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11大学科门类,设有86个本科专业,2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方略,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的优良传统一直在激励着华中大人不断前行。记得八十年代,那时黄树槐当华中工学院的院长。听父母说黄树槐院长是从材料学院走出来的校长,所以心里一直很敬佩他,后来听了李培根校长在报告中曾讲到黄树槐校长的办学思想时才对黄校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我看来,正是黄树槐校长“异军突起、出奇自胜的办学理念,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个转变”,即由单纯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原来主要是搞教学向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转变;由原来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
进入九十年代初,杨叔子校长在“华工”掀起了“人文风暴”。杨叔子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他认为科学和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创新。在我看来,杨叔子校长的办学理念是黄树槐校长办学理念的延伸和升华,杨校长把人文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催人奋进的加速器。有了这种精神,华中大人就可以用先进的思想指导科学研究,就可以用先进的思想去践行人生的价值。他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将会激励华工大人不断成长。到了九十年代未,周济校长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办学思想,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计,在我看来,周济校长把学校的发展之路更深层次的向产业化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华中理工大学特色的产业化之路。
进入新世纪、学校合并后,樊明武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樊校长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办学战略“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新校训。在我看来,明德厚学是传承杨叔子校长人文素质教育和黄树槐校长异军突起、出奇自胜的办学理念,在前二位校长的办学思想指引下,更进一步的阐述了求是创新。樊明武校长认为,创新是高校后来居上的唯一途径,正是学校的历届领导班子团结一心,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才使学校的综合实力不间断地得到了快速提升。
随着学校办学思路的不断深化和对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校长李培根院士把“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做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方略,在我认为,校长在总结前几位校长的办学思想的同时,宏观地把握学校的办学发展方略,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放在首位,他倡导解放思想、开放开拓、办尽可能好的教育;他提出建设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他认为,创新教育不能仅限于优秀学生;他认为别把创新教育当成“奢侈品”等等都印证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李校长用创新是魂四个字来概括我们学校创新的重要性。把学校创新提升到我们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新举措上来。我坚信,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我校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会更好的传承下来,学校将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华中科技大学将昂首阔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11大学科门类,设有86个本科专业,2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方略,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的优良传统一直在激励着华中大人不断前行。记得八十年代,那时黄树槐当华中工学院的院长。听父母说黄树槐院长是从材料学院走出来的校长,所以心里一直很敬佩他,后来听了李培根校长在报告中曾讲到黄树槐校长的办学思想时才对黄校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我看来,正是黄树槐校长“异军突起、出奇自胜的办学理念,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个转变”,即由单纯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原来主要是搞教学向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转变;由原来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
进入九十年代初,杨叔子校长在“华工”掀起了“人文风暴”。杨叔子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他认为科学和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创新。在我看来,杨叔子校长的办学理念是黄树槐校长办学理念的延伸和升华,杨校长把人文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催人奋进的加速器。有了这种精神,华中大人就可以用先进的思想指导科学研究,就可以用先进的思想去践行人生的价值。他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将会激励华工大人不断成长。到了九十年代未,周济校长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办学思想,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计,在我看来,周济校长把学校的发展之路更深层次的向产业化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华中理工大学特色的产业化之路。
进入新世纪、学校合并后,樊明武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樊校长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办学战略“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新校训。在我看来,明德厚学是传承杨叔子校长人文素质教育和黄树槐校长异军突起、出奇自胜的办学理念,在前二位校长的办学思想指引下,更进一步的阐述了求是创新。樊明武校长认为,创新是高校后来居上的唯一途径,正是学校的历届领导班子团结一心,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才使学校的综合实力不间断地得到了快速提升。
随着学校办学思路的不断深化和对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校长李培根院士把“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做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方略,在我认为,校长在总结前几位校长的办学思想的同时,宏观地把握学校的办学发展方略,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放在首位,他倡导解放思想、开放开拓、办尽可能好的教育;他提出建设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他认为,创新教育不能仅限于优秀学生;他认为别把创新教育当成“奢侈品”等等都印证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李校长用创新是魂四个字来概括我们学校创新的重要性。把学校创新提升到我们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新举措上来。我坚信,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我校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优良传统会更好的传承下来,学校将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华中科技大学将昂首阔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