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我们说到关于小宝宝的视觉发展,在这个领域,科学家们还有N多有趣的实验要与大家分享,这一次,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实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陈鲁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陈鲁
手记
最近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又重读、新读了很多研究论文,有趣、实用的研究发现让人目不暇接。很多研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周围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甚至是本科生做出来的。记得当年出入他们的婴儿实验室,看他们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听他们的讲座,和他们在饭桌上讨论,心里还有些纳闷:“他们把婴儿研究得这么透干什么?”而时隔20年的今天,我为了家长们的需要,再来更深入细致地看这个领域,对这些研究者们的敬意和谢意油然而生。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视觉是如何帮助小宝宝了解世界、成长学习的吧。
来,和他“对视”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Peter Wolff 通过每天3小时对新生儿和母亲互动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宝宝大约4周大的时候,母子间就开始产生持续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了。他进一步发现,目光对视过程往往都是由小宝宝来启动、又由小宝宝来主动持续的。我们把这种大人小孩对视行为称作“大小对视”(亲子对视)吧。
之后的研究发现,新生宝宝虽然视觉能力像“小近视”,但他们却喜欢看人的眼睛。有一项研究是,新生宝宝看到同一个人脸部的两种照片。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是平静地直视着小宝宝的,另外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则斜视看着别处。嘿,你一定想到了,小宝宝会盯着第一张照片看更长的时间。
人类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宝宝刚生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很多天性都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那这种喜欢和大人对视从而形成“亲子对视”的行为意义在哪里呢? 实验发现,在刚出生的宝宝啼哭的时候,给他们喂平均0.1毫升的糖水、不让他们看见喂水人的脸,他们就能停止啼哭了。但是,到了他们4周大的时候,啼哭的宝宝如果看不见喂水人的脸庞,喝完了4 毫升的糖水仍会哭个不停。一旦喂水人的脸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不哭了。在一项研究中,喂糖水的研究人员根据实验要求故意把目光落在宝宝的额头上,大多数的宝宝竟然会把头往上仰、上身向上伸,以便追逐到那人的目光,形成“亲子对视”。看来这种对视有平复4周大宝宝情绪的神力啊。
当宝宝9~12 周大的时候,目光对视和喝些糖水等招数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照哭不误,因为此时的宝宝啼哭的原因更“复杂”一些了,不像更小的宝宝那样是较单纯的生理反应。但是,在给9~12周大的宝宝喂奶的时候,如果相伴有“亲子对视”,他们喝进去的奶量会比没“亲子对视”经历相伴的宝宝多。也就是说,与亲近的人对视能让这么大的宝宝食欲旺盛。
小宝宝来到世界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认清周围都有什么人、每个人和自己的生存有什么关系。当这样日复一日在目光对接的同时得到了营养、抚慰,他心中就对拥有这双看着自己的眼睛的人产生了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基础。
他在用眼睛学习!
婴儿期的语言发展是智力发展的重头戏。 同样是两岁多的宝宝,有的会说七八百个词,有的也就会几十个甚至几个词。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宝听到的话语是否和宝宝的视觉信息相匹配”。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新生宝宝喜欢看人的眼睛,但是,等到他能坐、能爬、能站、能走了,视野一下开阔了,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周围的东西。上期说过,不到半岁的小宝宝就能从听到的连续语流中把单词分离出来,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但他6个月以后,就会通过把听到的和看到的结合,琢磨出一个个词语的含义。
妈妈看着、指着宝宝在吃的鸡蛋说:“蛋蛋!”宝宝就明白了,这个东西叫“蛋蛋”。这时,妈妈的目光、指的动作,给了宝宝双重信息,来让“蛋蛋”这个词与实物相对应。而如果妈妈只看着鸡蛋说“蛋蛋”,只有妈妈的目光是“蛋蛋”这个词所指物的线索,宝宝便较难琢磨出“蛋蛋”这个词的意思,除非他能追随妈妈的目光、看妈妈在看什么。
1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不太会自如、密切地追随大人目光。所以,当宝宝自己在专注地看着一样东西,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去追随宝宝的目光,用话语把宝宝看到的东西名字说出来,这样宝宝才能马上对上号。
在一项研究中,17个月大的宝宝被教一些新词。一种情况是,宝宝边听词边看实物;另外一种情况是,宝宝不看实物却也听到这个新词。在前一种情况下,宝宝更容易学会这个新词。这说明视觉信息很重要。
这个结果也不排除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宝宝更愿意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便更有动力去记住这件东西叫什么。另外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13个月大宝宝的爸爸妈妈有的喜欢用“指导性语言”,就是爸爸妈妈自己选个玩具,吸引宝宝来玩。比如爸爸拿起个球,说:“来,我们一起来玩球吧!”有些家长更常用“伴随性语言”,就是观察到孩子在看什么,马上用语言来描述孩子看到的东西:“啊,小鸟好可爱啊!”“这辆车真大!”跟踪研究到宝宝22个月大,发现那些爸爸妈妈常用“伴随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比那些爸爸妈妈常用“指导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大很多!
