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写作属于必修范围内“表达与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和“阅读与鉴赏”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只是,就我觀察得出的结论,现在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课堂、教师和题材为中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不少学生厌倦写作;在传统作文评价中,有的教师过于追求完美文章,加深了作文的神秘感,损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脱离生活的应考作文训练模式,让“本来会写作文”的学生,变得“不会写作文了”。学生往往拿起笔来,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怎样才能写好一点……
我认为,现在的写作教学应该打破传统模式,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回归生活,写出表达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这是课改背景下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只是我们的学生现在还面对着高考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的写作需要有“功利心“在其中,所以,这对于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从以往的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思想都是公共的,所有的话语都是似曾相识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复制。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惟有“回归”才有可能改变这点。
在我看来,“回归”应该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即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自我。
一、回归基础
语文的基础教育在现在的各种趋势下,已经显示出其中的盲点。人们所关心的焦点,大部分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文分数,却忽略了占考试成绩主要因素的基础分数和使一篇作文能够准确表达观点、辞藻华丽多彩、情感真挚感人等等的基础能力。这样的忽略在教师的教学中表现也较为突出:小初中语文教材一味追求“新课程”改革而忽视了基础知识;高中教师则尽可能多的在拔高、思想上等等方面下功夫;在学生平时写作中甚至整个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体现出的问题表现为:大多数基础知识较差,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甚了解,缺乏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写作的内容不清晰,表意不明,空洞缺乏思想性……当然,我例举的这些现象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全部。只是,这些现象的出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很实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程改革与作文教学的最终走向,究竟在哪里……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作为表意文字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正是说明了汉语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读图时代”、“键盘时代”,“外文时代”……多元文化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字的运用、发展。试问,缺乏了最本质的表达,还如何谈什么美与不美、思想与价值呢?
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是需要从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开始并且严格把观念的。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是要体现的,活跃也是要有的,但是,如果地基都打不牢实,如何盖高楼大厦?我认为,必要的基础知识教育绝对不能抛弃,而且还要更加重视才对,这也就是回归基础。也许,某一天,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的鲁迅,写出来很多的“汉字新解”,或者更多。
二、回归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叶老一直认为,写作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生活。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中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来自生活中的某种需求,比如抒发和表达个人情感、宣泄生活中的压力或激情等等。强制性、任务化的写作,产生好作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作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远离生活,首先是因为没有生活,或者说是没有机会接触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其次,远离生活,还因为没有观察生活。校园不可能是真空,家庭不可能没有趣事,社会也不可能没有热点,值得思考或者是众说纷纭的话题应该说还是很多的。然而,学生对这些却“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的生活性,从生活中区观察、去体悟,并且有一定的思考,定然会有所进步。
三、回归自我
“道德教化”一向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核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然,作文教育受传统影响也很深,“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是我们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主要的德育目标。更有甚者,德育意识不仅仅关涉到作文的选题,更牵连到作文优劣的评判。“思想健康”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评判写作的第一要义。现个别学生在各种压力下日趋压抑,心灵日渐冷漠。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情感,又何来作文的灵魂?作文时,写作者的情感死水一潭,又如何让读者产生“共鸣”呢?
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失去本我,更有甚者,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情感,还是学生的思考、思想。一个“悟”字,可拆分为“思之吾”与“吾之思”两个意思,可见“悟”是思考和创造的结合。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看我们的习作教学,轻发散求异,怕异端邪说,斥标新立异。因此,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创造的时间空间。这种趋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声音的钳制”、“思想的入侵”,学生如何在作文这块土地上“诗意地栖居”呢?
