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每当逢年过节时,地方都要向朝廷进贡,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在进贡给朝廷的礼物中,不乏各地有名的药物和保健品。
清代的时候,每年在重大节日或年终,各省总督或巡抚都要进献地方物产给皇帝,一般分为年贡、端阳贡、中秋贡、春节贡等不同名目。各省主要进贡他们那里的特产,并且这种特产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或者是稀有的,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茶叶、药物、补品等无疑是皇上最宠爱的物品。
濮庄普洱茶
清朝廷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是最特别的,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首先它性温和,对脾胃偏寒的人特别具有保健作用;再者它茶味醇香浓厚,有助消化、降血压、血脂的功效,所以特别适合游牧民族、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沱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喜爱,一时间,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大震。
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沱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团茶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关于普洱茶,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在澜沧江畔,有一个民风纯朴的古城普洱,以出产品质优良的茶叶而闻名遐迩,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茶商赶着马帮来这里买茶。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濮姓人家,祖传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由于濮氏茶庄各色茶品均选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质优良稳定,加之诚实守信、善于经营,到老濮庄主这代生意已做得颇具规模,特别是以本地加工生产的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成为藏族茶商经常光顾的茶庄,而且连续几次被指定为朝廷贡品。
制做贡茶技术含量非常高。它的用料是要采用春前最先发出的芽叶,采时非常讲究,要“五选八弃”才得到,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丛、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制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锅师傅要沐浴斋戒,炒青完毕,晒成干茶,又要蒸压成形、风干包装,总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杂神圣。制成饼茶后,由老濮庄主和当地官员一起护送贡茶入京。
但这一年,老濮庄主突然病倒了,只好让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但当时濮少庄主与当地盐商的千金白小姐正准备筹办婚礼,怎奈皇命难违,濮少庄主在万般无奈之下,准备上路。由于少庄主心事重重,又经验不足,加上时间紧迫,没等茶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
他们一行经过一百多天的行程,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由于这一伙人是第一次到京城,难免兴奋,他们不顾鞍马劳顿,兴冲冲地逛街喝酒去了,只有濮少庄主一人思念着家乡的老父及白小姐,没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栈。他一心想着贡了茶,就昼夜兼程赶回去。他一人跑到存放贡茶的客房把贡茶从马驮子上解下来,打开包裹一看,糟了,茶饼变色了,原本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的了。他连忙再打开第二驮、三驮、四驮...结果都一样,濮少庄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把贡品弄坏了,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说不定还要诛连九族,关键是祖上几代苦心经营的茶庄也要毁在自己的手上了,就这样恍恍惚惚回到自己住处,一时想不开,解下腰带栓在梁上,就往脖子上套去。
这边店中一伙计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十分好奇,想这贡茶是什么东西,我倒要见识见识。就悄悄一人摸进客房,拿过一饼茶,掰了一小块放进碗里,冲上开水,一看汤色,红浓明亮,抬起一喝,哇,又香又甜,苦中回甘,果然不同一般。
那边罗千总一伙酒足饭饱,哼着小调,还买了些北京小吃带回来给少庄主品尝,他刚上楼梯,就听见“哐”的一声响,忙推门进屋一看,发现公子已经吊在梁上,手脚还微微地动着。罗千总急忙抽出腰刀,砍断腰带,放下少庄主。在伙计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时辰总算把少庄主救过来了。
少庄主醒过来后就只知道流泪,什么也不说。罗千总觉得十分蹊跷,走进装茶的屋子,见一驮一驮的茶全部打开,细细一看,明白了少庄主自杀的原因,心想这下完了,自己身负贡品押运的重任,贡茶出了问题我也难逃干系,还是先他一步走吧,也好有人收尸。想着想着,就拔出腰刀往脖子上抹去。小伙计手急眼快,一把抱住他:“你们这贡茶好得很嘛,又香又甜,你们都要死,是咋回事呢?”小伙计紧接着就端来一杯刚沏好的茶,罗千总一看汤色红浓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的确赛过自己平常喝的茶百倍。他一时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一切等到明天将茶贡上再说。
