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八个重大错误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即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也会犯下一些现在看来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
  
  1.伽利略肉眼“看到”木星卫星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对外宣称他看到了木星的卫星。另一位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科
其他文献
5月6日,备受瞩目的法国大选尘埃落定。左翼的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微弱优势击败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候选人尼古拉?萨科奇,成功入主爱丽舍宫。同俄罗斯总统选举的毫无新意和不温不火相比,法国这场大选充满不确定性且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共有十名候选人参与了此次总统宝座的角逐,在选战过程中支持率一直遥遥领先的奥朗德和萨科奇不负众望地携手进入第二轮,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非常接近,竞争过程异常激烈。  平
在大连,只有1200米长、不到4米宽的凤鸣街显然算不上主要街道;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小街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街道两旁那些掩映在绿树中的成片老建筑,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原汁原味的“和式洋风”建筑群。  凤鸣街的历史与大连这座城市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凤鸣街就是大连近百年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    多少旧事烟雨中    大连的前身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之所以叫青泥洼,是因为那里地势低
男女成婚,组成新的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婚礼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中的“嘉礼”,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在后来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礼又形成一些习俗,并赋予新的内涵。  据《仪礼·士婚礼》载,按照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婚礼有“六仪”,即6种仪式:一为“纳采”,即议婚,商议婚配。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周代以前,婚配是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的百余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随着时代发展,畲、汉两族互动日益增多,畲族的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其较为古老的习俗与独特文化仍以某种方式保留下来,其中女性崇拜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畲族的女性崇拜体现在畲族女性社会地位较高而受人尊敬的历史遗俗和她们对女性始祖崇拜的思想观念上,而这种独特的女性崇拜文化对畲族女性服饰特征的形
2013年6月30日,文明古国埃及又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中,民众上街,抗议现任穆尔西政府。在声势浩大的街头运动前,埃及穆尔西政府岌岌可危。埃及军方向穆尔西发出最后通牒,要求7月3日之前政府必须做出回应。随后,军方宣布政治过渡路线图,以巴拉迪为首的过渡政府上马。埃及如火如荼的民众抗议,军方与政府的斗争,不禁让我们对这个遥远的古国思绪万千:为何军方牢牢掌控着埃及的政治走向?  军人政治的传统  2
新娘为什么要穿婚纱?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甫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
频发短信让人变肤浅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会让人变得肤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在对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2300名心理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后,研究小组发现,发短信更为频繁的受调者不那么看重道德、审美和精神目标,而是更看重财富和自我形象。相比那些每天发50次短信以下的学生,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的学生认同过合乎道德的、有原则的生活十分重要这一观点的要少30%。此外,发短信
井,一般是供人们生活取水之用;但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却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人们为免遭雨淋,轻易不敢揭开井盖。  神秘的千年古井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境内,海拔1400多米,山上古木参天,草木葳蕤,环境清幽,气候十分湿润,天气复杂多变,当地人常用“蒙山天气喜无常,一日三变小孩脸”来形容。千年古井便位于蒙顶山接近
人体汗液具有杀菌功效,但其杀菌原理却不得而知。德國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人体皮肤不仅是阻挡异物的天然屏障,还拥有一套抵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化学防御系统。在这套系统中,人体汗腺可产生一种DCD多肽,这种通过汗液分布在皮肤表面的多肽不仅可维持皮肤上正常菌群的稳定,还可在致病细菌的细胞膜上形成离子通道,破坏其膜电位,像抗生素一样防止皮肤感染。汗腺会“固定”生产这种杀菌多肽,以满足皮肤保护基本需求,但当皮肤受
“红得发紫”的由来  “红得发紫”常用来形容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可为什么不说“红得发黑”?这恐怕与古代的服饰文化有很大关系。自隋代开始,隋炀帝就制定了法令,规定了官员品服和吏民衣着的颜色。《隋书·礼仪志》曰:“大业元年,炀帝诏牛弘、宇文恺等创造章服差等。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这种规定官民的传统被以后的唐朝所继承。唐代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