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中外 匠心精断——评《经律异相校注》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律异相》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校注》广搜博检现存各本,比勘异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各要素联系着手,考斠是非,补正成说,有裨于汉语史研究及文献的整理校订和语言辞典的编纂。
其他文献
本文以嘉鱼诗经小镇核心区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建筑总体设计的方法将以文化为内核的项目转化为集场景还原、功能提升、产品创新和风貌演绎于一体的诗经主题文旅康养目的地。
古汉语中A(之)[B者]结构存在B者是否是后置定语的争议,中国古代辞书释义语言中有大量A(之)[B者]格式,文章通过对《五音集韵》全部A(之)[B者]及其同功能结构的考察以及其他文
安庆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民国建筑的数量也居全省前列。但是,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以安徽劝业场的改造为例,从改造理念和技术方面进行总结和论
纵观早期日本的欧和、和欧词典编纂史,兰和、和兰词典具有承前启后的词典学意义。受先驱的葡和、和葡词典编纂传统的影响,日本几部重要的兰和、和兰词典皆继承与保留了“对译
文章从语言比较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的蒙语词“嘎查、圐圙、胡同、敖包”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声音为重,不为字形所囿,注重社会习俗。希望能窥测这些蒙语词的源流所自,供今后的辞
摘要文章在曹婧一(2015)对“跨越N个世纪”多义性共时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化理论视角出发,进一步研究“跨越”三种义位的历时流变。认为:“跨越”是“跨”双音节化的结果,分担了“跨”的意义和功能,并与“跨”交织使用,同步发展。在“跨越”的使用流变中,跨段、跨界和占据三种义位都经历了从空间域隐喻到时间域的演变,形成多義构式“跨越+T”。在现当代汉语中,第一,由于母构式的强势类推以及子构式的反类推作用;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整体风貌。本文以光谷文化中心概念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在块域设计范畴内如何将去中心化理念进行实践,并依据项目设计条件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目前所见19世纪唯一一部记录泉州方言的传教士方言辞书是《厦英大辞典》(1873),整理和考察《厦英大辞典》中的泉州方言词汇,可以了解十九世纪的泉州方言词汇及这些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厦英大辞典》19世纪泉州方言词汇  杜嘉德编著的《厦英大辞典》(1873)(以下简称《厦英》)是目前所见19世纪唯一一部涉及福建泉州话的传教士方言辞书。《厦英》以厦门音为标准,但是对异于厦门腔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