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两种创新研究的对比,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不连续技术创新的理解,并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性技术创新做出一个全面的比较。
关键词:DTI;CTI;技术轨道
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其中不连续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技术创新,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不连续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不连续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
当今世界已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个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利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新经济的灵魂。
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CTI)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DTI),CTI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在现有的技术轨道上进行,而DTI则是完全脱离现有技术轨道的创新,其又被称为破坏性技术创新。DTI一旦成功,无疑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DTI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
关于传统的CTI,国内为学者已有大量的研究。国外的Henderson和Clark认为“CTI是对现有产品设计的一种提炼和延伸”;James March则认为CTI指的是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产品或者工艺进行的扩展。国内的柳卸林称:“CTI是渐进的,它建立在现有知识、现有市场和现有技术基础设施之上”;司春林认为CTI是针对已存在市场上产品的创新,表现为提高质量、性能,降低成本。
关于DTI的研究国外也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是实证研究,国内相对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的Mckee认为DTI发生于企业从一条产品学习曲线向另外一条曲线转移的时候;Christensen在对技术“S”轨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DTI将替代一个产业,出现不同的技术范式,关键是技术轨道的发展超出了当前用户的需要。国内的柳卸林认为,DTI建立在全新的知识或是各种知识融合的基础之上,它给产品带来全新的功能,它的产品是现有市场上不曾存在的产品;司春林认为DTI是在新生市场上的创新,即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同步进行。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认为DTI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通过对两种技术创新的深入的研究,DTI与CTI相比存在一下几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也是DTI所特有的。
第一,DTI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的不连续性,即DTI是不再遵循现有技术轨道进行的线性创新活动,是一种沿着非主流市场以及非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的全新的创新活动。
第二, DTI使得以往的技术知识累积过程中断,技术轨道转变后的新技术范式会带来全新的技术发展空间,相比于已有技术,具有更强的技术性能或者是更具有发展的潜力,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现有功能,增加新的产品特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对原有的产品市场可能是一种颠覆性或者毁灭性的打击,会导致其直接出局。
第三,DTI提供了新的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兴市场中新用户的新应用创造价值,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需要对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整。
第四,DTI是改变市场结构、创造新技术、要求用户学习和诱导消费行为改变的新产品或服务。它为企业开拓一个全新的顾客市场,引起市场的巨变。
第五,DTI的颠覆性和毁灭性创造了新兴的产业,改变产业的竞争格局,使得市场重新洗牌。
第六,DTI管理需要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需要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基础设施,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它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竞争观念,需要企业与竞争者、用户、供应商等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第七,DTI的涉及创新主体的群体突破的问题,以及需要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而CTI不需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而且在现有的组织内即可进行。
关键词:DTI;CTI;技术轨道
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其中不连续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技术创新,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不连续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不连续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
当今世界已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个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利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新经济的灵魂。
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CTI)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DTI),CTI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在现有的技术轨道上进行,而DTI则是完全脱离现有技术轨道的创新,其又被称为破坏性技术创新。DTI一旦成功,无疑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DTI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
关于传统的CTI,国内为学者已有大量的研究。国外的Henderson和Clark认为“CTI是对现有产品设计的一种提炼和延伸”;James March则认为CTI指的是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产品或者工艺进行的扩展。国内的柳卸林称:“CTI是渐进的,它建立在现有知识、现有市场和现有技术基础设施之上”;司春林认为CTI是针对已存在市场上产品的创新,表现为提高质量、性能,降低成本。
关于DTI的研究国外也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是实证研究,国内相对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的Mckee认为DTI发生于企业从一条产品学习曲线向另外一条曲线转移的时候;Christensen在对技术“S”轨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DTI将替代一个产业,出现不同的技术范式,关键是技术轨道的发展超出了当前用户的需要。国内的柳卸林认为,DTI建立在全新的知识或是各种知识融合的基础之上,它给产品带来全新的功能,它的产品是现有市场上不曾存在的产品;司春林认为DTI是在新生市场上的创新,即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同步进行。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认为DTI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通过对两种技术创新的深入的研究,DTI与CTI相比存在一下几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也是DTI所特有的。
第一,DTI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的不连续性,即DTI是不再遵循现有技术轨道进行的线性创新活动,是一种沿着非主流市场以及非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的全新的创新活动。
第二, DTI使得以往的技术知识累积过程中断,技术轨道转变后的新技术范式会带来全新的技术发展空间,相比于已有技术,具有更强的技术性能或者是更具有发展的潜力,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现有功能,增加新的产品特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对原有的产品市场可能是一种颠覆性或者毁灭性的打击,会导致其直接出局。
第三,DTI提供了新的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兴市场中新用户的新应用创造价值,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需要对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整。
第四,DTI是改变市场结构、创造新技术、要求用户学习和诱导消费行为改变的新产品或服务。它为企业开拓一个全新的顾客市场,引起市场的巨变。
第五,DTI的颠覆性和毁灭性创造了新兴的产业,改变产业的竞争格局,使得市场重新洗牌。
第六,DTI管理需要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需要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基础设施,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它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竞争观念,需要企业与竞争者、用户、供应商等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第七,DTI的涉及创新主体的群体突破的问题,以及需要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而CTI不需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而且在现有的组织内即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