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记忆深处,阿嬷房间的墙上一直挂著一幅阿公的画像。
画像里的阿公穿著深黑色的西装,端坐在一张高脚椅上。椅子斜后方,有一张雕刻精细的红木小桌几。桌几上,摆著一个精致的瓷花瓶,瓶里,插了几朵红红的康乃馨。
这样的摆设和背景,看起来就像阿公在自家书房的一隅随意留下的身影。但是,我找遍了阿嬷家的每个房间,试过了眯著眼从各个角度看,却总是找不到画里的那一个天地。
那是一个消失的角落吗?还是隐藏在某个橱柜后面、必须启动开关才会出现的密室?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相信阿嬷家真的有一处这样的地方。因为,这画像画得实在传神,尤其是阿公的脸,像用相机拍下的黑白大头照片。只是如此单调的脸色被嵌在那些鲜艳的油彩里,使画中的阿公看来比真的阿公又更拘谨几分。
挂著画像的墙上,另外加钉了一排挂钩,用来吊挂我们日常换穿的衣物。每天,阿公就站在画像下面,换上一身鸽子灰的工作服,准备上山。
他总是微微扬起眉,迅速望一眼画里的自己,彷佛照过了镜子之后才出门。
有时候,我也会仰起头,凝视画里的阿公。
当我分享快乐的心事时,阿公紧抿的嘴会悄悄上扬成一道弧线;当我倾吐悲伤的烦恼时,阿公摆放在腿上的双手会轻轻摇唤我坐到他膝上;而当我做错事时,我就躲著不进阿嬷的房间,这样就看不见阿公生气瞪圆的眼了。
在我的心里,有两个阿公。一个在山里,一个在画里。
一年一年过去,画里的阿公都没变,山里的阿公却老了。
当我和弟弟到了入学的年龄,阿公和阿嬷陪著我们一起搬到了台北,住进大都市的楼房里,只偶尔在假日才回老家一趟。阿公上山的时间更少了。
原本,我们还担心阿公会住不习惯高楼大厦,他却反过来安慰我们:
“这楼仔厝哪有算高?卡高也没比咱的山顶高!”
原来阿公默默使出千坤大挪移,将故乡的山搬运到都市丛林里来了。他以此种心情待在这座水泥山中,照顾我和弟弟这两棵唯一的小茶树。
不再上山的阿公,整日和我们在一起,成了我和弟弟最好的玩具。只要阿公坐在客厅里那张专属的摇椅上,就表示是他可以陪我们玩和被我们玩的时候了。
弟弟拿著火柴盒小汽车,先绕著阿公的脚边转圈圈儿,慢慢辗过阿公的拖鞋,爬上了阿公又瘦又长的小腿。
那是一座土壤贫瘠的小山,暴胀的青筋从山顶冲泻而下,像水量丰盈的河道,流经了起皱褶的皮肤。
小汽车继续翻山越岭,涉过溪河,行驶到阿公平坦的胸膛。
一望无边的原野,不见青青芳草长,只有六处随风沙飞扬起伏的肋骨土坡。
突然,小汽车一个拐弯,转向阿公身后,登上那一座高耸入云端的山峰──正是阿公弯驼的背!
阿公俯身,好让弟弟的小汽车在他背上高高低低爬驶著。他的背看起来更驼了。这时的阿公还能空出手来,剥我递给他的手帕香蕉皮儿。阿公最喜欢吃香蕉了,他总能一口气吃下两根我的手帕香蕉。
“好吃好吃!搁来一支!”
