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功的由来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目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时代至今,三千多年来,中国古人在传统生命哲学和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创造了数百种的明目功法。这些功法在中国古人的明目养生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使传统的明目文化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2013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创青少版和成人版明目功功法,两套功法既秉承传统,又融入时代,是对传统明目文化的一次升华。
  一、先秦时期,明目文化的开始与哲学理论的建立
  殷商到春秋战国,是明目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形成时期。从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对“目”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不仅发现了一些“目”的常见疾病,提出了治疗“目疾”的方法,还设置了专门的醫疗机构。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进一步探讨了明目与养心的关系,分别提出了“以礼明目”“为腹不为目”的明目养生理论,奠定了后期明目功的中国哲学理论基础。
  殷商时代的先人已经非常关注明目的问题。甲骨文中的“目”字,就像一只大大的明亮的眼睛。眉毛的“眉”、脸面的“面”、看见的“见”等甲骨文中都带有一个大大的眼睛。且还为生病的眼睛专门创造了一个汉字“眚”,意思是眼睛上长了一个东西(眼病)。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目部》曰:“眚,目病生翳也。”除了单个的文字之外,甲骨文中还有多处眼病(“目疾”)的记载,如:“贞:王其疾目。”占卜的人问:“大王的眼睛会不会生病呢?”看样子大王的眼睛已经不太好了。再如,“贞,之疾目龙”。占卜的人问:“这个疾病会不会让眼睛朦胧看不清呢?”可见当时的人对眼睛的重视程度。殷商时代,还处于巫医不分阶段,当时的人除了通过占卜、祝祀等主要方法达到明目效果外,还一定有相应的医疗手段和生活保养作为辅助,只是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已。
  西周到战国时期,儒道哲学家对眼睛与人心关系的研究奠定了明目功的中国哲学基础。“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思想发端于这一时期。此时期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中国生命哲学此时有了一次大爆发式的发展。社会文化从殷商时期的“崇神”“敬鬼”发展到此时期的“崇礼”“尚乐”。在医疗方面,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机构取代了殷商时代的巫医杂糅。明目的主要方式也从巫术变成了医术和导引按摩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眼睛和心灵是直接相连的。心中充满善良,眼睛就会明亮、美丽;心中充满邪恶,眼睛就浑浊、丑陋。欲要明眸善睐,必须有仁人之心。此外,还提出了“非礼勿视”(《论语·颜渊》)的明目原则。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也认为眼睛和心有着直接关联,认为过多使用眼睛追逐外面的世界就会引起内心的欲望,还会让眼睛看不见事物,故《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老庄用“为道日损”的减法作为明目之道。认为使用眼睛要遵循“虚其心,实其腹”“为腹不为目”的原则,避免过度使用眼睛,这样才能“终日视而目不瞚”(《庄子·庚桑楚》)。用无为之心应对世界,用平静之目观看世界,才能保证眼睛可以始终看见世界的美丽,看见天地运行之大道。
  二、秦汉至魏晋,明目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导引实践的出现
  秦汉至魏晋,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大繁荣时期,《黄帝内经》的出现、黄老之学的兴起、神仙方术的兴盛、道教养生术的出现都在这一时期。此时明目文化也得到了医学界、导引界的重视,其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发展都渐趋成熟。《黄帝内经》确立了明目的医学理论框架,阐述了“目”与脏腑的关系,奠定了传统医学眼科“五轮学说”的基础;《引书》、魏晋道书则记载了明目功导引术式,标志着明目功在技术领域的逐渐丰富和成熟。


  《黄帝内经》从脏腑角度阐述了明目功的医学原理。首先,阐述了眼睛与身体脏腑的关系。眼睛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脏腑之气强盛,眼睛才能明亮。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强调眼睛是“五脏六腑之精”,还指出了瞳子、白眼、黑眼等眼的几个部位,并大体说明了眼的各主要部位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唐宋以后的五轮学说就发端于此。其次,指出了眼睛与肝脏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认为肝“开窍於目”(《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以“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灵枢·脉度篇》)。眼睛是肝脏与外界沟通的开窍之处,肝脏的功能直接影响着眼睛的功能。再者,解释了眼睛生病的原因,提出了治疗眼睛疾病的方法。不良生活习惯,过度消耗精气,使人体阴阳之气失和,是造成目疾最主要的原因;身体脏腑疾病,气血不足,是造成目疾的直接原因。故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中正之气,是“明目”“养目”最重要的保证,并介绍了导引按摩、针灸砭石、药物治疗等具体明目的方法。


  “明目”导引术式的丰富多样。目前所见最早的“明目”导引术式记载于西汉初年(约公元前186年)的《引书》中:“阳见者,反昔手北而卬,后雇……阳见以利目。”即双手交叉背于身后,仰身后看,这个动作有利于“明目”。该书中没有对“明目”导引术式的功理做具体说明。魏晋时期,道教道家文化兴盛。修道之士认为眼睛是修道的一个梯子、一个门户,故而许多道士都修习“明目”之法。从当时道书中记载的“明目”方法来看,基本上涵盖后世“明目功”的所有要素,如导引、按摩、熨目、吞津、吐纳、存想、服食等。明目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导引、按摩类;二是行气、存思类;三是服食、方药类。
  三、唐宋时期,明目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总结
