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诺邓火腿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走进诺邓,一段石头铺成的路湿漉漉的,我走在石头路上,开启了一天的寻访之旅。石径两旁是花团,那淡蓝色大团大团的是绣球花,那红色和黄色的是菊花,那紫红色的是鸡冠花,摇曳在最高处的是淡黄色的合欢花,水珠还挂在花瓣上,娇艳欲滴,真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沿路而居的村民,每家每户的楼上、屋檐,都可以看到挂着一排排整齐的火腿,成为农家房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诺邓千年古村的一道风景线。这正是我此次旅程的主要目的。
  走过诺水上的一座石拱小桥,就来到老黄的家。
  老黄和树江父子俩,是诺邓的名人,每个到诺邓的“吃货”都知道他们和他们制作的美食。
  我大学毕业那年,就和一个采访团到过诺邓采风,还在这个院子吃过早饭,虽然那是一段匆匆的旅程,但也为我今天再到这个院子沾了点早已熟识的关系。
  老黄家门口是一排上百年的大树,有滇朴、栾树、合欢,树下一把把银色的大伞里藏着木桌椅、大理石桌椅,坐在滇朴树下喝茶,是茶的清香,水的温度,诺邓的气息,这样轻松愉悦的时光是属于我的,我也想让这时光属于更多的人。我一边喝茶,一边和老黄一家聊着家常。
  2
  “云南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建一个土灶,这个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锅里的水是卤水——这是用来熬盐的原料……熬盐为的是制作诺邓当地独特的美味——诺邓火腿……”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第一集就有老黄的镜头,这部纪录片让老黄和树江的名字家喻户晓。
  老黄说,他们家是本本分分的村里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诺邓村。
  因父子俩制作的诺邓火腿让全世界知道了他们,知道了诺邓火腿,知道了诺邓。在这之前,他们从没有想过自己会上电视,自己做了一辈子的火腿会上电视。一切都太突然。说着说着,老黄的目光里依旧闪烁着意外而兴奋的眼神。
  经过美食节目的宣传,确实让沉寂多年的村子热闹了起来,我刚走进村子里,就遇到很多外地人。很多人来到村子,是来看老黄和树江的,来看那条小溪的,来看那个土灶的,来看那口老井的,来看诺邓火腿的,还争相想看老黄和树江在纪录片制作火腿的那方老宅。
  老黄说,2006年,家里重新翻建房子,树江也结婚成了家,那时来村子旅游的人不多,因为树江家在进村的路口,偶尔有客人来了想留下吃饭,老伴就会给客人做饭,家里没有好东西招待客人,就把家里过年杀年猪腌制下的火腿、腊肉拿出来招呼客人。到了2008年,家里的农家乐建成并正式运营,取名“盐泉农家乐”,因家在古盐井旁边,老黄就给自家的农家乐取了这个名字。
  “盐泉农家乐”的招牌菜就是诺邓火腿。这时,树江决定带我去看储存在仓库的火腿。仓库是一间单独的房子,刚走进仓库的门,一股经过年岁发酵后的肉香扑鼻而来。抬头一看,一只只,一串串,最后连成一片的火腿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方。有的储存时间已在两年以上,有的是上一年刚刚腌制的,悬挂火腿的架子上有绳子勒紧过后的痕迹,刻在木头上,这些木头和火腿一样,有时光的浸润。这些火腿销售到全国各地。
  走出仓库,闻到从厨房飘来的火腿味,是那种早晨走进大自然的气息,干净、清香、新鲜。
  原来,树江是在2010年左右回家从父母手里接手农家乐的,一来由于开大货车特别苦,身体受不了;二来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农家乐需要人手打理。
  3
  听完老黄父子的一番讲述,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我留在老黄家就餐,内心十分期待即将享用的美食,因为接下来吃的就是诺邓火腿。
  这是令多少人魂牵梦绕的佳肴。只觉得那火腿非常可口,红色的肉质里仿佛蕴藏着许多小秘密,我想,大概是蕴藏着能捕获味蕾的精灵吧,用筷子轻轻地夹起来,软糯的肉质令人垂涎欲滴,才一闻顿觉醇香四溢,慢慢拿到嘴边咬一口,香味随着咀嚼慢慢地延伸,随着唾液慢慢地扩散……恍惚间,才发觉自己早已不是淑女该有的风范了,嘴里的那块还没有咽下,可筷子已经不由自主地夹起了第二块、第三块……
  咀嚼着仍觉得不解馋的嘴巴,还没咽下嘴里的美食,我开始寻觅起火腿的来历。
