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其实真正的创作,是为了忘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其实没那么了不起”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电影为什么总是描写乱世?
  姜文:什么时候不乱呢?都差不多吧。其实从戏剧构成上来说,乱世容易出故事,乱世也容易出英雄。生活一旦极端化,故事就容易出看点,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其实不单是我一个人这样,莎士比亚写的也都是乱世啊,生活太好了,就只能写太空了嘛。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自由选择的话,你是愿意生活在和平时期还是乱世?
  姜文:我觉得还是和平点儿好,过日子嘛,上街安全点好。但是这个问题分岁数,说实话,在我小时候,甚至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是恨不得每天期待着有点乱七八糟的事发生。现在我这种老男人当然喜欢安静一点,别折腾了,折腾了又能怎么样?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就别折腾了。要说打仗就干脆单挑一个儿,要不就“绝战南极”,全在那打,别在有人想过日子的地儿打。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待最近很热的“民国范儿”?
  姜文:风花雪月和才子佳人那都是传说,民国其实没那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半脏、半臭、半殖民地的社会,整个国家的GDP是很低的,国军也穿着草鞋,我真想不通哪里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对那个社会保持着一丝留恋。那时候的知识界也不高明,确实有些新的探索,但整体而言都还是幼稚的。我不是说幼稚不好,只是说,把“幼稚”夸张到一种“范儿”,就有点让人觉得可笑了。
使用I MAX 机拍摄《一步之遥》的姜文。

  我举一个例子,我看梁实秋的一篇文章,其中写当时他们读清华学校的时候,很多学生连洗澡都不愿意,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不愿意,宁可让跟班去替他们洗澡。所以,你说这民国的味道,能好闻到哪里去呢?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民国范儿”里,一定有一些长期不梳头的头油味、长期不洗澡的人身上令人不愉快的体味,也许还有一点小脚味,究竟能有多牛×呢?其实,“民国范儿”不过是让一些浅薄的人给误解了,那不是民国的错,是他们自己没想明白。

“我永远是有困惑的”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导演,是什么构成了你创作的冲动?
  姜文:没有表达欲是拍不了东西的。我一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他也是学导演的,我曾经问他,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导演呢。他说,有话要说,还能说得好听、利索,这就是一个好导演;没话要说,但最后说得还行,不讨厌,这算个合格的导演;就怕本来就没话要说,最后还说得离了歪斜,就讨厌了。但其实总归只要有话要说,就是好的,哪怕最后说得不好,也还行。
  人其实总是有一些自己的困惑,自己也表达不清楚的一些事,于是就通过影像、通过人和人之间的故事去讲,这样可以跟更多的人有一个有意思的交流。其实人和人都能共同体会的故事,无非也就是男男女女呗,友情、背叛呗。我们无非是通过这些把大家的情绪和共鸣带动出来,在这里面,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稳妥的故事。
  中国新闻周刊:你有困惑吗?你是因为解决不了的困惑才去拍电影吗?
  姜文:我永远是有困惑的。或者说我有困惑才去拍电影,如果一个人没困惑才去拍电影,那最后能拍出个什么玩意儿呢。
  拍一部新电影的时候,我是不会去想,跟以前的东西怎么罗列起来,其实真正的创作,是为了忘记。固定在胶片和文字上,困惑就此有了交代,或者说远离你了。
  但困惑不是麻烦,不是难过,而是你意识到,你不是上帝,大家作为一个人,大家都有困惑。可能人们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排解困惑,比如说有人会去染个头发、有人去买件新衣服,有人去和朋友吃个饭,就把这种东西掩盖过去了。人为什么怕孤独呢,尤其是躺在床上将睡未睡的时候,这时候孤独就来了,焦虑就来了。焦虑,睡不着觉,瞎操心,你能怎么办呢?于是,有人就选择打坐,有人就选择看电影去了。
  我觉得困惑是人普遍的感受,这玩意儿也不是人的错误或者社会的错误,上帝就是把人设计成这样了。这是上帝和人开的玩笑,一方面赋予你理智,另一方面又赋予你非理性感受的东西。
  就像我每天都想,我能不能早起啊,但是我又控制不了自己早睡,然后等到明天起不来床的时候,我就想,我今天他妈一定早睡,再也不能惯着自己这种恶习了!然后晚上的时候,我又想,可没人了,我再上会网,看一页书,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和困惑,衍变成很多有趣的、有意思的、没意思、灾难性的释放。
  俗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你想也没用,但你不想也不可能。那你就干脆在过程中去享受这种困惑好了。我们每个人并不特殊,痛也没什么不好,别老较劲,怎么就我自己遭这么大罪啊?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啊,谁知道是不是福呢。

“我不喜欢假模三道的导演想法”


  中国新闻周刊:感觉你身上一直带着一些青春时代的少年意气,这么多年过去,身上有过什么“变”与“不变”吗?
