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举办综合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综合高中办学的实施路径、办好综合高中的政策建议等三方面,研究了综合高中办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改革突破。
关键词:综合高中;综合高中班;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C-0093-05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江苏省各地结合文件要求和地方教育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的需求,对综合高中(含综合高中班,以下均简称为“综合高中”)办学进行了研讨和尝试。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综合高中”办学作为未来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过去曾经失败过的综合高中办学历史,以及高中教育改革的保障机制问题还在困扰着办学实践者。没有对综合高中办学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没有足够的对教育改革推行的政策保障,就难以让好的想法成为好的做法,并带来好的结果。
一、举办综合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办学观念方面
目前的高中教育体制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性质学校,在群众的心目中,也是有明显的“高下”之分。这种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淡化的趋势,但一时半刻还难以完全扭转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高“职”低的心理定位,各地的办学探讨中,也并没有把综合高中上升到学生“学习革命”和学校“教育革命”的高度来认识,目前,尚无一所高水平的普通高中在进行综合高中办学实践,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综合高中这一教育命题在基层眼中还只是高中教育的“修补”而非“重构”。
目前各地预设和已在实践的综合高中,举办主体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基础薄弱的普通高中,解决一个学校生存和面子的问题;另一种是职业高中校,解决招揽相对优质的生源,防止职业学校招生质量急剧滑坡的问题。这种形式的“综合高中”,看起来更像是为提高普高升学率而采取的的“剁尾巴”的做法,最终,原本“普职双向”流动的设计就变成“由普向职”的单向流动,尤其是很少有在职业学校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最终能够选择走普高的道路,继续完成普高的学业。办学观念的不清晰会让综合高中成为鸡肋,甚至是“绊脚石”,而不是原本期待的高中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综合高中办学,首先思想上要认识到位,真正理解综合高中的办学定位,真正从适应学生个体需要的角度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生涯选择。
(二)师资配置方面
高中阶段的学校办学,“师资”应是第一重要的资源。长期的普职分设和分离,使得普职师资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按照文件精神,现阶段要设置“综合高中班”,不管是办在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要兼备职业实操和文化学习两种教育模式,普教有文化课教师但缺职业专业课教师,职教倒是看起来既有文化课教师又有专业课教师,但实际上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并不熟悉普教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电子电工、化工、环境、植保等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普通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更是一头雾水。即使有部分教师可以跨学科任课,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课程实施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况且,江苏省新高考实施“3 1 2”模式,选课组合有20种之多,设在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班招生规模太小,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有限,从适合教育角度讲,学校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综合高中办学,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师资配置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如果有政策的长期支持和引导,“综合高中班”终将会慢慢发展为独立设置的综合高中,形成综合高中办学的完整链条,这就会对综合高中师资的培养提来新的挑战,培养专门的师资来保证综合高中的发展需求势在必行。但在目前综合高中班试点阶段,可先在普高和中职学校中进行选配和培训,结合综合高中班教育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开展业务培训,以尽快适应综合高中班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课程开发方面
因为目前综合高中班都是建立在现有的普高或者职高的基础上,实际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种教育”方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还必须有让学生对“学术”和“技能”的独特体验和认知,即使是综合高中在分流前高一年级的普通高中课程的学习,也必须切实加强技术、技能和职业的融合和渗透。否则,学生在高一学习结束时,没有对自己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准确认知,就会无从选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开发是当下综合高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如果不能把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从“机械掺杂式”走向“有效融合式”,综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夹生饭”,既没学到知识,也没掌握好专业技能。课程问题,不容忽视。
(四)社会认可方面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面临着社会的认可问题。目前,学生和家长在对普高教育和职高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仍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分流到中职去学习是很没面子、掉价的事情,他们认为“综合高中”是一批考不取普通高中,却又不愿上一般的职业高中学生的“收容所”,是放大普职比的大趋势下一个“卸包袱”的缓兵之计。