乾隆是一个喜欢品茶、鉴茶的皇帝,他几次下江南都要到江浙茶山,鼓励种茶制茶,他还有一个特制的银斗,专门用来称水的轻重,以评定泡茶名泉的优劣。正是当朝皇上的喜好,间接地刺激了民间种茶的积极性,使得各地茶业处于大发展时期。
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观茶品茶,各地进献的贡茶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大红袍、武夷岩茶、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中精品,一时还真不能判定优劣。突然间,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泡出来的汤色红浓明亮,忙叫人端上来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苦中回甘,直落腹中。乾隆大悦道:“此茶何名?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滋味这般的好”。太监推了推旁边的罗千总。罗千总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说出的话结结巴巴,且又是方言,皇上又听不懂,还是太监替他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传令太监冲泡赏赐文武百官一同品鉴,于是,朝堂上每人端着一碗红浓明亮的普洱茶,赞赏之声不绝于耳。乾隆十分高兴,他重重赏赐了普洱府罗千总一行,并下旨要求普洱府从今以后每年都要进贡这种醇香无比的普洱茶。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清廷,历经两百年而不衰,皇宫中“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传统。 “陈李济”陈皮
在进贡的物品中,药物也是颇受皇宫青睐的,因为健康长寿一直是宫中人所向往的。广东进贡的物产中,“陈李济”制作的陈皮就深得宫廷太医院的赞许,所以留传下来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之说。
据“陈李济”人介绍,自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陈李济”开创,每年都会收储陈皮,代代相传。
每年农历九、十月是柑子成熟的季节,“陈李济”药厂此时就会花费重金大量收购广东新会柑,少则数千斤,多则上万斤。而选柑子非常苛刻,百里挑一。入选的柑子,首先要果大皮厚,皮紧纹细,且没有虫蛆霉斑,以刚熟微微透黄者最佳,以致一大箩百斤重的优质柑,仅选四五成。因此,新会柑历来皮比肉贵。待选购好柑子后,将肉去掉,保留下皮,一律开成并蒂相连像花盛开的四瓣,剔除杂质,并叠好装入草席包,标明入库年号,按先后顺序放入木楼结构的柑皮仓库。
巧的是,柑皮仓库正好位于煮汤炉灶的上方。楼下有数口煮蜜锅,用以炼蜜泛丸,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徐徐渗入陈皮之中,久而久之,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光亮如同抹了油;内层附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而“陈李济”独创的储藏陈皮方法,使陈皮体轻、气味清香,久煮不烂,对祛风化痰有绝佳效,放置百年也不会有虫霉变。此后,陈李济就将这个偶然发现的陈皮制作工艺传承下来了。
《本草纲要》称:“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历代中医均喜以陈皮入汤。清代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北京同仁堂选用的药料陈皮,需广东新会所产。中成药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均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新会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陈皮为调味料烹制各式菜肴、甜食等,形成新会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新会陈皮也是新会人用作馈赠亲友的地方土特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温度适宜,所以物产极其富饶,可向皇上进贡的方物不胜枚举。北方也毫不逊色,由于早晚温差大,农作物、植物和动物都能够积蓄充足的养分,长势喜人,所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南北方各有其优势。
关东人参
千百年来,北方长白山地区的“人参、貂皮、杌啦草”就被人们奉为“关东三宝”,其中,人参和貂皮被定为山区人民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人参为草本植物,《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分类为上品,也是宫廷中不可获缺的补益类药物。年年地方长官都要催促百姓进山挖参,并将质量上乘的人参包装整齐运往朝廷。但野山参极其难得,赶上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时,野山参喝足了雨水,便破土而出,头顶红郎头,枝挺五片叶,行家一看便知是货真价实的上等好参,这种参可遇而不可求。因为一遇到春晚霜早,干旱少雨时,出土就很难了,这就会急坏地方官员,怕完不成进贡的任务。时间长了,年头多了,人们也会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遇到丰收年,采挖的野山参数量非常多时,便把多余的人参埋在地里,等数量不足时起出来顶任务进贡。久而久之,野山参变为园参、家参的办法便延续了下来。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有补气、生津安神、益气的功效,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是亚洲常见药材,用于愈后恢复、增强体力、调节荷尔蒙、肝功能保健等。但人参不可滥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如误用或多用,往往会出现胸闷腹胀等症。此外,食用人参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和各种海味,忌饮茶。
今天,“关东三宝”的内容不经意间就被人们悄悄改变了,“杌啦草”没有了,被换上“鹿茸角”,可见人们因为生活富足了,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鹿茸的确可称得上一宝,既能滋补身体又能治病,而且经济价值很高。