  姜文:假如你说我没变,那是因为你和我一起在变。博尔赫斯同志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人看书,其实永远是在重读,比如拿一本书,小时候你画上了觉得有意思的一段话,再过五年,你又画了一段,等再几年时间,你不停地画,最后你发现,一本书都画满了。没画的那地儿,原来你是没有感觉的,而不是说那个东西没有意义。
  但是你也别强迫自己,在我17岁刚进中戏的时候,看了俩电影,当时那场面大家跟看毛片儿似的,乱七八糟,根本看不清楚。看了一个《罗生门》,看了一个《教父》。你想啊,17岁的小孩肯定喜欢教父啊,那多帅啊,而且情感你也能理解,当时根本就不喜欢《罗生门》, 心想这什么破电影,而且黑不溜秋的,也不喜欢日本人那状态,跟猴蹦子似的。而且马龙·白兰度的台词多好听啊,多么从容不迫的感觉。但是随着你慢慢长大,你会觉得《罗生门》的故事很有意思,一个事儿,在不同人的嘴里愣讲成了不一样的故事,甚至死人都能回过来再讲一回,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多么不同的东西啊。
  但回过头来,对我来说,我庆幸当时的我也没装懂,我确实不喜欢《罗生门》。有很多孩子就装懂,黑泽明,人家是金狮啊,人家是黑泽明啊,但我真不在乎这个,爱谁谁,黑泽明就是牛×吗?又能怎样,我就看不懂,就不喜欢。但过了多少年,你可以改变你的看法,但我依旧喜欢《教父》,只不过又产生了新的认识。这种变化,你也不用担心自己善变,女人就更不用担心,我就变了,怎么地吧!
  中国新闻周刊:《教父》是你的电影圣经吗?
  姜文:说《圣经》有点过,但确实是一部让我非常非常难以忘怀的电影,它其实是用了一种非常非常简单的手法去表达,这个很值得人们去回味、去注意的。换句话说,我17岁能看这个电影,是没有任何手段能阻挡我,包括剪接等等。但后来我学了一点电影知识,我才知道:这导演没想法啊。看的都是演员的事儿。现在你看昆汀同志的电影,你是能看出导演的手法了,很明显,但是他也并不阻碍演员的发挥,也不阻碍你去理解这个电影,这种昆汀式样导演手法的介入,是可爱的甚至是有孩童心的表达,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不喜欢的是那种假模三道的导演想法,还不如让演员单纯在那演呢。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如今的观众看了你的电影,比如《太阳照常升起》,表示不懂,就像你当年看到《罗生门》一样。所以对那部电影反馈就很不好。
  姜文:是啊,他们不但不看,还嘲笑我,说这个电影我看不懂。我原来以为看不懂会不好意思,起码得装懂吧,但结果人家都和我一样,就是不懂,就是不想看。票房很低,结果投资商也没怪我,还安慰我,问我你还想拍什么?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后来就拍了《让子弹飞》,把钱赚回去呗。
  我真不喜欢聊票房。我们能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让电影更有趣、更好看上?这总比死乞白赖掉进钱眼有意思啊。
  我对电影的追求就是俩字,就是好看!好看!好看!其实,“子弹”和“太阳”是一样,我都是为了好看,但是观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他文献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回到了乡村,使得这个国家出现了无数个“空城”。春节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荒村”。  故乡,不过是一星期的逗留地,和一整年的留白处。  春节期间,本刊记者回到各自故乡,选取了一位从故乡走出、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考察他们留在身后的家乡,和留在家乡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们,曾经为同一方水土所滋养,在人生的某一个或长或短的阶段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共同印记。时隔多年,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20年,李鸿章就曾多次和日本打交道。那时他就表示:“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久大患。”警惕之心,溢于言表。  为此,李鸿章请求清政府力行自强新政,向西方学习,若不及时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不幸的是,朝廷上下为积习所禁锢,二十余年光阴虚掷,李鸿章的预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也渐渐熟悉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术语。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一陷阱主要包括收入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产业升级障碍、资本开放危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金融危机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平等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告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已经谈及社会财富与公平分配的关系。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学者认