而且综合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还面临着另一个社会认可度的问题,他们就业后是否会出现在文化水平上比不过普高学生,而在职业技术实践能力上又不如中职学生的尴尬状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综合高中班的办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二、综合高中办学的实施路径
综合高中办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比较多,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确定举办綜合高中这个大方向后,就必须确定好实施路径,提前做好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口惠而实至,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区要适时做好“综合高中”办学的说明和解释工作,不能生硬推进,而应采取重点人群宣传与学校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将综合高中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意义、重要性宣传到初中的所有学生、家长和教师,让社会了解和认识“综合高中”这一办学模式,减少办学可能会面临的阻力。
在实践层面,要探索“综合高中班”的办学模式,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基层部门和学校的“首创性”和智慧,在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大前提下,给予基层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综合高中班办学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规定办在何处。除了在已有的普高、职高办班以外,还可以借各地在逐渐恢复或兴建更多的高中学校的机会,直接创办独立的综合高中校。创办和发展综合高中,对高中教育而言是一场涉及观念和行动的深刻教育变革。因此,政策上要早制定,早公布,让群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形式上,办班还是办校,要因地制宜;策略上,让学生带着全新的而不是失败的心态步入校园,让他们感受到进入综合高中是按下了学习模式和人生篇章的“重启键”。进入综合高中,应该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去发现不同的、独具特色的自我,让他们在学业和智能发展上,可以直行、可以拐弯、可以绕道,有更多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可以选择,使得人人成功成为可能。
(二)謀定而后动,确定举办学校,组建优质教师队伍
各地区要统筹安排,在学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好举办综合高中班的学校,未来要逐步引导优质高中主动申办综合高中班,为高中教育改革做出示范和引领。在综合高中办学试点前,要配足、配齐专业课、技能课教师队伍及实训室。有计划地安排试点教师在普职之间跟班听课、联合备课、定期会课,熟悉相关教材、课标、考点要求等。对于新建独立综合高中,可以有更高的定位,优先推荐综合高中教师参加对应的省培和国培,以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坚定教育改革的信心。
(三)因应而重构,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结构。综合高中办学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通常而言,教师在课程实施上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等三种趋向,而综合高中班的课程实施采取“拿来主义”的忠实取向显然并不可行,那就必须对课程采取适应性改造,甚至开发和创造新的课程来作为高中教育的有益补充。传统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课程要求整齐划一,不能完全适应综合高中实践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操作中学习的新要求,必须进行重构,一是课程要具有鲜明的“个别化发展”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二是课程要有“基础性的厚度”和“发展性的深度”。可以围绕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综合课等板块,从课程的内容遴选、呈现方式与实施路径上进行二次开发,走课程创新之路,针对不同学生的成才需要,提供菜单化的课程选择,以更好地因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四)厚积而薄发,打造优异的业绩,获得社会的认可
综合高中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举措,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只靠宣传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具备说服力的教学结果和教学业绩,厚积薄发,以“出口”来拉动“进口”,通过提高综合高中的人才培养质量,塑造综合高中的特色品牌,提高综合高中的社会美誉度。
当然,综合高中的办学也需耐心等待办学绩效的显现,当下的高中教育最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综合高中办学考评中也是如此,就会让有教育情怀进行综合高中探索的校长被考评所绑架,无益于综合高中的发展。教育是“农业”,不仅需要“培”还需要“养”,要避免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认识的干扰,给以时空、给以阳光雨露,让综合高中慢慢长大[1]。
三、办好综合高中的政策建议
综合高中的办学需要多方的支持和鼓励,来自政策层面的关怀是对综合高中办学最直接的支持。好的政策能为综合高中的办学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一,学籍政策要能“籍随人走”。举办综合高中从政策层面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学籍”管理问题,这是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学籍管理的实质在“理”,而不是“管”,要理顺学籍转换的通道,实行“籍随人走”的服务模式。现有的综合高中分流思路基本是“高一分段,高二分流”,高一学年学生具有普高和职高的双重学籍,在完成高一年段学习,明确自身的学习品质、思维优势和发展潜能后,自主选择高二时分流的方向,这时学籍也从“两者兼备”变成“两者选一”,从而解决了普高与中职间,学历与技能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不仅仅是综合高中班,所有高中学校在建立好相互联通和校级互认的“学分制”的基础上,都可以畅通入学渠道、转学渠道、升学渠道,保证籍随人走。
第二,人才培养要能“一进多出”。这是综合高中改革办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一进多出”是指学生进入综合高中后,可以选择普高继续升学;可以选择职高对口高考,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选择拥有一技之长后直接就业;还可以在和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后组织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打通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渠道。综合高中的升学渠道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是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条件许可时,就应该为综合高中毕业生打通独立的升学渠道,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生时,应该不仅关注文化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更新更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2]。
