该种应对方式。
3.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 软件录入、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4.结果
(1)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总体上采用问题解决、求助这两种积极应对方式,见表1。
(2)不同群体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
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注:①表示p<0.05,②表示p<0.01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242,P<0.05),见表3。
注:①表示 p<0.05,②表示p<0.01;
5 讨论
(1)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本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这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有异,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更多使用转移注意力或寻求他人安慰、理解或支持的应对方式,男性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8-9]。究其原因,一是以往研究更多注重男性与女性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二是随时代发展,女性更独立、自强。
(2)不同群体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这与李黎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0-12]。
①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城乡差异
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城镇的女大学生,说明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面临困难情境时,农村女大学生比城镇的女大学生更多倾向于寻求帮助,这可能是因为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成长背景不同,导致认知与行为有一定的差异[13-14]。
②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学历、学科差异
专科女大学生在抱怨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大学生,说明专科生面对应激事件时比本科生较多采用抱怨这种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专科生与本科生在学历、知识、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她们在生活、学习、求职中会遭到较多的质疑,面临更多的压力,更容易对现实产生抱怨的消极态度。文科女大学生在退缩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理科女生,表明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表现出更多的退缩行为。
③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242,P<0.05)。经过多重比较(LSD)分析发现,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的女大学生比收入1000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的女大学生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种积极应对方式。可能是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所受家庭影响不同,所形成的个性和人生态度不同,家庭经济收入中等的女生更加自强、自立,生活态度更积极。 结 语
女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其行为方式日趋成熟。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余华,郑涌.中学生应对方式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5.
[2]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94-96
[3]辛自强,刘春晖,张莉.2001-2006年男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横断历史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25-30.
[4]丁凤琴.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46-1049.
[5]潘敏,石丽,周金莲等.不同学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54-55.
[6]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7]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编订.[D].重庆:西南大学,2002.
[8]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北京:华中师范大学,2006.
[9]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07-108.
[10]李黎,谢敏芳,高益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7):101-105.
[11]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12]彭豪祥.652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3):211-214.
[13]巢传宣,刘建平,曾晓青.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应对方式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102-104.
[14]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75-81.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陕西商洛
[关键词] 应对方式 女大学生 不同群体 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和心理压力也随之而来。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事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对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应对方式(coping style)则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1-2]。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应对方式已成为心理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现有研究较一致的结论是:高校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男性倾向于问题解决,女性则较多使用求助这种应对方式[3-4]。但潘敏的研究结果相反,女生在问题解决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5]。也有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6],本调查研究缩小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以某高校女大学生为被试,集中探讨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差异,并为高校针对不同群体的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27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70份,剔除无效问卷44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83.8%。其中,文科114人,理科112人;专科32人,本科194人;来自城镇39人,农村187人;80后68人,90后158人;家庭月总收入1000元以下56人, 1000元~2000元之间100人, 2000元~3000元之间47人, 3000元以上23人。
2.研究工具
采用刘凤娥[7]编订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共有64个条目,共9个因子,即抱怨、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退缩、忍耐、逃避、幻想、压抑。采用5点计分。“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计1分,“很少采用这种方式”计2分,“有时采用这种方式”计3分,“较多采用这种方式”计4分,“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计5分,某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较多采用该种应对方式。
3.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 软件录入、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4.结果
(1)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总体上采用问题解决、求助这两种积极应对方式,见表1。
(2)不同群体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
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注:①表示p<0.05,②表示p<0.01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242,P<0.05),见表3。
注:①表示 p<0.05,②表示p<0.01;
5 讨论
(1)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本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这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有异,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更多使用转移注意力或寻求他人安慰、理解或支持的应对方式,男性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8-9]。究其原因,一是以往研究更多注重男性与女性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二是随时代发展,女性更独立、自强。
(2)不同群体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这与李黎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0-12]。
①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城乡差异
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城镇的女大学生,说明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面临困难情境时,农村女大学生比城镇的女大学生更多倾向于寻求帮助,这可能是因为农村与城镇的学生成长背景不同,导致认知与行为有一定的差异[13-14]。
②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学历、学科差异
专科女大学生在抱怨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大学生,说明专科生面对应激事件时比本科生较多采用抱怨这种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专科生与本科生在学历、知识、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她们在生活、学习、求职中会遭到较多的质疑,面临更多的压力,更容易对现实产生抱怨的消极态度。文科女大学生在退缩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理科女生,表明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表现出更多的退缩行为。
③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242,P<0.05)。经过多重比较(LSD)分析发现,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之间的女大学生比收入1000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的女大学生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种积极应对方式。可能是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所受家庭影响不同,所形成的个性和人生态度不同,家庭经济收入中等的女生更加自强、自立,生活态度更积极。 结 语
女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其行为方式日趋成熟。不同生源地、学历、学科、家庭经济状况的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是否独生的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余华,郑涌.中学生应对方式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5.
[2]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94-96
[3]辛自强,刘春晖,张莉.2001-2006年男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横断历史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25-30.
[4]丁凤琴.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46-1049.
[5]潘敏,石丽,周金莲等.不同学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54-55.
[6]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7]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编订.[D].重庆:西南大学,2002.
[8]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北京:华中师范大学,2006.
[9]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07-108.
[10]李黎,谢敏芳,高益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7):101-105.
[11]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12]彭豪祥.652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3):211-214.
[13]巢传宣,刘建平,曾晓青.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应对方式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102-104.
[14]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75-81.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陕西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