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雪峰山人,建议买一本《大义雪峰》,阅读并珍藏。这是一片可歌可泣的热土,日寇曾在此闻风丧胆。如果你不是雪峰山人,建议你也买一本《大义雪峰》,阅读并珍藏。这是一部作者孕育三十多年的小说,心血凝结,精彩自不必说。”
写下这段文字时,我还只是通过网络知晓《大义雪峰》的大概内容,阅读过书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当时只是觉得这部60万字的巨著是描写我们“湘西南雪峰山脉自清朝覆灭到抗战胜利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沧桑岁月”,终于有人将它写成书,还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振奋之余,一时手痒,就写了下来。
当书网购到手后,一连几天,不忍释卷地读完,再回头看自己写下的这段话,感觉恰如其分!
《大义雪峰》确实值得大家阅读并珍藏。我不是出版商,也不是专家学者。我虽然与作者谢长华先生是老乡,都生长于雪峰山下的洞口县,但我们至今未曾谋面,相互并不熟悉。
我不是为了《大义雪峰》能大卖鼓噪,也没有能力在文学理论上剖析这部大作的诸多意义。我只是一个粗通文字的普通读者,阅读此书过程中多次入迷——近旁的妻子跟我说话,我都听不到,以至一再错过吃饭时间;后半夜了,才放下书,书中的人物又栩栩如生地在我的梦境里奔走呼号……
当终于一字不落读完时,我并不是轻松地呼出一口长气,而是意犹未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想向朋友们推荐这部书的愿望更加强烈。
这是一部可以当历史来读的小说。
我无意间看到作者谢长华在《大义雪峰》的书讯留言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我少小时,当父亲向我讲述他如何组建雪峰别纵队,如何兼并顽匪,又如何率领兄弟们与日寇浴血激战,以及听闻家族中发生的那些奇事、异事或趣事时,我无比感动及惊诧之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写成一部书!”
这说明,这部小说的诞生并非虚构,它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域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可贵的是,书中的人物虽然卑微,却有血有肉、毫发毕现;记载的地域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显得那么渺小,却辐射了中华大地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那段史诗性的沧桑历程。
这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小说。
充满风险的押镖旅程、镖师与劫匪斗智斗勇的场景,无不让读者提心吊胆;武术高手卧容太婆两个手指捏起装满水的洗澡盆,从容施展身手,吓退强盗等细节;民间传奇人物谢法满与同道斗法、恶作剧地劫持州府大人千金、施法求雨、官府在牛角里灌大米等情節,精彩纷呈;湘西特有的“赶尸”过程,刚好让作恶多端的日寇碰到而被僵尸所赶……大快人心之际又让读者忍俊不禁。
这是一部正史与野史相映成趣、可读性极强的小说。
民勇剿匪,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放排祭河,生趣盎然;砍山和榨桐油等种种山民的生活技能,让人增长见识;修公路造成人员伤亡,猴子点炸药则让后人牢记山区开发的艰险;代父娶亲,孝道至上;商场搏杀,奇招迭出;过年吃年关饭等雪峰山人特有的风俗,又充满了温馨与趣味;军民同仇,抗击日寇,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部饱含深情的小说。
作品中,作者引用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家国的每一寸土地,作者发自内心地热爱。正是因为这种刻骨铭心的热爱,才有了对反击日寇入侵入木三分的描写。
作品中,无论是对亲人、爱人、朋友之情的描述,还是善良的人们对无恶不作的日寇和匪徒之恨的表达,都写得酣畅淋漓。再如谢耀宗、虞芳、王洁伟三人之间微妙的三角恋情,写得细腻感人——尽管多种矛盾交织,作者却处理得合情合理,不失分寸:爱情自私的一面得到有效控制,友情之树万古长青。
阅读过程中,一次突然降临的感动顺便提一下:当我读到下面这段文字时,眼泪瞬间泉水般涌出。
“大姐若母,我深深思念着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她。有朝一日,我也会去另一个世界,那时,我会尽力找到她,并对她说:‘大姐,我无法忘记你,就像我无法忘记我们的父亲、母亲一样。’”
这是作者怎样一种血泪亲情啊!