第三,长远发展要能“机制联动”。这是综合高中改革办学模式的基本保障。首先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教育部门可以成立综合高中办学推进和保障办公室,协调财政,拨付综合班办学专项经费,由教育计财部门负责经费的使用调拨和监督,并负责协调各部门及综合班、对口校之间的关系,解决综合班办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定期进行综合班办学情况专项督学;其次是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出台相关政策,搭建普高、职高、高校三校联动升学直通平台,实行普教与职教的双重领导与管理,提升综合班师资能力与素养;再次是制定教育资源的集约机制,现在的学校办学考虑到地区布点,教育资源难以集约利用,未来当距离和交通不成为问题后,可考虑教育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建设区域“教育资源中心”,作为单独的教育资源为周边多所学校提供免费教育服务,既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能减少无效的重复投入;最后是健全考核机制,为综合高中的考核“松绑”,给予校长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聚焦于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协调、综合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特长服务、为社会的需要服务、为国计民生大局服务,鼓励学生多通道全面发展。
第四,学生发展要能“双证并举”。这是综合高中学生发展通道的顺畅保障。在高中阶段实施“双毕业”证书制度,能够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综合高中转段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等,可取得“双毕业”证书。同时打通“普高、职高、高校”的升学渠道,高校应扩大对综合高中学校学生的招生规模,打通学术型与应用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通道,拓展技能型人才的提升空间,扭转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双证并举是让人才评价多了一把尺子,对于部分综合高中办学效益显著的地区和学校,还可以采取项目对接的办法,让综合高中成为高校的预科学校。
综合高中办学,目前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只有坚持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成长,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长、能力倾向和个人意愿进行科学引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高中教育。
参考文献:
[1]冉茂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综合高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
[2]徐湘云.综合高中现存问题及对策[J].现代技能开发,2003(10).
责任编辑:王新国
关键词:综合高中;综合高中班;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C-0093-05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江苏省各地结合文件要求和地方教育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的需求,对综合高中(含综合高中班,以下均简称为“综合高中”)办学进行了研讨和尝试。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综合高中”办学作为未来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过去曾经失败过的综合高中办学历史,以及高中教育改革的保障机制问题还在困扰着办学实践者。没有对综合高中办学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没有足够的对教育改革推行的政策保障,就难以让好的想法成为好的做法,并带来好的结果。
一、举办综合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办学观念方面
目前的高中教育体制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性质学校,在群众的心目中,也是有明显的“高下”之分。这种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淡化的趋势,但一时半刻还难以完全扭转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高“职”低的心理定位,各地的办学探讨中,也并没有把综合高中上升到学生“学习革命”和学校“教育革命”的高度来认识,目前,尚无一所高水平的普通高中在进行综合高中办学实践,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综合高中这一教育命题在基层眼中还只是高中教育的“修补”而非“重构”。
目前各地预设和已在实践的综合高中,举办主体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基础薄弱的普通高中,解决一个学校生存和面子的问题;另一种是职业高中校,解决招揽相对优质的生源,防止职业学校招生质量急剧滑坡的问题。这种形式的“综合高中”,看起来更像是为提高普高升学率而采取的的“剁尾巴”的做法,最终,原本“普职双向”流动的设计就变成“由普向职”的单向流动,尤其是很少有在职业学校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最终能够选择走普高的道路,继续完成普高的学业。办学观念的不清晰会让综合高中成为鸡肋,甚至是“绊脚石”,而不是原本期待的高中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综合高中办学,首先思想上要认识到位,真正理解综合高中的办学定位,真正从适应学生个体需要的角度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生涯选择。
(二)师资配置方面