  老黄告诉我,村子有杀年猪的传统。在过去,即使最穷的人家都会养一两头肥猪宰杀,供全家人全年食用,那时村子杀年猪都会选在冬至这天宰杀,在村子就有了“冬至节,杀大猪”的说法,也因冬至节令后便是腊月,也叫“杀腊月猪”,可见在村子杀年猪是件大事,杀年猪和节令有很大的关系。村子又熬盐,这样村子的人从杀猪到腌制猪肉,所有原料都是就地取材,有大自然的馈赠,做出的美食自是原汁原味。虽然盐业经济早萧条,可取卤熬盐是诺邓人的特长,人们乐于自己熬盐,自己做美食。确实如此,在盐业经济萧条后的今日,诺邓人依然在井里取卤水,制作盐巴,用盐巴腌制食品。熬盐也是村子冬季最繁忙的景象,杀了年猪,家家就忙着腌制火腿,用的就是这诺邓盐。
  老黄腌火腿的手艺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家里的火腿都由老黄负责腌制,那些都是些时间、经验和感情的事了。
  随着树江回家一心做店里的生意后,老黄决定让树江也腌制火腿。树江从小看着村子里的老人和家里的长辈腌制火腿,早就对腌制火腿了如指掌,只是差亲手操作。从那时起树江开始和父亲老黄学腌制火腿。
  一切都心随所愿,此次寻访确实能遇上很多精彩的过程。午饭过后,刚好碰上树江要开始制作新一批的火腿,我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大饱眼福了。
  原来做火腿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并不复杂,最主要的就是腌制的盐一定要用诺邓盐。只见树江把打整好的猪腿先挤出里面的血水,浇上諾邓的苞谷酒均匀按摩一遍,然后再把盐均匀撒在腿子上一遍遍地摩擦,待盐充分吸收后,接下来就要放在大木缸里腌10多天,然后取出悬挂晾晒就可以。他一直强调火腿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这个过程,一定要观察火腿的温度和味道,要是有变质的火腿,一定要及时处理。 树江边切火腿,边给我介绍。说着还不时反复观察之前腌渍好的大木缸里的肉。   当问到中央电视台来拍摄时的情景,树江回忆说,那是2011年的事,中央电视台要到诺邓摄制关于诺邓火腿的节目,找到父亲和我,我们心里很高兴,可也很担心。我们从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拍摄,季节也不是腌制火腿的最佳时间,为此父亲还特意说明了情况,可最终拍摄时间和地点还是确定下来。就这样,在和摄制组沟通好后,到了11月份《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节目开始拍摄。虽说是拍摄,但树江早起来像往年每个熬盐的季节一样,在小溪旁边打灶、熬盐,再到集市选购上好的猪腿,等熬好盐,选好新鲜的猪腿,父子俩就开始腌制火腿——把盐均匀地撒在腿子上,揉搓,擠压,然后放缸里腌制……
  回忆起拍摄场景,树江说:“很轻松,不紧张,因为我们做我们的,他们拍他们的,导演觉得一个动作不好,也不会叫停,更不会叫我们摆动作,直到腌制结束,导演会说哪里应该改进,那我和父亲就会再腌制一遍,很轻松,大家都不会搞得紧张,我们年年腌制火腿,技术什么的都不是问题,要的只是氛围。”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诺邓火腿一夜成名,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诺邓,专程来吃诺邓火腿。老黄和树江也一夜成名,父子俩憨厚的笑脸、做火腿的技艺,让更多的人走进诺邓,了解诺邓火腿背后的故事。村子也一夜成名,来村子的人一时多了不知多少倍。
  树江说:“要播的那晚,摄制组早早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几点几分播出。”一家人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老黄和树江没有想到一家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在电视上竟这样美好。这太神奇了。看见他喜悦的眼神,仿佛那晚的兴奋和高兴历历在目。
  更没有想到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带来的反响,来“盐泉农家乐”的客人天天爆满,树江一家的生意火爆到什么程度,他说吃饭的人从早上10点开始一直吃到晚上就没有停过,客人强调就是来吃诺邓火腿的,可树江家只有1000多只腌了两年的火腿,不得以只能限量供应,并且绝不外卖。那时火腿真的是一只难求,别说一只,树江家的火腿根本不够来的客人吃。
