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出新粒子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Atlas探测实验的科学家们对LHC进行的数万亿次高能对撞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他们捕捉到了一种全新的粒子Chi_b(3P)。物理学家们多年前就认为宇宙间可能存在这种粒子,但一直没有发现它。最新研究发表在ArXiv.org网站上。
  研究人员扫描了LHC的探测器收集到的,由高能对撞产生的碎片所发出的“非比寻常的信号”,并对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证实了这种新粒子确为Chi_b(3P)。这是自2009年LHC启动以来,首次发现一种全新的粒子,也是首个被证实的发现。
  美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斯蒂芬·索德纳-兰波德表示,尽管发现的并非希格斯玻色子,但最新发现仍然令人兴奋。索德纳-兰波德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解释道,最新发现的这种粒子由一个底夸克和一个反底夸克组成。夸克本身无法被看到,它们包含于粒子中并被强力‘绑’在一起,最新发现证实了让粒子紧紧粘在一起的强相互作用理论的正确性,该理论也描述了原子核如何紧紧地粘在一起。如果科学家们能通过最新粒子理解强力如何起作用,那么,就能预测宇宙间到底存在着哪种粒子。
  “另外,利用所有这些不同的夸克,科学家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它们相互结合,并形成新的与质子一样的粒子,这些粒子接着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元素。”索德纳-兰波德说。
  发现Chi_b(3P)粒子为科学家们寻找希格斯玻色子提供了关键的背景知识。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建造宇宙的基本模块,是描述粒子和力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尚未发现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其可以解释为何宇宙万物拥有质量。LHC的设计宗旨就是帮助科学家寻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并创建新的“物理学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选矿工艺的精进,铁尾矿排出的粒度越来越细。本文通过系统的试验,重点研究铁尾矿粉作为惰性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铁尾矿
本文以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在起始阶段具有很快的药物释放速率,50 min时的累积
发展山羊生产,是改善人们膳食营养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办起了山羊养殖示范基地,鼓励并扶助了一大批养羊专业户和示范户.但与此同时,江西省的养
集约化工厂养猪,生产母猪都实行限位(定位)栏饲养,其优点是可提高种猪饲养密度、提高猪舍利用率、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最大的缺点之一是
方镁石的水化反应是制约转炉钢渣作为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因素之一。依据实际转炉钢渣的成分特性,建立了以CaO-MgO-SiO2-Fe20,-P20,为主的实验渣,通过对此渣系的方镁石性质的深入研
我院自1994年3月-1999年12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大补元煎对56例因产后气虚所致恶露不绝的产妇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采用Mastersizer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分析了钢渣粉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