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丹琳琅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ac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演员宁丹琳一次新的尝试:
  废旧之物重现光华,墨意丹青,珠玉琳琅。
其他文献
S=surface B=布莱恩  S:何时起,你关注到了废品的美?如何关注到的?  B:这条路确实还挺艰辛的,当我的收集逐渐爆棚,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我的工作和嗜好整合起来,从那时起我停止了买材料而开始利用手边现有的或者即时发现的东西创作。  S:当废品在你手中变成一件艺术品的那一刻,什么感觉?  B: 我很骄傲,自己给了这些本来要葬身于垃圾堆的废品以崭新的生命。  S:通常你如何收集这些废品?  B
期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德罗德·马丁 (Edourard Martine) 先生来自一个“收集癖之家”。母亲喜欢收集各种标牌、纽扣、绸缎布头儿,以及一切细小的东西;父亲则喜欢收集自行车。外公本职是个裁缝,艺术感极好,画儿画得很棒;外婆则是个喜欢没日没夜做衣服的时尚达人。八九岁的时候,他遇到了另一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他的一位小学老师,此人是个昆虫学家,甚至还曾发现过一种昆虫。马丁参加了老师组织的一个
期刊
卡洛斯·麦特 (Carlos Maté) 和艾莲娜·尤鲁卡图(Elena Urucatu),艺术家与设计师。前者是个瘦高蓄须的温柔男人,后者则是明眸皓齿的健美女生。两人在马德里创办的Carlos Maté工作室初次做展是在米兰著名的艺术区Ventura Lambrate。在几件犹如怪兽般的姿态实验性家具前面,艾莲娜打开“怪兽”的头盖骨,向大家展示这些装置的实际功能,而卡洛斯带着性感的西班牙口音向人
期刊
凯琳·库索利托(Karen Cusolito) 的大部分作品都着重表现人性、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她的钢铁雕塑通过焊接废旧钢铁制成,往往高达十几米、重达十几吨。库索利托认为如此大型的雕塑作品能够“诱使”人们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当人们从远处眺望这些巨型雕塑时,会被它们的形象打动;走近后,人们又可以观察到细节、质感,甚至认出作品所使用的材料: 锁链、铁钩、车轮,等等。  库索利托喜欢一切有
期刊
在时装圈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拒绝Diane Von Furstenburg的邀请,特别是一位只发布过几件针织作品的年轻人 —— 在王大仁(Alexander Wang)和Diane von Furstenberg受《Interview》杂志邀请进行的对谈中,Diane聊起了这段发生在2007年的她与刚出道的王大仁之间的故事。那时的王大仁尚未获得自己第一个CFDA(Council of Fash
期刊
有位朋友来京,去国子监游玩后,告诉我有一间让她着迷的店。“店中是一个天井,他们在那放了一只旧浴缸,里面种满了薰衣草。感觉很棒!”我微微嗤鼻,暗想这不过是店家的噱头罢了。直到有一天,自己去了国子监。对面坐着一对多年好友,他们身后是敞亮的天井。店中陈列着他们自己设计的家具以及其他一些品牌产品。这一切不耀眼,却将你心中的某处深深往下拽。你仿佛回到某个安静的下午,那时你还不会用电子邮箱,身旁有着几丝白发的
期刊
在面对Sebastian Errazuriz的作品时,你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Sebastian Errazuriz陶醉于艺术与设计间的未知地带。去年夏天令他名声大噪的主打设计——“Magistral橱柜”,其骨架由八万根竹签编组而成,虽有着喧宾夺主般的造型,却是一个完美的功能型储物柜。同一时期的作品“歌剧院壁炉(Opera fireplace)”由大理石板雕琢而成,炉内搭筑了一个舞台布景模型,上
期刊
未来感十足的金属色与明快跳跃的糖果色总是在夏日横冲直撞地抢走视野的聚焦点,打破传统的配饰和妆容填补了衣橱和Party的空当,一举成为亮点,或者,它们根本不代表什么。
期刊
也许只有在微缩世界里我们才能更清晰地体会到  一寸光阴一寸金真正的内涵,这里,时间是大问题。
期刊
“新人”设计师的聪慧,往往最容易一鸣惊人。这些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们通过对周遭的仔细观察,将生活变得“轻盈”。  举重若轻  水磨石,一种硬度高且持久耐磨的材质,常被用于铺设道路、地砖或是你儿时记忆中的家用水槽。当你见到这些桌椅和柜子,你的第一反应也许是“这玩意也被‘旧材新用’了”,紧接着你会质疑它们的重量。通常我们见到的水磨石是由碎石块拌入水泥混合而成,重量并不适于制造家具。可是设计师Philip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