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感觉数学是最难的学科,更有甚者厌恶数学。笔者所在的学校生源还是不错的,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优异,但是进入高中后退步明显,有的甚至反映听不懂课。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发现和总结及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认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转变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
初高中知识有较大区别 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实数集内的运算。对于不少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以公理形式直接导出,从而避免了证明;另外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加之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与此相衔接的高中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集合”这一数学新知识;接下来就是抽象性更强的函数;紧随其后的是全新的三个函数,这些都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学生便渐渐找不到感觉,尽管近年来高中教材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由于高考的存在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敢降低难度。
学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慢 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合理组织分配学习时间。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课注意听讲,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习惯,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害怕困难,遇到难题不会动脑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希望老师讲解。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高中数学多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这让学生很不适应。再之,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只能选取一些典型的习题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勤于思考,善于归纳。而高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时不能适应,很快就落下了大量的知识内容,难以弥补。
家长与学生盲目地选择课外辅导和其它学习资料 现在家长对高中生给予的期望普遍很高,市面上有关高中生的辅导培训很多,大多数家长与学生不能辨别其价值,往往选择了一些不适合的辅导班和资料,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高一的老师多是高三循环下来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高三循环下来的老师,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年轻教师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很多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往往在对题目的点评时会说:这题很简单,这是对很多有疑问的学生的沉重打击。高中数学知识量大,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刺痛学生学习数学的上进心。
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尝试,可采取直接讲解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要因学生的程度不同适当降低教学难点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鉴于初高中知识的差别,改进学习方法是适应的第一步。老师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勤恳、务实、采众家所长,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使知识积少成多,逐步走出学习的困境。首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学习要有自主性,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任务重,所以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其次,好问,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不懂就要问。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问懂这个问题的人。再次,认真听每一节课。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的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最后,及时复习,定期复习。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课上能听懂,就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会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高中数学知识量大,容易遗忘,这就要求常复习才能熟练应用。
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名同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正能量 数学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偏爱数学成绩优异的,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让每一名同学都获得数学学习的正能量。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也是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用实践和经验帮助学生完成好这个衔接。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
初高中知识有较大区别 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实数集内的运算。对于不少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以公理形式直接导出,从而避免了证明;另外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加之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与此相衔接的高中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集合”这一数学新知识;接下来就是抽象性更强的函数;紧随其后的是全新的三个函数,这些都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分学生便渐渐找不到感觉,尽管近年来高中教材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由于高考的存在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敢降低难度。
学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慢 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合理组织分配学习时间。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课注意听讲,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习惯,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害怕困难,遇到难题不会动脑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希望老师讲解。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高中数学多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这让学生很不适应。再之,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只能选取一些典型的习题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勤于思考,善于归纳。而高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时不能适应,很快就落下了大量的知识内容,难以弥补。
家长与学生盲目地选择课外辅导和其它学习资料 现在家长对高中生给予的期望普遍很高,市面上有关高中生的辅导培训很多,大多数家长与学生不能辨别其价值,往往选择了一些不适合的辅导班和资料,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高一的老师多是高三循环下来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高三循环下来的老师,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年轻教师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很多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往往在对题目的点评时会说:这题很简单,这是对很多有疑问的学生的沉重打击。高中数学知识量大,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刺痛学生学习数学的上进心。
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尝试,可采取直接讲解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要因学生的程度不同适当降低教学难点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鉴于初高中知识的差别,改进学习方法是适应的第一步。老师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勤恳、务实、采众家所长,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使知识积少成多,逐步走出学习的困境。首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学习要有自主性,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任务重,所以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其次,好问,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不懂就要问。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问懂这个问题的人。再次,认真听每一节课。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的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最后,及时复习,定期复习。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课上能听懂,就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会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高中数学知识量大,容易遗忘,这就要求常复习才能熟练应用。
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名同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正能量 数学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偏爱数学成绩优异的,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让每一名同学都获得数学学习的正能量。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也是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用实践和经验帮助学生完成好这个衔接。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