这是一部令人反思、鞭挞灵魂的小说。
需要反思的方面很多很多:近现代社会,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积贫积弱?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常遭人欺负?国难来临,我们是逆来顺受、甘做亡国奴,美其名曰“曲线救国”?还是如书中的谢氏家族一样散尽家产,拉起民间抗日武装奋起反击?社会新旧更替之时,我们是一刀切、大破大立,还是功过兼论、有扬有弃?……
这是一部写作手法值得称道的小说。
作品总体上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有条不紊。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回忆或发生的事件溯源,间有倒序、插序。有时候,作品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不同地点的活动,则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手法,有如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方式,让人觉得场景更替,悬念迭起。
人物对话中,有节制地掺入方言土语,使塑造的人物真实而又自然。如“替死了你”“乖态”“老囡”等。
作品人物之外的“我”多次出现,如影视剧中的画外音。“我”的陈述串连了前后人物和事件,明晰了其前因后果,延伸了主题,扩展了内容。
这是一部传承优良家风、义薄云天的小说。
《大义雪峰》中的孝义庐,既是雪峰山脉的武术世家,也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书香门第,书中生动描述了孝义庐关于孝、悌、忠、义、仁、信、德等众多真实而有趣的鲜活故事,如“仁义分金”“代父娶亲”“散财剿匪”“箱靴劝邻”“至孝家奔”“德威撼匪”“义追当银”等在雪峰山脉交口相传、感人肺腑的事迹,说明了这是一部传承优秀家风、培养高尚情操的佳作。
《大义雪峰》更是一部义薄云天的力作。在作者笔下,不管是人物命名,还是住宅、武馆命名,如谢德高、龙精忠、孝义庐、恩义武馆、德威镖局等,都能看出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德高为祖,孝义为基。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扶弱济困,敬老爱幼,精忠报国——这是思想上的高屋建瓴,也是作品的灵魂所依。
(本文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大义雪峰》书评)
湘西雪峰山开镖局的谢氏族人押运一批军饷进京,途中忽闻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覆亡,巨额军饷成为无主之财……军阀混战的纷纭乱世,深山里的谢家一边扩大家业,一边剿匪安民。在日军侵华、民族危亡之际,谢氏子孙或参军报国,或学成救亡。雪峰山下,当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来临,谢氏子孙以卑微之躯和绵延不屈的国仇家恨,血洒湘土……
作者:谢长华
书号:ISBN 978-7-5115-6262-3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写下这段文字时,我还只是通过网络知晓《大义雪峰》的大概内容,阅读过书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当时只是觉得这部60万字的巨著是描写我们“湘西南雪峰山脉自清朝覆灭到抗战胜利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沧桑岁月”,终于有人将它写成书,还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振奋之余,一时手痒,就写了下来。
当书网购到手后,一连几天,不忍释卷地读完,再回头看自己写下的这段话,感觉恰如其分!
《大义雪峰》确实值得大家阅读并珍藏。我不是出版商,也不是专家学者。我虽然与作者谢长华先生是老乡,都生长于雪峰山下的洞口县,但我们至今未曾谋面,相互并不熟悉。
我不是为了《大义雪峰》能大卖鼓噪,也没有能力在文学理论上剖析这部大作的诸多意义。我只是一个粗通文字的普通读者,阅读此书过程中多次入迷——近旁的妻子跟我说话,我都听不到,以至一再错过吃饭时间;后半夜了,才放下书,书中的人物又栩栩如生地在我的梦境里奔走呼号……
当终于一字不落读完时,我并不是轻松地呼出一口长气,而是意犹未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想向朋友们推荐这部书的愿望更加强烈。
这是一部可以当历史来读的小说。
我无意间看到作者谢长华在《大义雪峰》的书讯留言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我少小时,当父亲向我讲述他如何组建雪峰别纵队,如何兼并顽匪,又如何率领兄弟们与日寇浴血激战,以及听闻家族中发生的那些奇事、异事或趣事时,我无比感动及惊诧之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写成一部书!”