  树江家祖祖辈辈都做火腿,过去做火腿多是留着自家吃,慢慢地到了老黄这一代才开了农家乐,才把火腿卖出去,做起小作坊生意,从每年做几百只火腿到 1000多只,这是老黄家曾经做火腿最大的量。2012年后,家里的火腿腌制到了4000多只。
  原来,树江家楼上也挂着火腿。我们慢慢上楼去看看那美妙的风景。楼上通风,一只只火腿因为时光的堆积,上面有了薄薄的发酵后形成的氧化层,漂亮极了。因为这些氧化层才有了醇香的肉味。这是空气里飘散着凝聚着火腿的香味和诺邓盐咸咸的盐味,还有农家土墙的气息。这些火腿都是树江腌制的。它们穿越时间和空间,在光滑细腻的“肌肤”上,穿上薄薄的“青衣”,给每个来诺邓的人讲述诺邓火腿的故事。
  白天,火腿有风的滋养;晚上,火腿有光的温度。我站在挂满火腿的房间,放眼望去都是火腿,这是一个“火腿森林”,我每要穿过一次“火腿森林”,都要侧身慢慢行走,偶尔还需低头、弯腰,这样才能穿过“森林”,我一直在找最好的一只火腿,可我看着这只,又看看那只,都觉得好。树江正在把一只储存时间够的火腿取下,用手拍了拍火腿,像是轻抚自己的孩子。这是只上等的火腿,树江和我说。树江用刀把氧化层削掉。火腿在切开前一定要把氧化层削干净。以前切火腿都是用切火腿的大刀,把刀架在火腿上固定好,用小锤往刀背使劲砸,这样把火腿分成块,现在都不用刀切火腿,有专门切火腿的机器,听着机器“嚓嚓”的声音,扑面而来的是股浓浓的发酵好的肉香,好的火腿,颜色是鲜红的,味道是香香的。
  4
  美食之美,贵在坚持。原汁原味,弥足珍贵。
  也许这就是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品尝品尝诺邓火腿的原因吧。
  别人一定想老黄和树江不知赚了多少钱,他们一定很有钱?可当我坐在朴树下和树江聊天,当我听过树江讲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故事,看过那片火腿森林后,我才渐渐明白,很多东西不能只看表象,还有本质,老黄和树江都是老实淳朴的人,老黄一直教育树江要做真正的诺邓火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匠人精神。树江也说,要是自己家只是想赚钱,那在2012到2014年间确实可以赚很多钱,可真正自家做的火腿就几千只。这次我经过实地走访,确实他们家里火腿的数量要达到真正销售的目的还差太远。火腿是周期很长的食品,今年腌制的要到第三年才能卖,如果要是想着赚钱,那时可以到处收购火腿来卖,说是自家的诺邓火腿,可这样的把戏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所以,这么多年树江只卖自己家的火腿。
  树江自嘲说,自己是错过赚大钱的机会了,这时,他露出质朴爽朗的微笑。
  确实,谁都没有想到一个纪录片,改变了树江一家,也改变了村子。树江说,那时村里所有的火腿真是像一夜全卖光,不够卖呀。家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吃饭的,参观的,采访的,没想到呀。是呀,谁会想到呢?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可我觉得这不突然,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诺邓,一个有千年盐马文化的村子,自有底气和气质,这不是一般普普通通的村子可以比拟的,村子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子人一辈辈做火腿的心,那味道不是别人一下就能学去的,那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是天赐的,即使这个村庄随着盐巴的不值钱,贫穷那么多年,可对于美食的追求,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不曾改变的。
  其实,随着诺邓火腿的“意外”走红,从那时起,诺邓人尝试着改变,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开始大规模腌制火腿,条件差不多的人家开起客栈,村内的客栈多是在2012年开办起来的。村民的收入从主要靠种苞谷逐渐转变为经营为主。
  历史文化厚重的诺邓,做生意一直不是诺邓人的强项。村子人不会做生意,听村里老人说,过去村里人去街上卖东西,要没有人买,就会躲到一旁抽烟,害羞呀。
