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贵州近代茶叶开发史上,湄潭茶人首推一大功臣,值得留下一笔。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都知道红军长征到了湄潭;四十年代初,大家也知道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冒着日军炮火,冲破艰难险阻,辗转数千里,西迁来到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办学七年,不仅保存了浙大,还成就了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李政道等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1939年在届时国民政府已由南京迁往重庆,为打开西南部陆路出口通道,建立茶叶科学和生产出口基地,派遣了国内知名茶叶和森林、特作专家到云、贵、川等地考察,辗转考察半年,于当年9月最后选择了山青水绿、鱼米之乡、竹木丰茂、极宜植茶,又近渝遵两侧的贵州湄潭,为经济部中央实验农业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两家合办的国家级茶叶科学研究机构——湄潭实验茶场。因当时的人事、经费、业务、户口归属重庆李子坝中央农业实验所,所以当地群众俗称"中央茶场";又由于该场作为中农所的一个系(茶叶系),因此当时群众和员工称呼首任场长刘淦芝为刘主任或刘场长;再由于重庆中农所场地有限,当时部分油桐、麦作、特作等项目也放在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