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即兴导入”课例的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学业负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厌学的感受,缺乏对所学内容应有的兴趣。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采用“即兴导入”方法充分营造了学生新课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导入有效性学习心理
  一、案例呈现
  时间:2010年12月16日,上午第4节
  对象:高二(19)班
  背景:2010年12月15日夜,下了大雪
  课堂环境:因为下了雪,加上早上课间操时间和两节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之间玩了一会雪,表现出异常兴奋的感觉。
  教学过程:
  (教师)下雪了,热闹了。
  A.年轻可爱的人,追逐打闹,你扔我,我扔你,自得其乐。
  B.无聊的人也来了,拎个破相机,这里跑跑,那里照照,乱拍一气。
  C.更有矫情的人,故作“哎呀、哎呀”嗲声嗲气,貌似可爱
  D.骚人墨客也来了。
  ①没落、失意的秀才(唐朝?打油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学生)觉得耳目一新,面带笑容
  (教师)②志向远大的政治家
  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情绪激昂,一起朗诵
  (教师)我们文科生,可以而且应该有所思有所想,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感受。
  想想,天上流云飞逝,地上白雪皑皑,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想想,宇宙之浩瀚,人类之渺小,和早已被积雪尘封多年的儿时的理想。
  回首看看十几年走过的路,抬头望望,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
  (学生)静静地闭上眼睛感受
  (动情处)李商隐《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要因为年少无知而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希望2年以后,更多的同学在浙江大学教学楼里看雪景,偶尔想起班主任曾说过这样的话。
  (学生)回味
  二、“导入”环节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学历史课堂对教学质量的关注日渐加深。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有效”一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成为人们不断追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体现。我们常说“价值不明则目标无以确立”。提高有效性,首先须有明确而恰当的预期目标,其次应分析相关构成要素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而这些目标与措施的确定,离不开整体辩证思维统领下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导入环节在新课教学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是每一个课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导入的有效性须融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中。
  巧妙的新课导入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良好开端。首先,导入的意义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融入带教室的活动中来。“导入”其实是“过度”,是一种引导。你要讲东西,学生必须注意力要集中。其次,在于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在于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的联系。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们发现金华二中的吕准能老师擅长这一点,其实,只有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才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不听你讲,你讲死也没用。”
  三、“即兴导入”及特点
  1、“即兴导入”的含义。“即兴导入”就是根据授课时天气环境、场景、教室氛围,结合所要讲的课文内容,用巧妙的语言来缩短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即兴导入”的基本特点
  (1)灵活使用,形式多样。
  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承上启下法、设疑提问法、循序渐进法、创设情境法、以点带面法、叙述故事法、重点释题法、图表解析法、辨析归纳法。”等。相比之下,“即兴导入”方法则显得更加灵活和实用。从内容上看,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的素材都是导入对象。原则上是要“新颖”,内容要不断更新,学生都知道的,那也没意思。不知道,更没意思。挖掘国家时政大事、乡土历史、校园文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等有意义问题,并用恰当的角度引导。同时,方式上也要有新意,追求不拘一格。图片要典型并形成主体系列,充分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或视频,通过渲染,要让学生心有所动。
  (2)有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历史老师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这是精神层面的,即把“即兴”在话题升华到一定的教育层面。教师通过“即时导入”适时激发士气、学生信心、前进的渴望,高二学生甚至还可以进行哲学、人生观的思想教育。要在平时,强行说教势必惹人厌烦。其实,时不时的、定期、看情况地以文学形式旁敲侧击,慢慢渗透,不但可以达到教育目的,同时也有效缓和了师生矛盾。
  (3)有助于树立教师丰满崇高的形象。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很精彩,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影响,直至不断去回味。“即兴导入”客观上要求教师本身知识面要广,更侧重于教师本身的应变能力。如果恰当的运用,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崇拜感,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即兴导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生兴趣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入也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是“即兴导入”的最大亮点。毋庸置言,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存在着过多关注形式、单一模式化、教师“表演”成分较高的现象,教师在台上自娱自乐,学生在台下却是无动于衷,这些也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2、适度原则。“即兴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但是也容易造成激发过渡,出现扯皮现象,严重影響正常的教学进程,因此要做到收放有度。
  一是在时间控制上,要收放有度,以不影响新课教学为基本前提。
  二是运用时机上要注意灵活性。其实,“即兴导入”正因为它的不可确定性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点,因此,也无需时时刻刻坚持必须怎么养幽默新奇的导入,这样反而使学生形成“幽默抗体”,讲多了,反而不新鲜了,自然也没了兴趣。
  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教师的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如果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即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即兴导入”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对不可生搬硬套。
  3、计划性原则。“即兴”是相对学生而言,对教师来说,还是要认真备课,并不是随意妄为,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其实事先都应该有较为严密周全的计划,包括要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婵,《历史新课教学导入十法》,黑龙江教育2004
  [2]郭蕾,《有效导入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中学历史教育 2009.8
  [3]朱爱民 ,《导入新课若干方法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新课标下地理教学中关于导入环节的研究》
其他文献
幼儿园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幼儿的人生阶段中也是启蒙教育。在幼儿园这个阶段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
很荣幸能够参加县局组织的这次教研、教改听课观摩活动,通过20名教师的认真作课[其中语文课18节,数学课2节],结合“国培计划”所学到的知识,对照自己所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略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从事教学、學习的重要环节,一所好的学校,从校园的整洁程度,校园文化墙的合理利用,班级标语的醒目张贴,将启迪孩子们幼善的童心,让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媒体多种多样,功能有异有同。  現代多媒体教学与老式黑板加粉笔兼教鞭的教学,其实他们所
【摘要】课改以来,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应找出症结所在,从目标、开源、导流等方面入手,具体指导小学生的“自由表达”,让学生作出真情的文章,进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表达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自由表达”,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特点  小学生习作能够“自由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在教学中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兴趣创新  一、兴趣的必要性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感兴趣的事就愿意做,做得再多也不觉得苦和累,不感兴趣的事就不愿意做,若勉强去做,即使事情不多,也感觉是件苦差事。兴趣何以有这样奇特的作用?按照心理学的分析,兴趣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