  那时,村子里第一个把家里东西拿出来在村口卖的是个大学生,看到树江家的生意好,就回家把家里的土特产拿出来,摆到树江家对面的公路上卖。这个大学生在外求学,见多识广,她知道自己的摊位摆在树江家门口,就会被很多人看到,这样东西卖出去的几率就高,生意还不错。村里人看到后,也纷纷把家里的火腿、盐、乳腐、豆豉、葵花、大白豆等拿出来摆在树江家对面卖,后来村民摆摊统一到村口,更规范了。   对于大自然的馈赠,诺邓人一代代感恩着。从2012年开始,食品安全就成树江心里最大的担心。看着自家生意火爆,树江一面高兴,可也担心,随着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能否给客人安全放心的食品已迫在眉睫,树江和父亲商量后,决定为诺邓火腿做些什么事,树江用一年的时间跑了大大小小的部门后,2013年成功注册了“云龙县诺邓盐泉火腿有限公司”,注册公司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保护诺邓火腿,保护祖祖辈辈的手艺。诺邓火腿不是树江一家發明的,也不是村里哪家人发明的,村子祖祖辈辈就腌制火腿,家家户户都会腌制火腿,多少代诺邓人从没有想过要把火腿做了卖出去,因为贫穷,没有人敢想这样的办法,因为贫穷,没有人有这样的实力,没有人有那么多闲钱用来压在火腿上。
  如今老黄年纪大了,早没有腌制火腿,老黄没有做大生意,也没有赚大钱,可树江是有条件,有能力做大生意、赚大钱的,可树江没有。在2012年到2104年,很多外地客商看到诺邓火腿的商机,纷纷找到树江,想和树江合作做生意,把诺邓火腿做大,可树江都拒绝,这些年树江只是做着自己的火腿。
  如今,村子开起很多农家乐和客栈,树江家的客栈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开的。聊着聊着,提到今后的发展,树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的,他说,做火腿的量,一年控制在3000多只左右,以后也不会增加太多。就现在自家做火腿的量和销售来看,这是一个基本饱和的数据,诺邓火腿的优势在原料上,熬制诺邓盐的卤水浓度高,不含碘,可熬不出那么多的盐。树江注册公司也是为顾客消除安全的顾虑,家里的火腿是合法、合理、安全的。以前树江家就做着小作坊,那时对食品安全这些不怎么理解,可随着客人的增多,诺邓火腿的市场需求不断剧增,树江才下决心注册公司,保护火腿。
  在生意火爆的几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初心不曾改变,保持原生态、做原生态的饮食,传承诺邓盐食文化,是老黄和树江的初心,别人怎么做不管,可树江一定会坚持。
  5
  时间真是太快,从我第一次到这里,转眼8年过去,8年后当我和树江聊起家里的变化和村子变化时,树江特别欣慰。
  树江对火腿的感情来自小时候,过年过节谁家煮火腿,整个村子就是火腿的味道,远远的就能闻到火腿的香味,那个香,闻闻就能流出口水。
  其实,火腿除了煮熟这样切片吃,还有很多做法。这次在老黄家我还品尝到火腿炒青笋,红色温暖的火腿搭配上绿丝丝的青笋,入口清爽。还有火腿饭团,把热腾腾的米饭和炒熟的火腿丁混在一起,加上细葱翻炒均匀,用手趁热团在一起,饭香、火腿香,别有一番滋味。诺邓很多当地的菜肴,都喜欢搭配上火腿,以增加香味和质感,单单我吃饭时见到的从树江家厨房里加工出来的就不下八九种,但最诱人的还是煮熟切片装成一盘,净肉。
  看了树江制作的过程和他那不大的“火腿森林”,我想在树江心里诺邓火腿就是自己一生要去制作的味道。
  村里都做火腿,用的都是诺邓的盐巴腌制,腌制时间也是每年寒冬腊月,可细细品尝,每家火腿的味道又有点不一样,这是个关于手艺的问题,也是个关于时间、关于感情的问题,时间的长短,感情的多少,浓或淡都会影响火腿的味道。这些或浓或淡的味道也渐渐影响着村庄,曾经盐业经济繁荣、马帮云集的村庄,如今安安静静。这次行走古村,我能见到倾斜的土坯墙,可并不用担心它会倒塌,一堵被时光和岁月打磨的土墙,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固得多,牢固得多。行走古村,能见到长着苔藓的青瓦,可并不用焦虑它会腐蚀青瓦,一片没有生命的瓦有了生命的迹象,它比我们想的要有生命力。
  坐在树江家的院里,就闻到诺邓火腿的味道,很香、很浓。这时,树江又把刚煮好的切片的火腿放在桌上,让我再尝尝。只见一片片厚度适中,颜色鲜红的火腿片,整齐地摆在白色的瓷盘里,泛着光,飘着味,忍不住夹起一块放在嘴里,嚼一口,肉质细腻爽滑,咸味适中,整个口腔都是浓浓的火腿香味,久久不散。
  远处,墙上挂着苞谷、簸箕,还挂了红灯笼,颇有点丽江、大理的情调。可在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灯光,没有夜夜笙歌的酒吧。每一个到这里的人可以和我一样坐在院子喝茶、品火腿、闲聊。这就是属于是诺邓的情调。
