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在应用中表现出安全性差、不稳性、适应性薄弱等问题,影响林地作业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优化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及其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具体实现措施,为森林工程工作者开展林地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车辆设备,推动森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调平系统;作业臂
前言
自动调平系统可自动调节车辆,确保其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该功能可有效解决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存在的问题,推动森林工程的自动化发展。但关于山地作业机的动态调平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山地作业车辆的性能偏低,应用效果不理想。可见,对自动调平系统在山地作业机中的应用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1 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结合国内外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设计经验,参照山地作业要求,进行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优化设计。本节主要介绍底盘、车架与整机等结构的设计流程与要点。
1.1底盘设计
在开展底盘设计前,根据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应用不足,明确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设计要求:(1)具备自动调平功能,横坡的调平需达20°,纵坡的仰角调平需达20°,俯角调平需达10°;(2)最大爬坡能力可达30°。由于我国森林地区的山地丘陵以土路为主,且存在坑洼或缓坡,要求山地作业机的底盘性能满足如下要求:(1)通过液力机械进行传动;(2)山地作业机的最高行驶速度需达25km/h。基于上述要求,本文选择徐工XE18系列小型挖掘机的底盘为基础,进行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设计,保持性能参数不变,结合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结构大小,调节硬件参数。同时,将覆带条数设定为两条,通过轮齿式啮合实现驱动,即使处于泥泞山地环境,覆带也不会出现打滑。
1.2车架设计
车架是指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各个器件运行的基础,本节将小型挖掘机的底盘车架为基础,选择X型车架形式,但由于这类车架不能实现自动调平,需进行改装设计。本文选择自动调平系统中的“中心不动”调平策略,调节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支腿油缸活塞杆,确保作业平台始终固定。细化来说,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中,利用旋转铰及液压缸调节車架的横坡与纵坡找平参数,在上机架与下机架的右侧连接杆设置横坡旋转铰点;在行走架与下机架的右侧连接杆部位设置纵坡旋转铰点;在上机架与下机架的左侧设置横坡调平油缸;在行走架与下机架的左侧设置纵坡调平油缸。
1.3整机设计
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各项部件配置完成后,通过仿真模拟试验,分析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在稳定性实验中,通过MOTION失效运动分析,明确整机的安全坡度角,在整机的不同旋转角度下,安全坡度角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上述设计设备具备较高稳定性;安全性实验主要分析调平结构机架的安全性,通过ANSYS分析山地作业机机架的受力状况,实验结果表明,机架的盈利小于屈服强度,可保障安全运行[1]。
2 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运行中,其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1)确保山地作业机在驻车或驾驶工况下均可自动调平;(2)确保自动调平系统的调平时间低于20s;(3)车辆驾驶人员可实时获取作业平台的角度参数;(4)当山地作业机处于危险状态时,自动调平系统可自动报警。基于上述要求,本文开展如下硬件与软件设计。
第一,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自动调平系统的电路设计,包括以下几项:(1)倾角信息采集电路,用于采集设备倾角信息,应用电压型双轴倾角传感器,通过AD转换电路实现倾角信息传输;(2)显示与报警电路,利用CPU进行倾角信息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进行显示与报警处理,显示硬件选择数码管;(3)驱动控制电路,自动调平系统选择电磁阀进行作为驱动控制电路的核心,应用三极管控制继电驱动电路,可进行自动调节,也支持手动控制;(4)电源电路选用LM7805与LM7812元件。
第二,软件设计。自动调平系统的软件设计选用单片机C语言开发系统,程序内部含有不同控制模块,分别负责数据分析、报警、控制与防误操作等功能。以信息采集模块为例,其软件设计要点如下:在转换器中配置AD0809芯片,通过其“EOC”管脚进行模拟量信号转换结果的呈现,在“EOC”管脚出现高位电平时,表明模拟量信号转换结束,CPU可接收数字信号,为后续倾角分析提供条件,实现数据采集的有效传输,保障自动调平系统的可靠运行[2]。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的覆带式山地作业机不符合森林工程作业需求,需创新设计设备及其自动调平系统。通过本文的设计参考,设计人员需做好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车架与整机设计,并做好自动调平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提升森林工程作业的安全性与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陈志强,黄世顶,张德晖等.南方丘陵山地多功能林业作业机清杂部件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8,45(02):40-43.
[2]王芳莉,鲍向东,李广华.适用于贵州丘陵山地作业精整地机改进设计研究[J].农业机械,2017(04):89-91.
