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弄清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直接决定着一堂课效果的大小。
  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会出现盲目教学,教学的方法就可能不适合,教学的任务目标就可能不明确。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吃透,理解要到位,对课程标准要认识清楚,知道自己要讲哪些内容,知道所讲这些内容是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说了一堆的现象,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教师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在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时,要使难点不难,要使抽象的内容易懂。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改前,教师教学大都是“一言堂”,而课改后,虽有改进却也不能完全脱离旧观念。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教学方法单一,只有讲授式,导致许多学生对语文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只有更新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才能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实际问题。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跟时代形势,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最大的有效性。
  四、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空谈,没有任何效果。虽然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实用性,但也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探究。教师要做的就是,将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化为有趣的问题。例如,《故都的秋》中如何写秋,《蜀道难》中如何写难,《琵琶行》中如何写琵琶声,这些抽象的描写,要引导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语文课堂才有的可学,有的可抓。因此,教师必须从语言上下功夫,不能语言平淡,面无表情,整节课平铺直叙,应该做到语言既要准确又要生动。语文教学虽然不是说评书,但也应该对学生的具有吸引力,否则,语文课就会变成“孤独着的演讲”。同时,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主张对现代社会有借鉴意义,如,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钻研,多与学生沟通,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仰慕教师,才会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采取恰当的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和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需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和反思中较快地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比单纯通过枯燥的理论证明得出结论的效果要好很多,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也比死记硬背要深刻很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非常重要,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老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容量大、时效性强。语文教学每堂课都有随堂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作答,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将部分学生的成果加以展示,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及时评价学生,还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学课件,能够增大每一节课的容量并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够有精力讲深讲透教学的内容。当然,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不能与教学的优化等同起来,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应该板书的那一部分内容,决不能由多媒体来代替,否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有效及时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专业素质就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也就不能长时间地使课堂教学持续有效,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完全实现。
其他文献
《登上地球之巅》选自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郭超人先生的长篇通迅《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虽然我对攀登珠峰的消息早有所闻,但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还是对珠峰北坡――这条死亡路线的艰难和凶险而感到震惊,更被文中登山英雄那激越淋漓的情感深深地震撼了。我惊异于郭超人这位心灵捕手的巨大魅力,更惊叹于文中那动人心魄的舍生忘死。基于文本的特点和内心的震撼,我设计了这个情感体验式课堂,力求在课堂上拨响学生的情感之弦,
期刊
一、探析素材的缺失原因  1.无我,何以趣写?  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于2013年05月21日在广州日报发表评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症结在哪里?》一文,他认为当前在高考指挥下的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种种问题,如急功近利搞“提前量”,教学失去“梯度”,不让学生读“闲书”等等。他特认为要改变高考作文阅卷“趋中率”严重的趋势。“趋中率”畸高,很难高分,而马虎应对却有40分左右的二等,这也导致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
期刊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针对唐朝后朝“师道之不传久矣”的社会现象和“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著《师说》,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教师的任务、标准、师生关系等。社会发展至今,国民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家庭的重视。尊师重教,已经与当年的“耻学于师”天壤之别。从教师的视角再读《师说》,对我们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不乏启示。  为人之师,应将育人放在首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为大
期刊
去年秋季,我任六年级语文课。工作之余,喜欢写些小文章,于是与学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从一节作文课开始。  几十个学生把作文交上来,我先粗略看了一遍,说实话,大多数学生写得不怎么样。不过有个学生叫崔永生,他写的一篇《秋游野三坡》却让我爱不释手,字迹虽潦草,但文笔非常棒,以至于我一连读了好几遍。真没想到,班里还有这样一位“文章妙手”。我当即决定,把这篇作文当成范例,让崔永生自己朗读给全班听。  一听说
期刊
预习作业,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几乎每天都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前预习的好坏,对学生的听课质量乃至学习成绩都有很大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虽也明确提出一读二查三抄四思五问的要求,但由于笼统性和机械化,学生对待预习作业依然多半停留在读课文、查字典上,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开创性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预习不仅仅是扫除文字
期刊
一、真挚的抒怀教人学做真人  (一)在文字中见真性情  在必修二第三单元入选的《赤壁赋》中,通过写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感受“清风”“?水波”“明月”,开展“诵诗章”“饮酒”和“主客对话”等活动来体现被贬黄州的团练副使苏轼此时的豁达与释然。即使在感悟人生寄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后仍然能够走出现实,寻求到“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耳目之所托,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期刊
广东清远市佛冈县水头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又在目标中第一次明确地将“口语交际”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等并列为语文课程五方面的内容之一。在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口语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口语交际教学与读写教学
期刊
有些文言词语用法很特别,兼词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兼词,就是指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它往往由两个字快读而合成,所以也叫作合音词,如,“诸”“盍”“焉”“旃”“叵”“耳”等。  一、诸  1.用于句中,为“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以上两例中的“诸”是“之于”的合音,例①中“之”代
期刊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学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反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中学生好胜心强,正是“气可鼓而不可泄之际”。在教育工作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不逊之言而心灵受到伤害并因此一蹶不振,也可能因为教师的一次表扬、赞扬而走向成功并终生难忘。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
期刊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教材”,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掌握的情况和程度。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所关注的都是“完成了哪些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考试能得几分”。教师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去“背教材”,教学变成了“教死书”和“死教书”。在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