  树江家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坚持初心,自己做火腿自己卖火腿,自己保护自己的火腿。这些年树江没有把火腿规模越做越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树江不会做生意,可我觉得树江特别会做生意,树江只想做自己的诺邓火腿,诺邓火腿还保留最初的味道,不过度消耗。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原村经营”的词汇。
  我想,诺邓在今日还有它的魅力,是诺邓还更多是保持原村经营,村里的客栈多是本地村民自己开,村民自己参与自己保护,村民不被边缘,这样无疑对古村有了很多的保护,更多的感情。
  老黄一直坚持,那是诺邓一代代传承的工艺,树江一直坚持,那是树江小时候的味道。老黄和树江一直坚持做属于诺邓的火腿,坚持始终如一的美味。
其他文献
湿压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近些年该技术成了压气机领域的一个热点。在一定条件下,湿压缩虽然能够降低压气机的出口温度并减少压缩功,但喷水后会对压缩过程造成额外的损失,将使湿压缩的效果趋于不利,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压气机的湿压缩性能,尤其需要针对湿压缩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湿压缩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并且着重分析了湿压缩过程的传热传质现象。在湿压缩过程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改进了
目的:探讨视频多媒体辅助宣教在急诊输液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 年12 月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300 例为对照组袁选取2019 年1 月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300例为观
冬天写意  走在季节的边缘  面对苍茫的大地  感激涕零  握一杯透亮的苦荞茶  凝结一片如云如烟的情丝  握热的手掌  蔓延成河  甜透的心田  滋润四季  今天  我们握暖一身远旅的希望  匆匆地泅渡  准备好起程的行囊  好在前方  赶一段如诗的路途  雪  飘在岁月的深处  开放在利刃般的北风里  净化天宇中的尘埃  涤净人世间的庸俗  圣洁着每一个荡漾的音符  踩进雪原  手捧雪花  我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减轻翼状胬肉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8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 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综合疼痛
水下噪声源定位识别是进行水下航行体减振降噪的首要任务。近场声全息技术可以更好的记录声源和振动体的辐射声场和振动模式,重构结果不受瑞利判据约束,从而避免了声源或振动
最近,一张20多年前的集体照片勾起了我的回忆。1989年10月19日至11月2日,中国建材报在云南举办过一期摄影培训班,30多人参加,来自多个省的建材单位。大家都以学员身份出现,互
近年来,随着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船因其成本低而效率高的优势受到海洋运输业的广泛青睐,成为船舶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船拥有甲板上装载大量集装箱的载货特点,
本文对数字电视的传输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介绍了数字通信中信道编码理论,对纠错编码和数字调制分别给出了分析,特别对卷积码和OPSK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对TCM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电子备课,极大地简化了教案的制作过程,减轻了英语教师的备课负担,并成功地实现了教案的共享、积累与交流。在与时俱进的今天,电子备课对学校、对教师都是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