可是,有一个早晨,阿公醒来,他的手指却紧紧握成一个拳头,再也无法张开来剥香蕉皮了。
这之后,阿公的身体就愈来愈衰老,他的面容却愈来愈像婴孩。
常常,我看著阿公,觉得他随时都在变小,等他变回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时,便会以这个样子离开世界。好比画圆,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点时,就画好了一个圆。
阿公离开我们的时候,大家都说他的一生很圆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不想看阿公的画像。因为不想让阿公看见我眼里想念的眼泪。
直到有一天,我回阿嬷家,在刚刚过完七十大寿的阿旺伯家中看到了一幅画像。
画里的阿旺伯穿著藏青色的西装,坐在一张高脚太师椅上,椅子斜后方,也有一张红木桌几,只是桌几上的瓷花瓶里,这回换上了几枝剑兰。
我笑了,就在笑当年那个自己时,我也相信,阿公现在是真的到了一个如画的地方。
画像里的阿公穿著深黑色的西装,端坐在一张高脚椅上。椅子斜后方,有一张雕刻精细的红木小桌几。桌几上,摆著一个精致的瓷花瓶,瓶里,插了几朵红红的康乃馨。
这样的摆设和背景,看起来就像阿公在自家书房的一隅随意留下的身影。但是,我找遍了阿嬷家的每个房间,试过了眯著眼从各个角度看,却总是找不到画里的那一个天地。
那是一个消失的角落吗?还是隐藏在某个橱柜后面、必须启动开关才会出现的密室?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相信阿嬷家真的有一处这样的地方。因为,这画像画得实在传神,尤其是阿公的脸,像用相机拍下的黑白大头照片。只是如此单调的脸色被嵌在那些鲜艳的油彩里,使画中的阿公看来比真的阿公又更拘谨几分。
挂著画像的墙上,另外加钉了一排挂钩,用来吊挂我们日常换穿的衣物。每天,阿公就站在画像下面,换上一身鸽子灰的工作服,准备上山。
他总是微微扬起眉,迅速望一眼画里的自己,彷佛照过了镜子之后才出门。
有时候,我也会仰起头,凝视画里的阿公。
当我分享快乐的心事时,阿公紧抿的嘴会悄悄上扬成一道弧线;当我倾吐悲伤的烦恼时,阿公摆放在腿上的双手会轻轻摇唤我坐到他膝上;而当我做错事时,我就躲著不进阿嬷的房间,这样就看不见阿公生气瞪圆的眼了。
在我的心里,有两个阿公。一个在山里,一个在画里。
一年一年过去,画里的阿公都没变,山里的阿公却老了。
当我和弟弟到了入学的年龄,阿公和阿嬷陪著我们一起搬到了台北,住进大都市的楼房里,只偶尔在假日才回老家一趟。阿公上山的时间更少了。
原本,我们还担心阿公会住不习惯高楼大厦,他却反过来安慰我们:
“这楼仔厝哪有算高?卡高也没比咱的山顶高!”
原来阿公默默使出千坤大挪移,将故乡的山搬运到都市丛林里来了。他以此种心情待在这座水泥山中,照顾我和弟弟这两棵唯一的小茶树。
不再上山的阿公,整日和我们在一起,成了我和弟弟最好的玩具。只要阿公坐在客厅里那张专属的摇椅上,就表示是他可以陪我们玩和被我们玩的时候了。
弟弟拿著火柴盒小汽车,先绕著阿公的脚边转圈圈儿,慢慢辗过阿公的拖鞋,爬上了阿公又瘦又长的小腿。
那是一座土壤贫瘠的小山,暴胀的青筋从山顶冲泻而下,像水量丰盈的河道,流经了起皱褶的皮肤。
小汽车继续翻山越岭,涉过溪河,行驶到阿公平坦的胸膛。
一望无边的原野,不见青青芳草长,只有六处随风沙飞扬起伏的肋骨土坡。
突然,小汽车一个拐弯,转向阿公身后,登上那一座高耸入云端的山峰──正是阿公弯驼的背!
阿公俯身,好让弟弟的小汽车在他背上高高低低爬驶著。他的背看起来更驼了。这时的阿公还能空出手来,剥我递给他的手帕香蕉皮儿。阿公最喜欢吃香蕉了,他总能一口气吃下两根我的手帕香蕉。
“好吃好吃!搁来一支!”
可是,有一个早晨,阿公醒来,他的手指却紧紧握成一个拳头,再也无法张开来剥香蕉皮了。
这之后,阿公的身体就愈来愈衰老,他的面容却愈来愈像婴孩。
常常,我看著阿公,觉得他随时都在变小,等他变回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时,便会以这个样子离开世界。好比画圆,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点时,就画好了一个圆。
阿公离开我们的时候,大家都说他的一生很圆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不想看阿公的画像。因为不想让阿公看见我眼里想念的眼泪。
直到有一天,我回阿嬷家,在刚刚过完七十大寿的阿旺伯家中看到了一幅画像。
画里的阿旺伯穿著藏青色的西装,坐在一张高脚太师椅上,椅子斜后方,也有一张红木桌几,只是桌几上的瓷花瓶里,这回换上了几枝剑兰。
我笑了,就在笑当年那个自己时,我也相信,阿公现在是真的到了一个如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