高中阶段的学校办学,“师资”应是第一重要的资源。长期的普职分设和分离,使得普职师资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按照文件精神,现阶段要设置“综合高中班”,不管是办在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要兼备职业实操和文化学习两种教育模式,普教有文化课教师但缺职业专业课教师,职教倒是看起来既有文化课教师又有专业课教师,但实际上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师并不熟悉普教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电子电工、化工、环境、植保等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普通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更是一头雾水。即使有部分教师可以跨学科任课,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课程实施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况且,江苏省新高考实施“3 1 2”模式,选课组合有20种之多,设在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班招生规模太小,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有限,从适合教育角度讲,学校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综合高中办学,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师资配置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如果有政策的长期支持和引导,“综合高中班”终将会慢慢发展为独立设置的综合高中,形成综合高中办学的完整链条,这就会对综合高中师资的培养提来新的挑战,培养专门的师资来保证综合高中的发展需求势在必行。但在目前综合高中班试点阶段,可先在普高和中职学校中进行选配和培训,结合综合高中班教育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开展业务培训,以尽快适应综合高中班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课程开发方面
因为目前综合高中班都是建立在现有的普高或者职高的基础上,实际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种教育”方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还必须有让学生对“学术”和“技能”的独特体验和认知,即使是综合高中在分流前高一年级的普通高中课程的学习,也必须切实加强技术、技能和职业的融合和渗透。否则,学生在高一学习结束时,没有对自己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准确认知,就会无从选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开发是当下综合高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如果不能把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从“机械掺杂式”走向“有效融合式”,综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夹生饭”,既没学到知识,也没掌握好专业技能。课程问题,不容忽视。
(四)社会认可方面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面临着社会的认可问题。目前,学生和家长在对普高教育和职高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仍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分流到中职去学习是很没面子、掉价的事情,他们认为“综合高中”是一批考不取普通高中,却又不愿上一般的职业高中学生的“收容所”,是放大普职比的大趋势下一个“卸包袱”的缓兵之计。
而且综合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还面临着另一个社会认可度的问题,他们就业后是否会出现在文化水平上比不过普高学生,而在职业技术实践能力上又不如中职学生的尴尬状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综合高中班的办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二、综合高中办学的实施路径
综合高中办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比较多,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确定举办綜合高中这个大方向后,就必须确定好实施路径,提前做好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口惠而实至,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区要适时做好“综合高中”办学的说明和解释工作,不能生硬推进,而应采取重点人群宣传与学校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将综合高中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意义、重要性宣传到初中的所有学生、家长和教师,让社会了解和认识“综合高中”这一办学模式,减少办学可能会面临的阻力。
在实践层面,要探索“综合高中班”的办学模式,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基层部门和学校的“首创性”和智慧,在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大前提下,给予基层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综合高中班办学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规定办在何处。除了在已有的普高、职高办班以外,还可以借各地在逐渐恢复或兴建更多的高中学校的机会,直接创办独立的综合高中校。创办和发展综合高中,对高中教育而言是一场涉及观念和行动的深刻教育变革。因此,政策上要早制定,早公布,让群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形式上,办班还是办校,要因地制宜;策略上,让学生带着全新的而不是失败的心态步入校园,让他们感受到进入综合高中是按下了学习模式和人生篇章的“重启键”。进入综合高中,应该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去发现不同的、独具特色的自我,让他们在学业和智能发展上,可以直行、可以拐弯、可以绕道,有更多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可以选择,使得人人成功成为可能。
(二)謀定而后动,确定举办学校,组建优质教师队伍
各地区要统筹安排,在学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好举办综合高中班的学校,未来要逐步引导优质高中主动申办综合高中班,为高中教育改革做出示范和引领。在综合高中办学试点前,要配足、配齐专业课、技能课教师队伍及实训室。有计划地安排试点教师在普职之间跟班听课、联合备课、定期会课,熟悉相关教材、课标、考点要求等。对于新建独立综合高中,可以有更高的定位,优先推荐综合高中教师参加对应的省培和国培,以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坚定教育改革的信心。
