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你的教靴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表现的评价者、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和学生品德的塑造者。任何一个班级,一般都有几十位学生在一起学习、娱乐、生活,如果缺少班主任的带领、指引,那么,要形成一个有凝聚力、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班级集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處于特殊的地位。
班主任的这种特殊地位,自然造就了班主任的权威感。在一个班级,往往班主任的话“一言九鼎”,甚至成了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唯一合法信息源。正因为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评价如此重视,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班主任自身的人生阅历、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和民主意识的巨大差异,难免导致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镜头一:一则值得商榷的学生评语
每学年结束,班主任老师都有一个常规工作就是撰写学生评语。学生评语的内容涉及学生在学期间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班主任根据平时对学生的印象作出评价。有时。我们偶尔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语:
该生一贯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经常迟到,且屡教不改。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成绩进步缓慢。希望今后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正不良习惯,刻苦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反思 老师手中的那支钢笔承载了学生对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地位或印象的期待,它拥有无比的权力。教师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说过:“儿童幼小的心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核桃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可见,班主任的“大笔一挥”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宣判”。殊不知,这种“宣判”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是一生的。
镜头二:不要让学生失去对您的信任
一天下课后之后,某班主任回到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就在此时,班上的一名女生来到他的跟前,神情痛苦,还没开口便抽泣起来。班主任用余光扫视了一下那位学生,边批改着作业边慢条斯理地问:怎么啦?不舒服?还是被哪个老师批评了?那位学生好不容易停止了抽泣,回答道:“今天语文老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我没有全部完成好。他让我站起来,说给了几天时间还没完成,太过分了。我站了一课,心里难受极了,觉得这太不公平了。”班主任似乎有点沉不住气了,问道:“你到底是不懂做?忘了做?不愿意做?还是没时间做呢?”学生回答说:“我真的做不出来。”这时。班主任似乎有点生气,说:“我觉得语文老师没有什么错。学生没做作业就应该有承受被批评的心理能力。你不会做,为什么不向同学请教?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资料和参考书?你要反省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你几次考试失败就是因为一个字——‘懒’。”听了班主任的一席话,那个学生垂下了头,沉默不语。
反思 学生主动找老师交流本身就是对班主任的信任。他们正是因为碰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鼓起勇气,在克服种种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才向老师求助的。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切忌以领导者的威严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甚至学生抱怨的话,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否则,交流只能是失败,双方只能是不欢而散,甚至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见,班主任要从热爱、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与学生交朋友,做到豁达大度,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架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结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语言的精炼、准确、适度和恰当。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沉默。“沉默是金”,沉默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沉默是有声语言的无声延伸,沉默是无声语言的有效表达。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育气氛,是一种睿智的教育方式。
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学会信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能成为行为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抚摸”,会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响应,产生情感的“正迁移”。
加里宁曾说过:“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对于人心理上的各种微妙的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班主任们,让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少一点莽撞,学会沉默与倾听,培养一定幽默感,给学生多一点信任,管好自己的一张嘴,千万记住要慎用自己的“话语权”。
你的教靴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表现的评价者、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和学生品德的塑造者。任何一个班级,一般都有几十位学生在一起学习、娱乐、生活,如果缺少班主任的带领、指引,那么,要形成一个有凝聚力、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班级集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處于特殊的地位。
班主任的这种特殊地位,自然造就了班主任的权威感。在一个班级,往往班主任的话“一言九鼎”,甚至成了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唯一合法信息源。正因为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评价如此重视,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班主任自身的人生阅历、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和民主意识的巨大差异,难免导致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镜头一:一则值得商榷的学生评语
每学年结束,班主任老师都有一个常规工作就是撰写学生评语。学生评语的内容涉及学生在学期间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班主任根据平时对学生的印象作出评价。有时。我们偶尔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语:
该生一贯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经常迟到,且屡教不改。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成绩进步缓慢。希望今后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正不良习惯,刻苦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反思 老师手中的那支钢笔承载了学生对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地位或印象的期待,它拥有无比的权力。教师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信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说过:“儿童幼小的心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核桃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可见,班主任的“大笔一挥”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宣判”。殊不知,这种“宣判”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是一生的。
镜头二:不要让学生失去对您的信任
一天下课后之后,某班主任回到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就在此时,班上的一名女生来到他的跟前,神情痛苦,还没开口便抽泣起来。班主任用余光扫视了一下那位学生,边批改着作业边慢条斯理地问:怎么啦?不舒服?还是被哪个老师批评了?那位学生好不容易停止了抽泣,回答道:“今天语文老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我没有全部完成好。他让我站起来,说给了几天时间还没完成,太过分了。我站了一课,心里难受极了,觉得这太不公平了。”班主任似乎有点沉不住气了,问道:“你到底是不懂做?忘了做?不愿意做?还是没时间做呢?”学生回答说:“我真的做不出来。”这时。班主任似乎有点生气,说:“我觉得语文老师没有什么错。学生没做作业就应该有承受被批评的心理能力。你不会做,为什么不向同学请教?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资料和参考书?你要反省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你几次考试失败就是因为一个字——‘懒’。”听了班主任的一席话,那个学生垂下了头,沉默不语。
反思 学生主动找老师交流本身就是对班主任的信任。他们正是因为碰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鼓起勇气,在克服种种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才向老师求助的。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切忌以领导者的威严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甚至学生抱怨的话,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否则,交流只能是失败,双方只能是不欢而散,甚至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见,班主任要从热爱、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与学生交朋友,做到豁达大度,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架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结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语言的精炼、准确、适度和恰当。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沉默。“沉默是金”,沉默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沉默是有声语言的无声延伸,沉默是无声语言的有效表达。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育气氛,是一种睿智的教育方式。
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学会信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能成为行为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抚摸”,会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响应,产生情感的“正迁移”。
加里宁曾说过:“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对于人心理上的各种微妙的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班主任们,让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少一点莽撞,学会沉默与倾听,培养一定幽默感,给学生多一点信任,管好自己的一张嘴,千万记住要慎用自己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