清代的时候,每年在重大节日或年终,各省总督或巡抚都要进献地方物产给皇帝,一般分为年贡、端阳贡、中秋贡、春节贡等不同名目。各省主要进贡他们那里的特产,并且这种特产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或者是稀有的,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茶叶、药物、补品等无疑是皇上最宠爱的物品。
濮庄普洱茶
清朝廷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是最特别的,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首先它性温和,对脾胃偏寒的人特别具有保健作用;再者它茶味醇香浓厚,有助消化、降血压、血脂的功效,所以特别适合游牧民族、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沱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喜爱,一时间,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大震。
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沱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团茶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关于普洱茶,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在澜沧江畔,有一个民风纯朴的古城普洱,以出产品质优良的茶叶而闻名遐迩,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茶商赶着马帮来这里买茶。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濮姓人家,祖传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由于濮氏茶庄各色茶品均选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质优良稳定,加之诚实守信、善于经营,到老濮庄主这代生意已做得颇具规模,特别是以本地加工生产的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成为藏族茶商经常光顾的茶庄,而且连续几次被指定为朝廷贡品。
制做贡茶技术含量非常高。它的用料是要采用春前最先发出的芽叶,采时非常讲究,要“五选八弃”才得到,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丛、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制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锅师傅要沐浴斋戒,炒青完毕,晒成干茶,又要蒸压成形、风干包装,总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杂神圣。制成饼茶后,由老濮庄主和当地官员一起护送贡茶入京。
但这一年,老濮庄主突然病倒了,只好让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但当时濮少庄主与当地盐商的千金白小姐正准备筹办婚礼,怎奈皇命难违,濮少庄主在万般无奈之下,准备上路。由于少庄主心事重重,又经验不足,加上时间紧迫,没等茶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
他们一行经过一百多天的行程,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由于这一伙人是第一次到京城,难免兴奋,他们不顾鞍马劳顿,兴冲冲地逛街喝酒去了,只有濮少庄主一人思念着家乡的老父及白小姐,没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栈。他一心想着贡了茶,就昼夜兼程赶回去。他一人跑到存放贡茶的客房把贡茶从马驮子上解下来,打开包裹一看,糟了,茶饼变色了,原本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的了。他连忙再打开第二驮、三驮、四驮...结果都一样,濮少庄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把贡品弄坏了,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说不定还要诛连九族,关键是祖上几代苦心经营的茶庄也要毁在自己的手上了,就这样恍恍惚惚回到自己住处,一时想不开,解下腰带栓在梁上,就往脖子上套去。
这边店中一伙计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十分好奇,想这贡茶是什么东西,我倒要见识见识。就悄悄一人摸进客房,拿过一饼茶,掰了一小块放进碗里,冲上开水,一看汤色,红浓明亮,抬起一喝,哇,又香又甜,苦中回甘,果然不同一般。
那边罗千总一伙酒足饭饱,哼着小调,还买了些北京小吃带回来给少庄主品尝,他刚上楼梯,就听见“哐”的一声响,忙推门进屋一看,发现公子已经吊在梁上,手脚还微微地动着。罗千总急忙抽出腰刀,砍断腰带,放下少庄主。在伙计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时辰总算把少庄主救过来了。
少庄主醒过来后就只知道流泪,什么也不说。罗千总觉得十分蹊跷,走进装茶的屋子,见一驮一驮的茶全部打开,细细一看,明白了少庄主自杀的原因,心想这下完了,自己身负贡品押运的重任,贡茶出了问题我也难逃干系,还是先他一步走吧,也好有人收尸。想着想着,就拔出腰刀往脖子上抹去。小伙计手急眼快,一把抱住他:“你们这贡茶好得很嘛,又香又甜,你们都要死,是咋回事呢?”小伙计紧接着就端来一杯刚沏好的茶,罗千总一看汤色红浓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的确赛过自己平常喝的茶百倍。他一时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一切等到明天将茶贡上再说。
乾隆是一个喜欢品茶、鉴茶的皇帝,他几次下江南都要到江浙茶山,鼓励种茶制茶,他还有一个特制的银斗,专门用来称水的轻重,以评定泡茶名泉的优劣。正是当朝皇上的喜好,间接地刺激了民间种茶的积极性,使得各地茶业处于大发展时期。
