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比赛日趋激烈,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更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竞技篮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竞技篮球比赛中的投篮准确度从投篮技术、身体素质、战术安排、心理素质、投篮时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投篮命中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竞技篮球运动投篮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94-01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是由美国的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是一项集对抗性,技巧性,集体性于一体的大众运动。经过100多年的传播,已经发展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更加成熟、完善的运动。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解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1 投篮精准度的意义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可以将篮球运动分为竞技篮球和大众篮球。竞技篮球的直接目的就是获胜,即取得胜利。篮球比赛是通过投篮得分多少来衡量比赛胜负的一项竞技运动,篮球场上一切技术、战术的运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投篮机会,力争投中得分。所以不论有如何好的身体素质,精妙的配合,最终的标准都应该以迅速而准确的投篮来结束这一次攻守。但是由于篮球比赛是双方运动员在同场竞技,相互制约进行攻守对抗,所以投篮技术是在动态、干扰、应变的情况下去完成的,它要最大限度适应比赛中变化的要求。随着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攻防节奏的加快,对抗程度的加剧,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是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所关心的问题,更是高质量的执行技、战术和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篮球运动比赛的实际出发,结合制胜因素的基本规律,对比赛中投篮的精准度进行探讨,为球队的训练,人才的培养,技战术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影响投篮精准度的因素
2.1 投篮的技术动作
投篮是篮球得分的唯一技术手段,投篮的命中率更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而投篮的命中率与投篮的技术动作时密不可分的。规范化得投篮动作必须符合动作结构和人体结构,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原理。规范的投篮技术主要在于投篮的出手高度,球在空中运行的弧线,球自身的旋转及最后的入射角。投篮动作不能因为距离,位置,临场情况,自身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在比赛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球员做出不规范的投篮动作,最终导致球不能进篮,这是因为比赛中加强的对抗,增加了比赛的强度,对球员的体能、技术等要求都大大增加,因此必须首先重视篮球基本功的训练。特别要在大运动量训练且在增加对抗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投篮,旨在模拟实战,提高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
2.2 身体素质的要求
运动能力的高低与身体素质的好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互相取长补短的,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而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对体能要求也比较大的项目。可以说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技战术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因此,想要提高投篮命中率就必须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掌握高难度的动作,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当然身体素质与技术必须同步发展,不能只重视一项而忽视另外一项,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训练原则,把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同专项技术结合起来,使运动员能够在受到强烈的干扰和身体对抗条件下保持投篮的稳定性,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2.3 战术的布置
篮球进攻中的战术目的就在于通过跑动配合及球员的个人能力,创造出合适的投篮机会。战术布置的好,执行的好,投篮时机就选择的好,投篮命中率就高。而战术的关键在于一个“变”字。无论多么精妙的战术,总有破解他的方法,那么当一种战术的效果不好或者被对方破解时,我们要及时改用其他战术。当对手再次适应这个战术的时候我们再换一种打法,总之就是利用变化一直保持主动,让对方搞不清楚跑动路线,使自己能够多次得到空位或者合适的机会进行投篮。而多变的战术对于鼓舞士气,提高投篮的信息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战术安排不当,投篮的时机选择的不会,就有可能屡投不中,影响投篮命中率。
2.4 心理因素
一个球队能否取得胜利,主要取决于投篮的总次数和命中率。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较长时间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心理因素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影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情绪、自信心、环境等。队员在情绪好的状态下参加比赛,思维变得敏捷,战术思路开阔,解决问题迅速;反之,则会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而篮球比赛是影响情绪较深的一项运动,队员的情绪也受主观因素和篮球本身的特点所制约。总之,心理因素对投篮的命中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心理因素的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保证技战术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提高投篮命中率。
2.5 篮球场上的智力因素
这里的智力因素主要指对篮球场上球员位置的判断而选择合理的进攻方式。篮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而投篮是-唯一不变的得分方式,当队友之间相互配合产生了投篮的机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投篮,可以大大提高投篮命中率,而什么样的时机是合适的时机,这就需要进攻球员对防守队员的意图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不同的防守队员有不同的防守风格,赛前需对防守队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防守特点等进行了解;其次在投篮的瞬间要对防守队员做出观察分析和判断,在正确的时机进行投篮,确保投篮的准确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投篮是篮球场上的唯一的进攻方式,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而投篮命中率受投篮的技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队的战术布置、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球场上的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努力提高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
3.2 建议
(1)加强规范化的投篮练习,投篮的动作有单双手之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严格的按照规范化动作去做,使得动作规范化和定型化并结合其他技术动作,在比赛当中灵活运用。
(2)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哪里差就补哪,缺什么补什么。应该是技战、术与身体训练一起抓,就是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进行投篮,那么在比赛中就会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来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
(3)加强战术的训练,特别是各个战术之间的相互转变要快,在日常的训练中让自己的队友有针对性的防守自己将要进行的战术,培养场上快速的应变能力,力争在场上灵活运用日常训练中的各种战术。
(4)在训练中增加难度和障碍,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积极的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投篮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在教学和训练中,积极培养运动员的场上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选择良好的投篮时机,果断出手,力争能够做到应对赛场上的变化,把握场上的局势。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斌.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心理训练[J]. 沈阳体育学院,1997,18