作者简介:
张晓虎(1998-),男,山西省吕梁市人,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关键词: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调平系统;作业臂
前言
自动调平系统可自动调节车辆,确保其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该功能可有效解决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存在的问题,推动森林工程的自动化发展。但关于山地作业机的动态调平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山地作业车辆的性能偏低,应用效果不理想。可见,对自动调平系统在山地作业机中的应用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1 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结合国内外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设计经验,参照山地作业要求,进行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优化设计。本节主要介绍底盘、车架与整机等结构的设计流程与要点。
1.1底盘设计
在开展底盘设计前,根据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应用不足,明确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设计要求:(1)具备自动调平功能,横坡的调平需达20°,纵坡的仰角调平需达20°,俯角调平需达10°;(2)最大爬坡能力可达30°。由于我国森林地区的山地丘陵以土路为主,且存在坑洼或缓坡,要求山地作业机的底盘性能满足如下要求:(1)通过液力机械进行传动;(2)山地作业机的最高行驶速度需达25km/h。基于上述要求,本文选择徐工XE18系列小型挖掘机的底盘为基础,进行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设计,保持性能参数不变,结合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结构大小,调节硬件参数。同时,将覆带条数设定为两条,通过轮齿式啮合实现驱动,即使处于泥泞山地环境,覆带也不会出现打滑。
1.2车架设计
车架是指覆带式山地作业机各个器件运行的基础,本节将小型挖掘机的底盘车架为基础,选择X型车架形式,但由于这类车架不能实现自动调平,需进行改装设计。本文选择自动调平系统中的“中心不动”调平策略,调节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支腿油缸活塞杆,确保作业平台始终固定。细化来说,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中,利用旋转铰及液压缸调节車架的横坡与纵坡找平参数,在上机架与下机架的右侧连接杆设置横坡旋转铰点;在行走架与下机架的右侧连接杆部位设置纵坡旋转铰点;在上机架与下机架的左侧设置横坡调平油缸;在行走架与下机架的左侧设置纵坡调平油缸。
1.3整机设计
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各项部件配置完成后,通过仿真模拟试验,分析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在稳定性实验中,通过MOTION失效运动分析,明确整机的安全坡度角,在整机的不同旋转角度下,安全坡度角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上述设计设备具备较高稳定性;安全性实验主要分析调平结构机架的安全性,通过ANSYS分析山地作业机机架的受力状况,实验结果表明,机架的盈利小于屈服强度,可保障安全运行[1]。
2 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覆带式山地作业机运行中,其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1)确保山地作业机在驻车或驾驶工况下均可自动调平;(2)确保自动调平系统的调平时间低于20s;(3)车辆驾驶人员可实时获取作业平台的角度参数;(4)当山地作业机处于危险状态时,自动调平系统可自动报警。基于上述要求,本文开展如下硬件与软件设计。
第一,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自动调平系统的电路设计,包括以下几项:(1)倾角信息采集电路,用于采集设备倾角信息,应用电压型双轴倾角传感器,通过AD转换电路实现倾角信息传输;(2)显示与报警电路,利用CPU进行倾角信息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进行显示与报警处理,显示硬件选择数码管;(3)驱动控制电路,自动调平系统选择电磁阀进行作为驱动控制电路的核心,应用三极管控制继电驱动电路,可进行自动调节,也支持手动控制;(4)电源电路选用LM7805与LM7812元件。
第二,软件设计。自动调平系统的软件设计选用单片机C语言开发系统,程序内部含有不同控制模块,分别负责数据分析、报警、控制与防误操作等功能。以信息采集模块为例,其软件设计要点如下:在转换器中配置AD0809芯片,通过其“EOC”管脚进行模拟量信号转换结果的呈现,在“EOC”管脚出现高位电平时,表明模拟量信号转换结束,CPU可接收数字信号,为后续倾角分析提供条件,实现数据采集的有效传输,保障自动调平系统的可靠运行[2]。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的覆带式山地作业机不符合森林工程作业需求,需创新设计设备及其自动调平系统。通过本文的设计参考,设计人员需做好覆带式山地作业机的底盘、车架与整机设计,并做好自动调平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提升森林工程作业的安全性与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陈志强,黄世顶,张德晖等.南方丘陵山地多功能林业作业机清杂部件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8,45(02):40-43.
[2]王芳莉,鲍向东,李广华.适用于贵州丘陵山地作业精整地机改进设计研究[J].农业机械,2017(04):89-91.
作者简介:
张晓虎(1998-),男,山西省吕梁市人,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