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观茶品茶,各地进献的贡茶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大红袍、武夷岩茶、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中精品,一时还真不能判定优劣。突然间,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泡出来的汤色红浓明亮,忙叫人端上来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苦中回甘,直落腹中。乾隆大悦道:“此茶何名?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滋味这般的好”。太监推了推旁边的罗千总。罗千总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说出的话结结巴巴,且又是方言,皇上又听不懂,还是太监替他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传令太监冲泡赏赐文武百官一同品鉴,于是,朝堂上每人端着一碗红浓明亮的普洱茶,赞赏之声不绝于耳。乾隆十分高兴,他重重赏赐了普洱府罗千总一行,并下旨要求普洱府从今以后每年都要进贡这种醇香无比的普洱茶。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清廷,历经两百年而不衰,皇宫中“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传统。 “陈李济”陈皮
在进贡的物品中,药物也是颇受皇宫青睐的,因为健康长寿一直是宫中人所向往的。广东进贡的物产中,“陈李济”制作的陈皮就深得宫廷太医院的赞许,所以留传下来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之说。
据“陈李济”人介绍,自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陈李济”开创,每年都会收储陈皮,代代相传。
每年农历九、十月是柑子成熟的季节,“陈李济”药厂此时就会花费重金大量收购广东新会柑,少则数千斤,多则上万斤。而选柑子非常苛刻,百里挑一。入选的柑子,首先要果大皮厚,皮紧纹细,且没有虫蛆霉斑,以刚熟微微透黄者最佳,以致一大箩百斤重的优质柑,仅选四五成。因此,新会柑历来皮比肉贵。待选购好柑子后,将肉去掉,保留下皮,一律开成并蒂相连像花盛开的四瓣,剔除杂质,并叠好装入草席包,标明入库年号,按先后顺序放入木楼结构的柑皮仓库。
巧的是,柑皮仓库正好位于煮汤炉灶的上方。楼下有数口煮蜜锅,用以炼蜜泛丸,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徐徐渗入陈皮之中,久而久之,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光亮如同抹了油;内层附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而“陈李济”独创的储藏陈皮方法,使陈皮体轻、气味清香,久煮不烂,对祛风化痰有绝佳效,放置百年也不会有虫霉变。此后,陈李济就将这个偶然发现的陈皮制作工艺传承下来了。
《本草纲要》称:“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历代中医均喜以陈皮入汤。清代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北京同仁堂选用的药料陈皮,需广东新会所产。中成药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均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新会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陈皮为调味料烹制各式菜肴、甜食等,形成新会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新会陈皮也是新会人用作馈赠亲友的地方土特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温度适宜,所以物产极其富饶,可向皇上进贡的方物不胜枚举。北方也毫不逊色,由于早晚温差大,农作物、植物和动物都能够积蓄充足的养分,长势喜人,所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南北方各有其优势。
关东人参
千百年来,北方长白山地区的“人参、貂皮、杌啦草”就被人们奉为“关东三宝”,其中,人参和貂皮被定为山区人民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人参为草本植物,《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分类为上品,也是宫廷中不可获缺的补益类药物。年年地方长官都要催促百姓进山挖参,并将质量上乘的人参包装整齐运往朝廷。但野山参极其难得,赶上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时,野山参喝足了雨水,便破土而出,头顶红郎头,枝挺五片叶,行家一看便知是货真价实的上等好参,这种参可遇而不可求。因为一遇到春晚霜早,干旱少雨时,出土就很难了,这就会急坏地方官员,怕完不成进贡的任务。时间长了,年头多了,人们也会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遇到丰收年,采挖的野山参数量非常多时,便把多余的人参埋在地里,等数量不足时起出来顶任务进贡。久而久之,野山参变为园参、家参的办法便延续了下来。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有补气、生津安神、益气的功效,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是亚洲常见药材,用于愈后恢复、增强体力、调节荷尔蒙、肝功能保健等。但人参不可滥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如误用或多用,往往会出现胸闷腹胀等症。此外,食用人参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和各种海味,忌饮茶。
今天,“关东三宝”的内容不经意间就被人们悄悄改变了,“杌啦草”没有了,被换上“鹿茸角”,可见人们因为生活富足了,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鹿茸的确可称得上一宝,既能滋补身体又能治病,而且经济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