18个月以后的宝宝,更能通过追逐大人的目光把词语和物体对接,他们就又多了一条理解言语含义的途径。但是,宝宝要有追随家长视线的动力,而动力来自于之前和大人建立的信任关系和分享视觉经验的习惯。而分享视觉经验的习惯则来自于早期大人对宝宝视线的追随。
不管是妈妈追随宝宝的目光,还是宝宝来追随妈妈的视线,结果就是大家的目光落在同一样东西上,这就是“亲子共视”。从心理层面上说,这种经历告诉宝宝,“我们很在乎彼此”,“我们两个有共同爱好”。当宝宝有了这两种体验,就更容易和大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你可以想象,“亲子共视”的目标会从8个月时的一个球,变成1岁时的一本绘本,到两岁时的一群小蚂蚁,到4岁时的一首歌,到8岁时的一次失败,到12岁时的一次历险,到18岁时的某种社会现象……这不就是亲密关系吗,这是多么让人享受的育儿过程! 他为什么一再无视
你的“警告”
12个月大的宝宝虽然还不能自如地追逐大人的目光,但是已经能通过观察大人的目光所及以及面部表情来判断出大人的隐含情绪,并且还试图用这种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在一项试验中,12个月大的宝宝看到大人看着一样东西,目光很不满,再把头撇到一边,发出些不满意的声音。过后很快,当那几样东西被摆在他们面前时,大多数的宝宝会回避刚才那个被大人讨厌的东西,而去摸别的东西。
听着不错啊,是不是如果我们不想让宝宝碰某样东西,就冲着东西做出讨厌的表情好了?
这可不然。后来研究发现,如果先让宝宝看到大人对某样东西不满,15分钟后,才让他来面对这“倒霉玩意儿”,12个月大的宝宝就已经记不得当时大人的负面情绪反应了,大一些的宝宝反而对这样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好像在说:“我记得你很特别噢!”
危险或者不该宝宝碰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很多大人会看着、指着它们对宝宝说:“不能碰!”可是,多大的宝宝才能将这些负面的视觉、听觉信息与大人想让他们回避的东西相对应?很遗憾,研究发现,14个月大的宝宝对这种带有情感的信息也就才能记住1个小时。就是说,虽然这时的宝宝记忆力和观察力都超群,对于什么东西能让大人反感,还是记不住!如果到了宝宝两三岁,记忆时间肯定加长,但是我们还不知道长了多少。所以,没必要怪罪你一两岁的宝宝总是记不住你的警告,还是去碰这碰那,请记住,根据科学发现,你过去的视觉、语言警告对这么大的宝宝来说确实有可能就是“耳边风”。
你积极的做法是:在家里创造一个“儿童安全区”,把不能碰的东西、危险的东西都放高处、锁起来,而宝宝目光所及、触手可得的应该都是他能拿能玩的。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小宝宝的观察模仿能力很强,很多大人都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一些幼儿模仿大人的轶事。科学家也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小宝宝不仅喜欢模仿,也喜欢别人来模仿自己。而喜欢模仿别人、喜欢自己被别人模仿是人类的本性, 是婴幼儿和周围的人产生互动、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下次,当看到一双滴溜溜的小眼睛看着你的时候,请别忘了你的行为是会在小小脑袋里留下烙印的。
剥开浩繁的视觉研究之海,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目光追逐图。大人与孩子的目光时而对接、时而互相追逐、时而四目交融于世间万物。祝愿大家享受这个过程,在幸福的目光追逐中和孩子一起欣赏、探索世界。
预告:触觉除了可以帮助建立亲密关系之外,还是宝宝学习的一大途径。下一期,我们来关注一下宝宝的触觉发展。
陈鲁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陈鲁
手记
最近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又重读、新读了很多研究论文,有趣、实用的研究发现让人目不暇接。很多研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周围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甚至是本科生做出来的。记得当年出入他们的婴儿实验室,看他们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听他们的讲座,和他们在饭桌上讨论,心里还有些纳闷:“他们把婴儿研究得这么透干什么?”而时隔20年的今天,我为了家长们的需要,再来更深入细致地看这个领域,对这些研究者们的敬意和谢意油然而生。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视觉是如何帮助小宝宝了解世界、成长学习的吧。
来,和他“对视”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Peter Wolff 通过每天3小时对新生儿和母亲互动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宝宝大约4周大的时候,母子间就开始产生持续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了。他进一步发现,目光对视过程往往都是由小宝宝来启动、又由小宝宝来主动持续的。我们把这种大人小孩对视行为称作“大小对视”(亲子对视)吧。