这说明,这部小说的诞生并非虚构,它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域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可贵的是,书中的人物虽然卑微,却有血有肉、毫发毕现;记载的地域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显得那么渺小,却辐射了中华大地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那段史诗性的沧桑历程。
这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小说。
充满风险的押镖旅程、镖师与劫匪斗智斗勇的场景,无不让读者提心吊胆;武术高手卧容太婆两个手指捏起装满水的洗澡盆,从容施展身手,吓退强盗等细节;民间传奇人物谢法满与同道斗法、恶作剧地劫持州府大人千金、施法求雨、官府在牛角里灌大米等情節,精彩纷呈;湘西特有的“赶尸”过程,刚好让作恶多端的日寇碰到而被僵尸所赶……大快人心之际又让读者忍俊不禁。
这是一部正史与野史相映成趣、可读性极强的小说。
民勇剿匪,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放排祭河,生趣盎然;砍山和榨桐油等种种山民的生活技能,让人增长见识;修公路造成人员伤亡,猴子点炸药则让后人牢记山区开发的艰险;代父娶亲,孝道至上;商场搏杀,奇招迭出;过年吃年关饭等雪峰山人特有的风俗,又充满了温馨与趣味;军民同仇,抗击日寇,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部饱含深情的小说。
作品中,作者引用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家国的每一寸土地,作者发自内心地热爱。正是因为这种刻骨铭心的热爱,才有了对反击日寇入侵入木三分的描写。
作品中,无论是对亲人、爱人、朋友之情的描述,还是善良的人们对无恶不作的日寇和匪徒之恨的表达,都写得酣畅淋漓。再如谢耀宗、虞芳、王洁伟三人之间微妙的三角恋情,写得细腻感人——尽管多种矛盾交织,作者却处理得合情合理,不失分寸:爱情自私的一面得到有效控制,友情之树万古长青。
阅读过程中,一次突然降临的感动顺便提一下:当我读到下面这段文字时,眼泪瞬间泉水般涌出。
“大姐若母,我深深思念着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她。有朝一日,我也会去另一个世界,那时,我会尽力找到她,并对她说:‘大姐,我无法忘记你,就像我无法忘记我们的父亲、母亲一样。’”
这是作者怎样一种血泪亲情啊!
这是一部令人反思、鞭挞灵魂的小说。
需要反思的方面很多很多:近现代社会,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积贫积弱?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常遭人欺负?国难来临,我们是逆来顺受、甘做亡国奴,美其名曰“曲线救国”?还是如书中的谢氏家族一样散尽家产,拉起民间抗日武装奋起反击?社会新旧更替之时,我们是一刀切、大破大立,还是功过兼论、有扬有弃?……
这是一部写作手法值得称道的小说。
作品总体上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有条不紊。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回忆或发生的事件溯源,间有倒序、插序。有时候,作品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不同地点的活动,则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手法,有如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方式,让人觉得场景更替,悬念迭起。
人物对话中,有节制地掺入方言土语,使塑造的人物真实而又自然。如“替死了你”“乖态”“老囡”等。
作品人物之外的“我”多次出现,如影视剧中的画外音。“我”的陈述串连了前后人物和事件,明晰了其前因后果,延伸了主题,扩展了内容。
这是一部传承优良家风、义薄云天的小说。
《大义雪峰》中的孝义庐,既是雪峰山脉的武术世家,也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书香门第,书中生动描述了孝义庐关于孝、悌、忠、义、仁、信、德等众多真实而有趣的鲜活故事,如“仁义分金”“代父娶亲”“散财剿匪”“箱靴劝邻”“至孝家奔”“德威撼匪”“义追当银”等在雪峰山脉交口相传、感人肺腑的事迹,说明了这是一部传承优秀家风、培养高尚情操的佳作。
《大义雪峰》更是一部义薄云天的力作。在作者笔下,不管是人物命名,还是住宅、武馆命名,如谢德高、龙精忠、孝义庐、恩义武馆、德威镖局等,都能看出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德高为祖,孝义为基。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扶弱济困,敬老爱幼,精忠报国——这是思想上的高屋建瓴,也是作品的灵魂所依。
(本文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大义雪峰》书评)
内容简介
湘西雪峰山开镖局的谢氏族人押运一批军饷进京,途中忽闻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覆亡,巨额军饷成为无主之财……军阀混战的纷纭乱世,深山里的谢家一边扩大家业,一边剿匪安民。在日军侵华、民族危亡之际,谢氏子孙或参军报国,或学成救亡。雪峰山下,当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来临,谢氏子孙以卑微之躯和绵延不屈的国仇家恨,血洒湘土……
作者:谢长华
书号:ISBN 978-7-5115-6262-3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