[4] 王梅珍.篮球基本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 李育忠.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6] 刘海明.试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J]. 运城学院学报,2004,(05)
【关键词】竞技篮球运动投篮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194-01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是由美国的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是一项集对抗性,技巧性,集体性于一体的大众运动。经过100多年的传播,已经发展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更加成熟、完善的运动。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解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1 投篮精准度的意义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可以将篮球运动分为竞技篮球和大众篮球。竞技篮球的直接目的就是获胜,即取得胜利。篮球比赛是通过投篮得分多少来衡量比赛胜负的一项竞技运动,篮球场上一切技术、战术的运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投篮机会,力争投中得分。所以不论有如何好的身体素质,精妙的配合,最终的标准都应该以迅速而准确的投篮来结束这一次攻守。但是由于篮球比赛是双方运动员在同场竞技,相互制约进行攻守对抗,所以投篮技术是在动态、干扰、应变的情况下去完成的,它要最大限度适应比赛中变化的要求。随着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攻防节奏的加快,对抗程度的加剧,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是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所关心的问题,更是高质量的执行技、战术和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从篮球运动比赛的实际出发,结合制胜因素的基本规律,对比赛中投篮的精准度进行探讨,为球队的训练,人才的培养,技战术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影响投篮精准度的因素
2.1 投篮的技术动作
投篮是篮球得分的唯一技术手段,投篮的命中率更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而投篮的命中率与投篮的技术动作时密不可分的。规范化得投篮动作必须符合动作结构和人体结构,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原理。规范的投篮技术主要在于投篮的出手高度,球在空中运行的弧线,球自身的旋转及最后的入射角。投篮动作不能因为距离,位置,临场情况,自身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在比赛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球员做出不规范的投篮动作,最终导致球不能进篮,这是因为比赛中加强的对抗,增加了比赛的强度,对球员的体能、技术等要求都大大增加,因此必须首先重视篮球基本功的训练。特别要在大运动量训练且在增加对抗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投篮,旨在模拟实战,提高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
2.2 身体素质的要求
运动能力的高低与身体素质的好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互相取长补短的,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而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对体能要求也比较大的项目。可以说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技战术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因此,想要提高投篮命中率就必须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掌握高难度的动作,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当然身体素质与技术必须同步发展,不能只重视一项而忽视另外一项,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训练原则,把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同专项技术结合起来,使运动员能够在受到强烈的干扰和身体对抗条件下保持投篮的稳定性,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2.3 战术的布置
篮球进攻中的战术目的就在于通过跑动配合及球员的个人能力,创造出合适的投篮机会。战术布置的好,执行的好,投篮时机就选择的好,投篮命中率就高。而战术的关键在于一个“变”字。无论多么精妙的战术,总有破解他的方法,那么当一种战术的效果不好或者被对方破解时,我们要及时改用其他战术。当对手再次适应这个战术的时候我们再换一种打法,总之就是利用变化一直保持主动,让对方搞不清楚跑动路线,使自己能够多次得到空位或者合适的机会进行投篮。而多变的战术对于鼓舞士气,提高投篮的信息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战术安排不当,投篮的时机选择的不会,就有可能屡投不中,影响投篮命中率。
2.4 心理因素
一个球队能否取得胜利,主要取决于投篮的总次数和命中率。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较长时间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心理因素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影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情绪、自信心、环境等。队员在情绪好的状态下参加比赛,思维变得敏捷,战术思路开阔,解决问题迅速;反之,则会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而篮球比赛是影响情绪较深的一项运动,队员的情绪也受主观因素和篮球本身的特点所制约。总之,心理因素对投篮的命中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心理因素的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保证技战术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提高投篮命中率。
2.5 篮球场上的智力因素
这里的智力因素主要指对篮球场上球员位置的判断而选择合理的进攻方式。篮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而投篮是-唯一不变的得分方式,当队友之间相互配合产生了投篮的机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投篮,可以大大提高投篮命中率,而什么样的时机是合适的时机,这就需要进攻球员对防守队员的意图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不同的防守队员有不同的防守风格,赛前需对防守队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防守特点等进行了解;其次在投篮的瞬间要对防守队员做出观察分析和判断,在正确的时机进行投篮,确保投篮的准确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投篮是篮球场上的唯一的进攻方式,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而投篮命中率受投篮的技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队的战术布置、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球场上的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努力提高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
3.2 建议
(1)加强规范化的投篮练习,投篮的动作有单双手之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严格的按照规范化动作去做,使得动作规范化和定型化并结合其他技术动作,在比赛当中灵活运用。
(2)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哪里差就补哪,缺什么补什么。应该是技战、术与身体训练一起抓,就是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进行投篮,那么在比赛中就会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来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
(3)加强战术的训练,特别是各个战术之间的相互转变要快,在日常的训练中让自己的队友有针对性的防守自己将要进行的战术,培养场上快速的应变能力,力争在场上灵活运用日常训练中的各种战术。
(4)在训练中增加难度和障碍,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积极的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投篮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在教学和训练中,积极培养运动员的场上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选择良好的投篮时机,果断出手,力争能够做到应对赛场上的变化,把握场上的局势。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斌.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心理训练[J]. 沈阳体育学院,1997,18
[4] 王梅珍.篮球基本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 李育忠.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6] 刘海明.试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J]. 运城学院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