之后的研究发现,新生宝宝虽然视觉能力像“小近视”,但他们却喜欢看人的眼睛。有一项研究是,新生宝宝看到同一个人脸部的两种照片。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是平静地直视着小宝宝的,另外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则斜视看着别处。嘿,你一定想到了,小宝宝会盯着第一张照片看更长的时间。
人类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宝宝刚生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很多天性都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那这种喜欢和大人对视从而形成“亲子对视”的行为意义在哪里呢? 实验发现,在刚出生的宝宝啼哭的时候,给他们喂平均0.1毫升的糖水、不让他们看见喂水人的脸,他们就能停止啼哭了。但是,到了他们4周大的时候,啼哭的宝宝如果看不见喂水人的脸庞,喝完了4 毫升的糖水仍会哭个不停。一旦喂水人的脸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不哭了。在一项研究中,喂糖水的研究人员根据实验要求故意把目光落在宝宝的额头上,大多数的宝宝竟然会把头往上仰、上身向上伸,以便追逐到那人的目光,形成“亲子对视”。看来这种对视有平复4周大宝宝情绪的神力啊。
当宝宝9~12 周大的时候,目光对视和喝些糖水等招数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照哭不误,因为此时的宝宝啼哭的原因更“复杂”一些了,不像更小的宝宝那样是较单纯的生理反应。但是,在给9~12周大的宝宝喂奶的时候,如果相伴有“亲子对视”,他们喝进去的奶量会比没“亲子对视”经历相伴的宝宝多。也就是说,与亲近的人对视能让这么大的宝宝食欲旺盛。
小宝宝来到世界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认清周围都有什么人、每个人和自己的生存有什么关系。当这样日复一日在目光对接的同时得到了营养、抚慰,他心中就对拥有这双看着自己的眼睛的人产生了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基础。
他在用眼睛学习!
婴儿期的语言发展是智力发展的重头戏。 同样是两岁多的宝宝,有的会说七八百个词,有的也就会几十个甚至几个词。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宝听到的话语是否和宝宝的视觉信息相匹配”。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新生宝宝喜欢看人的眼睛,但是,等到他能坐、能爬、能站、能走了,视野一下开阔了,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周围的东西。上期说过,不到半岁的小宝宝就能从听到的连续语流中把单词分离出来,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但他6个月以后,就会通过把听到的和看到的结合,琢磨出一个个词语的含义。
妈妈看着、指着宝宝在吃的鸡蛋说:“蛋蛋!”宝宝就明白了,这个东西叫“蛋蛋”。这时,妈妈的目光、指的动作,给了宝宝双重信息,来让“蛋蛋”这个词与实物相对应。而如果妈妈只看着鸡蛋说“蛋蛋”,只有妈妈的目光是“蛋蛋”这个词所指物的线索,宝宝便较难琢磨出“蛋蛋”这个词的意思,除非他能追随妈妈的目光、看妈妈在看什么。
1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不太会自如、密切地追随大人目光。所以,当宝宝自己在专注地看着一样东西,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去追随宝宝的目光,用话语把宝宝看到的东西名字说出来,这样宝宝才能马上对上号。
在一项研究中,17个月大的宝宝被教一些新词。一种情况是,宝宝边听词边看实物;另外一种情况是,宝宝不看实物却也听到这个新词。在前一种情况下,宝宝更容易学会这个新词。这说明视觉信息很重要。
这个结果也不排除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宝宝更愿意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便更有动力去记住这件东西叫什么。另外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13个月大宝宝的爸爸妈妈有的喜欢用“指导性语言”,就是爸爸妈妈自己选个玩具,吸引宝宝来玩。比如爸爸拿起个球,说:“来,我们一起来玩球吧!”有些家长更常用“伴随性语言”,就是观察到孩子在看什么,马上用语言来描述孩子看到的东西:“啊,小鸟好可爱啊!”“这辆车真大!”跟踪研究到宝宝22个月大,发现那些爸爸妈妈常用“伴随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比那些爸爸妈妈常用“指导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大很多!