  隋唐宋三朝,是“明目”的大总结时代。隋唐宋三朝政府都修过大型医书,其中对前代有关眼疾的病因、病理、诊疗和药方都进行了详细总结,“明目”功法也因此得到了系统整理。官方正式设置了导引按摩博士,导引按摩之术成为国家认定的治病养生之术,使明目功法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促进了导引按摩的发展。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对隋前导引养生的一部汇编。该书不仅总结了38种“目疾”,还分析了病理病因,并列出11种治疗“目疾”的明目功功法。其中一条有关近视(“不能远视”)的记载,认为近视产生的原因是肝气不足,再加上中焦痰湿阻隔,精气不能上行。还记录了一条专门治疗近视的明目功法:“鸡鸣欲起,先屈左手啖盐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赐我丹药,受之于口。’即精摩形。常鸡鸣二七着唾,除目茫茫,致其精光,彻视万里,遍见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大致意思为:天刚亮之时,左手拿一口盐放在嘴里含化,搓手,并冥想口中的是明目良藥,分14次吞咽下去,再用热手掌按摩眼睛14次。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中医百科全书,其中专列眼科一项,发展了《黄帝内经》眼科脏腑病机学说,总结了眼科疾病,也记载了很多简单易行的明目方法。提出日常起居中明目、防疾的16条禁忌,对后世明目功法的日常生活化有很大影响。北宋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眼轮”思想,成为后世明目功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
  四、明清至近代,明目功法向大众化、日常化发展
  明清至近代是明目功法逐渐走向大众的时期。古代社会,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大部分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就医治病,自行保养、医治成为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选择。这一时期,导引养生之术除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外,已渐渐走到大众养生保健领域。明目功法的发展亦是如此。从明代开始,出现了很多大众养生类书籍,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明目功法的记载。
  明目功法走向大众保健。首先,在防御眼疾和近视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一时期对近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养肝扩展到养心等其他脏腑。如,明代名医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指出,“目能近视,知其有水;不能远视,则其无火,法宜补心”,从病理方面为明目功法实践提供了支撑。其次,《修龄要旨》《遵生八笺》《老老恒言》《寿世传真》等日常养生类书籍中,记载了多种形式的简便易行的明目功法让人修习。
  民国时期,明目功法在大众保健养生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西方的眼科学也进入中国主流社会,很多大学开始专门设置眼科教学,关于东西方有关眼睛的科学研究也随之展开,明目功法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但在日常保健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些知名眼科医生,如王绍棠、陈耀真等,大都推崇明目功法的保健功用。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健身气功·明目功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广泛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在中国传统文化复苏的大背景下,一些老中医、气功专家重新发掘、整理了一批明目功法。其中,马栩周医生的“健目功”和河南中医学院路世才教授的“增视功”有较大影响。马栩周医生在整理其父马礼堂养气功的基础上,经过对古代明目功法的深入发掘,于20世纪90年代编创而成了一套明目功法,在近30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显示出对青少儿人群良好的眼睛保健效果。增视功是路世才教授于1981年整理古代明目文献时发掘编创的,经过几十年的实验和推广,表明这套明目功法同样对人的眼睛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为更好地承传中国传统明目文化并造福大众,2013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针对编创“明目功”面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公开招标。2013年7月,经过专家组评审,在十多家申报单位的遴选中,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和河南中医学院中标,分别承担青少版、成人版明目功编创工作。青少版的健身气功·明目功编创工作,主要以马栩周医生的健目功为原型,经过对古代明目功法的系统整理,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对原功法进行了再次升华编创。2015年,在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统筹管理下,由上海市曙光医院、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等单位联合组成青少版健身气功·明目功效果研究课题组,经过对上海松江叶榭学校近200名七八年级学生3个月的试验观察,不仅验证了所编功法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青少版健身气功·明目功于2016年6月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并由此开始逐渐向国内外普及推广。成人版的健身气功·明目功编创工作,主要以路世才教授的增视功为基础,又经过整理研究历代的明目文献和明目功法,结合成人的身心特点,对原功法进行了升华创编。编创期间,课题组在郑州、北京等地还多次组织专家对功法进行研讨、修改、完善和定型。2014年至2016年,课题组以河南中医学院300多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习练成人版明目功、眼保健操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显示成人版明目在增进视健康水平、提高抗视疲劳能力和改善视疲劳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成人版健身气功·明目功编创工作,于2016年6月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并由此开始逐渐向国内外普及推广。