9月18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来自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东道主中国的官员学者,一起参加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CIIS)举办的“六方会谈启动十周年国际研讨会”。  过去十年里,旨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共在此举行过六轮,他们不少人都曾参与其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主持了这次研讨会,主题定为“回顾与展望”,该研究所是唯一直属于中国外交部的专业研究机构。  第二天,是“9·19共
与其说赵明是在申请信息公开,倒不如说是在告状。  5月26日,他登陆大连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在信息公开申请表“所需信息的内容描述”一栏中,写下了2700字,矛头直指大连市女子骑警队。  这位大连瓦房店市的退休警察在文中指出:女骑警根本不符合人民警察的实战需要,是“乱花纳税人钱的败家子作风”。  始料未及,赵明手握鼠标轻轻一点,却引起了轩然大波。5月28日,“女骑警成本”成为百度当天排在第三位的热搜
你们就好比烧开了一壶水,这壶水早晚是要喝的。但究竟什么时候用来沏茶,要等合适的时机  1995年3月6日,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参赞孔德涌和往常一样,翻看着当天的中国报纸。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一条不足400字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篇题为《大陆将逐步实现每周五天工作制》的报道提到,中国劳动部的官员透露,目前大陆将继续缩短工时至五天,但具体实施日期未定。  数日后的3月25日,他从《
他的名字,就是个很好的自我介绍。  几段工作经历,都对“善学”这个名字做了很好的诠释,这不仅表现在他颇有见地的文章中,也表现在他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以及累积政绩的路径选择上。他以“聪明”在官场闻名。  他所做的事,往往在获得官方认可的同时,在民间激起巨大争议。多位与他打过交道的受访官员说,此人做事有时候过于“眼睛向上,导致上下失衡”。  他是杜善学,58岁,山西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在8位落马的山西省
家庭戏是美国主流电影中的重要类型之一,这类影片没有任何用特效和剪辑炫技的可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编剧功力、导演的把控能力和演员的演技。它几乎就是在演绎每个人的生活,把你可能遇到的和经历过的一切囧事都糅杂在一起,让你可以笑中带泪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这类家庭戏有不少经典之作,例如去年那部由朱莉娅·罗伯茨、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大牌影星主演的《八月:奥色治郡》就是一部巅峰佳作。从故事结构上讲,这部《
何华章。  若不是何华章曾经创造难以复制的报业奇迹,在如今省部级官员落马几成常态下,一个地级市市长被双规或许不会有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  3月24日,四川省纪委向媒体通报,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华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与大多数落马官员的升迁轨迹不同,何华章的仕途起点是一张自创的报纸。从一名出版社青年编辑,到地方报业的掌舵者,何华章用了9年;从东拼西凑来30万元启动费,
如果你不熟悉韦斯·安德森,那么《布达佩斯大饭店》无疑是最适合的一部电影,藉此你可以充分了解他的作品风格。影片大牌璀璨,故事行云流水,美术过目难忘,音乐灵动悦耳。而如果你熟悉韦斯·安德森,那么,《布达佩斯大饭店》简直是一次无以伦比的豪华盛筵,一场停不下来的华丽舞会——就像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的鸿篇巨制《豹》。  如果你刚好了解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来源,那么,电影在最后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