(三)因应而重构,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结构。综合高中办学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通常而言,教师在课程实施上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等三种趋向,而综合高中班的课程实施采取“拿来主义”的忠实取向显然并不可行,那就必须对课程采取适应性改造,甚至开发和创造新的课程来作为高中教育的有益补充。传统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课程要求整齐划一,不能完全适应综合高中实践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操作中学习的新要求,必须进行重构,一是课程要具有鲜明的“个别化发展”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二是课程要有“基础性的厚度”和“发展性的深度”。可以围绕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综合课等板块,从课程的内容遴选、呈现方式与实施路径上进行二次开发,走课程创新之路,针对不同学生的成才需要,提供菜单化的课程选择,以更好地因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四)厚积而薄发,打造优异的业绩,获得社会的认可
综合高中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举措,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只靠宣传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具备说服力的教学结果和教学业绩,厚积薄发,以“出口”来拉动“进口”,通过提高综合高中的人才培养质量,塑造综合高中的特色品牌,提高综合高中的社会美誉度。
当然,综合高中的办学也需耐心等待办学绩效的显现,当下的高中教育最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综合高中办学考评中也是如此,就会让有教育情怀进行综合高中探索的校长被考评所绑架,无益于综合高中的发展。教育是“农业”,不仅需要“培”还需要“养”,要避免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认识的干扰,给以时空、给以阳光雨露,让综合高中慢慢长大[1]。
三、办好综合高中的政策建议
综合高中的办学需要多方的支持和鼓励,来自政策层面的关怀是对综合高中办学最直接的支持。好的政策能为综合高中的办学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一,学籍政策要能“籍随人走”。举办综合高中从政策层面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学籍”管理问题,这是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学籍管理的实质在“理”,而不是“管”,要理顺学籍转换的通道,实行“籍随人走”的服务模式。现有的综合高中分流思路基本是“高一分段,高二分流”,高一学年学生具有普高和职高的双重学籍,在完成高一年段学习,明确自身的学习品质、思维优势和发展潜能后,自主选择高二时分流的方向,这时学籍也从“两者兼备”变成“两者选一”,从而解决了普高与中职间,学历与技能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不仅仅是综合高中班,所有高中学校在建立好相互联通和校级互认的“学分制”的基础上,都可以畅通入学渠道、转学渠道、升学渠道,保证籍随人走。
第二,人才培养要能“一进多出”。这是综合高中改革办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一进多出”是指学生进入综合高中后,可以选择普高继续升学;可以选择职高对口高考,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选择拥有一技之长后直接就业;还可以在和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后组织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打通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渠道。综合高中的升学渠道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是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条件许可时,就应该为综合高中毕业生打通独立的升学渠道,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生时,应该不仅关注文化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更新更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2]。
第三,长远发展要能“机制联动”。这是综合高中改革办学模式的基本保障。首先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教育部门可以成立综合高中办学推进和保障办公室,协调财政,拨付综合班办学专项经费,由教育计财部门负责经费的使用调拨和监督,并负责协调各部门及综合班、对口校之间的关系,解决综合班办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定期进行综合班办学情况专项督学;其次是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出台相关政策,搭建普高、职高、高校三校联动升学直通平台,实行普教与职教的双重领导与管理,提升综合班师资能力与素养;再次是制定教育资源的集约机制,现在的学校办学考虑到地区布点,教育资源难以集约利用,未来当距离和交通不成为问题后,可考虑教育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建设区域“教育资源中心”,作为单独的教育资源为周边多所学校提供免费教育服务,既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能减少无效的重复投入;最后是健全考核机制,为综合高中的考核“松绑”,给予校长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聚焦于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协调、综合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特长服务、为社会的需要服务、为国计民生大局服务,鼓励学生多通道全面发展。
第四,学生发展要能“双证并举”。这是综合高中学生发展通道的顺畅保障。在高中阶段实施“双毕业”证书制度,能够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综合高中转段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等,可取得“双毕业”证书。同时打通“普高、职高、高校”的升学渠道,高校应扩大对综合高中学校学生的招生规模,打通学术型与应用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通道,拓展技能型人才的提升空间,扭转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双证并举是让人才评价多了一把尺子,对于部分综合高中办学效益显著的地区和学校,还可以采取项目对接的办法,让综合高中成为高校的预科学校。
综合高中办学,目前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只有坚持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成长,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长、能力倾向和个人意愿进行科学引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高中教育。
参考文献:
[1]冉茂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综合高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
[2]徐湘云.综合高中现存问题及对策[J].现代技能开发,2003(10).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