  综上所述,明目功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优秀遗产,是中国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时代至今,明目功法一直绵延流变,从最初的保护眼睛的简单思想和技术,经过传统哲学理论和传统医学理论的熏染,功法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到青少版健身气功·明目功和成人版健身气功·明目功的问世,必将能为保护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眼睛健康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有些食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长期食用可以降血压。那么,吃哪些食物可以降血压呢?下述食品可供你选用。只要长期坚持,就可能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对健康有利。  1.芹菜:芹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磷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具有降压、降脂、安神、镇静的功效。芹菜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都有积极的辅助降压作用,但只有生吃芹菜,才能确保其有一定效果。将芹菜炒熟之后再食用
期刊
按照属相与性格的分析,人们普遍认为属牛的人就像牛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天,我就讲讲我们站点“九头牛”的故事。  河南省洛阳市牡丹公园健身气功站有九位属牛的功友,因此大家把他们称作“九头牛”。“九头牛”中有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老军人,有在大学教学、获得过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奖的老教授,有一生从事保卫工作的老干部,有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还有一生围着机器转的老工人。他们以前素不相识,现在成了亲近的功友。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方法:随机将16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4和治疗组114例,是利用随机分组的对照方法,对照组是只用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是采用中西药结合,中药煎剂和西药合用。两组分别进行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疗效来比较。 结果:第一周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较差,治疗组在第二周时开始略胜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效果在第三周时明显优胜于对照组。 结论:因为中药可以使
期刊
花丛办了  美美地睡了一觉后,盾斑蜂精神抖擞地开始寻找食物。  这只盾斑蜂是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寻找喜欢的花蜜。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位美丽的盾斑蜂姑娘。  盾斑蜂小伙收拢翅膀落到对方身边,摆了摆触角,说:“今天天气可真好啊。”  很快,它获得了盾斑蜂姑娘的好感,它们成为了伴侣。  盾斑蜂不会像其它蜜蜂那样筑巢,而是在繁殖时悄悄潜入其他蜜蜂家里产卵,行为和杜鹃很类似,所以也被称为“杜鹃
期刊
练功过程是有其规律可循的,主要表现在习练者深化功法技术、理解文化内涵、优化生命状态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过程内部一些因素的必然联系上。这些规律在练功过程中经常存在、反复出现,并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弄清并遵循练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助于科学练功,提高练功的效率和质量。  一、明确练功目的  目的是人对参与活动结果的一种设想或规定。习练者进行练功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有目的地。也就是说,在习练
期刊
的发现者——亨利·莫瓦桑
期刊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怪怪猫和M博士来到了广袤的南美大陆。当直升机飞过纳兹卡荒原时,大地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图案。  “咦?博士,你看地上有什么?”怪怪猫惊奇地叫道。  地上出现的图案各式各样,海鸥、猴子、蜘蛛……甚至还有像宇航员一样的人形图案!  M博士仔细瞧了瞧,对怪怪猫说:“这是著名的纳兹卡线条。”  “博士,那是猴子吗?”怪怪猫指着地上一处螺旋图案问。  “嗯,还真是只猴子呢。”M博士笑眯眯地回
期刊
别以为只有你在生气的时候会“变脸”,机器人也会!  这种会变脸的机器人是英国一家公司的最新发明,实际上,它是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情。  这种“变脸”机器人安装有头戴式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和方便输入简单指令的触控屏,具备可与人交流的音频功能,可以识别声音,会说超过20种语言。它的脸由半透明的塑料制成,内嵌投影机。通过投影机投射影像,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面部
期刊
洪都拉斯蓝洞,又叫伯利兹大蓝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它被岸礁环绕,呈现出完整的圆形,直径约305米,深度超过120米,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潜水爱好者。  我们常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那么浩瀚的大海有没有心灵之窗呢?答案是:有,那就是美丽的海洋蓝洞。  海洋蓝洞是海中的洞穴,由于洞穴很深,因此这片水域呈现出深蓝色。如果从高空俯瞰(kan),海洋蓝洞仿佛是人的瞳孔,深邃而神秘;又宛如镶(xian
期刊
在我们的印象中,毛毛虫披  着毛绒绒的外衣,让人不敢靠近,如果毛毛钻进皮肤里还会对人造成伤害。不过,有的毛毛虫不穿“毛衣”也没毒,它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办法就是—扮成蛇!瞧,这条毛毛虫连蛇的颊窝都模拟出来了,不过,你以为是蛇脑袋的地方,其实是幼虫的尾部,它受到威胁的时候,就把脑袋和腿缩  起来,胀大背部,让自己看起来像条蛇。  马为什么喜欢站着睡觉?  很久以前,野马生活在野外,它的天敌很多,只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