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走向“假、大、空”的误区,这类文章往往为文造情,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没有张扬的个性……剔除一些华彩词语,剩下的只有——虚空的假我。当然,重新拾起学生的“自我”也不是一味崇尚“潮流”。否则只会走进写作的另外一个误区。
最终,回归自我才是彻底的回归。我认为,语文的最终学习目的也在于此。作为语文的工具性,我们利用写作来表现自己,无非是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如果这样的工具性使得语文的生活性缺失了,那么便没有学习以及存在的价值了。所以,写作的“回归”,将是必然。
综上所述,写作的回归,基础、生活、自我应该是紧密联系的,互为因果,缺一不可。这其中要求学生做的还很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也要在不断地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回归”,才能指导学生的“回归”。
我认为,现在的写作教学应该打破传统模式,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回归生活,写出表达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这是课改背景下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只是我们的学生现在还面对着高考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的写作需要有“功利心“在其中,所以,这对于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从以往的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思想都是公共的,所有的话语都是似曾相识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复制。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惟有“回归”才有可能改变这点。
在我看来,“回归”应该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即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自我。
一、回归基础
语文的基础教育在现在的各种趋势下,已经显示出其中的盲点。人们所关心的焦点,大部分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文分数,却忽略了占考试成绩主要因素的基础分数和使一篇作文能够准确表达观点、辞藻华丽多彩、情感真挚感人等等的基础能力。这样的忽略在教师的教学中表现也较为突出:小初中语文教材一味追求“新课程”改革而忽视了基础知识;高中教师则尽可能多的在拔高、思想上等等方面下功夫;在学生平时写作中甚至整个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体现出的问题表现为:大多数基础知识较差,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甚了解,缺乏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写作的内容不清晰,表意不明,空洞缺乏思想性……当然,我例举的这些现象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全部。只是,这些现象的出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很实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程改革与作文教学的最终走向,究竟在哪里……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作为表意文字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正是说明了汉语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读图时代”、“键盘时代”,“外文时代”……多元文化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字的运用、发展。试问,缺乏了最本质的表达,还如何谈什么美与不美、思想与价值呢?
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是需要从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开始并且严格把观念的。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是要体现的,活跃也是要有的,但是,如果地基都打不牢实,如何盖高楼大厦?我认为,必要的基础知识教育绝对不能抛弃,而且还要更加重视才对,这也就是回归基础。也许,某一天,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的鲁迅,写出来很多的“汉字新解”,或者更多。
二、回归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叶老一直认为,写作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生活。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中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来自生活中的某种需求,比如抒发和表达个人情感、宣泄生活中的压力或激情等等。强制性、任务化的写作,产生好作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作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远离生活,首先是因为没有生活,或者说是没有机会接触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其次,远离生活,还因为没有观察生活。校园不可能是真空,家庭不可能没有趣事,社会也不可能没有热点,值得思考或者是众说纷纭的话题应该说还是很多的。然而,学生对这些却“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的生活性,从生活中区观察、去体悟,并且有一定的思考,定然会有所进步。
三、回归自我
“道德教化”一向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核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然,作文教育受传统影响也很深,“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是我们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主要的德育目标。更有甚者,德育意识不仅仅关涉到作文的选题,更牵连到作文优劣的评判。“思想健康”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评判写作的第一要义。现个别学生在各种压力下日趋压抑,心灵日渐冷漠。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情感,又何来作文的灵魂?作文时,写作者的情感死水一潭,又如何让读者产生“共鸣”呢?
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失去本我,更有甚者,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情感,还是学生的思考、思想。一个“悟”字,可拆分为“思之吾”与“吾之思”两个意思,可见“悟”是思考和创造的结合。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看我们的习作教学,轻发散求异,怕异端邪说,斥标新立异。因此,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创造的时间空间。这种趋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声音的钳制”、“思想的入侵”,学生如何在作文这块土地上“诗意地栖居”呢?
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走向“假、大、空”的误区,这类文章往往为文造情,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没有张扬的个性……剔除一些华彩词语,剩下的只有——虚空的假我。当然,重新拾起学生的“自我”也不是一味崇尚“潮流”。否则只会走进写作的另外一个误区。
最终,回归自我才是彻底的回归。我认为,语文的最终学习目的也在于此。作为语文的工具性,我们利用写作来表现自己,无非是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如果这样的工具性使得语文的生活性缺失了,那么便没有学习以及存在的价值了。所以,写作的“回归”,将是必然。
综上所述,写作的回归,基础、生活、自我应该是紧密联系的,互为因果,缺一不可。这其中要求学生做的还很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也要在不断地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回归”,才能指导学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