18个月以后的宝宝,更能通过追逐大人的目光把词语和物体对接,他们就又多了一条理解言语含义的途径。但是,宝宝要有追随家长视线的动力,而动力来自于之前和大人建立的信任关系和分享视觉经验的习惯。而分享视觉经验的习惯则来自于早期大人对宝宝视线的追随。
不管是妈妈追随宝宝的目光,还是宝宝来追随妈妈的视线,结果就是大家的目光落在同一样东西上,这就是“亲子共视”。从心理层面上说,这种经历告诉宝宝,“我们很在乎彼此”,“我们两个有共同爱好”。当宝宝有了这两种体验,就更容易和大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你可以想象,“亲子共视”的目标会从8个月时的一个球,变成1岁时的一本绘本,到两岁时的一群小蚂蚁,到4岁时的一首歌,到8岁时的一次失败,到12岁时的一次历险,到18岁时的某种社会现象……这不就是亲密关系吗,这是多么让人享受的育儿过程! 他为什么一再无视
你的“警告”
12个月大的宝宝虽然还不能自如地追逐大人的目光,但是已经能通过观察大人的目光所及以及面部表情来判断出大人的隐含情绪,并且还试图用这种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在一项试验中,12个月大的宝宝看到大人看着一样东西,目光很不满,再把头撇到一边,发出些不满意的声音。过后很快,当那几样东西被摆在他们面前时,大多数的宝宝会回避刚才那个被大人讨厌的东西,而去摸别的东西。
听着不错啊,是不是如果我们不想让宝宝碰某样东西,就冲着东西做出讨厌的表情好了?
这可不然。后来研究发现,如果先让宝宝看到大人对某样东西不满,15分钟后,才让他来面对这“倒霉玩意儿”,12个月大的宝宝就已经记不得当时大人的负面情绪反应了,大一些的宝宝反而对这样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好像在说:“我记得你很特别噢!”
危险或者不该宝宝碰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很多大人会看着、指着它们对宝宝说:“不能碰!”可是,多大的宝宝才能将这些负面的视觉、听觉信息与大人想让他们回避的东西相对应?很遗憾,研究发现,14个月大的宝宝对这种带有情感的信息也就才能记住1个小时。就是说,虽然这时的宝宝记忆力和观察力都超群,对于什么东西能让大人反感,还是记不住!如果到了宝宝两三岁,记忆时间肯定加长,但是我们还不知道长了多少。所以,没必要怪罪你一两岁的宝宝总是记不住你的警告,还是去碰这碰那,请记住,根据科学发现,你过去的视觉、语言警告对这么大的宝宝来说确实有可能就是“耳边风”。
你积极的做法是:在家里创造一个“儿童安全区”,把不能碰的东西、危险的东西都放高处、锁起来,而宝宝目光所及、触手可得的应该都是他能拿能玩的。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小宝宝的观察模仿能力很强,很多大人都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一些幼儿模仿大人的轶事。科学家也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小宝宝不仅喜欢模仿,也喜欢别人来模仿自己。而喜欢模仿别人、喜欢自己被别人模仿是人类的本性, 是婴幼儿和周围的人产生互动、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下次,当看到一双滴溜溜的小眼睛看着你的时候,请别忘了你的行为是会在小小脑袋里留下烙印的。
剥开浩繁的视觉研究之海,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目光追逐图。大人与孩子的目光时而对接、时而互相追逐、时而四目交融于世间万物。祝愿大家享受这个过程,在幸福的目光追逐中和孩子一起欣赏、探索世界。
预告:触觉除了可以帮助建立亲密关系之外,还是宝宝学习的一大途径。下一期,我们来关注一下宝宝的触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